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20100530約珥書1章1-14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1:1 耶和華的話臨到毗土珥的兒子約珥。

  《新》耶和華的話臨到約珥:約珥用來宣稱自己具有先知權柄的方式,與其他幾位先知相同(見耶1:2;結1:3;何1:1;拿1:1、3;3:1;彌1:1;番1:1;該1:1;亞1:1;瑪1:1)。

  《新》約珥:耶和華是神」之意;參以利亞名字的涵義:「(我的)神是耶和華」。

  《啟》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約珥從神領受信息,忠實傳達。他的屬靈權威,像其他的先知一樣,來自賜信息的神(耶1:2;結1:3;何1:1;拿1:1;彌1:1;番1:1等)。

  《SDA》耶和華的話:約珥向讀者保證,他的信息不是出自己,而是出上帝。他宣稱自己和其他先知一樣,得到聖靈的感動(何1:1;彌1:1等;參提後3:16;彼後1:20-21)。

  《SDA》約珥:意爲:耶和華是上帝。聖經中有好幾個約珥(撒上8:2;代上7:3;11:38;15:7,11)。先知約珥是毗土珥的兒子。我們無從了解毗土珥的情況;在七十士譯本中爲Bathouēl,亦不知詳情。

1:2 老年人哪,當聽我的話;國中的居民哪,都要側耳而聽。在你們的日子,或你們列祖的日子,曾有這樣的事嗎?

  《新》老年人:指群體中的長者或被人公認的領袖(見1:14;2:16、28;又見出3:16註釋;〔編者註:以上諸節之「長老」、「老者」,及「老年人」皆源自希伯來文同一字〕)。

  《SDA》活著的人沒有見過這樣的災難,也沒有聽父輩說過,還要轉告後代。上帝通過摩西向埃及所降的蝗災,也被說成是史無前例的(出10:6)。在往後的五個世代,均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災難。約珥用這樣的方式強調他信息的特殊性。

1:3 你們要將這事傳與子,子傳與孫,孫傳與後代。

1:4 剪蟲剩下的,蝗蟲來吃;蝗蟲剩下的,蝻子來吃;蝻子剩下的,螞蚱來吃。

  《SDA》剪蟲:希伯來語是gazam,其詞根意爲剪除,據認爲是一種專咬莊稼的蝗蟲。

  《SDA》蝗蟲:希伯來語是'arbeh,據認爲是一種成群遷徙的蝗蟲。曾襲擊過埃及人(出10:4-19)。

  《SDA》蝻子:希伯來語是yeleq,據認爲是爬行的,未長上翼的蝗蟲。

  《SDA》螞蚱:希伯來語是chasil,無法確認,其詞根意爲吞吃。有些學者認爲gazam、'arbeh、yeleq、chasil,是指蝗蟲從幼蟲到成蟲的四個階段。但不能確定。

1:5 酒醉的人哪,要清醒哭泣;好酒的人哪,都要為甜酒哀號,因為從你們的口中斷絕了。

  《新》酒醉的人:約珥雖呼召眾人悔改,但醉酒是本書惟一特別提及的罪。它代表一種自我放縱的生活方式(參賽28:7-8;摩4:1),是那些看物質世界重於屬靈事情的人所追求的。

  《新》哭泣:先知呼召群體中各階層的人都要哀哭(本節,酒醉的人;1:8,普通百姓;1:11,農夫;1:13,祭司)。蝗蟲毀壞葡萄樹,使酒醉的人喪失酒的來源。

  《啟》先知呼籲全國在神面前認罪

  《啟》酒罪:是罪的一種,但很可能指的是醉心物質享樂,沉緬於罪中的生活。

  《SDA》酒醉的人要爲自己的厄運哀號。他們失去所放縱的美酒,要從他們醉中醒,流出失望的眼淚。

1:6 有一隊蝗蟲(原文是民)又強盛又無數,侵犯我的地;牠的牙齒如獅子的牙齒,大牙如母獅的大牙。

  《新》此處把蝗蟲形容像一大群百姓;參箴30:25-26中的螞蟻和沙番,該處希伯來文的「類」字,可直譯作「(一個)民族」。他處經文把蝗蟲形容為耶和華的「軍隊」(2:11、25)。相反的比較法(從數量的角度把軍隊形容作蝗蟲),早在主前十五世紀已出現在烏加列的古老文獻內,此用法在舊約聖經中也很普遍(見士6:5;7:12;耶46:23;51:14、27;鴻3:15)。

