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20091226彼得後書1章1-11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1:1 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 神和(有古卷沒有和字)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


  《新》給那人:可能是與彼前1:1相同的一群人。


  《新》神和救主耶穌基督:表示耶穌既是神又是救主。有關其他論到基督神性的經文,見羅9:5註釋。


  《新》得:神在祂的公義(「義」)中賜給人給祂的能力。


  《新》信心:信心是相信的行動,或神所賜人信靠基督蒙拯救的能力。


  《啟》本節至2節的問候語,和《彼前》基本相同,受信人應該也是散住在小亞細亞北部的基督徒。所不同的是多了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的話。認識基督是本書的重要課旨,也是抵拒異端虛假教訓的對症良藥。


  《啟》本信的受信人大半當為第二代的基督徒(參1:15),但基督是公義的,一樣給了他們像第一代信徒同樣的寶貴信心。


  SDA……之義:上帝之義的若可能的含義,見羅1:17注釋。關,見太5:6注釋。彼得解釋說,因著上帝拯救衆人的恩惠,他的讀者與他有了共同的信仰。


  SDA和(有古卷沒有和字)救主耶穌基督:這裏如此清楚地指出耶穌的神性是不奇怪的,因爲彼得曾承認主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太16:16),並聽見多馬稱祂爲我的主,我的上帝(約20:28)。


  SDA與我們:與我們一樣。彼得說他讀者的信心與他自己是一樣的。關我們的身份有不少的爭議。有人認爲彼得說的是整個猶太籍基督徒的團體。他寫信的對象和第一封信一樣,是外邦人(見彼前1:1注釋)。也有人認爲他是寫信給流亡的猶太人(見彼前1:1注釋),我們則是彼得寫信時當地教會的成員。還有人認爲我們是指與世界各地的信徒有共同信仰的所有使徒。最後一種解釋比較可取。因爲他避免了任何人爲的界限,強調使徒和平信徒乃爲一體。


  SDA同得(lagchano):接受靠抽簽得到,《新約》中只用在這裏和路1:9;約9:24;徒1:17,強調恩賜的神聖起源。恩賜出上帝的寬宏,而不是個人有什麽功勞。使徒沒有具體描述他寫信的對象。他們可能就是他第一封信的受信人(見本卷序言,及彼前1:1注釋)。


  SDA一樣寶貴:一樣光榮


  SDA信心:可能指信徒回應上帝呼召的信心,也可能指他們所接受,因而成爲基督徒的信仰。或同時指兩者(參徒6:7注釋)。


1:2 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 神和我們主耶穌,多多地加給你們。


  《新》認識神和主耶穌:基督教知識論在彼得後書中甚為突出(見1:3、5、8;3:18)。彼得要駁斥異端教訓,而闡明真知識,正是對抗異端最好的解毒劑。


  《啟》認識(希臘原文為epignosis)這個詞在本書中出現四次(本節、3、8;2:20),指比較深入而完全的知識。知識(gnosis)出現三次(5、6;3:18)。諾斯底派心目中的知識是有關宇宙構造、世界創造、以及神的本性等隱祕奇詭的說法,認為人得救是脫離物質的邪惡軀體,所倚靠的不是對基督的信心,而是靠隱祕的知識。彼得指出,唯有認識主耶穌基督才能得到恩惠平安和那永遠的國(8、11節)。


  SDA因你們認識:認識的原文用了強調形式,暗示因思考所研究的對象而得到更完美,更充足的認識。這種認識不會不影響擁有者的人生。當這種認識集中在聖父和聖子身上時,就會把豐富的恩惠和平安帶到擁有者的心中。使徒十分了解這種認識的功效(本章38節;彼後2:20)。


