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5:1 以色列家啊,要聽我為你們所作的哀歌:
《新》哀歌:阿摩司悲傷地為以色列作了一首哀歌,好像以色列已經滅亡了一樣。
《啟》1~3:這是一首短短的輓歌,國即將亡,像處女(“民”原文作“處女”)未出嫁便死去。先知預寫悼詞,為以色列人舉哀。
《SDA》要聽:這是阿摩司三個信息中的最後一個(見摩3:1;4:1注釋)。信息的主旨見摩5:4注釋。上帝在這裏似乎提議法庭外調停(見摩3:3;4:12注釋)。
《SDA》哀歌:在第1-3節中,阿摩司哀歎以色列的敗落。先知向悖逆的以色列人宣佈災禍以後,就改變了語氣,悲傷地觀望懲罰的應驗。他在此表現出基督的精神。祂慈悲爲懷,不但揭露我們的罪,而且在不得不懲罰我們的時候十分傷心(見路19:40-44)。
5:2 以色列民(原文是處女)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無人攙扶。
《新》以色列民:(編者註:「民」新國際版譯作「處女」,與和合本小字同)見耶18:13;31:4、21;又見王下19:21;賽23:12等註釋。
《新》躺在地上:如仆倒在地的屍體,被棄於野地(參耶9:22)。
5:3 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家的城發出一千兵的,只剩一百;發出一百的,只剩十個。
《新》城:(編者註:「以色列…一百的」新國際版譯作「以色列發出一千勇士的城…一百勇士的鎮」)希伯來文「城…鎮」表示人口多少不等的大小城鎮,都要遭受不幸。
《SDA》上帝對以色列的懲罰非常嚴厲,以致城市的居民只剩下十分之一。大小城市的比例都是這樣。以色列貪婪(見摩2:7注釋)的後果是損失,而不是收穫。
5:4 耶和華向以色列家如此說:你們要尋求我,就必存活。
《新》存活:若他們願意尋求耶和華,他們(至少那些餘民,5:15)仍可逃脫阿摩司哀歌所預期的那種慘死命運。
《啟》4~27:先知勸告百姓,若肯回轉尋求耶和華,仍有逃脫亡國命運的希望,神或者會拯救少數剩下的人(15節)。
《SDA》你們要尋求我:4-6節一方面說明毀滅即將臨到以色列,另一方面最後一次提供逃生之路。上帝憑著祂無限仁慈中,會白白饒恕他們的過去,只要他們歸向祂。沒有什麽比罪人轉向上帝更討祂喜悅。祂對我們採取的一切措施,都是爲了這個目的(見結18:23、31-32;路15:3-7)。所以在懲罰真正落到罪人身上以前,所有的警告都是爲了制止罪人的行徑。
《SDA》本節闡明阿摩司第三個信息的主旨(見第1節注釋)。只要以色列“尋求”上帝,本來不可避免的結果就不會發生。
《SDA》就必存活:這是給那些全心尋求上帝之人的應許(見耶29:13-14)。
5:5 不要往伯特利尋求,不要進入吉甲,不要過到別是巴;因為吉甲必被擄掠,伯特利也必歸於無有。
《新》別是巴:位於猶大國南部,那時也已明顯淪為朝聖及祭祀偶像之地(參8:14)。所有這些棄絕神、崇拜假神的神壇都必被毀滅。
《啟》別是巴:位於猶大國南部,與伯特利、吉甲同為神向以民祖先顯現的歷史勝地(參創35:1-15;書4:20-24)。在這些已為異教拜偶像風氣污染的地方獻祭,神不會悅納,一切拜偶像的祭壇都要消滅,去那些地方找不到神。
《SDA》不要往伯特利尋求:尋求是人的本性,要麽尋求善,要麽尋求惡。伯特利和吉甲都是拜偶像的中心(見何4:15;摩4:4注釋)。
《SDA》別是巴:是在耶路撒冷以南43英里(68.8公里)的一個城市。當時已成爲偶像崇拜的中心(見王下23:8)。儘管遠離故鄉,以色列人顯然仍經常過去(見摩8:14)。
《SDA》吉甲必被擄掠:注意希伯來原文採用了押頭韻的手法。
《SDA》伯特利:阿摩司宣佈,本爲“上帝之殿”的伯特利,將不只是“虛妄的殿”,其本身也是虛妄的(見何4:15注釋)。換一句話說,伯特利不再是敬拜真神的地方,而已成爲偶像的殿,因此歸於無有(見林前8:4)。
《SDA》本節提到三個偶像崇拜的中心。阿摩司只預言其中的兩個會遭到毀滅。這顯然是因爲別是巴不在十個支派的領土之中,所以阿摩司沒有提到它的命運。再則,當以色列被征服時,毀滅沒有涉及別是巴。
