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20100420創世記15章1-12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15:1 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

  《新》我是你的盾牌:無論此字意思是「盾牌」或「君王」,均是指耶和華是亞伯蘭的王。如同在其他地方,「盾牌」代表王(如申33:29;撒下22:3;詩7:10;84:9)。

  《新》必大大地賞賜你:(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是你最大的獎賞」)雖然亞伯蘭已很富有(13:2),但神自己卻是他最大的財寶(參申10:9)。

  《啟》亞伯蘭的信心經歷了求生存的艱苦考驗之後,現在進入了又一次試驗。神答應賜給他一個兒子,可是要等待25年之久。到21章才談到他妻子撒拉生以撒的事。他接著登上考驗的頂峰,要他把獨生兒子獻給神(22章)。

  《啟》本章所記亞伯蘭的信心(6節),神與他立的約,以及他是本乎神恩典的應許承受迦南地(9-21節),是後來新約不少重要信息的根據(參羅4章;加3章)。神為了實現祂的應許,不但領了以色列人出埃及(14節;出2:24),又將獨生子賜給世人,好將祂的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太1:21;路1:72-73)。

  《SDA》耶和華有話:耶和華的這一次的啓示在形式和內容方面都與以前的不同,成了亞伯蘭生活中的又一個明顯的轉折點。耶和華的話這句特別的話在以後的經文中經常出現(出9:20;民3:16;申34:5;撒上3:1;耶1:4、11等)。這裏是首次使用。它總是和先知的工作緊密地聯在一起,十分適合上帝在這裏對亞伯蘭所發出的啓示(見創15:4-5、13-16、18-21)。而且上帝自己也曾稱亞伯蘭爲先知(創20:7)。

  《SDA》在異象中:管這不是聖經所記載的第一個異象,但異象一詞是在這裏首次使用的。上帝以不同的方法啓示先祖、先知、傳道者和使徒(1)著神格的第二位親自顯現,祂後來爲拯救人類而成爲肉身,如申34:10。(2)著一種聽得見的聲音,有時也伴隨著表號的顯現,正如太3:16-17節耶穌受洗時的情景。(3)著以人形顯現的天使的服務,並以神證明其使命,如士13:3-7節天使向參孫的母親所做的那樣。(4)著上帝的靈在人心中大能的運行,將對所見之事的真相的透徹認識和堅定信念放在人的心中,就在徒20:23節中保羅所經的那樣。(5)著異夢,如創28:11-15節中雅各的經驗一樣。(6)著在白天或黑夜所出現的異象,正如本節所提到的實例,或民24:4、16節中巴蘭的經。後兩種方式是上帝向人類傳達其旨意的常用方式。這與上帝的宣告相吻合,即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我耶和華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民12:6)。

  《SDA》不要懼怕:這些保證的話語是爲了安撫的亞伯蘭的心。美索不達米亞的諸王可能會回來報仇,異教的迦南人也有可能嫉妒他的逐漸強大而對他發起攻擊。但上帝卻應許要成爲他的盾牌,這是古代戰爭中保護的標(見詩3:3),並且也要成爲他的賞賜。這兩點亞伯蘭在上一場軍事征戰中都體驗到了,因爲上帝在戰場上保護了他並將勝利賞賜給他。他一定相信上帝將一如既往地對待他。

15:2 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

  《新》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大概是亞伯蘭自哈蘭向南行的路上,買來的一個僕人(12:5)。他也可能是24:2那位無名的「最老的僕人」。

  《啟》亞伯蘭抓住神賜給他後裔的應許回答神(12:1及以後)。他的回答打開了神應許的大門(4-5節)。信心是接受神的應許必須具備的條件(6節)。

  《SDA》亞伯蘭擔心的主要不是可能發生的軍事報,而是他仍沒有一個繼承人。他的心從較直接的問題轉到了使他最初來到迦南的神聖應許。上帝的應許怎麽可能在他這樣一個沒有孩子的人身上實現呢?他將如何成爲一個大國的祖先呢?聖經在這裏首次出現了主耶和華(`Adonai Yahweh)的組合用法。亞伯蘭承認上帝是他的主、統治者和君王,稱祂爲`Adonai,我的主,並加上上帝的名稱耶和華。