  SDA神和我們主耶穌:參第一節類似的說法。這裏指聖父和聖子。


  SDA多多的:讀者已經擁有一定的恩惠和平安。使徒希望他們更多地得到這些天上的恩賜(見彼後3:18)。


1:3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新》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憑著我們對祂的知識,神已供應我們一切屬靈的需要。彼得後書如果真是在駁斥早期的諾斯底主義,使徒彼得可能就是在說:使徒圈內之人所擁有的知識,已足夠滿足他們屬靈的需要,得救不需要靠神祕或祕傳的知識。


  《新》榮耀和美德:神的完美。「榮耀」表達出神本體,無論是屬性或本質上的完美;「美德」則描述出神在作為上和行動上的完美。


  《啟》只要能認識那召我們的主,我們靈性生活所需的一切,祂都能賜給,毋須從神祕的玄學中求。榮耀是基督的本性與本質,祂召我們進入祂的榮耀和美德中。


  SDA神的神能:本節進一步說明恩惠和平安來自個人認識上帝與基督。上帝的神能,就是基督的神能。祂在第二節中列在上帝之後,在第一節中稱爲上帝。(theios)字在《新約》中僅出現在這裏,本章第4節和徒17:29(譯爲神性)。現已發現(dunamis,見徒1:8注釋)字在第一世紀的希臘碑文中與(theios)結合使用。所以彼得的用語無疑的是他的讀者所熟悉的。他在這裏強調主的威嚴和能力,就像他在書信的其他地方一樣(1:1116-17),並說明主的能力能爲我們所成就的事。


  SDA一切:提醒讀者主曾不遺力地幫助我們得救。


  SDA生命:即基督徒所要擁有的屬靈生命和肉身生命(徒17:2528)。


  SDA虔敬(eusebeia):即基督徒的品行(見提前2:2注釋)。基督所賜的禮物能使祂的門徒看到面前的標。得勝的人生離不開這些禮物。所以我們應該接受和利用這些禮物。


  SDA賜給我們(doreo):送禮贈予,其語氣比didomi強。


  SDA認識(epignosis):見本章第2節注釋。


  SDA用自己榮耀和美德:美德(arete)見腓4:8;彼前2:9注釋。榮耀和美德表明召我們的主更有可能是指基督。因爲基督徒所努力追求的,主要就是基督自己的榮耀和美德。罪人因看見基督被舉起來,就受感放棄罪惡,追求救主所有力顯示的榮耀美德。


1:4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 神的性情有分。


  《新》因此:藉著神本質和外在的完美,祂已將極大應許賜給我們。這些應許的性質在下文中表明了出來:脫離世上的敗壞,與神的性情有分。


  《新》與神的性情有分:這並不表示信徒變成了神,只是指神藉祂的聖靈住在我們裏面(見約14:16-17)。我們的人性和祂的神性之間,以及人的位格和神的位格之間,仍有清楚的劃分與區別。


  《啟》應許是:得脫因世上情慾而來的敗壞,可以享受神的性情;也就是藉著聖靈,神可以住在我們裏頭,神的榮耀現在我們身上(羅8:18),我們與神的生命有分(約1:12-13;14:16-17;加2:20)。這應許是給予每個信徒的。


  SDA因此:指藉著上帝的榮耀和美德。這些本身就是下文應許的保證。


  SDA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新約》中應許(epaggelmald)一詞只出現在這裏和彼後3:13,可譯爲所應許的福氣,指應許的實現,而不是應許本身。這無疑是指上帝實現在拯救人類中的一切保證。但是根據彼得下文(3:13)的用法,該詞可能特指基督臨及其榮耀。到那時上帝所有的應許都會完全實現。


  SDA賜給我們:該動詞及其時態的使用與第3節相同。


  SDA叫我們既:就是藉著上帝所應許,信徒所領受的屬靈恩賜。


  SDA脫離(apopheugo):逃離。暗示基督徒不是被動地得救,而是主動逃離罪惡。這裏強調了一個重要的真理:信徒不是在罪中得救,而是獲得能力轉離罪惡,擺脫罪的控制,及其敗壞的影響(見太1:21注釋)。本詞的時態表明基督徒只有脫離敗壞,才能與上帝的性情有分。。


