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20100423創世記16章7-16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16:7 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她,

  《新》耶和華的使者:既然耶和華的使者是以第一人稱的身分替神說話(16:10),而夏甲又稱他為「那對他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神』」(16:13),這使者似乎一方面是與耶和華有別(他被稱為「使者」希伯來文「天使」是「使者」的意思),另一方面又被認為是神。類似的區別和認同也在下列經文出現:19:1、21;31:11、13;出3:2、4;士2:1-5;6:11-12、14;13:3、6、8-11、13、15-17、20-23;亞3:1-6;12:8。傳統的基督教解釋是:這位「使者」(「天使」)就是在道成肉身以前,以神的使者及僕人身分顯現的基督。但也可解釋為:身為耶和華的使者,這「使者」就代表神,並有足夠資格能以「差他者」的身分說話(人也如此接納)(特別見19:21;參18:2、22;19:2)。因此,這「使者」是否就是三位一體神的第二位,仍不能確定。

  《新》書珥:位於埃及東面(見25:18;撒上15:7)。

  《啟》書珥:在別是巴以南,接近埃及。夏甲是埃及女子(1節),想逃回家鄉,可能已在路上好幾天,現在到達了加低斯附近(14節)。

  《SDA》耶和華的使者:管大多數保守的解經家都認爲這神格中的第二位,但我們無法確定祂是否以人的形出現。天使經常奉命來傳達上帝對人的信息,這位耶和華的使者可能被夏甲理解爲耶和華本身(第13節),或耶和華的代表。上帝本身屢次向亞伯蘭顯現(徒7:2;創12:1;13:14;15:1;17:1;18:1;21:12)。只有一次是一位天使奉命向他說話(創22:11、15)。這裏的記載與那位天使的來訪十分相,但與上帝本身顯現的那些經有著很大的差別。

  《SDA》書珥路上:夏甲在回她故鄉埃及的路上,幾乎已到達埃及的邊境(見創25:18;撒上15:7)。原文水泉一詞前面的定冠詞暗示著這是一個特定的、所周知的水泉。

16:8 對她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夏甲說:「我從我的主母撒萊面前逃出來。 」

  《新》我從我主母面前逃出來:夏甲尚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她只能回答使者的頭一個問題。

16:9 耶和華的使者對她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裏,服在她手下」;

  《SDA》希伯來文動詞是第6節中譯爲苦待一詞的另一種動詞形式。不論撒萊會怎樣苦待她,夏甲都必須回去溫順地服在撒萊手下。

  《SDA》上帝並沒有寬容撒萊對夏甲粗暴的作法。祂將懲罰那些濫用職權的人,但祂很少將這種職權付給那些忍受粗暴與不公待遇的人。溫順柔和是上帝期盼祂兒女所應具有的品格(見弗6:5;西3:22;彼前2:18-23)。

16:10 又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

  《新》這應許在17:20又被提起,到25:13-16時才實現。

  《SDA》上帝理解夏甲所面臨的窘境,也知道責任主要不在她身上。夏甲尊敬了真神,祂不會在困境中抛棄她。祂在那裏向她這樣一個奴隸所發的應許是絕無僅有的。這個應許使夏甲大得安慰。他的兒子雖然不是神聖計劃中的那個兒子,但他依然可以分享上帝向亞伯蘭所發的應許。上帝曾應許要使亞伯蘭的後裔繁多,祂並沒有將這個應許局限撒萊的後裔之中。因此,祂嚴格履行祂的應許。但屬靈的福氣祂留給了應許所原定的後裔以撒(見加4:23-30;羅9:7-8)。

16:11 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 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

  《啟》以實瑪利:意思是神聽見,他是亞伯蘭和夏甲所生的兒子,也是阿拉伯人公認的祖先。有十二族從他而出(17:20),和以色列民世世為仇。

  《SDA》這是上帝第一次爲一位未出生的嬰兒起名字(見創17:19;路1:13、31)。祂此向夏甲表明祂對她及其後裔的關心。以實瑪利就是上帝聽見的意思。這個名字提醒著以實瑪利,他是上帝仁慈眷佑的一個對象。