  《新》無數:此詞曾用來描寫埃及的蝗災(見詩105:34;又見出10:4-6、12-15;編者註:10:14「甚為利害」新國際版譯作「其數無量」)。

  《新》牙齒:啟9:8也反映約珥將蝗蟲牙齒比作獅子牙齒的這種筆法。

  《啟》先知將蝗蟲比作,藉蝗災要百姓注意比自然災害更厲害(獅子的牙齒母獅的大牙)的外敵的侵害。

  《SDA》有一隊蝗蟲(原文是民):希伯來語是goy。參箴30:25-26。這節經文在聖經中似乎是唯一一次用低級動物來代表一個民族。很有可能,先知約珥在這裏通過比喻修辭手法迸發出真實性,他正在預料一個勢不兩立的入侵軍隊。

1:7 牠毀壞我的葡萄樹,剝了我無花果樹的皮,剝盡而丟棄,使枝條露白。

  《新》我的:本節及約珥書他處所用的這類人稱代名詞(1:6、13-14;2:13-14、17-18、23、26-27;3:2-5、17)給以色列人帶來盼望,因為這些代名詞顯示出百姓是屬於耶和華的(參書22:19)。

  《SDA》毀壞我的葡萄樹:參詩80:8;賽5:1-7;何9:10;10:1。蝗蟲襲擊了植物綠色多汁的部分以後,開始襲擊樹皮。

  《SDA》剝了我無花果樹的皮:直譯爲只剩殘幹

1:8 我的民哪,你當哀號,像處女腰束麻布,為幼年的丈夫哀號。

  《新》處女:這是向整體百姓說話。在以色列,當女子訂婚後,男子即被稱為她的丈夫,她則被稱為他的妻子,雖然她仍然是處女(見申22:23-24)。本節指的是一個在完婚之前即已死去丈夫的。

  《啟》我的民:以色列人雖背離,神仍視為自己的子民,溫柔呼喚,促早醒悟。

  《啟》處女哀號:幼年即已許配人的少女,未婚而夫君已逝,一生希望落空,心靈上創傷難補,傷心而至哀號。先知要人像這樣的少女般因失去神的憐憫而痛哭。

  《SDA》幼年的丈夫:無疑指少女已與之訂婚,真心愛他,卻在結婚前死亡的人。她穿的不是婚服,而是守喪的麻衣。根據摩西的律法,訂婚一般被認爲與結婚具有同樣的約束力(見申22:23注釋;太1:18-20)。

1:9 素祭和奠祭從耶和華的殿中斷絕;事奉耶和華的祭司都悲哀。

  《新》祭:蝗蟲沒有留下任何可用來獻祭的東西。素祭(利2:1-2)及奠祭(即獻酒,利23:13)是每日當獻之祭的一部分(出29:40;民28:5-8)。

  《啟》蝗蟲所經,綠野變成荒地,已無可獻祭之物。素祭(利2:1-2)和奠祭(利23:13),為聖殿中每日早晚與燔祭同獻的祭。素祭的細麵和奠祭用的油都沒有了,宗教生活中最起碼的獻祭也被迫斷絕。祭司的職務是事奉神,也有責任教導百姓遵行神的話語,可是祭司的靈性像物質一樣貧乏,災害來臨,祭司更應反省。