  SDA世上:見約壹2:15注釋。


  SDA從情慾來的:是世上罪惡的根源,或罪惡表現的範圍。關(epithumia),見羅7:7注釋。


  SDA敗壞:腐朽毀滅之意。在這裏貼切地表述世上的罪惡。


1:5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


  《新》5~9:這些德行能帶進圓滿、多結果子的基督徒生活。


  《新》信心:基督徒生活的根基(見1:1及註釋)。


  《啟》本節至11節說明達到這種境界必須經歷德行與靈性的增長過程,成為在基督裏能結果子的完美生命。這包括最基本的信心(對神的信靠)、德行(道德上的美善)、知識(認識神的智慧)、節制(自制而不放縱)、忍耐(堅定不移)、虔敬(表現在生活中的對神的恭敬)、愛弟兄的心(對主裏的人的關懷)、愛眾人的心(基督徒美德的最高境界是能愛眾人,做到像天父一樣完全太5:48)。


  SDA正因這緣故:上帝的旨意就是賜給我們所應許的福氣,使我們與祂的性情有份。這足以促使我們以更大的熱情追求公義。上帝已經做了祂自己的工作。我們現在也當盡自己的努力。


  SDA分外的殷勤:殷勤(spoude),見羅12:811注釋。我們有了上帝的恩賜,就要殷勤地追求基督徒的美德。基督徒與上帝同工,就能夠培育聖潔的人生。


  SDA又要加上:培育供應


  SDA德行(arete):見本章3節注釋。基督徒聽從這樣的勸勉,就會塑造均衡的生活。


  SDA知識(gnosis):無疑指從實際上認識上帝的道和祂對個人的計劃,而不是普通的知識(參林前1:5;12:8注釋)。


1:6 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新》節制:根據許多假師傅的看法,有知識就不需要節制;但彼得說,基督徒的知識能導致節制。


  《新》虔敬:對神真正的敬畏之心,能管制人對生活各方面的態度。


  SDA節制(egkrateia):自制(見徒24:25注釋)。它在信徒生活的全部範圍中主導地位。前面的美德如果沒有基督徒的自制,就沒有功效。見加5:23注釋。


  SDA忍耐(hupomone):強調在逆境中勇敢堅定地忍受。


  SDA虔敬:對上帝尊敬(見本章3節注釋)。這種品質會防止基督徒自以爲義,使他保持謙卑溫柔。


1:7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


  《新》愛弟兄的心:對所有主內肢體的熱情。


  《新》愛眾人的心:一種外向、無私的態度,導致人肯為他人的好處犧牲自己(見彼前4:8註釋)。


  SDA愛弟兄的心(philadelphia):在古希臘語中,該詞指具有血緣關系的情誼,但在《新約》中則包括教會的所有成員(見羅12:10注釋)。在異教所包圍的教會中,特別需要真誠的弟兄之愛。在這方面,現代教會也有一樣大的需要。


  SDA愛衆人的心(agape):見太5:43;林前13:1注釋。這是真基督徒的愛。它單求所愛者的益處。Agape是基理智,願意爲所愛者的最高利益犧牲自己的愛。這是上帝對基督,對人類的愛,也是祂希望人類彼此相待的愛。這是彼得上面所列所有美德的拱頂石,是最偉大的美德(林前13:13)。必須用它來主宰我們的一切行爲(林前16:14)。一切美德都彙集在這最偉大的情感中。沒有它,其他一切都將毫無價值(林前13:1-3)。它絕不傷害同胞。它的缺損是無法用犧牲甚至命來彌補的(林前13:3)。


1:8 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


  《新》你們若有這幾樣:彼得列述的用意,不是說信徒要依次培養所列出的每項德行,直到一個一個的都完全做到,而是說要同時培養所有這些德行。


  《新》充充足足的:彼得心中所想到的乃是繼續不斷的屬靈成長。


  《新》在認識不至於不結果子:基督徒的知識應當能影響他的生活方式,並不像異端所教導的,使人不必受道德規範的限制。反之,信徒的知識能產生聖潔和所有這類的美德(參西1:9-12)。