5:6 要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免得他在約瑟家像火發出,在伯特利焚燒,無人撲滅。
《新》拜假神之地已註定要被滅,然而若以色列肯回轉歸向神,以色列國仍有希望,否則連百姓都必遭滅亡。
《新》約瑟家:指由約瑟後裔以法蓮家族為首的北國以色列(見5:15;6:6)。
《新》伯特利:北國的主要宗教中心(見7:13;又見3:14;4:4;7:10)。當真神耶和華施行審判時,以色列人在伯特利所拜的神將無力拯救那地。
《啟》約瑟家:指北國,因約瑟的後裔以法蓮支派位居北國領袖地位。
《啟》伯特利:北國的宗教中心。耶和華神的刑罰來到(“像火發出”),以民所拜異教神祇自身難保,根本救不了他們(“在伯特利焚燒,無人撲滅”)。
《SDA》就必存活:上帝對罪人發出祂仁慈的應許,免得他們在絕望中罪上加罪。
《SDA》像火:上帝在懲罰罪惡時就像“烈火”(見申4:24;耶4:4)。上帝希望人人都得救,但是如果人一意孤行,堅決犯罪,就逃不開上帝公正的懲罰(見彼後3:7-9)。
《SDA》約瑟家:約瑟是北方王國中最重要的支派以法蓮的祖先(見何4:17注釋)。故“約瑟家”等同於以色列。
5:7 你們這使公平變為茵蔯、將公義丟棄於地的,
《新》你們這使公平變為茵蔯:他們貪贓枉法,敗壞司法制度(法庭)及其程序,使其成為枉行不義的工具(苦的「茵蔯」)。一個社會若忽視神的律法,又藐視信仰的真諦(見6:12),神所定的秩序會被顛倒是必不可免的了。
《SDA》茵蔯:蒿屬科植物,味極苦(見申29:18;箴5:4)。以色列道德的腐敗非常嚴重,以致公平變成極苦的不公平。
5:8 要尋求那造昴星和參星,使死蔭變為晨光,使白日變為黑夜,命海水來澆在地上的─耶和華是他的名;
《新》8~9:正如在4:13那樣,作者在此也插入一首讚美詩(見9:5-6)。此處阿摩司點出一個鮮明對比:一面是將良善「變為」邪惡(5:7)的那些人,另一面則是將死蔭「變為」晨光,又掌管宇宙萬有秩序的那位神,祂的威力能粉碎祂的百姓藉以藏身的一切牆垣。
《新》昴星:一組七星的星群(金牛星座的一部分),在聖經中每次都與參星並提(見伯9:9註釋)。
《新》使死蔭變為晨光,使白日變為黑夜:晝夜交替的正常定例(參耶31:35)。
《新》海水:其實是指空氣以上的諸水(見9:6;創1:7;又見詩36:8;42:7;104:3、13等註釋)。因海水被蒸發後凝結為雨,又降回海中。
5:9 他使力強的忽遭滅亡,以致保障遭遇毀壞。
5:10 你們怨恨那在城門口責備人的,憎惡那說正直話的。
《新》繼續從5:7開始的句子。這詩段到5:12下-13結束,希伯來經文這一小段中使用第三人稱,而前面一段(5:11-12上)用的是第二人稱。因此,5:7、10、12下-13中的指控比較客觀,只描繪了當時的情景,而5:11-12上的那些指控則比較直接及尖銳。
《新》責備人的…說正直話的:那些關切法庭是否維護公義的人。
《啟》10~12:先知指出北國社會上常見的三種罪:1.藐視法律;2.剝削貧民;3.收受賄賂。
《啟》城門口:是百姓訴訟的地點(參申22:16)。
《啟》責備人的、說正直話的:指法官。
《SDA》在城門口:在東方的城市中,城門是公眾聚集進行交易,實施訴訟,傳遞消息的場所(見創19:1;書8:29注釋)。撒馬利亞的主要城門口非常寬敞(見王上22:10;王下7:1;代下18:9)。
《SDA》憎惡那說正直話的:背道的以色列人不肯悔改的證據之一就是憎惡誠實和公義。
5:11 你們踐踏貧民,向他們勒索麥子;你們用鑿過的石頭建造房屋,卻不得住在其內;栽種美好的葡萄園,卻不得喝所出的酒。
《新》你們…建造房屋:神必會取去他們以邪惡手段所獲的心愛財產。他們的富足必轉為悲苦(參申28:30、38-40)。
《SDA》勒索麥子:可能指領袖們的敲詐勒索。
《SDA》勒索:也可能指爲出借的錢財或食物所征收的利息。
《SDA》不得住在其內:請將這個懲罰的警告,與賽65:22祝福的應許相對照。
5:12 我知道你們的罪過何等多,你們的罪惡何等大。你們苦待義人,收受賄賂,在城門口屈枉窮乏人。