  《SDA》素祭:見利2:1注釋。素祭有一部分要供祭司爲生(利2:3;6:16;10:12-15)。

1:10 田荒涼,地悲哀;因為五穀毀壞,新酒乾竭,油也缺乏。

  《新》地悲哀:乾旱加重了蝗蟲所帶來的災害。

  《新》五穀新酒油:是舊約聖經中重要的三疊用語,代表當時的農產品(見2:19)。

  《啟》地悲哀:亦作地乾涸,從12、19-20諸節可知蝗蟲災以外,還有旱災。百姓生活的三大供應:五穀、新酒和油全部缺欠。

  《SDA》地悲哀:這裏用擬人手法,說大地因不出産而哀哭。

1:11 農夫啊,你們要慚愧;修理葡萄園的啊,你們要哀號;因為大麥小麥與田間的莊稼都滅絕了。

  《SDA》小麥大麥:斯佩耳特小麥和小米是巴勒斯坦的主要類作物。

1:12 葡萄樹枯乾;無花果樹衰殘。石榴樹、棕樹、蘋果樹,連田野一切的樹木也都枯乾;眾人的喜樂盡都消滅。

  《SDA》這裏列舉了大旱給各種樹木所造成的後果(第20節),無疑是強調其嚴重性。第10-12節的語言也可用來描述最後七災中第四災的後果(啓16:8-9)。

1:13 祭司啊,你們當腰束麻布痛哭;伺候祭壇的啊,你們要哀號;事奉我 神的啊,你們要來披上麻布過夜,因為素祭和奠祭從你們 神的殿中斷絕了。

  《新》你們神:見1:7註釋。此詞在約珥書中共出現八次(此處;1:14;2:13;2:14;2:23;2:26;2:27;3:17)。

  《SDA》腰束麻布痛哭:表示傷心(見第8節),這裏指以色列所應當表現的悔罪(見王上21:27)。

  《SDA》伺候祭壇的:希伯來語sharath(服侍),在這裏指祭司

1:14 你們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招聚長老和國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華你們 神的殿,向耶和華哀求。

  《新》禁食嚴肅會:見2:15。在贖罪日必須禁食(見利16:29註釋),遇災難時亦然(見士20:26;撒下12:16;耶14:12;拿3:4-5;亞7:3)。禁食表示悔罪與謙卑。聖經反對那些彰顯不出內在信仰或態度的表面行為(見太6:1-8;23:1-36)。

  《啟》分定禁食的日子:即宣佈特別的日子為災禍而禁食。普遍在一年一度的贖罪日,百姓須禁食(利16:29註)。

  《啟》嚴肅會:看《利未記》23:36,指百姓為贖罪而作的禁食、禱告、獻祭等,在此期間甚麼工都不可作。

  《SDA》分定:希伯來語是qadash(奉獻),爲了舉行宗教儀式,或至少要進行正式的宣告。

  《SDA》嚴肅會:希伯來語是`asarah,詞根爲`asar(抑止),似乎指爲了開會而停止一切活動。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先知約珥的信息是……
1:1 約珥是南國猶大的先知。約珥書中並沒有提到約珥是哪個時期的人,但一般認為,他是在約阿施作王期間(公元前835-796年)作先知的。無論如何,約珥書的寫作日期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其恆久不變的信息:罪必定招致神的審判,但神的憐恤也必定隨著祂的公義而來。

教導子女是父母的責任,汲取長輩的教訓是晚輩的福分。你的想法是……
1:3 神勸喻作父母的,要把自己民族的歷史傳與後代,並要他們將學到的教訓,反覆講給子孫聽。對年輕一代而言,長輩的生活經歷是最寶貴的財富,它能幫助他們重走前輩的成功之路並避免重蹈失敗的覆轍。

蝗蟲災害,不是對付埃及人的嗎?怎麼……
1:4 蝗蟲造成的災害,簡直就象遭入侵軍隊蹂躪一樣可怕。牠們集結成群,數不勝數(1:6),在距地數公尺以上飛過時,陽光都被遮住變成黑暗(2:2)。當牠們停在地上,便會完全掩蓋所經之地(2:9),並且吃盡所有的草木(1:7-12)。

蝗災真的臨到猶大了嗎?
1:4 約珥詳盡的描述,讓不少人相信他指的是一場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蝗蟲災害;另一派意見則認為蝗蟲象徵入侵的敵軍。其實二者皆是可以預知的。蝗蟲代表毀壞,約珥意在指出神要因人的罪施刑罰,他稱這審判為耶和華的日子

要清醒,且要哭泣。為甚麼要如此?我今天生活挺好的……
1:5 百姓的身體與道德意志都已衰頹,他們對罪已沒有了知覺。約珥催促他們要從得意忘形中覺醒,並且趁早承認己過;否則,一切都要被毀壞,就連使他們醉倒的葡萄也必遭毀。今天,安逸豐富的生活可使我們喪失警覺性,故此,我們切不可讓物質的豐裕阻礙我們靈命的更新。