  《啟》基督徒必須同時培育這些美德,在靈性上有不斷的增長,行事為人才能達到聖潔完全,得以認識主基督。脫離罪的轄制不是要人放任,而是要在德行上操練,作光明的兒女(參西1:9-12)。


  SDA你們若:彼得不滿足基督徒生活中上述的美德。他希望他們在力量乃至人數上能興旺和增加(見彼後3:18注釋)。


  SDA認識(epignosis):同第2節,而不是第5節的gnosis。上述美德只有與對耶穌基督的充分認識結合起來,才能培育,運用和實現其真正的目的。如果不與耶穌相聯,就結不出真正的果實。但如果與救主不斷地保持聯,就會結出無限豐碩的果子。


  SDA不至於:它們使你們不會


  SDA閒懶(argoi):荒蕪。賦有5-7節所述美德的人不可能是教會裏的懶漢。單憑八種美德中的三種:信心,愛弟兄的心和愛衆人的心,就足以促使他爲他人和主的國度工作了。


  SDA不結果子:使徒的話裏包括一個應許:藉著運用上述的基本美德,基督徒的服務一定會結出果子。正如良好的投資能帶來紅利,精心耕作的土地能帶來收成,基督徒的生活如果具備一切必要的美德,也一定能結出果實來。


1:9 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的,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


  《新》眼瞎,只看見近處的:由於人不可能又眼瞎又近視,彼得所說「只看見近處的」的另一個意思,可能是指「閉上眼睛」。人之所以眼瞎是因他閉上眼不願看真理。


  《啟》當時有些人用虛假的道理教訓人,說人可以不遵守神的道德律仍能認識神。彼得鄭重指出,人若不培養美德,過聖潔的生活,只是一個瞎子近視眼,看不見也認識不到神。眼瞎含有閉著眼不看的意思。


  《啟》舊日的罪:指基督徒信主前的罪,靠神的恩典現已得赦。


  SDA人若沒有這幾樣:缺乏彼得所說美德的人不可能深刻地認識耶穌。他看不到世上的光。他能看見屬世的事物,在屬靈的事上卻很近視。正如使徒所說,他是眼瞎的。


  SDA只看見近處的(muopazo):近視的。彼得所說的是那些自稱爲基督徒,卻沒有在原來的信心上加上各種美德的人(本章5節)。這些人都缺乏屬靈的眼光。他們對屬靈的價值只有模糊的認識,卻看不見其真正的價值。他們比較容易只看見身邊屬世的事物。


  SDA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彼得所說的這個不完全的基督徒,竟忘記了他的洗禮所見證的已經稱義的事實(參彼前2:24;3:18)。他忘記了自己在稱義以前的罪已蒙潔淨,所以有危險拒絕基督的十字架,失去在屬靈的知識和聖潔方面成長的基礎。


1:10 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


  《新》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藉培養1:5-7所列舉的德行,他們自己和別人就可確定,神已揀選且呼召了他們(參太7:20)。當他們表現出這些美德時,就證明他們的信仰是真實的(參加5:6;雅2:18)。當神揀選和呼召時,是要人順服和聖潔(彼前1:2;弗1:3-6),而這些果子本身能證實它們是從神來的。


  《新》永不失腳:那些肯藉著行這幾樣而顯明其信心的人,必能堅忍下去。


  《啟》信徒應積極壅培5至7節所說的美德,用聖潔的生活來證明所蒙的恩召和揀選。神選召我們是要我們得成聖潔,順服基督(參彼前1:2;弗1:3-6及註),若能實行這幾節所說的事,便可證明確為神所選召。


