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20120316約翰福音13章1-11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3:1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馬》在被釘十架的前夕,主耶穌知道時候已到,祂將要受死、復活、升天。祂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是真正信祂的人,就愛他們到底;不但到祂在世傳道工作之終,也愛他們直到永遠。祂的愛無可限量,正如祂將顯給我們看的一樣。

13:2 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裏。

   《新》晚飯:有人相信這一席飯是一種相交的晚餐,在逾越節前些時候吃的。如果屬實,那麼最後晚餐就不可能是符類福音書所清楚指明的逾越節晚餐。然而,這一段晚餐也可能就是逾越節晚餐本身;如此,符類福音書和約翰記載就能吻合。

   《馬》約翰並沒有指明這是那一頓晚飯,是逾越節主的晚餐呢?還是普通的晚餐?魔鬼將賣耶穌的意思種在猶大的心裏,時機已經成熟。猶大先前已謀算如何對付耶穌,現在他收到信號,要開始他們的奸計了。

13:3 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 神出來的,又要歸到 神那裏去,

   《新》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約翰再次強調神的計畫會成就並耶穌對一切情況的掌握。

   《啟》耶穌就要完成祂在世上傳道的工作,現在要執行神交給祂的救贖世人的重責。這本來就是祂來世上的目的。

   《馬》本節強調是誰作這奴僕的工作;祂不只是拉比或是一位老師,祂是耶穌自己。祂知道自己的神性,清楚明白神已託付給祂的工作。祂是從神出來的,已準備好回到神那裏去。

13:4 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

   《馬》正因耶穌知道祂自己是誰,和祂的任務和終局;祂更要紓尊降卑,洗門徒的腳。主離席站起來,脫了祂長長的外衣,拿起毛巾作圍裙束腰,甘願作奴僕。我們可能認為在馬可福音─將主描劃成完美僕人的福音書才找到這事蹟。但正因為這事記載在約翰福音─耶穌為神兒子的福音書中,更令人注目。

  這個象徵性行動提醒我們,主如何離開天上的華美之家,來到世上作僕人,侍候那些祂手所創造的人。

13:5 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

   《新》就洗門徒的腳:一種低賤的工作(見1:27註釋),通常由僕人去做。這個場合沒有僕人,也沒有人志願來做。耶穌此舉是在吃晚飯時,而不是在剛到達該處時,為要故意強調一個教訓,就是謙卑的功課,但同時也闡明無我的服事原則,這原則很快就會在十字架上示範出來。只有約翰福音記述這件事情,但路加告訴我們,耶穌責備門徒,因他們爭論誰是最大的;祂說:「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22:27)。耶穌的事奉人生,將在十字架上達到高峰。

   《馬》在東方的諸國,人們愛穿草鞋,所以需要時常洗腳。通常,主人家為表殷勤,會安排僕人洗客人的腳。這裏,這位屬神的主人降為奴僕,作卑微的工作。「耶穌跪在賣祂的人面前,這是何等的景象,何等的功課!」

13:6 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

   《啟》彼得有信心,但到此刻仍未明白耶穌受難的意義;甚至誤會以為多洗便可以與耶穌多有分(9節)。耶穌耐心的教訓使他後來成了又忠心又勇敢的門徒(徒2-5章)。

   《馬》彼得眼見耶穌要洗他的腳,大為震驚。他非常不願意讓主耶穌這麼偉大的人物,屈就服事他這個不配的人。「看見神作僕人做的事,令我們感到汗顏。」

13:7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

   《馬》耶穌告訴彼得祂現在做的事,隱含著屬靈的意思,洗腳是屬靈洗滌的象徵。彼得知道主要做的事,就是為他洗腳,但他卻不知道當中的屬靈意思。後來他會明白,主會向他說清楚。經過不認主,再回到主面前,他自會感受到,明白這意思。

13:8 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

   《新》不:雖然似乎沒有其他人拒絕讓耶穌洗腳,但彼得卻由於個性使然而要拒絕。在他的身上,混合著謙卑(他不願意耶穌為他做這種卑賤的事)和驕傲(他嘗試指揮耶穌的行動)。

   《新》我若不洗你:耶穌的回答,是指這個動作所象徵的更深意義:彼得需要屬靈的潔淨。潔淨外表是象徵罪的潔淨,這也是基督徒有時候需要的(見約壹1:9註釋)。

   《馬》彼得顯示出人性的偏激。他誓言主永不可洗他的腳,永不可是永永遠遠的不能夠。主回答彼得說,除了祂替他洗腳外,再沒有方法能叫彼得與祂有分。洗腳的意思就是如此。基督徒在世上行走,少不免沾到污穢。他們會聽見粗言穢語,見到不潔的東西,與不敬虔的人工作等,都會弄髒信徒,所以需要時常清潔。

  神的道如同水可以潔淨我們。當我們研讀聖經,聽真理的道,互相討論神的話,就發覺聖經能去淨罪惡對我們的影響。但反過來說,我們愈是不顧聖經,就有愈多污穢的念頭停在我們的心思裏,影響我們的生命,我們卻仍是懵然不知。耶穌說:「你就與我無分了」,祂不是說若祂不為彼得洗腳,彼得就不能得救。祂的真正意思是人要與主維持良好的相交關係,只有恆常讀經,洗滌自己。

