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10:1 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總不能藉著每年常獻一樣的祭物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
《新》律法:在摩西制度下,律法與利未人祭司職任是密切相連的(見7:11註釋)。
《新》影兒:律法所規定的獻祭是為了預表基督最終的獻祭。因此,這種年復一年重複的獻祭,就表明那完全的、除罪的祭尚未獻上。
《啟》1~4:本章此四節解釋何以舊的祭祀制度不完全,作者用“影兒”和“真像”來作舊約和新約的對照,指出舊的進到神面前的方法是新的真能到神面前的方法的影子,影子只是實體的模糊輪廓。
《啟》將來美事:指有基督為信徒靈性上大祭司的福音真道。新的恩典要取代舊的律法。
《馬》律法只是將來美事的影兒。律法引導人認識基督的位格與工作,但卻不是基督真像的代替品。選擇律法而放棄基督,就像選擇畫像而放棄畫像所描繪的真人一樣。對於尊榮的君王,這是一個侮辱!
律法的不濟,從必須恆常地重複獻祭可見一斑。即必須重複獻祭,就證明這些祭完全不能滿足聖潔的神的要求。本節的用詞表達了這種重複性:每年;常獻;一樣的祭物。
這些祭物絕不能使敬拜的人完全;就是說在罪的方面,所獻的祭並不能使人的良心感到完全。以色列人從未享受過罪疚全消、良心穩當的感覺。他們的良心從來不得享安息。
10:2 若不然,獻祭的事豈不早已止住了嗎?因為禮拜的人,良心既被潔淨,就不再覺得有罪了。
《馬》如果所獻的祭確能使他們的罪完全得赦免,那麽他們豈不早已止住了每年一次往會幕或聖殿的朝拜嗎?獻祭的事既要經常重複,就證明這樣作是不奏效的。要每小時服藥來維持生命的人,斷不是一個病已經痊癒的人。
10:3 但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來;
《馬》利未人的制度不單不能使人的良心得享安息,反而每年一次把良心刺痛驚醒。在贖罪日典雅的儀式背後,隱藏著每年一次的提醒,就是百姓的罪並沒有被除去,只是得遮蓋吧了。
10:4 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
《新》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牲畜不可能完全合適地代替人類,因人是照神的形像造的。
《馬》公牛和山羊的血根本就沒有能力除罪。如前文所說,這些獻祭所能矯正的,只是在禮儀上所犯的毛病吧了。這些獻祭只可以在某程度上帶來禮儀方面的潔淨,但對於人類敗壞的本質或種種惡行,卻不能起贖罪的作用。
10:5 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 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
《新》5~6:這些利未人所獻之祭的不同名稱,分別代表摩西律法規定之五種祭(利1至7章)中的四種,即平安祭、素祭、燔祭與贖罪祭。
《新》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大衛這篇詩(詩40:6-8)表達出基督順從父神來到世上。藉著順從神的旨意,取代摩西制度的獻祭(10:7)。
《馬》相對於利未人之獻祭的不足,作者提到基督所獻之祭的超越。在作者的引說下,我們得聽救主道成肉身到世上來時所說的獨白。他引述詩篇第四十篇,指出神不滿意在舊約之下所獻的祭物和禮物。誠然神設立了這些獻祭,但這一切並不是他最終希望的。這些祭的設立不是用來除罪的,而是引導人將焦點放在要來承擔世人一切罪惡的神的羔羊身上。難道神會因祭牲血流成河,屍積如山而感到喜悅嗎?
另一個令神感到不喜悅的原因,就是百姓內裏的生命充滿罪惡和敗壞,卻以爲只要奉行這些儀式,便可以討神喜悅。在他們當中,不少人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單調的獻祭,卻沒有真正的悔改或痛悔。他們以爲可以透過奉獻祭牲來取悅神,但神所要的祭,卻是憂傷破碎的心。他們看不見,神不是一個儀式主義者!