只剩得大地白茫茫真乾淨……
1:9 因為全地被毀,已無上好的麵粉及酒作素祭和奠祭。(有關此兩祭的詳情,請參利1-2章)。

1:13 麻布是喪服;在此是悔改的象徵。

禁食可不是為了減肥,而是——
1:14 禁食的日子,是百姓不吃東西,以謙卑、為罪憂傷的心靈迫切禱告來尋求神的一段時間。舊約時代,百姓會在災難臨到時禁食,好使他們能定睛仰望神,並以此顯示他們內心的改變,及對神真正的委身(參士20:26;王上21:27;拉8:21;拿3:5)。嚴肅會是個公開的宗教活動,讓所有人都能在神面前悔改,祈求神的憐恤。

2010年5月30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學會休息

「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出埃及記23章12節)

  今日的科技,使得某些人可以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地工作。我們可以把工作帶回家,或者在假期中繼續。我們隨時都在工作──除了斷電的時候。

  去年冬天的一場冰風暴,讓美國許多州都像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冰玻璃。樹倒枝落、道路堵塞,人們都出不了門。加上電線塌落,屋內更是又冷又黑,所有需要使用電器的工作都無法進行。

  當我的生活被這樣的事情擾亂時,我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對我是多麼重要。沒有工作,我覺得自己很沒用,既不重要又沒貢獻,像個廢物。但是上帝不希望我們把工作看得這麼重要,我們也不該只有在斷電的時候才停工。在舊約,上帝對祂的百姓有個計畫,讓他們可以休息,並且把焦點放在祂身上。這個計畫叫做「安息日」。在每週的第七天,他們要停止工作(出埃及記23章12節)。

  雖然新約時代的信徒沒有被要求要守這條律令,休息依然是重要的。休息一天,可以不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的工作比上帝重要。

  要怎樣才能使你停下、聚焦於上帝呢?JAL

祂賜工作使我尋安息,
祂加力量助我過考驗;
當我走進了供應恩典,
喜樂平安就來到心間。Gustafson

若不抽身休息一下,可能會崩潰。──海夫納




-----------------------------------------------------------------------------------------------生命的改造/知信行網上團契

心的改造:尊重,憐憫,寬恕
不要叫神的靈擔憂

經文:以弗所書四29-32

  父母為子女擔憂,這情懷是不難體會的,但神為我們擔憂,卻是我們未曾想過,也不能體會的。當我們成為神的兒女後,神就對我們這一群屬祂的人,有了很大的期盼,祂渴望我們的生命像祂,能在祂的救贖中,享受極大的福樂,與極重的榮耀,更渴望我們在祂完美的愛中,享受祂的生命。因此,神期望祂的兒女一起生活時,能活在愛中,一切的苦毒、惱恨、惡毒等,都要因祂的愛而鎔化。

  可惜,我們卻不能領會神這份心腸,仍是不願意饒恕我們的弟兄,以致祂的靈感到憂心忡忡。我們與一些人表面上沒有相干,見面可以互相問候。可是,心裡卻有潛在的阻隔與憎恨,為怎麼呢?因為我們仍看重對方的不是,多於神赦免的愛。在神的救恩裡,我們有那一位弟兄是不能饒恕呢?請不要再叫神的靈擔憂!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20100529創世記50章1-26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50:1 約瑟伏在他父親的面上哀哭,與他親嘴。

  《SDA》約瑟無疑合上了他親愛父親的眼睛,正如上帝所應許的(創46:4)。本段只描述約瑟的悲傷,並不意味著其他兒子沒有爲父親的去世而傷心。他們的悲傷可能表現得不約瑟那樣明顯。因爲約瑟的心特別容易受親情的影響。約瑟的悲傷代表了所有人的悲傷,而且我們可以想他們的悲傷同樣也是十分真切的。

50:2 約瑟吩咐伺候他的醫生用香料薰他父親,醫生就用香料薰了以色列。

  《新》醫生用香料薰他:約瑟可以請專門人員來處理這事,但他可能想避免如此,因為用他們時,會牽涉到異教的宗教儀式。

  《啟》約瑟殮葬父親沒有用專業薰屍的人,他用的是伺候雅各的醫生。可能由醫生做不但更在行,也可以避免薰屍人採用異教的禮儀。埃及人殮葬尊貴人物必用香料薰屍。今天發現古埃及的木乃伊,逾數千年仍未腐爛。

