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路加福音10章25-42節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10:25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這律法師是摩西律法的專家,他很可能並非誠心的提出這個問題;他企圖作弄救主,完全把他放在試驗之下,也許他以為主會否認律法。對他來說,耶穌只不過是夫子,而永生是他可以賺取或應得的東西。
10:26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10:27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 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10:28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26~28:主回答他的時候,已考慮到這一切。如果律法師能夠謙卑並悔改,救主會更直接的回答他。在當時的情況下,耶穌將他的注意力引到律法上。律法要求的是什麼?律法要求人盡己所能去愛主,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告訴他,如果他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乍看上去,主好像是教導人以遵行律法來換取救恩。實情不是這樣。神從未試圖告訴任何人因守律法而得救,十誡是頒佈給那些已經有罪的人。律法的目的不是把人從罪中拯救出來,而是叫人知罪;律法的功用是向人顯明他是個滿身罪污的人。
有罪的人不可能盡心愛神,也不能愛鄰舍如同自己。如果他從出生至死亡都能行這些,他就不需要救恩,也不會滅亡;儘管如此,他所得的報酬也只不過是長久在地上活著,而不是得著天堂的永生。只要他一天過著不犯罪的生活,他會繼續生存下去。永生只給那些承認自己的失喪光景、並藉神恩典得蒙拯救的罪人。
因此,耶穌說“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是純粹假設的。如果主提到的律法能對律法師起預期的影響,他應該會說:“如果這就是神的要求,那麼我要滅亡了,我無助,沒有盼望。我把自己投向你的慈愛和憐憫,求你以恩典拯救我!”
10:29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
他沒有說上面的話,相反,他要顯明自己有理。為什麼他要這樣呢?沒有人指責過他。他自己知道有錯,但心因驕傲而起來反抗。他問:“誰是我的鄰舍呢?”這是逃避的技倆。
10:30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10:3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10: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10:33 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10: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裏去照應他。
10:35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30~35:主耶穌用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故事的情節耳熟能詳,被強盜搶劫的受害人(幾乎可以確定是一個猶太人),半死的躺在往耶利哥的路上。猶太祭司和利未人拒絕施與援手,也許他們恐怕那是一個陰謀,又或者害怕擱在那裏自己也會被劫。結果一個被憎恨的撒馬利亞人來施予援手,他為受害人進行急救,把他帶到店去,並提供照顧傷者的費用。對這個撒馬利亞人來說,一個有需要的猶太人就是他的鄰舍。
10:36 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10:37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36~37:然後救主提出那不可避的問題,三個人當中那一個是這無助的人的鄰舍?當然是那個憐憫他的。的確這樣,那麼律法師應該去照樣行。“如果一個撒馬利亞人能藉著憐憫一個猶太人而證明自己是他的真正鄰舍,那麼,全人類都互為鄰舍了。”
我們不難從祭司和利未人看見,律法對死的罪人是完全無能為力的;律法吩咐“要愛鄰舍如同自己”,但卻沒有給你遵行的能力。我們也不難看見好撒馬利亞人好比主耶穌,他來到我們身處的環境中,救我們脫離罪,從地上至天上一直到永恆,他已為我們提供全備的照應。祭司和利未人也許叫我們失望,但好撒馬利亞人卻絕對不會。
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巧結,故事以“誰是我的鄰舍呢?”這個問題開始,但以另一個問題作結:“你是誰人的鄰舍?”
10:38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裏。
10:39 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
10:40 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裏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10:41 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38~41:主這時集中注意力在神的話和禱告上,作為祝福的兩大方法(一○38~一一13)。
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而馬大則為伺候這位尊貴的上賓心裏忙亂。馬大希望主責備她妹妹沒有幫她的忙,但主耶穌溫和地責備了馬大的煩躁!
10:42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主讚賞我們對他的愛勝於我們的事奉。事奉可能會被驕傲和自以為是沾污;讓他佔住內心是不可少的一件事,是不能奪去的上好福分。高斯評論說:“主想把我們由馬大轉變為馬利亞,正如他想把我們從律法師轉變為鄰舍一樣。”
歐德曼寫道:“雖然主也欣賞所有我們為他做的工作,但他知道我們首要的是坐在他腳前學習他的旨意;然後我們才能在工作上得著寧靜、平安和恩慈,最後,我們的事奉可以達到馬利亞的完美事奉,在最後一幕,她把一瓶香膏傾倒在耶穌的腳上,那香氣直至今天仍彌漫在世上。”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有人說,愛就是心裡接受,我就是在“心裡”接受了他,還用再做甚麼?
10:27-37 從這比喻我們學到關於愛鄰舍的三個原則:(1)不應該提出許多理由來為自己缺乏愛心辯護;(2)任何有需要的人,不論是何種種族、宗派或社會背景的人皆是我們的鄰舍。(3)愛的意思是起來行動,以應需要。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拒絕幫助人的藉口。
想不到同一件事,人的態度竟大有不同,怎不同?你看……
10:30-37 對這個受傷的人,各人態度不同:強盜把他當作搶奪的對象;祭司和利未人看他是要避開的麻煩。惟有撒馬利亞人看他是一個需要愛的人。
在猶太人心中,那個撒馬利亞人本該最容易不理那受傷的人,可事實是……
10:33 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之間的仇恨由來已久。猶太人視自己為亞伯拉罕的純正後裔,看不起撒馬利亞這混血的種族(撒馬利亞人是北國以色列人與外族人通婚的後裔)。在這個猶太律法教師來看,最容易犯錯的人應該是撒馬利亞人。他這種態度顯示了他缺乏愛心,正好與他所說的要愛鄰舍如自己的律法相反。
馬大為耶穌而忙碌,馬利亞在主腳前聽道;你可在她們身上看到自己?
10:38-42 馬利亞和馬大都愛耶穌,她們倆都在服事祂。不過,馬大暗示馬利亞事奉的方式不如她的好。她不知道當她渴望要事奉時,實際上是忽略了祂。你是否為耶穌做許多事情,以致你沒有時間與祂在一起呢?不要讓你的事奉變為自我服事,你必須知道你事奉的對象。
我要預備周會,我要預備主日學,我很忙,主我沒有時間去靈修……是這樣嗎?
10:42 耶穌沒有責備馬大為家務而忙碌,祂只是要她定下緩急先後的次序。事奉基督,不要只陷於忙碌事務性工作,而忽略對神的全然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