  SDA弟兄們:使徒用這個稱呼表示他與讀者的親密關系。


  SDA應當更加:根據39節的理由,彼得的讀者應該更加關心得救的問題。


  SDA殷勤(spoudazo):匆忙的意思。使徒顯然知道基督在人類得救問題上所處的中心地位。但他也希望他的讀者記住自己與上帝合作的責任。


  SDA恩召:見羅8:30;腓3:14注釋。


  SDA揀選:見羅9:11注釋。


  SDA堅定不移(bebaios):恩召和揀選是上帝的舉措。但是人有可能廢掉上帝的恩(加2:21)。所以信徒需要恐懼戰兢,作成自己得救的功夫(腓2:12)。這樣,他就能確知上帝所計劃和成就的事。


  SDA失腳:使徒並沒有說,聽他話的人永遠不會落入罪中。他只是說,這樣的人不會脫離上帝的恩召和揀選。我們可能犯罪,但我們會戰勝罪惡。我們只要滿足使徒所提出的條件,就不會從恩典墜落,失去所提供的救恩(參約壹3:6-9注釋)。


1:11 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


  《新》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編者註:「豐豐富富」新國際版譯作「受到熱切歡迎」)因結出彼得所說的這些果子,而被熱切迎入神國(見1:5-10)。


  《新》永遠的國:永生(參太25:46)。


  《啟》能達到這境地的基督徒,便與基督的永生有分,得成為神國的子民(參太13:11註;雅2:5)。


  SDA這樣:即聽從了第10節的勉言。


  SDA豐豐富富:上帝賜下了豐富的恩典。祂爲忠心的信徒所預備的前景超過了人類最高的期望(見林前2:9,10注釋),乃是豐豐富富的。


  SDA主救主耶穌基督:這個稱呼證明本章一節的相應詞組也是指救主(見該處注釋)。國度是祂是(路22:30;約18:36),也是祂父的(太6:33;26:29;可15:25)。這是從創世以來爲忠心的人所預備的國度(太25:34;見太4:17注釋)。


  SDA永遠的國:《新約》中永遠的只有在這裏與結合。平時都是放在生命前面(見約3:16注釋)。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彼得後書所處理的問題,與前書的大有不同……
1:1 彼得前書寫於羅馬皇帝尼祿對基督徒進行大逼迫之前;彼得後書則寫於兩三年後逼迫加劇的時候,即約公元66至68年間。前書安慰鼓勵苦難中的信徒,後書則集中處理教會的內部問題,尤其是關於假教師的問題。假教師導致許多人懷疑信仰,並離開基督教。彼得後書抵擋這些假教師的異端邪說,揭露他們的不良動機,並重新強調基督教的真理——聖經的權威、信心的根基和基督的再來。


認識神太花時間了,神的恩惠明是白白賜給我們的嘛……
1:2 許多信徒希望得到更多從神而來的恩惠和平安,卻不願意付出一點點力量,不藉著讀經和祈禱去認識神。事實上,要享受神白白賜給我們的福氣,我們就要對神和主耶穌有所認識。


我心渴想神,與神的性情有分”——我真的可以?
1:3-4 成長的力量不是來自我們自己的,乃是來自神的。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活出真實敬虔的生活,神就讓我們得與神的性情有分,使我們能脫離罪惡,為祂而活。我們重生時,神藉著聖靈加給我們力量,去過有道德聖潔的生活(參約3:6;14:17-23;林後5:21;彼前1:22-23)。


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又要加上……哇,這許多,我哪有能力做好?
1:5-9 信心不但是相信某些客觀事情,更是有所行動,在基督徒的品性中成長,過有道德和自覺的生活,否則信心就會死去(參雅2:14-17)。彼得列出許多表明信心的行動:要更多認識神、恆切忍耐、遵行神的旨意、愛別人等等。這些品行並非與生俱來的,乃是要努力操練才可得的;不是只具其一就行了,乃是每一樣都必須在信徒生命中不斷表現出來;也不是先有一樣,再去開始另一樣,乃是要同步追求。神賜給我們能力,也賜給我們學習和成長的責任;故此,對於這個信心成長的過程,我們無須驚訝,也不應拒絕接受。


