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21:33 「你們再聽一個比喻: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裏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
《新》樓:用來守衛葡萄園(在葡萄成熟時使用),並且用來遮蔭避雨。猶太拉比規定此樓必須是一個木造的高臺,四公尺半高,二公尺見方。
《啟》以色列民是神栽種的葡萄園(賽5:1-2)。神已差來真正的彌賽亞耶穌,但猶太人反要把祂殺掉。審判要臨到他們,神的國要交給別人。
《啟》一座樓:亦作“一座瞭望臺”,此臺用用木頭搭建,高約5公尺,在葡萄園快收摘時,作看守臺之用。
《馬》33~39:耶穌繼續回答關於權柄的問題時,打了一個比喻,說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裏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然後便遠行往外國去了。到了收果子的時候,他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裏去分取他的收成,可是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當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的時候,他們遭遇同一厄運。到了第三次,主人打發他的兒子去,心想他們必尊敬他。然而他們知道了他的兒子是承受産業的,便殺了他,企圖佔他的産業。
21:34 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裏去收果子。
《啟》打發僕人:指舊約時代的先知。
21:35 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
《新》35~37:園戶指猶太人,或他們的領袖。僕人代表舊約的眾先知,其中有很多被殺。兒子代表基督,祂後來被宗教領袖們定了死罪。
21:36 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比先前更多;園戶還是照樣待他們。
21:37 後來打發他的兒子到他們那裏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
21:38 不料,園戶看見他兒子,就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佔他的產業!』
21:39 他們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
21:40 園主來的時候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呢?」
《馬》40~41:這時候主問祭司和長老,主人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他們便答:“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著時候交果子的園戶。”
這比喻不難解釋。神就是那家主,以色列是那葡萄園(詩八○8;賽五1-7;耶二21);籬笆是摩西律法──把以色列從外邦人中分別出來,保護以色列成爲主獨特的子民;壓酒池這個轉喻是指以色列當爲神結出的果子;一座樓是指耶和華看顧祂的民;園戶就是祭司長和文士了。
神重複差派祂的僕人、先知到以色列民那裏,希望從葡萄園中尋得相交、聖潔和愛的果子。可是百姓卻逼迫,甚至殺害一些先知。最後,神差祂兒子來,祂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37節)。祭司長和文士說:“這是承受産業的。”他們這樣承認是致命的。他們私下贊同耶穌是神的兒子(雖然公開否認),也就回答了他們質問主權柄來源的問題。祂有權柄,因祂是神子。
在比喻中,祭司長和文士這樣說:“這是承受産業的。來吧!讓我們殺他,佔他的産業。”(38節)。現實生活中,他們是在說:“若這樣由著祂,人人都要信祂;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約一一48)所以他們拒絕耶穌,趕走祂,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
21:41 他們說:「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著時候交果子的園戶。」
《新》另租給那…園戶:即外邦人,當大部分猶太人拒絕福音後,保羅就轉向他們傳福音(徒13:46;18:6)。到第二世紀時,教會幾乎全是外邦人組成的。
《啟》租給另外的園戶,給能結果子的百姓。這百姓不可能是另外一個民族,而是神的新子民—祂的教會。
21:42 耶穌說:「經上寫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馬》當救主問他們葡萄園的主人會作出什麽反應時,他們的答案正定他們的罪,就如第42和43節一樣。祂引述詩篇一百一十八篇22至23節:“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作的,在我們眼中看爲希奇。”基督─那石頭─把自己獻給匠人(以色列的領袖),他們卻用不著這石頭建屋。他們把這石頭棄在一旁,使它無用武之地。然而祂死後復活了,神賜祂至尊的地位。祂要成爲神的建築物的頭塊石頭:“神將祂升爲至高,又賜給祂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二9)
21:43 所以我告訴你們, 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
《馬》耶穌大膽地宣佈說,神的國將會從以色列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以色列被棄一旁。雖然她是神所揀選的民,但卻瞎眼看不見審判。他們頑梗的心拒絕承認彌賽亞。關於“神的國將會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這預言,可從兩方面理解:(1)教會包括了相信的猶太人和外邦人──“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彼前二9);或(2)基督第二次降臨,以色列中相信的人要在地上生活。得贖的以色列要爲神結出果子。
21:44 誰掉在這石頭上,必要跌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
《馬》上半節的石頭是在地上的;下半節的石是從天而降的。這是指基督的兩次來到世上。祂第一次來的時候,猶太領袖絆倒,跌碎了;祂第二次來的時候,要降下審判,把祂的仇敵擊敗,四散如塵。
21:45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聽見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著他們說的。
《馬》45~46: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明白這些比喻是針對他們,回應他們就基督權柄的質問。他們很想捉拿祂,然而他們怕眾人,因爲眾人仍然以祂爲先知。
21:46 他們想要捉拿他,只是怕眾人,因為眾人以他為先知。
-------------------------------------------------------------------------------------------
<聖經靈修版/網路>
這個比喻的角色真多,讓我看看他們分別代表了誰……
21:33-46 這個比喻的主要角色有:(1)園主——神;(2)葡萄園——以色列;(3)園戶——猶太宗教領袖;(4)僕人——忠於神並向以色列人傳講信息的先知和祭司;(5)園主的兒子——耶穌(21:38);(6)其他園戶——外邦人。耶穌已識破了宗教領袖殺人的陰謀(21:45)。
祂說祂是為了愛我而差耶穌到世間來,你則說你愛耶穌,究竟祂有甚麼吸引力?
21:37 為了顯明對我們的愛,神差遣了祂的兒子來為我們死。耶穌完美的生命、真理的道和犧牲的愛使我們聽從祂,以祂為我們的主。我們若拒絕神的兒子,就是拒絕神。
祂被誰所棄了?是你嗎?
21:42 耶穌稱自己是“匠人所棄的石頭”。祂被自己的百姓所拒絕,但將成為祂教會的基石。(參4:11;彼前2:7)
我生活得蠻好的,何需耶穌?那說我們會碰得焦頭爛額只是嚇唬人的話……
21:44 耶穌用這個暗喻指出一塊石頭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影響人,全在乎人與它的關係(參賽8:14-15;28:16;但2:34,44-45)。人理應在這塊石頭上建造,但許多人卻被絆跌。到了最後的審判,基督——這塊“石頭”將要變成“砸碎石”,砸碎神的敵人。現在祂施憐憫和赦免,將來則要審判,我們現在就應當選擇跟從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