  《SDA》承受我家業的:先祖時代的美索不達米亞文獻,特別是從努斯城發現的文獻,爲這節意思含糊的經文提供了很好的解釋。這些文獻顯明有錢但無子的夫婦可以領養他們的奴作爲他們財産的繼承人,並且在晚年贍養他們。與領養相關的權利和義務都以書面形式予以記錄並蓋印,然後由許多見證人和合約的雙方簽字。亞伯蘭擔心自己只好依照當時的習慣領養他最可靠的人,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作爲他的合法兒子和繼承人。這種思想是在這個希伯來短語中首次表達出來的,並在下面這句那生在我家中的,就是我的後嗣的話語中予以重申(第3節)。亞伯蘭婚姻生活的一切渴望、痛苦和失望都在這句悲歎中表達了出來。他所歎息的就是自己連一個親生的孩子也沒有,只好由他家中所生的一個人成爲他的繼承人。

15:3 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

  《新》3~4:在底格里斯河一支流上靠近克爾庫的努斯,以及其他地方發掘出的古代文獻中都證實,一個沒有孩子的人,可以立他的男僕為後嗣及產業監護人。亞伯蘭似乎正想立以利以謝為繼承人,又或許他已經這樣做了。

15:4 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

15:5 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新》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見22:17。在近東地區,黑夜裏人眼可清楚看見八千顆以上的星星。

  《新》你的後裔將要如此:這應許首先在埃及地完成(見出1章;又見申1:10;來11:12)。最終,凡屬基督的都是亞伯蘭的後裔(見加3:29)。

  《SDA》你向天觀看:這表明此異象是在夜間顯予亞伯蘭的。先祖在異象中被帶到了外邊,讓舉目觀看天上的星宿。他若想知道其後裔的數目,就可以數算一下空中無數燦爛的星球(如果他數得過來的話)。

15:6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新》亞伯蘭是「一切信之人的父」(羅4:11),而這是第一次提到信神應許的經文。它同時也教導,當人信神時,神就滿有恩慈地以算他為義回應他(見來11:7)。

  《SDA》亞伯蘭信耶和華:保羅以這節經文爲基石,確立了因信稱義的教義(羅4:3;加3:6)。雖然亞伯蘭生育的可能性自從上帝第一次應許以來已經隨著其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了,但他卻毫不遲疑地全然接受上帝的話語。希伯來語的動詞形式he`emin(信了)和阿(amen)來源相同的詞根。我們用阿強調我們希望上帝能聆聽並成全我們的祈求。這個動詞表達了對上帝的大能和應許的完全相信。所用的動詞形式進一步表明這不僅是亞伯蘭一時態度,也是一種常存的品格特。他是一直相信的。

  《SDA》亞伯蘭的信心和對上帝孩童般的信靠並沒有使他成爲義,是耶和華以此爲他的義。信心和稱義的重要概念首次結合在一起。顯然,在上帝將義歸他之前,亞伯蘭並沒有。既然他沒有義,任何人也就都沒有義。亞伯蘭是一個需要救贖罪人,正如所有其他的人一樣。上帝賜給他義的時候,也給予他憐憫和恩惠,使他罪得赦免並獲得公義的賞賜。聖經在這裏首次向世人充分地顯明了信心的重要性,也首次提到了義的賜與。從此這兩個基本概念貫穿了整本聖經,並在使徒保羅的筆下得到了充分和精辟的論述(見羅4章)。

15:7 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

  《新》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正如此處,古代的王立約時常由這樣兩段內容開始:(1)王自己題名,(2)一段簡短歷史為序言(見出20:2)。

  《SDA》我是耶和華:在第6節和第7節之間一定存在著一段時間不確定的間隔。這個新的啓示發生在白天,顯然是在一天快要結束的時候(第12和17節),而前一個異象是在夜間發生的(第5節)。這可能是在次日,也有可能是在更晚些的日子裏發生的。聖經並沒有描述這次新啓示的初始狀況。

  《SDA》將這地賜你爲業:上帝第三次向亞伯蘭保證說他將要擁有迦南全地(見創12:7;13:14-15)。但他的狀況從他最初進入迦南以來卻絲毫沒有任何的改變。上帝時時地重複著這一應許。亞伯蘭雖然從未見到任何應許實現的兆卻全然接受了。他從美索不達米亞來到這裏,一直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而且沒有孩子。他的心中自然會産生許多的疑問。