16:12 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

  《新》野驢:離開常人居住之地,以實瑪利會如野驢一般,在曠野流浪(見伯24:5;何8:9)。

  《新》住在東邊:撒萊與夏甲之間的敵意(見16:4-6),也傳遞到後代中。

  《啟》以實瑪利要住在亞伯蘭其他後裔的東邊。

  《啟》東邊:一詞除了說明地理位置,也表明一種與住在西邊的以色列人隔離和對峙的關係,正是幾千年來中東地區情況的寫照。

  《SDA》他爲人必像野驢:這裏將他比作在沙漠中隨意遊蕩的、無法馴服的野驢,生動地描述了貝都因人馳騁荒漠、對自由的熱愛。他們粗獷儉樸,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美景而厭惡城市的生活。伯39:5-8節對野驢作了一個極賦詩意的描繪。

  《SDA》他的手要攻打人:這是對多數自稱爲以實瑪利後代的阿拉伯人的確描述。許多強大的國家曾試圖征服阿拉伯半島,順服他們的意志,但沒有一個獲得長期的成功。阿拉伯人一直保持著他們的獨立,上帝一直保守著他們,使他們成爲祂仁慈眷佑的永久念。他們今日依舊是這一神聖預言之真實性的一個不可辯駁的證據。

16:13 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 神」。因而說:「在這裏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

  《新》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人相信看見神的面會導致死亡(見32:30;出33:20)。

  《SDA》這個經使夏甲確信上帝向她說了話。她顯然相信凡看見上帝的人必定要死(出20:19;33:20),因此她因看見祂卻仍存活而感到驚訝。因此她稱祂爲看顧人的上帝,因祂不僅看顧了她,並在她危難時來到她面前,允許她看見祂而依舊存活。

16:14 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

  《新》庇耳拉海萊:(原文譯註:那看顧我的永生神之井之意)。另一種與此處上下文符合的可能譯法是:「井名叫那看顧我的神並永活的神」。

  《啟》庇耳拉海萊:意思是我的永活看顧者的井,記念神給她和腹中塊肉永遠的護庇。

  《SDA》從此這井被稱爲那看顧我的永活者之井代以來,在這口井旁飲水的阿拉伯人都會想起上帝曾在這裏親自向他們的祖先顯現。

  《SDA》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這井在創24:62和25:11節也提到過,但其地理位置不詳。由巴列也是一個不爲人知的地名,因此我們只能說這井一定位迦南西南部的加低斯的西邊,前往埃及的路上。有些學者將其認定爲愛因加低斯井。阿拉伯人稱該井爲每拉希夏甲。

16:15 後來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

  《啟》夏甲回來,亞伯蘭負起了全部責任,給夏甲生的孩子取名,並願以此子為後(17:18)。但信實的神所應許的,並為人類的救贖所預備的,不是人有限的信心所能完全見到。在下一章將讀到神如何堅守祂所立的約。

  《SDA》按照上帝給夏甲的命令,亞伯蘭給他的兒子起名叫以實瑪利。在以後十三年裏,亞伯蘭似乎一直以爲以實瑪利就是所應許的後裔。當亞伯蘭九十九歲的時候,上帝的旨意才更清晰地向他展示(見創17:1、18)。

16:16 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問題已經出現,逃避不是辦法,怎辦?
16:8 夏甲從主母和煩惱中逃出,耶和華的使者則勸她:(1)回到主母撒萊那裡去,面對問題的來源;(2)順服主母;不管她怎樣有理,都要改善對撒萊的態度。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正視問題、領受神的幫助、改變自己的態度、做當做的事,才是智慧之舉。

