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彼得前書3章8-16節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3:8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
本節勸勉大家要同心並相愛如弟兄,可見所討論的,主要是基督徒與信徒相交的關係。其餘的三樣勸勉,會有更大的應用範圍。
總而言之這句,並不表示彼得將要結束他的書信。他已經對幾方面的人說了話,包括僕人、妻子和丈夫。現在,他對你們說話,作為這一段的結尾。
你們都要同心。這並不表示,基督徒在每一件事上都要意見一致;那只是劃一不變,並不是同心。以下一段為人熟識的話,是同心的最好方程式:在基本原則上──同心;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自由;在一切的事上──愛心。我們要彼此體恤。按字面的意思,這是指「一同忍受」;這勸勉對於那些正在經歷逼迫的人來說,特別合適。這勸告在任何時候都適用,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信徒是免於受苦難的。
相愛如弟兄。有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寫道:
上天沒有詢問我們喜歡誰人作我們的弟兄,這已經是派定了的;但卻吩咐我們要愛他們,不管我們本性的好惡和品味。你會說:「這是天方夜譚吧!」然而,不要忘記,真愛並非出於情感,而是源於意志;不是一種感覺,而是實踐;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行動;不在於婉約的言語,而在於高尚而又無私的行為。
存慈憐……的心,就是對別人的需要和感覺敏銳。縱使受到惡待,亦不會以冷漠、麻木不仁或尖酸刻薄來回應。
存……謙卑的心──教導基督徒要有謙卑的品性,是最恰當不過的。謙卑的主要意思為他人著想,以他人為先,言談舉止滿有仁慈。謙卑就是先服侍他人,樂於幫助別人,並懂得立刻回謝別人的善待。謙卑的人不會粗魯、鄙俗,也不會無禮。
3:9 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
這書信的背景,正值信徒受逼迫與受苦之時。由本節起至四章6節,所討論的主題就是基督徒與逼迫他們的人的關係。彼得再一次勸勉信徒為義受苦而不要報復。我們不應以惡報惡,以辱駡還辱駡。相反,我們應當祝福那些對我們不好的人,並以仁慈回應侮辱。基督徒不是蒙召去傷害他人,而是要造福他人,不是要咒詛,而是要祝福。這樣,神就會將福氣賜給這樣的人。
3:10 因為經上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
從本節到12節,彼得引用詩篇三十四篇12至16節上,來確證神的祝福會歸與那些避免惡言惡行、反而行善好義的人。
本節的要點是:任何人如要徹底地享受生命及經歷美福,就應禁止囗出惡言或詭詐的話。他不應以同樣的話回應侮辱和虛謊。
約翰福音十二章25節指責愛惜生命的人,但那節經文的意思是指人只為自己活,而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義。這裏卻是指按神所喜悅的方式生活。
3:11 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信徒不但不可囗出惡言,更不可以行惡。報復只會加深糾紛。用世人的方法來招架回敬,只是一種屈從的態度。信徒應以善報惡,並謙卑地忍受傷害,藉以促進和睦。沒有人可以用火來撲滅火。
勝過惡行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加以抵抗,聽任其自行消亡。抵抗只會火上加油,製造更多的惡。惡行沒有遇上反抗及阻力,對方只是默默地忍受,惡就會尖鋒盡失,這時,惡所遇上的,確是一個無可匹敵的對手。當然,受害人要放棄任何一點的抵抗,並完全否定報復的意圖,這才可能發生。惡行找不到目標靶子,就不能衍生更多的惡,而自行消亡了。 ~選錄
3:12 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
主以嘉許的眼光看行義的人。他留心聽他們的祈禱。誠然,主聽他所有子民的禱告。對於那些為基督受苦,而又沒有以惡報惡的人,他會特別照顧他們。
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這主要是針對逼迫神子民的人,然而,也會包括以暴力和惡言反擊敵人的信徒。惡就是惡,神抵擋所有的惡,不管是得救的人還是失喪的人作的。
彼得引用詩篇三十四篇16節時,漏了結尾的一句:「……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這並不是疏忽遺漏了,而是有用意的。我們正活在神施恩的時代,是耶和華收納之年。神施行報應的日子尚未來到。主耶穌以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身分回來時,就會懲罰一切作惡的人,並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
3:13 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
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彼得以問題的方式再展開討論。這問題的答案自然是:「沒有。」然而,殉道者的歷史似已證明,福音的仇敵確會加害於誠信的門徒。
這樣的矛盾,至少有兩種解釋:
1.基本上,走在義路上的人是沒有人會加害他們的。實行不抵抗的方針,使反對者手足無措。會有例外,但基本上那些渴望行義的人,會因自己的義行而不致受害。