《SDA》賄賂:可能不但指爲打贏官司而花的錢,也可能指避免罪的懲罰而支付的贖金(見撒上12:3;箴6:35)。律法禁止收取殺人兇手的贖金(見民35:31注釋)。
《SDA》屈枉窮乏人:指因窮人無力付款而冤枉他(見出23:6;申16:19)。
5:13 所以通達人見這樣的時勢必靜默不言,因為時勢真惡。
《新》通達人: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局勢,因此只有靜候審判來臨。
《啟》通達人知道大勢已去,無可挽回,只有等待神審判的到來。
5:14 你們要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存活。這樣,耶和華萬軍之 神必照你們所說的與你們同在。
《新》要求善:參「尋求我」(5:4);見賽1:16-17及1:17註釋。
《新》就必存活:此處比5:4、6更清楚表明了改過的目的,同時也清楚說明改變的途徑。
《新》與你們同在:成為你們的保障以及福分的來源。
《SDA》你們要求善:阿摩司呼籲以色列人用先前尋求“惡”的熱忱來尋求“善”(見第4-6節)。他又提醒他們若不先放棄罪惡,就無法尋求良善(見賽1:16-17)。
《SDA》必照你們所說的:自從以色列人明確表示選擇上帝而拒絕巴力以來(見王上18:39注釋),他們儘管仍拜偶像,在名義上還是敬拜耶和華的。先知們竭力在他們心中引發真實的敬拜。
5:15 要惡惡好善,在城門口秉公行義;或者耶和華萬軍之神向約瑟的餘民施恩。
《新》或者:強調百姓那種自以為必蒙恩典之心態的危險性。即使百姓的態度普遍地都改變了,也仍需經時間考驗,才能證實出其改變的真實性。
《新》餘民:暗示及時的悔改,可造福劫後餘生的人,儘管整個國家仍要被毀滅。
《啟》惡惡好善…秉公行義:是考核百姓有否真正回轉的量尺,需要時間來證明。
《SDA》施恩:上帝知道大多數以色列人不會悔改,但祂仍施恩給“餘民”。
《SDA》餘民:暗示只有少數以色列人在城市和國家最後滅亡時得救。阿摩司用“約瑟”而不是“以法蓮”,可能是爲了吸引他們注意那接受雅各祝福的先祖。餘民要因他的緣故而得救。
5:16 主耶和華萬軍之 神如此說:在一切寬闊處必有哀號的聲音;在各街市上必有人說:哀哉!哀哉!又必叫農夫來哭號,叫善唱哀歌的來舉哀。
《新》16~17:回到本段開始時哀歌的主題(5:1-2)。
《新》16~17寬闊處…在各街市上…農夫…在各葡萄園:神的懲罰臨到時,所有的人都會受影響。甚至那些平常無暇顧及這類事的農夫,也要加入職業舉哀者的隊伍,而哀慟之聲將由城市蔓延到葡萄園。當聖潔的神「經過」時(如祂在埃及所行,出12:12),所有不潔不義的人都免不了受罰(參賽6:5)。
《啟》16~17:舉國受刑罰時的哀痛景象。城市的廣場、街道、農田、葡萄園,無一處無哭號;只要神經過的地方,無一人能免。
《SDA》哀號的聲音:因爲以色列人犯罪無藥可救。上帝必須予以懲罰。
《SDA》農夫:農夫在田裏勞動時受到召喚,要爲家中的災難而哭號。
《SDA》善唱哀歌的:指雇來哀悼的人,在葬禮時唱哀歌(見耶9:17注釋)。
5:17 在各葡萄園必有哀號的聲音,因為我必從你中間經過。這是耶和華說的。
《SDA》各葡萄園:係原先歡樂的場所(見賽16:10)。
5:18 想望耶和華日子來到的有禍了!你們為何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沒有光明,
《新》耶和華的日子:那日耶和華神要以征服全世界的勝利者姿態顯現,證明祂真是世人的主宰(見8:9;賽2:11、17、20等註釋)。以色列一直在企盼這日的來臨,並期望到那時會以祂子民的身分被高舉。阿摩司卻警告他們,那日必會來臨,卻非如他們所期待的那樣;對以色列來說,那將是一個「黑暗沒有光明」的日子(5:20),因為他們對神不忠。(參林前1:8;3:12-15;5:5;林後1:14;腓1:6、10;2:16中「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及類似的說法。)阿摩司主要是針對以色列,指出有一決定性的審判將即刻臨到,並不專指末日的審判。