神可以修正錯誤,把缺乏變為祝福。你可曾經歷祂這樣的幫助?
16:13 撒萊、亞伯蘭和夏甲都犯了嚴重的錯誤:(1)撒萊用自己的方法來處理事情,將使女給亞伯蘭作妾。(2)亞伯蘭依從撒萊的計劃,但當情勢不妙的時候,卻不肯幫助解決困難。(3)夏甲則逃避困難。雖然事情被弄得一團糟,神卻顯示祂能使萬事變得有益處(參羅8:28)。撒萊和亞伯蘭得到了他們極其渴望得到的兒子,夏甲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只要我們願意讓神幫助我們,就沒有難以解決的問題。

2010年4月23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期待春天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傳道書3章12節)

  這是個漫長寒冷的冬天,我渴望溫暖日子的來臨。我已經看厭了光禿禿的樹和滿地了無生氣的枯葉。我渴望看見野花在枯枝爛葉中冒出頭,綠色來臨重染樹林的景象。

  然而,當我期待我最喜愛的季節來臨時,我聽到我母親的聲音說:「不要在期待中虛擲生命。」

  如果你像我,你或許會聽見自己這麼說:「當某些事情發生,我就會……;或者某某人這樣做,我才會那樣做;如果……或者我就會快樂,……或者我就會滿足。」

  在追求美好的未來當中,我們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天氣或環境如何,每一天都是上帝所賜的禮物,是為了榮耀祂。

  根據作家羅恩·艾施(Ron Ash)所說:「我們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學習著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用心學吧,因為我們今天所經歷的,能帶領我們到上帝明天想要我們去的地方。」

  在每個季節,都有讓我們喜樂和行善的理由(傳道書3章12節)。對我們來說,每天的挑戰就是找到值得喜樂並行善的事,然後身體力行。JAL

正如冬去春來,
生命也是如此;
即使烏雲瀰漫,
勿忘上帝之時。Sper

每個季節都有值得歡欣的理由。




-----------------------------------------------------------------------------------------------靈修靜思

拓廣胸襟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

  城市人大都戴眼鏡,而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因視力衰退、改變而要更換。但舊的眼鏡又很難借予其他人用,因此不少人家裡都會保留著一些舊眼鏡,既用不上,又捨不得丟棄。一位年長的親人幾年前返天家,收拾他的遺物時,發現他保存著一大堆舊眼鏡。我深知這位親人平素熱心助人,保存舊眼鏡也許是為了有天能送予別人;因此雖然他已去世幾年,我依舊保存著他這批遺物,盼望有天能圓他的心願。

  沒想到最近聽到「奧比斯眼科飛行醫院」的呼籲,向香港市民徵集舊眼鏡。教會中的傳道同工聽到這呼籲,在得到其他牧者、同工一致同意下,在教會公開刊登通告,向弟兄姊妹收集。牧者更藉此提出教會該更多關懷社區,關懷身邊的窮人;不是單單往內看,而是向外對社區、對世人的需要敏銳。對世界充滿關懷,造就信徒有更廣闊的胸襟、視野,不單看見自己的難處,或只關心自己教會人數的增長。這樣的教會,這樣的信仰,在這末後的世代才會散發出真正感召人心的信息。      ~徐道勵




-----------------------------------------------------------------------------------------------生命的改造/知信行網上團契

心的改造:誠實,忍耐,虛心
神與謙卑者同居

經文:以賽亞書五十七14-15

  那自有永有,創造天地的至高者親自宣佈要與那些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事實上,神在歷史裡一直都以行動見證和啟示祂要與有這屬靈品質的人同住同行,例如

  摩西:「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

  基甸:「主阿,……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大衛:「主阿,我是誰,你倒要來親近我?」

  以賽亞:「禍哉,……因我是嘴唇不潔的人。」

  彼得:「主阿,離開我,因我是個罪人。」

  這些人都因有神的同居而獲心靈被甦醒的恩典。神將自己一切的能力和資源帶給他們,也將這些人一切的需要帶到祂的居所。

  唯獨當我們真正見到神、認識祂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到自我的卑微不配,產生謙卑痛悔的心,也唯獨在這情況,神才與我們同居。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