既然神對過往的獻祭不能感到滿意,便替他的兒子預備一個血肉的身體,這是他的屬人生命所必須的。這當然就是指那無可測度的道成肉身的奇蹟──那永恆的道竟成了肉身,成爲一個人,以致他能夠爲人受死。
有趣的是,引自詩篇四十篇6節的一句話: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這句其實可以有另外兩個意思。這詩篇的本文是這樣的:“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而附注則是:“你替我穿的耳朵”。當然,開通的耳朵是指彌賽亞對神隨時候命,絕對順從,毫不猶豫。穿耳可能是引用與希伯來奴隸有關的典故(出二一1~6);他們用錐子,在門框上將耳戳穿,以表示自願永遠歸屬主人。救主道成肉身的行動,就像是說:“我愛我的主人……不願意自由離去。”
10:6 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
《新》是你不喜歡的:這些祭物僅是作為準備與暫時之用,目的是在等待那最終完美的祭物—道成肉身的神子—出現。
《馬》繼續詩篇第四十篇的引述時,彌賽亞重申神不喜歡燔祭和贖罪祭。祭牲並非自願受死,牠們的血也沒有潔淨的能力。再者,這些祭不代表神最終的意願,只是預表基督要獻的祭。祭的本身其實是沒有價值的。
10:7 那時我說: 神啊,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
《新》為要照你的旨意行:神子全心關注的就是父神的旨意(見路22:42;約4:34)。
《啟》經卷:指舊約的經卷,記有神的一切啟示;神差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間的事早已在舊約中預告(參路24:27)。
《馬》能夠真正討神喜悅的,是彌賽亞願意不計代價地遵從神的旨意。他在祭壇上獻上自己,證明他甘願順從。我們的主這樣說,他是記起整本舊約聖經,從開頭到結尾都證明他是全心全意地喜愛完成神的旨意的。
10:8 以上說:「祭物和禮物,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願意的,也是你不喜歡的(這都是按著律法獻的)」;
《馬》本節至第10節,作者道出基督獨白的屬靈意義。他認爲這意味著舊有的獻祭制度已經廢止,耶穌基督一次過獻上的、完全又圓滿的祭已經生效。
他將詩篇第四十篇的經文濃縮起來再引述一次,要強調神不喜歡那些按著律法獻的祭。
10:9 後又說:「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見他是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
《新》他是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祂既全然順服地獻上完美的祭物,從此就廢除且取代了一切先前的獻祭。
《啟》9~10:“除去”的原文anairei含有“殺”的意思,說明舊有的祭祀制度已徹底廢除,由完全有效的新方法所取代。這是基督遵守神旨才完成的,我們靠著祂一次獻上的身體便可以成聖。
《馬》彌賽亞宣告神不喜悅舊制度後,便馬上出來完成討天父喜悅的事。作者繼而看見這事的重要性。
所以,結論是:他是除去在先的,爲要立定在後的;即是他廢止了舊有的、按律法而立的獻祭制度,引進他自身偉大的贖罪祭。新約登場時,按律法而立的舊約便退居幕後了。
10:10 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
《新》得以成聖:(編者註:新國際版作過去式,表示憑神的旨意,我們已經成聖。)稱義,分別為聖獻給神,並開始不斷地經歷成聖的過程(見10:14,該節的「得以成聖」是現在進行式;又見林前1:2註釋)。
《馬》耶穌完全順服神的旨意,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藍迪斯評論說:
這是指地位上的聖潔。事實上,除了十二章14節之外,整本希伯來書提到的聖潔都是指地位上的,且不單只是一小撮“長進的基督徒”如是,所有信徒也一樣(林前六11)。這是基於神的旨意,透過基督獻上自己而成就的。我們蒙神分別出來,爲了他自己的緣故,特意歸他所有。不可混淆,聖靈透過神的道在信徒生命中不斷的工作,與上述的成聖是有分別的(約一七17~19;帖前五23)。
10:11 凡祭司天天站著事奉 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
《新》11~14:「站」與「坐」的對比。利未人祭司一直是站著事奉,因他們的工作從未完成。
《新》獻上一樣的祭物:這些祭物不能成就它們所要代表的,既不能除罪,因此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獻上。
《啟》11~14:這一段著重描寫基督獻上身體後所得的榮耀。在舊的祭祀制度中,祭司是站著事奉,天天獻一樣的祭物,且永不能除罪。祭司要站著,因為有永獻不完的祭;但基督只一次獻上便夠了,可以坐下。
《馬》作者將每一個亞倫裔祭司的職分,與基督祭司的職分作一強烈的比較。前者天天站著執行他們的職務。會幕或聖殿裏都沒有椅子。他們不得停下來,因爲他們的工作永沒完結。他們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只是無休止的例行公事,並沒有處理到罪的問題,也不能叫人的良心得釋放。
這些祭物永不能除罪。布魯斯說:“雖然在利未的祭司制度下,亞倫是個重要的人物,但畢竟他只是個幹苦差的司鐸,不斷執行各種禮儀,但這些禮儀卻並沒有真正的價值。”
10:12 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 神的右邊坐下了。
《新》基督…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這與利未人祭司的工作成為對比,他們的工作從未完成(10:11;見1:3、13等註釋),而基督的工作已經完成。祂獻了一次永遠而完全的贖罪祭,以後就不必再獻(10:14)。
《馬》但我們的主只須獻上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不需要再獻上其他的了!
