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16:7 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她,
《新》耶和華的使者:既然耶和華的使者是以第一人稱的身分替神說話(16:10),而夏甲又稱他為「那對他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神』」(16:13),這使者似乎一方面是與耶和華有別(他被稱為「使者」—希伯來文「天使」是「使者」的意思),另一方面又被認為是神。類似的區別和認同也在下列經文出現:19:1、21;31:11、13;出3:2、4;士2:1-5;6:11-12、14;13:3、6、8-11、13、15-17、20-23;亞3:1-6;12:8。傳統的基督教解釋是:這位「使者」(「天使」)就是在道成肉身以前,以神的使者及僕人身分顯現的基督。但也可解釋為:身為耶和華的使者,這「使者」就代表神,並有足夠資格能以「差他者」的身分說話(人也如此接納)(特別見19:21;參18:2、22;19:2)。因此,這「使者」是否就是三位一體神的第二位,仍不能確定。
《新》書珥:位於埃及東面(見25:18;撒上15:7)。
《啟》書珥:在別是巴以南,接近埃及。夏甲是埃及女子(1節),想逃回家鄉,可能已在路上好幾天,現在到達了加低斯附近(14節)。
《SDA》耶和華的使者:儘管大多數保守的解經家都認爲這神格中的第二位,但我們無法確定祂是否以人的形像出現。天使經常奉命來傳達上帝對人的信息,這位“耶和華的使者”可能被夏甲理解爲耶和華本身(第13節),或耶和華的代表。上帝本身屢次向亞伯蘭顯現(徒7:2;創12:1;13:14;15:1;17:1;18:1;21:12)。只有一次是一位天使奉命向他說話(創22:11、15)。這裏的記載與那位天使的來訪十分相像,但與上帝本身顯現的那些經歷有著很大的差別。
《SDA》書珥路上:夏甲在回她故鄉埃及的路上,幾乎已到達埃及的邊境(見創25:18;撒上15:7)。原文“水泉”一詞前面的定冠詞暗示著這是一個特定的、眾所周知的水泉。
16:8 對她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夏甲說:「我從我的主母撒萊面前逃出來。 」
《新》我從我主母…面前逃出來:夏甲尚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她只能回答使者的頭一個問題。
16:9 耶和華的使者對她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裏,服在她手下」;
《SDA》希伯來文動詞“服”是第6節中譯爲“苦待”一詞的另一種動詞形式。不論撒萊會怎樣苦待她,夏甲都必須回去溫順地服在撒萊手下。
《SDA》上帝並沒有寬容撒萊對夏甲粗暴的作法。祂將懲罰那些濫用職權的人,但祂很少將這種職權託付給那些忍受粗暴與不公待遇的人。溫順柔和是上帝期盼祂兒女所應具有的品格(見弗6:5;西3:22;彼前2:18-23)。
16:10 又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
《新》這應許在17:20又被提起,到25:13-16時才實現。
《SDA》上帝理解夏甲所面臨的窘境,也知道責任主要不在她身上。夏甲尊敬了真神,祂不會在困境中抛棄她。祂在那裏向她這樣一個奴隸所發的應許是絕無僅有的。這個應許使夏甲大得安慰。他的兒子雖然不是神聖計劃中的那個兒子,但他依然可以分享上帝向亞伯蘭所發的應許。上帝曾應許要使亞伯蘭的後裔繁多,祂並沒有將這個應許局限於撒萊的後裔之中。因此,祂嚴格履行祂的應許。但屬靈的福氣祂留給了應許所原定的後裔以撒(見加4:23-30;羅9:7-8)。
16:11 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 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
《啟》以實瑪利:意思是“神聽見”,他是亞伯蘭和夏甲所生的兒子,也是阿拉伯人公認的祖先。有十二族從他而出(17:20),和以色列民世世為仇。
《SDA》這是上帝第一次爲一位未出生的嬰兒起名字(見創17:19;路1:13、31)。祂藉此向夏甲表明祂對她及其後裔的關心。以實瑪利就是“上帝聽見”的意思。這個名字提醒著以實瑪利,他是上帝仁慈眷佑的一個對象。
16:12 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