《啟》以色列人以為“耶和華的日子”來到時,敵人都被滅,他們都要蒙恩典得榮耀。但先知說,以色列人到那日一樣要因自己所犯的罪受審判。
《SDA》想望:以色列人指望“耶和華的日子”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好處:從仇敵手中解救出來;無比的繁榮;在列國中地位顯赫。阿摩司警告說,那日給他們帶來的適如其反。
《SDA》有禍了:先知警告那些信賴以色列與上帝所立之約,以爲宗教儀式會使他們蒙祂悅納的人。
《SDA》爲何:先知告訴以色列人,與他們的期待相反,由於他們的罪孽,“耶和華的日子”將是禍患和死亡的日子。國家要滅亡,人民要受到囚擄。
5:19 景況好像人躲避獅子又遇見熊,或是進房屋以手靠牆,就被蛇咬。
《新》19~20:這兩幅圖畫(5:19)生動地強調神將執行的審判是無法避免的。
《啟》19~20:作者用生動的比喻:躲開獅子遇到熊,逃進屋子又被蛇咬,來說明刑罰無可走避。
5:20 耶和華的日子不是黑暗沒有光明嗎?不是幽暗毫無光輝嗎?
《SDA》再次警告百姓,他們對於“耶和華的日子”的奢望乃是幻想(第18節)。詳見摩8:9注釋。
5:21 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
《新》21~27:神再次直接向以色列說話,指責他們不忠誠。
《新》21~23:這三節經文總括以色列當時的宗教生活,並予以否定。他們的宗教制度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但錯在崇拜者個人以及他們崇拜的方式。由於他們的言行違背了神的律法,他們沒有資格到神面前來(見賽1:11-15及註釋)。
《新》我…不喜悅:(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我…不能忍受」)直譯作「我無法存喜悅的心吸入」。
《啟》21~24:“公平”與“公義”是人為神接納的先決條件。這正是以民看不起而拋棄了的原則(7節),沒有了這些,背離正道的百姓怎可到神面前來。節期、嚴肅會、燔祭和素祭原來的意思都是好的,但百姓在生活中已無公平和公義的實質,徒具表面的儀式,神決不悅納,唯有公義如長江大川滾滾而流,社會才能樂享真正和平與興旺。
《SDA》我厭惡:拘泥外表的宗教,無法在審判的時候得到上帝的悅納。水果的食用價值不是憑著其大小和色擇。同樣,崇拜的價值也不單憑外表儀式的規範和華麗。
《SDA》節期:鑒於以色列人邪惡的生活,這些節期只能表明他們的僞善(見賽1:11-15注釋)。
5:22 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
《SDA》獻燔祭:這一節說明,以色列人雖然拜偶像,卻仍然遵守摩西律法的一些儀式。
《SDA》素祭:即麵或穀物的供物(見民15:4注釋)。
5:23 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
《SDA》你們歌唱的聲音:百姓虛僞和表面的敬拜,使他們的歌聲在上帝耳中成了乏味討厭的噪音(見結26:13)。
《SDA》琴:希伯來語是nebalim,係12弦的豎琴。器樂和聲樂都是聖殿崇拜的組成部份(見代上16:42;23:5;25:6-7)。
5:24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新》公平…公義:原是被神接納的先決條件;但卻被以色列人所拒絕、所蔑視(參5:7、10、12下)。
《新》大水滾滾…江河滔滔:與全年中大多數時間河牀乾涸的情景成對比。此一明喻十分恰當:正如草木、禽獸在水源充足之地繁盛,人的生命也必在公平和公義的環境下日益興旺。
《SDA》公平:即“公正”。
《SDA》江河滔滔:指四季常流的水,而不是季節性的河道(見撒上17:3注釋)。這個美麗的比喻體現了上帝對以色列的期望(見耶5:15注釋),也是祂對今日祂子民的期望。
5:25 「以色列家啊,你們在曠野四十年,豈是將祭物和供物獻給我呢?