他成就救贖工作後,便“在神的右邊無盡期地坐下來”(譯自達秘新譯本)。其實,本節可以有兩種標點的方法,意思可以是“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或“永久地坐下了”。兩者都是真實的,但我較相信後者是正確的解釋。他可以不中斷地坐下來,因爲那龐大的罪債已經永遠償還了。他坐下來的位置,是神的右邊,是尊貴、權能和恩寵的位置。
有人會反對說,他不可能永久地坐下來,因爲有一天他要站起來施行審判。然而,這裏並無矛盾。就獻贖罪祭而論,他的確永久地坐下來了。就施行審判而論,他並不是永久地坐下來。
10:13 從此,等候他仇敵成了他的腳凳。
《啟》等候他的仇敵成了他的腳凳:指出基督十字架救世的大工已完成,作了新約的大祭司為世人更美的中保。祂是大祭司也是王,決不會讓祂的仇敵勝利。但神的慈愛和忍耐,給了人這個恩典的時代,要我們快快回轉。這是祂忍耐的“等候”,到了末期,祂要毀滅一切的仇敵,萬物要服在祂之下(林前15:24-26)。
《馬》他從此等候他仇敵成了他的腳凳。等候有一天,到時一切無不屈膝,無不囗稱他爲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10-11)。這一天,將是他在地上公開地彰顯出來的日子。
10:14 因為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
《馬》他的獻祭有無比的價值,因爲憑此他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或持久地)完全。那得以成聖的人指所有被神從世人中分別出來的人,即是所有真正的信徒。他們得以完全,有兩方面的意思。首先,他們在神面前有完全的地位;因神愛子的緣故,他們得以站在神面前,得到完全的接納。第二,就罪疚和刑罰來說,他們的良心是完全的,並不自責;他們知道罪價已徹底償還了,而神是不會再次要求償還罪價的。
10:15 聖靈也對我們作見證;因為他既已說過:
《新》15~18:這裏所引的兩段經文來自耶31:31-34(在8:8-12已引用過)。新的約既然保證神的赦罪之工是有效且完全的(10:17),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10:18)。
《馬》聖靈也……作見證,證明在新約之下,罪會被一次處理妥當。他透過舊約聖經見證這一點。
10:16 主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又要放在他們的裏面。
《啟》16~18:所引用的經文見《耶利米書》31:33-34,參8:10-12。我們的罪在新約的恩典中得到完全的赦免,從此不用再獻牛羊的祭來贖罪。救恩的時代降臨,新約已履行;舊的祭祀所預表的美事都在基督身上完全實現。
《馬》在耶利米書三十一章31節,主應許與他在地上的選民立新的約。
10:17 以後就說: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
《馬》以後在同一段經文,他又說:“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要注意,罪得完全赦免這應許,早已在耶利米書三十一章34節記載了。然而,有部分活在這應許開始實現之時代的人,竟然打算重返那要永無休止地獻祭的猶太教去!
