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書亞人比勒達回答說:
《新》1~4:比勒達不滿約伯,認為約伯藐視他。他覺得約伯情緒衝動的反應,是自我中心和不合理性的表現。
《啟》比勒達第二次發言,言詞遠不若以利法含蓄,歷述惡人遭逢苦難、不幸乃行惡的證據(5-21節)。
《SDA》比勒達見約伯如此蔑視朋友的意見,就非常生氣。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就對約伯大加責罵,想威脅他就範。他爲惡人的結局勾畫了一幅空前可怕的圖景,暗示約伯,如果他不改變做法,結局將更慘。比勒達認爲約伯已經成爲惡人(第5、21),是邪惡的化身。對待一個如此墮落的人來說,無論什麽懲罰,都不算過分。
18:2 你尋索言語要到幾時呢?你可以揣摩思想,然後我們就說話。
《SDA》要到幾時:比勒達責備約伯話太多。他先前也有過類似的責備。原文主語用第二人稱複數的原因不明。可能比勒達認爲約伯有同夥在場。或他不是對約伯一個人說話,也是對與約伯有相同看法的人說話。
《SDA》揣摩思想:即觀察、注意、思考、少說多想。然後我們從容不迫地答覆你的話。
18:3 我們為何算為畜生,在你眼中看作污穢呢?
《SDA》畜生:比勒達可能指約伯在伯12:7中的話:走獸也必指教你們有關上帝的事。本節大意是約伯沒有重視他們自以爲有智慧的看法。
《SDA》污穢:約伯並沒有這樣說他的朋友們。這是歪曲事實。
18:4 你這惱怒將自己撕裂的,難道大地為你見棄、磐石挪開原處嗎?
《啟》比勒達質問約伯:是不是他認為自己非常特殊,連人有罪必受罰這條像自然律一樣可以放諸天下而皆準的法則,也會因約伯的緣故而改變?
《SDA》將自己撕裂:可能是指伯16:9,說上帝“發怒撕裂”他。
《SDA》爲你見棄:世界的軌跡會按你的願望而改變嗎?約伯是在癡心妄想(見伯3:3-6)。比勒達的責備並非完全不公正,但他沒有考慮到苦難給約伯的思維所帶來的影響。
18:5 惡人的亮光必要熄滅;他的火焰必不照耀。
《新》5~21:另一首論惡人命運的詩(見8:11-19;15:20-35)。比勒達想要說服約伯:當約伯宣稱義人受苦,惡人騰達時,他是錯了。比勒達很肯定每一個惡人都要在今生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代價。
《新》惡人的亮光必要熄滅:見21:17;在箴13:9亦重複過。指亮光所象徵的生命必要滅絕。
《SDA》這裏顯然以一段格言開始,說惡人一定會遭災。本節可能指阿拉伯人好客的習慣。爲了接待客人,他們的火一直燒著(見箴13:9;24:20)。
18:6 他帳棚中的亮光要變為黑暗;他以上的燈也必熄滅。
《SDA》在東方人看來,燈火的熄滅象徵著完全的毀滅。屋裏點著燈,爐裏燒著火,表明主人的財産完好無損。而財産遭到破壞時,燈火就熄滅了(見伯21:17)。
18:7 他堅強的腳步必見狹窄;自己的計謀必將他絆倒。
《SDA》必見狹窄:比喻活動範圍將會縮小,行動受到約束,能力受到限制。
《SDA》有人認爲7-13節是指打獵時的不同技巧和方法。在第7節中,一群人出現在一個森林裏,追趕前面的獵物,逐漸縮小包圍圈。8-10節描寫抓捕獵物的網羅、圈套和陷阱。第11節暗指咆哮的獵犬凶狠地追逐獵物。12節和13節描述最後捕獲獵物。這種解釋似乎有些主觀。比勒達採用一系列比喻,可能是爲了強調獵物最終肯定會捕獲。
18:8 因為他被自己的腳陷入網中,走在纏人的網羅上。
《SDA》網羅:見詩7:15;9:15;35:8;57:6;箴26:27。惡人設計害人,反而毀了自己。
18:9 圈套必抓住他的腳跟;機關必擒獲他。
《SDA》圈套:捕鳥網。
《SDA》機關:“陷阱”。用來抓賊的。
18:10 活扣為他藏在土內;羈絆為他藏在路上。
《SDA》比勒達用他能想到的所有詞彙,來描述抓捕的技術。在古代文獻中記錄著各種各樣抓捕的方法。
18:11 四面的驚嚇要使他害怕,並且追趕他的腳跟。
18:12 他的力量必因飢餓衰敗;禍患要在他旁邊等候。
《SDA》惡人除了受苦以外,還要挨餓。
18:13 他本身的肢體要被吞吃;死亡的長子要吞吃他的肢體。