《新》以色列與耶和華之間正當關係的建立,向來就不是以獻祭為首要的條件,而是以人對神的順服為主(見撒上15:22-23;參羅1:5)。
《啟》神帶領以色列人經歷曠野生活40年,所要求的不是那些祭物,而是順服神的心,遵守以神的慈愛和公義為基礎的律法、誡命與訓誨。
《SDA》即使在曠野流浪,根本無法與外界的偶像崇拜接觸的時候,以色列人也沒有把上帝應得的忠誠和順從“獻給”祂(見詩78:37)。
5:26 你們抬著為自己所造之摩洛的帳幕和偶像的龕,並你們的神星。
《新》這節晦澀的經文指出以色列拜偶像的惡習,但至於是指他們長久以前在曠野流浪時,或是近期內在應許之地所行,還是兼指兩者,卻不明確。
《SDA》爲自己所造:揭露了背道者的基本動機,就是滿足自己。所有的偶像崇拜實質上都是自我崇拜。司提反在提到阿摩司預言的這一部份時(見徒7:42-43),強調的是以色列人偶像崇拜的事實,而不是他們偶像崇拜的細節。
《SDA》帳幕:希伯來語是sikkuth。作爲專有名詞時可以作爲神的名字。但這裏只是指帳篷或神龕。
《SDA》摩洛:或“你們的王”。
《SDA》龕:原文可作爲專有名詞,但不能確定是什麽神。有人認爲這只是普通名詞,意爲一個偶像的“支架”或“基部”。
5:27 所以我要把你們擄到大馬士革以外。」這是耶和華名為萬軍之 神說的。
《新》指最後一次的懲罰,從神所賜的土地上被放逐到偏僻的異邦。
《SDA》把你們擄:上帝常常藉著人,通常是惡人來懲罰違抗祂的罪(見撒下24:13;見代下22:8注釋)。
《SDA》大馬士革以外:大馬士革是北方強國亞蘭(敘利亞)王國的首都。在亞述人控制那個地區以前,亞蘭人是上帝用來懲罰祂子民的悍敵(見王下13:7)。上帝不久前從亞蘭人手中解救了以色列人,把大馬士革交在他們手中(見王下14:23-28)。但由於以色列繼續背道,以色列最近勝利的所在地大馬士革,將成爲他們被擄的通道。亞述人不久就要把以色列的俘虜帶到大馬士革以外更遠的地方。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哀歌,為民而寫;人心可有同哀?可明瞭為何要哀?
5:1 阿摩司為他的聽眾作了一首哀歌,彷彿他們已被毀滅一樣。這必使百姓震驚不已,因為他們深信自己的財富和所持守的宗教禮儀可作自己的保障;但是,阿摩司卻為他們終必遭遇的毀滅而哀號。
在現今的世界裡,真的只有尋求耶和華的才能存活?
5:6 對於這個沉溺於罪惡,已近垂死邊緣的世界,只有一個正確的補救方法——“要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罪惡的結局是毀滅,但尋求神卻必有盼望。遇到難處,要尋求神;遇有心靈上的不安或掙扎,也要尋求神。若有他人正在掙扎當中,就當勸勉他們尋求神。
公平成了茵蔯,公義被丟於地,這地本應是……
5:7 城門口本是公平審斷之地,也是貧寒者、受壓迫之人得釋放的地方;可是如今已變成貪婪和不義之處了。
今人如同古人一樣,追尋星座奧秘,其實在其奧秘背後人要知道的是……
5:8 昴星和參星是空中的星座。數千年來,航行者都確信恆星穩定不變,以致他們把生命和運數都寄託於此。然而,星宿穩定不變,井然有序,乃是要引導我們探索這一切背後的那位創造主。
責備人的被人怨恨,說正直話的被人憎惡,真是如此不堪?我們的世界呢?