10:18 這些罪過既已赦免,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
《馬》在新約下的赦罪應許,意味著不用再爲罪獻祭了。作者以不用再爲罪獻祭了來結束本書的教義部分。在開始教訓我們認識自己的實際責任時,他希望這句話會在我們的心靈和腦海中徘徊。
-----------------------------------------------------------------------------------------------
<聖經靈修版/網路>
面對祭物,己罪浮起;面對己心,赦罪惟誰——是主嗎?我何竟配……
10:3 百姓在贖罪日聚集獻祭時想起自己的罪,覺得罪咎,其實他們所需要的是寬恕——就是基督賜給我們永遠的、大能的、毀滅罪惡的寬恕,只要我們向祂認罪,便不須再思想那罪了,祂已經赦免了我們的罪,這些罪已不存在了(參約壹1:9)。
舊約的獻祭與基督的獻祭,有何關係?
10:4 動物的血不能除罪,只能暫時對付罪,直至耶穌來將罪永遠消滅。那麼,舊約時代的人是怎樣獲得赦罪的呢?那時的信徒遵照神的命令獻上祭物,憑著信心獻上祭性,神就賜恩,赦免他們的罪。這獻祭的儀式可引伸至基督完全的獻祭,基督的方法比舊有的方法好得多,舊有的方法只是指向基督可以除罪而已。
不用祭物罪自潔?人為何竟有這如此的福分……
10:5-10 這段經文雖然不是引自舊約,卻是舊約的中心教導——神渴望人順服和正直,而不是徒有外表依從獻祭制度(參何7章附表)。作者也引述詩篇來描述基督(參詩40:6-8):祂來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成為蒙神全然悅納的祭。神給我們預備了又新又活的途徑去討祂喜悅,並非靠遵行律法,甚至不是靠避免犯罪,而是憑信心來到祂面前得著赦免,愛祂、順服祂、跟隨祂。
羔羊早已獻上,被買贖的人——包括你我——又有甚麼回應?
10:5-10 用有價值的動物獻祭,使罪人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罪在神面前是何等嚴重。耶穌為我們流出寶血,祂的犧牲肯定勝過任何舊約的祭牲。看見祂賜給我們這份無與倫比的禮物,我們就應當以委身和服事來回應祂。
在先、在後有何分別?要除去在先的,難道他們一無是處?
10:9 “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的意思,就是放棄祭祀條例中獻祭牲的制度,這並不表示要除去神所定的道德律法。禮儀的規條是叫人準備基督的降臨,隨著基督的受死和復活,人再也不需要這些制度了。一旦基督活在我們心裡,我們便可以藉祂來遵行道德上的律法。
站著、坐下,也有意義?
10:11-12 祭司的工作不會完結,所以他們要站著獻祭,但基督的祭——代替我們受死,已經完成,所以祂坐下。祭司常常重複獻祭,基督只要一次的獻祭,就完成赦罪的工作。獻祭的制度不能完全除掉罪惡,但基督的祭卻能有效地潔淨我們。
就這一個人,竟擔當了全人類的罪?但有人說,我還要做甚麼甚麼的才可得救……
10:12 希伯來書的猶太讀者正處於要回到古老的猶太教制度的危機中,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基督的犧牲不足以赦免他們的罪。但是在基督的犧牲上若稍作增減,便是否認祂的赦罪能力。想藉著行善來取得神的救恩,就是否認基督受死的意義和輕視聖靈的工作。若有人告訴你基督的犧牲不足夠,又或是說你需要其他東西才能蒙神悅納時,你要小心,因為這些話會令你遠離正確的信仰。我們相信耶穌,祂就會使我們在神面前得稱為義,愛的聯繫使我們願意跟隨基督的樣式順服祂並事奉祂。
既已成聖、完全,可以不用追求了吧……
10:14 我們在基督裡得以完全,但仍要不斷成聖。基督一次受死和復活,使我們在神眼中變得完全;同時,祂每天幫助我們成聖。我們尚未完美,仍需要努力追求,但毋須感到羞愧,也不必感到意外,神不會放棄我們。藉著順服基督把聖經的價值標準應用在生活各方面,接納基督所賜的寬恕,讓基督掌管我們生命的一切,我們就可以不斷成聖。
不再記念,真的嗎?神不會說謊的,真的嘛……
10:17 作者以一句有力的話來總結他的論據:神忘記了我們的罪。基督完全赦免我們,我們便不需要重複為過去的罪求赦了,可以肯定凡認過的罪都已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