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27:1 約坦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他母親名叫耶路沙,是撒督的女兒。
《新》十六年:主前七五○至七三五年,包括與烏西雅共同秉政之年(主前七五○至七四○年)。他作王的年代也與繼位者亞哈斯的年代重疊(主前七三五至七三二年。)。
《啟》《王下》記約坦王著墨不多(15:32-38),本章在《王下》基礎上增記了一些土木方面的興建,包括為聖殿造上門,加強耶城的防禦(3節),建築新城和營寨。但將亞蘭(敘利亞)王進攻猶大的事(王下15:37)留到亞哈斯作王時始予記敘。本章用“行正道”、“日漸強盛”概括了約坦王十六年的政績。他的一生不像以前幾位王先善後惡,而是一直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特別是不擅闖聖所(2節)。可惜的是百姓仍在邱壇獻祭,未能完全向善(2節下半;王下15:35)。因此,全面看來,政績仍是平平。
《啟》約坦在位十六年(主前750-735年)包括與烏西雅共同當政的十年(主前750-740年,不過後者患痲瘋,可能完全不理政事),和最後與亞哈斯共同治理的三年在內(主前735-732年)。
《SDA》本章記錄約坦的統治,與王下15:32-38相對應,但更加完整。《列王紀》中有一項內容,《歷代志》裏沒有,即亞蘭人進攻猶大(王下15:37)。
27:2 約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烏西雅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華的殿。百姓還行邪僻的事。
《新》只是不入耶和華的殿:歷代志作者在此稱讚約坦未犯與烏西雅同樣的錯(26:6)。
《新》邪僻的事:顯然是指邱壇的盛行(王下15:35)。
《SDA》不入耶和華的殿:約坦沒有像他父親那樣擅入聖殿(代下26:16-20)。
《SDA》還行邪僻的事:《列王紀》進一步解釋:“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裏獻祭燒香。”(王下15:35)這段時期先知的言論證明當時道德十分敗壞,削弱了國家的力量(賽1:4、21-24;何4:1-2;彌3:10-12)。
27:3 約坦建立耶和華殿的上門,在俄斐勒城上多有建造,
《新》3~6:歷代志作者獨有的資料,是要發揚「忠心遵守神命令必然蒙福」的觀念,這些福分顯明在建築工程、軍事勝利及物質繁榮等方面,都因為他「在耶和華他神面前行正道」(27:6)。歷代志作者對猶大與亞捫間的關係,特別有興趣(見20:1-30;24:26等註釋)。
《啟》3~6:這裏所記的建造、戰事的勝利、異族的進貢,都是興盛的現象,說明神因約坦行正道而厚賜百福。
《啟》俄斐勒城上:指耶城北部俄斐勒山崗上的城牆,位於聖殿所在的山的南坡。
《SDA》上門:可能指聖殿院子北牆的門(見耶20:2;結9:2)。
《SDA》俄斐勒:耶路撒冷東南山的北部。
27:4 又在猶大山地建造城邑,在樹林中建築營寨和高樓。
《SDA》建造城邑:顯然爲了防禦以色列和亞蘭,以及正在崛起的亞述。亞述在提革拉毗列色三世(745-727)的統治下此時對西亞甚感興趣。
《SDA》營寨:烏西雅和約坦都熱中於鞏固國防(見代下26:9-15)。當時的先知斥責百姓單靠堡壘和人的力量(何8:14;賽2:15;參17:3-4)。
27:5 約坦與亞捫人的王打仗勝了他們,當年他們進貢銀一百他連得,小麥一萬歌珥,大麥一萬歌珥;第二年、第三年也是這樣。
《SDA》亞捫人:烏西雅死後,亞捫人可能拒絕納貢(代下26:8),但約坦再次把他們征服。
《SDA》第三年:亞捫人向約坦納了三年貢,然後可能就停止了,據認爲發生在約坦單獨執政(可能只有四年)以後,亞哈斯登基之時。約坦總共統治十六年(第1、8節),但在第一個階段(很可能約十二年)是擔任烏西雅的攝政。
27:6 約坦在耶和華他 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漸強盛。
《SDA》《歷代志》特別指出,興旺的原因在於獻身上帝。
27:7 約坦其餘的事和一切爭戰,並他的行為,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
《SDA》約坦在統治的後期,被迫應付以色列和亞蘭的入侵(王下15:37)。
27:8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
27:9 約坦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裏。他兒子亞哈斯接續他作王。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也許我的四周找不到對我信仰認同的人,我可以怎辦?
27:2 大致上說來,約坦尚屬賢君(27:6),但是百姓“還行邪僻的事”。你所帶領的人未必肯效法你的敬虔,但是,也不應當影響你為神而活的心志。在以賽亞書1-5章之中鮮明地描繪出約坦的王國中的罪行。
約坦因行正道,而蒙神祝福……
27:5 約坦所得到的貢物,等於3430公斤白銀,大麥與小麥各220萬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