行為在信仰裡可真不重要,不是嗎?
1:6 假教師說不用節制,因為行為並不能對信徒有任何幫助(2:9)。雖然我們並非靠行為得救,但我們若以為行為毫不重要,就大錯特錯了。我們蒙拯救而有基督的樣式,才可以服事別人。神期望我們活得像祂,因此要求我們努力操練。當我們順從聖靈引導,就可以有所節制,這不單是指飲食方面,也包括性情方面。


我罪已蒙赦免!我已得救!——你怎麼知道?
1:9 我們的信心一定要超越我們所相信的,成為我們生活的動力,帶來美德和靈命的成熟。好行為不是救恩的先決條件,卻是救恩的必然結果。若有人宣稱自己已經得救,但在行為上仍沒有任何改變的話,那麼,他還沒有真正瞭解這信仰,也不知道神為他所做的事。


信主、愛主的人的表現,如果只在口上,沒有殷勤……
1:10 有些信徒聽了假教師的話,以為救恩並不是基於好行為,他們就可以任意妄為了。彼得在此提醒信徒,真正屬於主的人會從他的行為上得到證明。若你不努力去發展為主而活的特質(參1:5-7),你就還不是屬於祂的;若你是屬主的,你的行為也支持你所說的——是神所揀選、蒙恩召的,你就不會被假教師或迷惑人的罪牽引離開真道。



2009年12月26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驅走絕望


「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加拉太書6章14節)


  當無神論的共產黨在全球稱霸的日子,他們宣稱世上並沒有上帝,而信仰中的永生只是迷惑人的幻象。曾經是蘇聯獨裁者的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奉行馬克斯主義。然而在他的喪禮上,卻發生了一件與無神論相抵觸的事。


  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H.W.Bush)代表美國出席這個莊嚴隆重的喪禮。據他所言,棺木合上之前,布里茲涅夫的遺孀呆呆地凝視著他的身體,就在士兵準備蓋上棺木之際,她突然伸手進去,並在他的胸前劃了一個十字。這手勢傳達出在絕望中孤注一擲的意味,意義十分深遠!他的遺孀顯然希望他曾經極力否認的真理是真實的。


  感謝上帝,我們在今世以外仍有盼望。我們只須相信十字架傳達的救贖信息: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並且復活,使我們能與他永遠同在。你相信嗎?相信的話,請與使徒保羅一起,堅信「我們的指望在乎永生的上帝;他是萬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提摩太前書4章10節)VCG


十字架是我永生盼望,
我沒有任何功勞可言;
基督寶血是唯一贖價,
我唯有單單倚靠耶穌。Christiansen


加利利的十字架是唯一通往永生的橋梁。







-------------------------------------------------------------------------------------------------
靈修靜思


包著布


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路二12)


  按人的看法,救主降生時,應當穿戴最好的衣物;但祂只是用布包著。就是因為祂是如此的貧窮與平凡,所以若沒有智慧的眼睛,就決不可能認出祂來。


  1986年2月,德州的一位珠寶商Roy Whetstine在亞利桑那的一個礦石展示會上,從裝著便宜礦石的盒中,找到一個如洋山竽大小的紫色石頭。他覺得有點特別,本來標價15美元,那位賣礦石的人對他說:「先生,你若要的話,只算你10元美金,因為它沒有別的石頭漂亮。」就這樣Whetstine把它買了下來。哪知後來將這顆不起眼的石頭拿去鑑定之後,發現這塊礦石雖然不是原形的鑽石,卻是僅次於鑽石的世上最大的星彩藍寶石(Star Sapphire),共有1,905克拉重,價值228萬美元。他不加工,就以150萬美元賣出,作為兩個兒子的創業基金,因為這塊礦石原是他的兩個兒子各人給他五元買的。


  哦!識貨與不識貨的分別有多大!這就是為甚麼保羅說:「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十二3)      ~姜武城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