5:11-12 “在城門口責備人的”指忠誠的審判官,是為正義而戰的鬥士。如果人因為秉行公義而遭他人嫉恨,這個社會必定混亂不堪;社會上如果到處在剝削貧寒無助者,又嫉恨真理,這社會必定會滅亡。
苦待義人,屈枉正直?我們或不會;但不看重貧寒人呢?……
5:11-12 為何神一再強調,並提醒我們對貧寒及有需要之人所持的態度?因為我們對富裕的人,或是對待地位平等的人所持的態度,往往只顯示我們想從他們身上得著某種利益。惟有貧寒人一無所有,不能帶給我們甚麼利益,我們所持的態度就直接反映出我們的真性情。我們應當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像基督一樣,只願付出,不望收取?我們對待貧寒人的態度,應當像我們希望神對待我們的一樣。
這裡所說的也許有點嚴重,但卻正好用以反省自己對貧窮人的態度;我的態度嘛……
5:11-12 以下是一般人對貧寒及有需要之人袖手旁觀的八個藉口:(1)他們根本不值得幫忙,他們自己闖出來的禍,自然要自己負責。(2)神要我幫助貧窮人,但不是現在。(3)我們不認識他們。(4)我也有自己的需要。(5)我所捐的金錢不是被浪費糟蹋,就是被竊取盜用,根本落不到他們手上。(6)我會因此而變得拮据。(7)我不知從何處著手,也沒有時間去做。(8)我微薄的捐獻成不了大事。
與其滿口搪塞之詞,不如反問有甚麼實際可行之法。你的教會有幫助他人的計劃嗎?你可否參加志願工作,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為貧困人謀福利呢?孤身一人,你能做的不多,但如果能結合眾人的力量,必成就大事。
先知的警告切中今日時弊,只是,知道如此我們可以做甚麼?
5:15 如果以色列能剷除假見證,清除賄賂及貪污等等腐敗的行徑和制度,堅持秉公行義,那就表明是由衷的改變。但念這經文時,切勿掉以輕心,或以為只是勸勉之詞,當知這是一項命令,要我們改革身處的法律及社會制度。
他們因何事而哭號哀號?竟要雇人去哭呢?
5:16 在以色列地,不為死人舉哀是極為糟榚的,因此,喪禮當中,號咷大哭是尋常的事。專職受雇的哀哭者(一般為婦人)會大聲哀號,並唱誦哀歌和弔唁文。阿摩司說,那時喪禮多不勝數,以致這些專職的哀哭者也供不應求,連農夫也要從田裡被叫上來幫忙哭號。(參耶9:17-20)。
耶和華的日子嘛,就是……是 ……原來我不太明白,你呢?
5:18 在此,“耶和華的日子”指亞述軍隊即將帶來的毀壞,亦指神將來的審判。對忠心的人來說,“耶和華的日子”將會充滿榮耀;但對悖逆的人來說,這日子就是黑暗和毀滅。(關於耶和華的日子,參珥1:15註釋。)
想望耶和華的日子,我會這樣想嗎?
5:18-24 百姓渴想耶和華的日子,以為到了那日一切困難都會解決。但神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耶和華的日子將要帶來公平正義,並按此帶來百姓因犯罪而應得的懲罰。
甚麼,人所行的儀式、獻祭,神都不喜歡,祂真正要的是甚麼?我又是以甚麼敬拜祂?
5:21-23 神憎厭百姓偽裝出來的種種虛儀和虛假的敬拜(“節期”和“嚴肅會”)。如果我們生活敗壞,只靠宗教禮儀及傳統去偽裝,神必鄙視我們的敬拜,也不悅納我們所奉獻的。祂要的是真誠的心靈,而非偽善者的讚歌。當你在教會敬拜時,你關心的是自己的形像,還是自己對神的態度?
怎麼他們仍在拜偶像呢?
5:26 在過去的日子,以色列已轉去敬拜各種星宿——寧取悅於自然界而不去取悅掌管大自然的神(參王下23:4-5);外邦的宗教容許人放縱情慾,或以各種手段致富。既然他們拒絕順服敬拜獨一的真神,其結果必是自招毀滅。
以色列真的會被擄到大馬士革?
5:27 以色列真的被擄到大馬士革以外的地方——亞述。神的懲罰不僅是擊敗他們,更要把他們完全趕離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