50:3 薰屍的常例是四十天;那四十天滿了,埃及人為他哀哭了七十天。

  《新》四十天七十天:這兩段時期大概是重疊的。

  《啟》薰屍的時間很少短過一個月。埃及第十八王朝以後(雅各死後一、二百年),有的且長達70天。埃及定例,為法老舉哀才72天;現在雅各的舉哀期是70天,死後哀榮可見一斑。這七十天很可能包括薰屍的四十天在內。

  《SDA》根據埃及的文獻,從一個人的去世到安葬,時間各有不同。有時薰屍需要十六天,裹屍三十五天,安葬七十天,共一百二十一天;有時薰屍需要六十六天,備安葬四天,安葬本身二十六天,一共九十六天。在另一處,我們得知薰屍需要長達七十或八十天,安葬十個月。時間的長短在已故者家族的貧富以及所處埃及的史時期。雅各作爲宰相的父親,得到了當時最好的待遇。他的薰屍持續了四十天,爲他的安葬所做的備又花了七十天。這是所宣布正式的哀悼時期。

50:4 為他哀哭的日子過了,約瑟對法老家中的人說:「我若在你們眼前蒙恩,請你們報告法老說:『

  《SDA》注釋家們一直在推測,約瑟爲什麽在哀悼期結束後沒有親自向國王提出請求,而是通過他的侍臣。沒有人知道他這種看似奇怪之做法的原因,但這在當時可能是很正常的。有人說約瑟這樣做是尊重侍臣,爲得到他們的好感。可能約瑟是通過祭司報告國王的,因爲祭司與死者的埋葬直接有關。也有可能約瑟根據哀悼的習俗留起了子和頭,因此在剃淨鬚髮之前不能來到國王面前。有些人說約瑟的權柄在饑荒結束之後受到了限制,或另一位對約瑟不太友善的法老作了王。這些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埃及人都哀悼雅各的去世。如果約瑟的名望降低了,就不會這樣。而且約瑟通過第三者接近國王的做法,很可能是遵照東方人通過中間人辦理重要個人事務的習慣。

50:5 我父親要死的時候叫我起誓說:你要將我葬在迦南地,在我為自己所掘的墳墓裏。』現在求你讓我上去葬我父親,以後我必回來。」

  《新》掘:或「買」,希伯來文這動詞在何3:2譯作「買」(又見申2:6)。

  《新》上去:到希伯崙去,該處地勢比歌珊高。

  《SDA》有人說,雅各稱自己挖掘了埋葬他祖父亞伯拉罕的墳墓,與創23章的記載相矛盾。然而我們沒有必要推定雅各說自己做了亞伯拉罕所做的事情。雅各既可能擴大了原先的麥比拉洞以安放更多的屍體,也有可能預備了他自己想用的墓穴。或者約瑟只是用這句話告訴法老,葬禮不會在埃及舉行,而是在迦南舉行,因此需要得到批准。

50:6 法老說:「你可以上去,照著你父親叫你起的誓,將他葬埋。」

50:7 於是約瑟上去葬他父親。與他一同上去的,有法老的臣僕和法老家中的長老,並埃及國的長老,

  《SDA》國王批准以後,一大群人將屍體送回迦南。與約瑟同去的有宮廷的主要官員和家族的全體成員。可能還有一大隊戰車和騎兵保護他們穿越沙漠進入迦南異鄉。埃及官員們的隆重護送部分是因爲約瑟在埃及的顯赫地位,部分是因爲埃及人喜歡參加這樣的葬禮。

50:8 還有約瑟的全家和他的弟兄們,並他父親的眷屬;只有他們的婦人孩子,和羊群牛群,都留在歌珊地。

50:9 又有車輛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幫人甚多。

50:10 他們到了約旦河外、亞達的禾場,就在那裏大大地號咷痛哭。約瑟為他父親哀哭了七天。

  《新》禾場:那時人在一圓形平地上打穀,這地是一塊大石或一片硬土。禾場設在高地通風的開曠處,通常在城鎮邊緣或城門附近(見王上22:10)。見得1:22註釋。

  《SDA》約旦河外:送葬的隊伍沒有選擇最短的路線,經迦薩穿過非利士地,也沒有經過別是巴,而是繞過死海。我們不知道他們爲什麽選擇這條迂迴的較長路線,這可能是出政治的原因。我們對希克索斯時代埃及與巴勒斯坦之間的關所知甚少,南巴勒斯坦局勢的不穩定可能導致約瑟選擇了這一條到希伯的不尋常路線。