15:8 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

  《新》我怎能知道:參路1:18。亞伯蘭相信神要給他一個兒子的應許,但他求神給他一個將這地賞賜給他的應許的證據。

  《SDA》這個向上帝討憑據的行爲可以與基甸(士6:17,36-40)和以西結(王下20:8)的請求相比。亞伯蘭的提問並不是一種不信或懷疑的表現,而是表達了發自內心的對上帝應許之應驗的渴望。後來,撒迦利亞出不信而向上帝討了一個憑據(路1:18、20),而瑪利亞卻懷著信心向天使提出了一個類似的疑問,謙卑地渴求得到進一步的確據(路1:34-35)。上帝是鑒察人心並給予相應的答的,祂承認了其忠心人亞伯蘭想要尋求信心之充分確據的權利。

15:9 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

  《新》三年的:多數祭牲最壯的年齡(見撒上1:24;編者註:該處「三隻公牛」新國際版譯作「一隻三歲的公牛」)。

  《啟》9~10:是未有律法以前與神立約,肯定誓言的儀式。三年是大多數獻祭用的牲畜成熟的年期。把祭牲劈開兩半,表明為兩造之間的立約,也表示人如果毀約,也會照樣被劈成兩半(耶34:10-20)。鳥沒有劈開,可能因為太小(參利1:17)。

  《SDA》上帝屈尊以一種古人所慣用的形式和亞伯蘭莊嚴地立約。立約一詞(第18節)的意思就是一個約,它來源這裏所描述的做法。亞伯蘭蒙指示要使用的動物正是摩西後來定爲祭牲的動物(見出29:15;民15:27;19:2;申21:3;利1:14)。四蹄動物應是三年的要求特別說明們應是成年動物。

15:10 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

  《新》鳥沒有劈開:可能因為牠們已經很小了(見利1:17)。

  《SDA》三種動物都被宰殺分割,分開的兩半彼此相對擺放,每對中間都留有一個空隙。鳥類也被宰殺但沒有被分割。一可能放在一邊,而另一放在另一邊。立約的人要在劈開的祭牲中間走過去,象性地發誓永遠順從如此莊嚴立定之盟約的各項條款。祭牲的生命象了那些參與立約之人的生命。這種做法延續了數世紀之久,因爲我們看到人們在耶利米的時代仍在沿用這種做法(耶34:18-19)。

15:11 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

  《SDA》這當然是一個真實的情況,而不只是一種異象或異夢。亞伯蘭需要驅散叼食屍體的鷙鳥說明他完成上帝指令的真實性。在東方如果不予制止,動物剛一死去禿鷲和其他鳥類就會立刻開始食用屍體,通常只需幾分鍾的時間就會將骨頭剔得乾乾淨淨。亞伯蘭按照習慣謙恭地在被劈開的祭牲中間行走,但卻沒有看見任何憑據證明上帝接受了盟約的義務。這是在後來才出現的(第17節)。但亞伯蘭一直覺得有職責保護那些屍體不被撕碎和吞吃。

15:12 日頭正落的時候,亞伯蘭沉沉地睡了;忽然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

  《啟》黑暗、煙與火(本節及17節),顯示神的威嚴可畏。比較15:17。無論環境如何,這約必須實踐。

  《SDA》沉沉地睡了:聖經沒有說明亞伯蘭的睡眠是因白日勞作而疲乏的結果,還是由上帝引導的睡眠。譯爲沉沉地睡了的希伯來詞也被用在創2:21節中,指上帝在造夏娃時使亞當所處的睡眠狀態。撒上26:12節在沉沉地睡了前面加了耶和華使他們幾個字。這個詞彙的用法,加上上帝在亞伯蘭睡著時向他顯現的事實,似乎表明睡眠是超自然地引發的。

  《SDA》大黑暗:聖經並未說明落在亞伯蘭身上的這種恐怖是什麽意思。這可能是上帝所安排爲要使他深刻地感受到其後裔所要遭遇的苦難。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懼怕是人人會有的情緒,信主的人有甚麼不同呢?
15:1 亞伯蘭為甚麼懼怕?也許是害怕他剛打敗的諸王(參14:15)來報復,但神為他壯膽,因為:(1)神應許要護衛他(我是你的盾牌);(2)神應許要大大地賞賜他。我們對前途感到恐懼時,要記住在艱難的時候神與我們同在,祂應許要大大地賜福給我們。

神的應許能實現在我最失望之處,我相信嗎?
15:5 神沒有應許亞伯蘭有名有利,名利他已經有了。神應許他的後裔像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22:17),多得不可勝數。正當亞伯蘭對於有後嗣不抱希望時,神應許他的後裔要多得超乎想像。神所賜的福真是叫人意想不到!