13:9 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

   《馬》9~10:彼得由一極端跳到另一極端。一刻前,他還對主說「永不」,一刻後,他竟說要洗遍全身。

  人從公眾地方沐浴回來,腳上很容易再次弄髒。雖然不必再次洗澡,但也得要清理腳上的污垢。「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洗澡和用盆洗腳,兩者是不同的。洗澡代表人在得救恩時所得到的潔淨,基督的血洗去了罪的刑罰,這只有一次。而用盆洗腳代表洗去罪的污染,是用神的道常常洗滌的。屬靈的洗澡只有一次,但洗腳就有多次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門徒都受了重生的洗,除了猶大一個,他從沒有得救。

13:10 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

   《新》只要把腳一洗:一個人在赴筵席之前會先沐浴。當他到達後,他只需要洗腳就可以再次全身乾淨了。

   《啟》不都是乾淨的:指的是猶大。猶大雖也由耶穌替他洗了腳,但他的心已為魔鬼所污(2節),他不乾淨,已與耶穌的救贖無分。

13:11 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

   《新》原知道:約翰再次強調耶穌掌握當時的景況。

   《馬》主耶穌通曉萬事,知道猶大會賣祂,所以指出當中有一人是不乾淨,沒有受過救贖的洗。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我罪太多太重了,耶穌我何敢見你面——難道你忘了祂說祂愛你到底嗎?
13:1 耶穌知道自己將被門徒中的一個出賣,另一個門徒又會不認自己,所有門徒都會有一段時間離棄自己,但祂仍然愛他們到底。正如耶穌瞭解門徒一樣,神全然認識我們(參2:24-25;6:64),知道我們所犯過的罪,但仍然愛我們,你怎樣回應這奇妙的愛呢?(有關加略人猶大的資料,請參可14章的人物介紹。)

誰捨尊降卑?誰如僕人服事人?我卻未曾動分力,我……
13:1-17 耶穌是僕人的典範,祂以身作則愛門徒。客人到訪,家僕要替客人洗腳,耶穌就像最卑微的僕人,用毛巾束腰,替門徒洗腳。道成肉身的神都甘願服事人,那麼我們這群跟隨者,更應該成為僕人,願意做任何事去榮耀神。你是否願意以耶穌為榜樣去服事人呢?今天誰是你服事的對象?聽道並行道的人可得神特別的賜福(13:17)。

眾人領袖替人洗腳,也許你會詫異這個領袖的“無用”,若祂說你也要如此行,你會……
13:6-7 假設你是彼得,看見耶穌像奴僕一樣替別人洗腳,並且正要走近你身旁,你會感到難以接受嗎?彼得仍然未明白耶穌的教導:作領袖的必須成為僕人。應用這段經文,服事比自己低下的人並不容易,你怎樣對待比你低微的人——小孩或下屬呢?



2012年3月16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愚頑無知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上帝。」—詩篇14篇1節

  這看起來似乎很矛盾,耶穌曾經這麼溫柔待人(馬太福音19章13-15節),但祂竟然稱呼一些人為無知的愚昧人。而且在四福音書中還有許多次記載,我們的主使用這個輕蔑的詞語來描述一些人,尤其是法利賽人(馬太福音23章17-19節;路加福音11章39-40節)。

  在警告貪心的人之後,耶穌在比喻中也用「無知」這個詞(路加福音12章13-21節)。這個財主無知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想蓋更大的倉房貯存豐盛的收穫(16-18節)。如果,他把收成之物徒留置田間,任憑惡劣的天候將其毀壞,那恐怕是更愚蠢了!他的無知也不是因為他以為可以單靠這筆橫財就能供他安享餘生(19節)。因為螞蟻未雨綢繆儲藏食物,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箴言6章6-8節)。

  到底是什麼讓這個人變得無知呢?那是因為他把上帝放在生命計畫以外!這名財主之所以被稱為無知,是因為他不明白人的生命全在上帝手中。當一個人只為在地上過舒適的日子而精心籌畫,卻不為永生著想,不積財寶在天,就是無知的人(馬太福音6章20節)。

  你未來的計畫裡,有上帝在其中嗎?你絕不希望自己到那日,會被主稱做無知的人。CPH

把握機會快歸向主,
不多幾時機會盡失;
如想獲得尊榮生命,
唯有透過主賜永生。Anon.

聰明人放棄短暫事物,換取永存之物。




-----------------------------------------------------------------------------------
靈修靜思

愛主不怕受委屈

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祂的頭上。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太廿六7至8)

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約十二4至5)

  很多愛主的基督徒都樂於奉獻金錢,不怕勞苦事奉神,甚至甘於做出種種犧牲;不過,最令他們受不了的,就是服事了還要受到諸多批評,指指點點,甚至被謠言抹黑。很多信徒因此就不幹了,情願袖手旁觀。

  當日馬利亞用香膏抹主也被人指指點點,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還不只猶大一人,其他門徒也有份,大概是猶大帶頭,其他門徒也跟著附和。要知道,這些門徒都是馬利亞的朋友,多次在她家中吃喝。猶大是個賊,不懷好意還能說得過去;但其他門徒對馬利亞的批評,一定傷透了她的心。

  人生最難受的不是苦難,而是委屈;但愛必須付代價,才能顯出它的價值。將來在天堂裡我們不再能為主受苦,也不再能為主受委屈;因此當我們受到委屈的時候,應該高高興興地感謝神。      ~黃天賜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