  《SDA》亞達的禾場:禾場是一大塊用牛來碾子的空地,能容納隨約瑟而來的大隊人馬。亞達可能是主人的名字,也可能指這裏長滿了王紫萁,因爲希伯來文`atad就是王紫萁。

  《SDA》就在那裏大大地號咷痛哭:在古埃及陵墓中的浮雕和壁畫顯示埃及人爲死者進行的公開哀悼非常激情和狂熱。他們撕裂衣袍、捶胸、在頭上揚灰和土,並隨著去掉響片的小手鼓發出的樂聲吟唱出殯曲。

50:11 迦南的居民見亞達禾場上的哀哭,就說:「這是埃及人一場極大的哀哭。」因此那地方名叫亞伯麥西,是在約旦河東。

  《啟》亞伯麥西:意思是埃及的哀哭

  《SDA》出殯的隊伍在亞達(第10節)的禾場停留了七天,作爲哀悼的一個特別時期。在此期間,當地的居民對埃及人爲他們的高官父親的哀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不尋常的事件使迦南人稱那地方爲亞伯麥西,即埃及的草場。該詞`abel(草場)與`ebel(哀哭)具有相同的輔音,故一語雙關。

50:12 雅各的兒子們就遵著他父親所吩咐的辦了,

50:13 把他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麥比拉田間的洞裏;那洞和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為業,作墳地的。

  《SDA》埃及人似乎留在了亞達的禾場,只有約瑟和他的兄弟們前往迦南,在希伯的麥比拉洞安葬了他們的父親。關這個安葬地點的史,見創23章注釋。

50:14 約瑟葬了他父親以後,就和眾弟兄,並一切同他上去葬他父親的人,都回埃及去了。

  《SDA》雅各的後代在迦南永久定居的時候還沒有來到。他們必須先成爲一個大族(創46:3)。

50:15 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

  《新》懷恨我們足足地報復我們:以掃就曾經計畫,只要以撒一死,立刻殺死雅各(見27:41)。

50:16 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

  《SDA》約瑟的兄弟們現在十分害怕,擔心他會報他們以前的殘酷。他們以爲約瑟對父親的親情使他不在父親活著的時候報他們。這句話的原意爲他們打發他們當中的一位,很可能是便雅憫,去請求約瑟尊重他們父親在他臨終前的遺願並懇求饒恕。我們沒有理由把他們提到父親的遺願僅僅看作一種口。雅各在他的祝福中沒有提到他們的罪,證明他作爲父親已經饒恕兒子們的罪了,因爲上帝的恩典已使他們的罪行成爲了其家族得救的途徑。

50:17 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 神之僕人的過犯。」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

  《新》約瑟就哭了:見43:30註釋。約瑟傷心,可能是因為從他兄弟的談話中,聽到他們冤枉地將他們的父親牽涉在內;也可能約瑟懊悔,自己未能在此以前,就向他們保證早已饒恕了他們。

  《SDA》兄弟們沒有親自來到約瑟面前。他們對他的愛竟有這樣的誤解,令他感到非常傷心。

50:18 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

  《新》俯伏在他面前:約瑟早先的夢最後一次得應驗(見37:7註釋;又見37:9)。

  《新》我們是你的僕人:他們先前也曾表達過同樣的意願,然而是在完全不同的景況下(見44:9、33)。

  《SDA》得知約瑟沒有報的意思後,他們才敢親自前來見他,表示願意作他的奴隸。其實約瑟心中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報。他的心靈充滿了寬恕之心。他雖然親身體會到人類的奸詐,卻從未懷過任何怨恨的念頭。他急忙向兄弟們保證說,他們不必怕他,並且可以完全相信他。