《新》死亡的長子:指苦難,見5:7(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人一出生就必遇患難」)。
《SDA》他本身的肢體:直譯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即肢體。
《SDA》死亡的長子:死亡的兒子似乎指疾病,即導致死亡之子。“死亡的長子”指特別嚴重的疾病。可能直接指約伯和他的苦難。
18:14 他要從所倚靠的帳棚被拔出來,帶到驚嚇的王那裏。
《新》驚嚇的王:描述死亡的生動詞彙,18:13將死亡擬人化。迦南文學刻畫死亡為貪婪吞噬的神祇摩特。以賽亞將這個象徵反用,說惟有耶和華能吞滅死亡,直到永遠(賽25:8;見林前15:54)。
《SDA》從……帳棚被拔出來:即失去了住宅。
《SDA》驚嚇的王:可能指死亡。
18:15 不屬他的必住在他的帳棚裏;硫磺必撒在他所住之處。
《新》硫磺:令人想起所多瑪與蛾摩拉所遭的毀滅(見創19:24)。
《SDA》不屬他的必住在他的帳篷裏。含義不明。可能指陌生人住到他家裏。
《SDA》硫磺:可能指平原城市的毀滅(創19:24),或指約伯的財産被“上帝從天上降下火來”燒掉(伯1:16),或只是用硫磺象徵毀滅。
18:16 下邊,他的根本要枯乾;上邊,他的枝子要剪除。
《新》根本…枝子:參摩2:9;象徵祖先(如見士5:14;賽14:29)與後裔(如見賽11:1、10)。
《SDA》見伯14:8。也是比喻完全的毀滅。
18:17 他的記念在地上必然滅亡;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
《新》他的記念…滅亡:比勒達似乎毫不知悉在死域還有懲罰。他認為墳墓之外惟一的報應,就是使人無後裔(見18:19),除滅他的紀念(名字)。
《SDA》記念:惡人去世時,世界不會覺得有什麽損失(見詩34:16;109:13)。
《SDA》在街上:即從世界消失。
18:18 他必從光明中被攆到黑暗裏,必被趕出世界。
《新》黑暗:見17:13;指冥界(見10:21註釋)。
《SDA》約伯視能享受舒暢的退隱之地(見伯10:21-22;17:16),比勒達卻描述爲約伯因罪而被放逐之所。
18:19 在本民中必無子無孫;在寄居之地也無一人存留。
《SDA》惡人將無家可歸,到處流浪。他在本國和暫居之處,都沒有留下後裔。比勒達可能指約伯子女的喪生。
18:20 以後來的要驚奇他的日子,好像以前去的受了驚駭。
《SDA》以後來的:被解釋爲後代。“以前去的”希伯來語是qadam,指“在前面的”,“面對”。故可解釋爲“當代的人”。有些人把這兩個分句解釋爲“從西方來的”和“從東方來的”,可能是對的,但其他地方沒有用上述形容詞來指這些地區的人。
18:21 不義之人的住處總是這樣;此乃不認識 神之人的地步。
《新》不義之人…不認識神:對神沒有切身的認識,與「邪惡」一詞同一意義(見何4:1-2、6)。
《SDA》比勒達本章的責備沒有什麽新意。他只是用強烈的措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即約伯的苦難是他自己犯罪的結果。比勒達發火的部分原因是他感到自己以前的勸戒如同對牛彈琴,沒有發揮作用。比勒達可能已經亂了分寸,只好用嚴厲的話來彌補這種缺欠。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比勒達再度發言時的態度有何變化?為甚麼?
18章 比勒達自以為知道宇宙如何運行。他把約伯的景況看成是犯罪後果的範例。比勒達駁斥約伯的說法,因為那不符合他的人生觀。譴責比勒達並不難,因為他的錯誤顯而易見。不幸的是,在自己的觀點受到威脅時,我們也常常幹同樣的事。
比勒達怎樣看死亡?我們的看法又是……
18:14 “驚嚇之王”是死亡的擬人說法。比勒達把死亡看成一個巨大的吞食者(18:13)。但聖經教導我們,神卻有能力吞沒死亡(參詩49:15;賽25:8;林前1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