表裡一致的信仰生活,是由我真誠的信心開始……
15:6 亞伯蘭雖然藉著行為表明他的信心,但是使他蒙神稱義的是他對主的信靠而不是他的行為(參羅4:1-5)。我們也能藉信心與神建立美好的關係。外表的行為,如參加教會聚會、禱告、行善等不能使我們在神面前稱義。與神的美好關係建基於真誠的信心——相信神是如祂所說、言出必行的神。只要有真誠的信心,就能產生好行為。

甚麼叫遵行神的旨意?
15:8 亞伯蘭想印證自己正遵行神的旨意。當我們尋求神引導時,也想得到確據,其實若照聖經所說的去做,我們就可以肯定是遵行神的旨意了。

2010年4月20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壞榜樣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馬太福音23章3節)

  奧瑞岡州的一名婦人帶著她10歲的孫子,以165公里的時速飛車,結果被警察攔截。當警察強制她停車時,她告訴警察,她只是正在教導她的孫子絕對不要開快車。我想,她大概只要求孫子聽她的「言教」,而不要學她的「身傳」。

  法利賽人和律法師也有類似的問題。耶穌對他們有很嚴厲的評語:他們在屬靈上是破產的。祂認為這兩種人對於他們可悲的屬靈狀況,應當要負全責。身為摩西律法的繼承人,他們應當教導人民行在上帝的道路當中,並且與上帝保持真誠而活潑的關係(申命記10章12-13節)。但是他們把個人的詮釋和應用看得比上帝的律法更重要。他們往往只說不做,即使他們遵守了律法,也不是要榮耀上帝而是榮耀自己。耶穌將他們的真面目揭露出來:他們是把自己包裝成美好形象的假冒為善者。

  忠心跟隨耶穌並非只是憑嘴巴說的,而是要身體力行。我們是否不僅傳揚福音,並且真正活出了真理呢?讓我們能言行一致,成為跟隨耶穌的楷模。MW

當謹記你背負主名,
人們觀察你的生活;
稱讚你或是指責你,
藉你評斷你的救主。Anon.

好榜樣能宣揚使人信服的信息。




-----------------------------------------------------------------------------------------------靈修靜思

捨己與忘我

到了第二天,摩西對百姓說:「你們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華那裡去,或者可以為你們贖罪。」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做了金像。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耶和華殺百姓的緣故是因他們同亞倫做了牛犢。(出卅二30至35)

  摩西上山去領受神給他的誡命,但山下的人民見他遲遲未回,便要求做一金牛犢來敬拜,亞倫竟縱容他們。摩西下山見此景況便大發烈怒,立即執行紀律,卻又同時為這犯大罪的民眾哀求神的赦罪。自從出埃及,這民眾常常得罪神也不尊重摩西,但面對神滅族的大審判,摩西仍為這些人代求,甚至願以自己的生命來代替。

  若你是摩西,面對這班犯大罪的群眾,你的心情會是如何?你還會維護他們甚至以自己在生命冊上被塗抹來代替嗎?摩西在事奉上的捨己與忘我對你有何啟發?

  主啊!人實在多有軟弱,又常常犯罪得罪祢,求祢憐憫並使我在事奉上有摩西那樣的捨己心志,又有那份委身的愛,以至更多人的生命被建立,得蒙祢的赦罪與拯救。阿們!      ~楊鳳儀




-----------------------------------------------------------------------------------------------生命的改造/知信行網上團契

心的改造:誠實,忍耐,虛心
你當耐性等候祂

經文:詩篇三十七1-9

  人生道上有太多的不平,我們會為自己、別人和社會的不平而心感不快。這些不平會把我們的生命帶進兩個不同的極端:一是引發我們的怒氣,以致犯罪、離棄神和怨瀆神;相反是促使我們更倚靠神,等候神。

  相信大部份人都希望能盡快脫離受虧損的處境,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未必事事如願。在人生的遭遇上,神好像讓我們置身在很多不平的處境裡,為甚麼?原來神藉這些事件,讓我們的生命得以成長,以致進到豐盛的境界──就是忍耐的豐盛。這種忍耐不是一種感覺,乃是一種信念的實踐,就是深信忍耐的背後,必有一位公義的神在掌管,祂絕不會不理會,只是祂的時間未到。因著這份信念,我們變得能夠忍耐,能夠等候神。

  若你常因不平的遭遇,而生發不平的怒氣,快向神祈禱,求神幫助你止住憤怒,轉移以耐性等候祂,以祂的信實為糧。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