50:19 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

50:20 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新》神的意思原是好的:他們因仇恨自己兄弟所作的行為,被神用來拯救生命以色列、埃及人,及所有各國來埃及買糧之人的生命,這些人都面對當時已知世界所遭遇的饑荒。同時,神藉著這些事件顯示,祂為各國所定的旨意是要萬民得生命,而且祂要透過亞伯拉罕的後裔來達到這目的。

50:21 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

50:22 約瑟和他父親的眷屬都住在埃及。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

  《啟》約瑟一生充滿傳奇:17歲被賣為奴,30歲出任宰相,其間轉折變遷難數。因他的被賣,成了父親全家和當時中東的救星,拯救他們免受饑荒;又因著他,以色列民能在埃及滋生眾多。聖經中不乏相似的故事,神差派所揀選的人,給他們智慧和勇氣,深入異邦文化作見證,完成所交付的使命。但以理、以斯帖、尼希米都是顯例。

50:23 約瑟得見以法蓮第三代的子孫。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也養在約瑟的膝上。

  《新》得見第三代的子孫:參約伯的經歷(伯42:16)。

  《新》瑪吉:瑪拿西的長子,強壯的基列人之先祖(書17:1)。後來瑪吉一名幾乎成為瑪拿西這名的代名詞(見士5:14)。

  《新》養在約瑟的膝上:約瑟大概領養了瑪吉的兒女(見30:3註釋)。

  《SDA》我們不知道這裏指的是以法蓮的曾孫還是孫子。十誡第二條誡命中三四代的說法(出20:5;申5:9)顯然包括父親及孫子和曾孫。在民14:18中也有同樣的意義。但出34:7原文的順序是:父、子、子之子、第三和第四代,最後的兩代顯然是指曾孫和重孫。由有時父親被包括在內,有時又排除在外,因此我們無法確定約瑟所見到的是哪一代。摩西顯然是想說明約瑟活著見到他父親之祝福的初步應驗。約瑟得見以法蓮的曾孫並不是不可能。由他的兩個兒子是在他三十七歲前出生的(創41:50),所以他在五六十歲的時候可能就有孫子,二十年後當他八十歲的時候,他就可以有曾孫了。在他大約一百歲的時候,他就可能有重孫了。

  《SDA》瑪吉的兒子:瑪拿西的孩子,摩西講得更具體一些,特別提到約瑟得見他自己的曾孫。

50:24 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要死了,但 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新》弟兄們:此處的意思可能比親兄弟更廣。

  《新》神必定領你們從這地上去:約瑟沒有忘記神所說的(參15:16;46:4;48:21),有關「出埃及」(來11:22)的應許。

  《SDA》當約瑟看到死亡臨近時,就向兄弟們表達了自己堅信上帝應許的應驗(見創46:4-5;15:16)。他叫他們起誓,當上帝領他們回應許之地時,他們要把他的埋葬在那裏。這一願望後來實現了。他去世以後,他的父親一樣被薰屍(見第2-3節注釋),安放在一個棺材裏。他的遺體可能按照埃及人的習慣,臨時性安葬在事先預備好的陵墓中,一直保留到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那時,以色列人實現了他的遺願,將他的遺體運到迦南埋葬在示劍,就是那塊雅各所購買賜給了他兒子約瑟的土地(創33:19;48:22;書24:32)。

  《SDA》先祖時代的史在約瑟臨終的一個信心之舉中結束了。他的棺材或陵墓不斷提醒在埃及寄居的人:他們永久的居所是在迦南而不是在埃及,同時也經常告戒他們要將目光從埃及轉向迦南;要憑著耐心和信心地等候上帝對他們祖先承諾的應驗。

50:25 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 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裏搬上去。」

  《新》有關雅各類似的要求,見47:29-31。

  《新》把我的骸骨從這裏搬上去:數世紀以後,摩西完成了他先祖的誓言(見出13:19)。約瑟的骸骨終於「葬在示劍,就是在雅各從前哈抹的子孫所買的那塊地裏」(書24:32;見創33:19)。

50:26 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將他薰了,把他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

