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第四章>
4:44 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所陳明的律法,
《馬》44~49:這裡開始摩西在約旦河東摩押平原上的第二次講話。第48節是唯一把黑門山稱為西雲山的地方。
4:45 就是摩西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所傳給他們的法度、律例、典章;
4:46 在約旦河東伯毗珥對面的谷中,在住希實本、亞摩利王西宏之地;這西宏是摩西和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所擊殺的。
4:47 他們得了他的地,又得了巴珊王噩的地,就是兩個亞摩利王,在約旦河東向日出之地。
4:48 從亞嫩谷邊的亞羅珥,直到西雲山,就是黑門山。
4:49 還有約旦河東的全亞拉巴,直到亞拉巴海,靠近毗斯迦山根。
《啟》亞拉巴海:即死海,參1:1註。
<第五章>
5:1 摩西將以色列眾人召了來,對他們說:「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
《啟》本章至11章是摩西第二篇談話中關於律法基本原則的講話,為1:5“講律法”的開始。以前各章為第一篇談話,屬歷史的回顧,給四十年曠野流浪的大事作了綜述,包括取得約旦河東邊的土地。百姓現在逗留在鹽海東邊摩押平原上,準備渡河。摩西針對形勢為他們講解律法。不過有關律法細節的解釋,大都記在12章以後。這些原則的基調,是要確保以色列人信仰的純正與專一,事奉唯一的真神。本章開始的話與4:1相同。用誠懇且親切的呼喚來勗勉新一代。
《馬》1~6:本章回顧在西奈山(何烈山)頒賜十誡的事。以色列人已經與神立了約,摩西吩咐他們要聆聽、學習、謹守遵行祂的律例典章。摩西對以色列人的三重吩咐,是對於所有屬神、信從祂之人的最佳勸告。聆聽是指領受吸收從神來的啟示;學習是指明白其中的意思和內涵;謹守遵行是指我們將所學到、所明白的,在生活中實踐出來。這三部分,都是和神的關係與日俱增的要素。
5:2 耶和華我們的 神在何烈山與我們立約。
《新》在何烈山與我們立約:見出19:5註釋。神與以色列之約是在何烈山(西奈山)立的,此時重新肯定,使以色列歸屬耶和華,以祂為他們的至尊主宰。並受祂律法與規條的約束,以此為他們生活的準則。謹守這約會帶給以色列人從耶和華而來的福分,違背這約則會招來刑罰,即所謂的「咒詛」(如見28:15-20)。耶31:31-34預言,神要與以色列人另立新約,這新約使西奈之約失效(見來7:18;又見來8:6-13;10:15-18等及註釋)。
5:3 這約不是與我們列祖立的,乃是與我們今日在這裏存活之人立的。
《新》不是與我們列祖…乃是與我們:這約是與當時那些在西奈的人立的,然而他們既代表整個民族,這約也就是與所有日後的世代立的。
《啟》神與上一代的以色列人在何烈山(西奈山)所立的約(出19:5-6),不因當日在場的人現已不在而失效。他們是全民的代表,此約乃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所立,將亞伯拉罕之約中的應許,具體施行在離開埃及奴役後的以色列人身上。這約不單賜給出埃及的一代,也給以後的世世代代,對現在存活之人繼續有效,完全適用。摩西現在將祝福與咒詛都擺在新一代的百姓面前,遵行所立之約的必蒙福,偏離的必受禍(11:26-28)。這是西奈之約的重申,必須成為他們生活的守則、信仰的依憑。
5:4 耶和華在山上,從火中,面對面與你們說話。
《啟》面對面:是說西奈山是神直接頒給以色列人的。神將祂的心意指示摩西,然後由摩西轉述(24-31;出19:16-25;24章)。
5:5 (那時我站在耶和華和你們中間,要將耶和華的話傳給你們;因為你們懼怕那火,沒有上山),說:
5:6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新》6~21:十誡是以色列與耶和華建立關係的基礎和核心。它對日後歷史的影響幾乎無法估計。它也成為整個西方世界道德原則的基礎,也概括了這位獨一真神對祂百姓在信心、敬拜與行為上的要求(見出20:3-17等註釋)。
5:7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啟》7~21:為十誡的複述。十誡是以色列人與神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也是他們信仰與社會生活的核心。十誡所確立的道德標準已成現代社會(特別是西方)的基本倫理原則,具有永存的價值,普遍適用於全人類,對人類歷史影響十分深遠。
第一和第二誡確立對神敬拜的原則,建立人神的關係;第三和第四誡為對拜偶像的禁止;第五和第七誡關乎家庭的保障;第六和第八誡乃對個人的保護;第九和第十誡為人與人間關係的守則。參《出埃及記》20章各註。
《馬》7~21:十誡︰
- 不可敬拜別的神(7節)。
- 不可雕刻或敬拜偶像(8-10節)。這誡命並不是重複第一誡,因為人可以不使用偶像而敬拜神祕的存在體,如日月星辰。這樣恨惡神的子女,要像他們的祖先一樣受懲罰(9節)。
- 耶和華的名是不可妄稱的(11節)。
- 安息日要守為聖日(12-15節)。這裡提出守安息日的原因,跟出埃及記二十章8至11節所說的(神在創造後的安息)有所不同。猶太人要記得他們曾在埃及地為奴(15節)。這兩個原因互相補足,而不是互相矛盾的。
- 要孝敬父母(16節)。
- 謀殺是不可的(17節)。
- 好淫是不可的(18節)。
- 偷盜是不可的(19節)。
- 作假見証陷害人是不可的(20節)。
- 貪圖別人的東西是不可的(21節)。
5:8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5:9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5:10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5:11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 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5:12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為聖日。
《新》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出埃及記平行經文中(出20:8)沒有這個子句,這句話提醒百姓四十年前這十誡是來自神(見5:15-16)。
《啟》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一語可見《出埃及記》20:8同一條誡命中。此誡和下一條孝敬父母之誡,為十誡中唯一兩條用正面語氣提出的誡命(其他都用“不可”),並且用“照耶和華神所吩咐”開頭,旨在說明十誡為神親自頒佈。
5:13 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
5:14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牛、驢、牲畜,並在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使你的僕婢可以和你一樣安息。
《啟》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從祂規定僕婢也應休息看出。神對貧苦的人特別關懷(參24:17、19)。
5:15 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 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裏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 神吩咐你守安息日。
5:16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新》16~21:新約聖經時常引用十誡的這一部分。
5:17 「『不可殺人。
5:18 「『不可姦淫。
5:19 「『不可偷盜。
5:20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5:21 「『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也不可貪圖人的房屋、田地、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
<聖經靈修版/網路>
<第五章>
聽、學、行,是與神建立關係的要素,摩西如此教導以色列人,也在教導我們,我們做了多少?