2.敵人對基督徒所能做的,無論多惡劣也不會是永恆的傷害。敵人可以傷害他的身體,但決不能傷害他的靈魂。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位十二歲的基督徒男孩拒絕參加一個在歐洲推行的運動。那些人說:「難道你不知道我們有權把你處死嗎?」他卻安靜地回答:「難道你們不知道我有權為基督而死嗎?」他深信沒有人能真正傷害他。
3:14 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的威嚇:或譯所怕的),也不要驚慌;
不過,如果基督徒因對主盡忠而被逼迫受苦,那又如何呢?結果有三個:
1.神為自己的榮耀支配這苦難。
2.他透過這苦難將福氣帶給別人。
3.他祝福那因他的名而受苦的人。
不要害怕人,也不要因人的威嚇而驚慌。殉道者都是這方面的典範!坡旅甲知道只要他肯褻瀆基督,就可以得釋放時,他說:「我服侍了基督八十六年,他從沒有虧待我。我又豈能褻瀆我的王、我的救主呢?」羅馬總督恐嚇他,要把他交給猛獸時,他回答說:「能夠俐落地脫離這痛苦的人生,確是件好事。」最後,執政者恐嚇要把他活活地燒死時,坡旅甲說:「這焚燒一時的火,不足畏懼;你可知道那永遠不滅的火是何等可怕?」
3:15 只要心裏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在14節下半部分和本節,彼得引用以賽亞書八章12節下和13節,經文說:「他們所怕的,你們不要怕,也不要畏懼。但要尊萬軍之耶和華為聖,以他為你們所當怕的,所當畏懼的。」有人曾說:「我們不大畏懼神,是因為我們過於懼怕人。」
這段以賽亞書的經文指出,應當畏懼的對象是「萬軍之耶和華」。彼得引用這段經文時,聖靈向他啟示,他說成只要心裏尊主基督為聖。
尊敬主的意思,就是以他為我們生命的主宰。我們的言談舉止,都必須合乎他的心意,討他喜悅,並使他得榮耀。基督應當主宰我們生命的每一範疇,包括我們的財產、職業、收藏、婚姻、閒暇,無一不包括。
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基本上這是應用在基督徒因信仰而受逼迫的時候。信徒體會有主基督的同在,他們就有從神而來的膽量,引導他們作美好的見證。
本節也適用在每一天的生活上。許多時候,別人會問一些問題,令我們可以頗自然地與他們談論關於主的事。我們要常作準備,將主為我們所成就的大事告訴他們。在任何情況之下,我們都當存著溫柔和敬畏的心來作見證。談到我們的主和救主時,絕不可有半點苛刻、苦澀或輕率。
3:16 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信徒必須存著無虧的良心。如果他自問沒有犯過任何罪行,是清白的,那麼當他經歷逼迫時,就可以膽壯如雄獅。但他若是良心有愧,就會受罪疚感所纏繞,在敵人面前站立不住。事實上,即使信徒在生活上是無可指摘的,福音的敵人仍會找他的把柄來誣陷他。但當對簿公堂,發覺有關的指控是毫無根據時,舉報的人便會自覺羞愧。
<聖經靈修版/網路>
總而言之,我們都要——彼得所說的似乎不容易……
3:8 彼得列出基督徒群體生活的五種基本特性。(1)和諧——追求共同的目標。(2)同情——回應其他人的需要。(3)相愛——彼此相待如弟兄姊妹。(4)慈憐——充滿感情和關心。(5)謙卑——彼此鼓勵,別人成功,也一同快樂。這五種特性大大幫助信徒有效地事奉神。
彼得也講慈憐謙卑,他不是很剛烈的嗎?
3:8-9 彼得本人在艱苦磨煉中學會慈憐謙卑的性情。與主耶穌在一起的日子,他衝動、剛烈,使他難以慈憐謙卑(參可8:31-33;約13:6-9)。但聖靈改變了他,使他合神使用,並且教導他人仁慈和謙卑。
這裡所講的,恰與中國人所講的以德報怨相似呢……
3:9 在這個墮落的世界裡,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有些人認為我們可以用言語來詛咒對方或者採取行動報復。彼得卻記著耶穌的教訓:“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5:39)他鼓勵讀者用禱告、祝福來回答欺負自己的人。神的國度裡,絕不容許報復的行為,也不容許羞辱別人,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的行動。讓我們不要想著報復,卻要為開罪我們的人禱告,化怨恨為祝福。
和睦嘛——我就不惹事生非——還可以主動追求?這……
3:11 我們通常會認為“和睦”就是沒有衝突紛爭,覺得“調解”是被動的。其實真正有效的調解者,會主動地追求和睦,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知道和睦是由彼此順服而產生的,就在問題產生前已經作好準備,防患於未然。當衝突發生時,他們會公開處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維持和睦比發動戰爭更加困難,但所帶來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和愉快。
在主裡的人,甚麼也不怕!聖經是這麼肯定的說,你也經歷過?
3:14-15 與其懼怕仇敵,倒不如全心信靠神,相信基督統管一切,由祂掌管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仇敵就沒有辦法動搖我們了。
信仰是很個人的?信仰要隨時預備回答別人?
3:15 有些基督徒認為信仰是個人的事,只須自己持守就可以了。不錯,我們分享信仰時,不必與人爭執,惹人反感,但當有人問我們信仰的內容、生活方式或基督徒的立場時,我們也應該隨時作好準備,溫柔尊重地回答他們。別人能否看到你在基督裡的盼望呢?你是否準備好告訴別人基督在你生命裡所成就的事呢?
為何定要在人家面前做得好?我才不——那隨時做得好呢?
3:16 我們不能避免別人的攻擊,但至少可以減少給別人找話柄的機會。只要我們所做的事都正確,別人便找不到批評指責的理由,反而叫他們自慚形穢,所以要以好行為勝過一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