《新》野驢:離開常人居住之地,以實瑪利會如野驢一般,在曠野流浪(見伯24:5;何8:9)。
《新》住在…東邊:撒萊與夏甲之間的敵意(見16:4-6),也傳遞到後代中。
《啟》以實瑪利要住在亞伯蘭其他後裔的東邊。
《啟》東邊:一詞除了說明地理位置,也表明一種與住在西邊的以色列人隔離和對峙的關係,正是幾千年來中東地區情況的寫照。
《SDA》他爲人必像野驢:這裏將他比作在沙漠中隨意遊蕩的、無法馴服的野驢,生動地描述了貝都因人馳騁荒漠、對自由的熱愛。他們粗獷儉樸,沉迷於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美景而厭惡城市的生活。伯39:5-8節對野驢作了一個極賦詩意的描繪。
《SDA》他的手要攻打人:這是對多數自稱爲以實瑪利後代的阿拉伯人的準確描述。許多強大的國家曾試圖征服阿拉伯半島,及順服他們的意志,但沒有一個獲得長期的成功。阿拉伯人一直保持著他們的獨立,上帝一直保守著他們,使他們成爲祂仁慈眷佑的永久記念。他們今日依舊是這一神聖預言之真實性的一個不可辯駁的證據。
16:13 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 神」。因而說:「在這裏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
《新》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人相信看見神的面會導致死亡(見32:30;出33:20)。
《SDA》這個經歷使夏甲確信上帝向她說了話。她顯然相信凡看見上帝的人必定要死(出20:19;33:20),因此她因看見祂卻仍存活而感到驚訝。因此她稱祂爲“看顧人的上帝”,因祂不僅看顧了她,並在她危難時來到她面前,允許她看見祂而依舊存活。
16:14 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
《新》庇耳拉海萊:(原文譯註:“那看顧我的永生神之井”之意)。另一種與此處上下文符合的可能譯法是:「井名叫那看顧我的神並永活的神」。
《啟》庇耳拉海萊:意思是“我的永活看顧者的井”,記念神給她和腹中塊肉永遠的護庇。
《SDA》從此這井被稱爲“那看顧我的永活者之井”。歷代以來,在這口井旁飲水的阿拉伯人都會想起上帝曾在這裏親自向他們的祖先顯現。
《SDA》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這井在創24:62和25:11節也提到過,但其地理位置不詳。由於巴列也是一個不爲人知的地名,因此我們只能說這井一定位於迦南西南部的加低斯的西邊,前往埃及的路上。有些學者將其認定爲愛因加低斯井。阿拉伯人稱該井爲每拉希夏甲。
16:15 後來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
《啟》夏甲回來,亞伯蘭負起了全部責任,給夏甲生的孩子取名,並願以此子為後(17:18)。但信實的神所應許的,並為人類的救贖所預備的,不是人有限的信心所能完全見到。在下一章將讀到神如何堅守祂所立的約。
《SDA》按照上帝給夏甲的命令,亞伯蘭給他的兒子起名叫以實瑪利。在以後十三年裏,亞伯蘭似乎一直以爲以實瑪利就是所應許的後裔。當亞伯蘭九十九歲的時候,上帝的旨意才更清晰地向他展示(見創17:1、18)。
16:16 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問題已經出現,逃避不是辦法,怎辦?
16:8 夏甲從主母和煩惱中逃出,耶和華的使者則勸她:(1)回到主母撒萊那裡去,面對問題的來源;(2)順服主母;不管她怎樣有理,都要改善對撒萊的態度。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正視問題、領受神的幫助、改變自己的態度、做當做的事,才是智慧之舉。
神可以修正錯誤,把缺乏變為祝福。你可曾經歷祂這樣的幫助?
16:13 撒萊、亞伯蘭和夏甲都犯了嚴重的錯誤:(1)撒萊用自己的方法來處理事情,將使女給亞伯蘭作妾。(2)亞伯蘭依從撒萊的計劃,但當情勢不妙的時候,卻不肯幫助解決困難。(3)夏甲則逃避困難。雖然事情被弄得一團糟,神卻顯示祂能使萬事變得有益處(參羅8:28)。撒萊和亞伯蘭得到了他們極其渴望得到的兒子,夏甲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只要我們願意讓神幫助我們,就沒有難以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