5:1 以色列人已經與神立了約,摩西吩咐他們要聆聽、學習、謹守遵行祂的律例典章。基督徒藉著耶穌基督,也與神立了約,應當滿足神的期望。摩西對以色列人的三重吩咐,是對於所有屬神、信從祂之人的最佳勸告。聆聽是指領受吸收從神來的啟示;學習是指明白其中的意思和內涵;謹守遵行是指我們將所學到、所明白的,在生活中實踐出來。這三部分,都是和神的關係與日俱增的要素。
不可敬拜別的神——我可沒有敬別的神——啊,看看你心,你把甚麼放在首位?
5:7 人生活中放在首位的事物,都是他們的神。有些人參加異端邪教,那是明顯地敬拜別的神。但有許多人以較不顯眼的方式,敬拜了別的神,他們不以獨一的真神為中心,只為某些事物而生活,把這些當作他們的神。如果你最大的慾望是聲望、權力、或是金錢,你就是專心為別的事效力,不為神而活了。要讓神居首位,就必須(1)認識在生活中甚麼事物取代了祂的地位;(2)棄絕取代真神的假神,因為他們不配受你的膜拜;(3)求神赦免你的罪;(4)重新安排你生活中的優先次序,使愛神成為你行事的動機;(5)每天自省,好讓神居首位。
我不為其他東西雕刻偶像,為神總可以吧?
5:8-9 如果有人為你拍一張照片,放在鏡框裡,常常對著它凝視,又給別人欣賞,卻不理會你本人的話,你會有何感受?神也不願意人這樣對待祂。祂要我們與祂有真正的交往,不僅舉行宗教禮儀,也要我們認識祂,如果我們把其他事物作為生活中心,不讓神來作主的話,我們就不能滿足祂的期望,達到祂的要求。
妄稱神的名——我就是有點不明白……
5:11 這是一條盡人皆知的誡命,吩咐人不可用空洞或輕薄的方式,妄稱神的名。不過,若是奉祂的名頌讚祂,將榮耀歸給祂,則是值得鼓勵的。你可能非常謹慎,不妄稱祂的名,不指著祂的名隨便起誓,不過你預備怎樣多花時間,頌讚並尊崇祂的名呢?
孝敬父母,我有啊,給他們錢就可以了吧。你說不止於此?
5:16 孝順、尊敬父母,是人一生的本分,即使他們死後,仍要繼續如此行。孝敬父母的方式,包括是在他們有經濟需要,或是患病、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供養他們。不過,孝敬父母的最好方法,也許是將他們敬虔的典範,傳給下一代。孝敬的方法,包括了兒女所有的生活表現——言行,理想、道德等等。你以甚麼方式來表示孝敬父母呢?你的生活是否能揚名聲、顯父母呢?
不,不,我不會殺人的!——對這誡命,主耶穌有此說法……
5:17 你可能說,我並沒有殺人,不錯,這算遵守了律法的字句。但是主耶穌解釋,凡心裡恨人,對人存有烈怒的,就是違背這條誡命(參5:21-22)。別人對你不好,你心中有否向他懷怒,巴不得他早死好呢?你有否幻想殺死某人?耶穌對這條律法的教訓,顯示在我們內心存有犯謀殺罪的可能。即使我們在法律上清白,在道德上卻都犯了殺人罪,所以應當求神赦免,並力求與人和睦,免去仇恨和惱怒。
貪戀,我不會,羨慕倒有一點點,因為嘛,我今天所缺的好像比所有的多啊……
5:21 貪戀就是想得別人的財富。我們不可貪圖別人的東西。貪念不但會使我們陷於苦惱,亦會使我們犯上別的罪,例如姦淫與偷竊等。羨慕別人,心存忌妒是無益有害的事,因為神能供應我們的一切需要,即使不常將我們所想望的一切賜下,也是美意。我們應當以自己所有的為滿足,除去貪心。使徒保羅特別強調知足(參腓4:11),這是問題的關鍵。我們不應總想自己所缺的,反應感謝神已經賜下的,以此為滿足。最難得的、最貴重的產業,乃是神白白賞賜、人人可得的,就是藉著主基督而得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