  《新》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見50:22。古代埃及記錄顯示,一百一十歲被認為是理想的年歲;對埃及人來說,這證明約瑟得到神的賜福。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傷痛需要神在漫長時間中的治療。我又可以如何讓神去治療我的創傷?
50:1-11 雅各活到147歲去世,約瑟為他哀哭了好幾個月。摯愛的親人離世,我們也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心情才能平伏。哭並向別人傾訴有助於消除哀傷,恢復正常的生活。允許自己和別人為喪失摯愛的人而哀傷,也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讓情緒平伏下來。

埃及人的殯葬習俗,啊,是這樣的……
50:2-3 用香料薰屍體是埃及人的習慣,但是對於遊牧民族則不常見。埃及人相信人死了以後,身體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所以他們將屍體用香料包殮成為木乃伊來保存,好使死者在來世可以如常生活。約瑟吩咐醫生用香料包殮雅各的屍體,在禮貌上表示對埃及人的尊重。

在最微小的事上顯出忠誠。我可以如何建立誠信的關係?
50:5 約瑟已經證明了自己是法老可靠的智囊,因他一向表現良好。法老相信他去迦南地埋葬父親以後,一定守信返回埃及。我們表現得忠心可靠,往往會得到額外的權利和自由。信譽是要用時間來建立的,我們要把握每個機會,在微小的事情上顯出自己的可靠忠心。

定意要葬在亞伯拉罕為葬妻子所買的洞中,這表示了甚麼?
50:12-13 亞伯拉罕為了埋葬妻子撒拉,買了麥比拉田間的洞穴作為墓地(參23:1-9),那塊地也成為他整個家族的墓地。雅各是亞伯拉罕的孫子,他的兒子們把他的遺體送回迦南地,葬在這個洞裡,在亞伯拉罕和以撒旁邊。他們要葬在這個洞裡的心願,顯示他們對神的應許充滿信心,相信祂必把迦南地賜給他們的後代為業。

約瑟的生命流露神的慈愛,我又可以如何向別人流露這分愛?
50:15-21 雅各(即以色列)死了,約瑟的哥哥們怕約瑟會報復。他真能原諒他們賣他作奴隸嗎?在懷疑和懼怕的當兒,殊不知約瑟不但原諒了他們,且向他們保證,會照顧他們和他們全家。他完完全全地寬恕了他們。約瑟顯明了神的慈悲,即使我們是多麼的不配得,祂仍然接納我們。既然神饒恕我們的無知和一度拒絕祂的行為,我們也該無條件地饒恕其他人。

神能讓惡劣的環境轉化為祝福。這對我在現今的環境中有何激勵?
50:20 神將約瑟哥哥的惡行、波提乏妻子的誣告、酒政的忘恩負義、埃及的七年大饑荒這些事,變為對約瑟有益的事。約瑟從生活經驗中學到:只要信靠神,神能轉禍為福。你有足夠的信心,耐心地等候神在惡劣的環境中轉禍為福嗎?我們可以像約瑟一樣地倚靠神,祂能破壞人的惡謀,以成全祂的計劃。

一生至死,信心不變。我期望我的一生也是如此嗎?
50:24 約瑟快要死了,他毫不懷疑神會守約,終有一天祂必帶以色列人回到應許地。這是何等大的信心!信心的奧秘在於畢生信靠神。我們的信心就好比我們的身體,在鍛煉中會漸漸成長、變得越來越強壯有力。經過一生去鍛煉自己信靠神,我們的信心也能如約瑟的信心一樣強。這樣,在快要離開世界時,我們就能深信神必信守祂向我們及相信祂的後代的應許了。

以色列人的生活完全倚靠神的應許;我們的生活所倚靠的……
50:24 這一節經文為出埃及記直到約書亞記中將發生的事作了伏筆。神要使雅各一家成為大國,領他們出埃及,並進入祂所應許賜予他們之地。這個民族要完全倚靠祂的應許,而約瑟也深信神必照祂的應許而行。

與神同行!對我而言帶來了甚麼挑戰與鼓舞?
50:26 創世記中詳細地描述了許多與神同行的偉人,他們雖然有時成功,卻也常常失敗。我們讀他們的傳記,會學到許多功課。他們從哪裡得到勇氣和動力呢?就是認知神與他們同在,不論他們的環境是怎樣惡劣。我們知道了這個秘訣,就當得到鼓舞,對神忠心,倚靠祂的引導,並運用祂所賜給我們的能力,與祂同行。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