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20110808以斯帖記7章1-10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1 王帶著哈曼來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馬》1~4:以斯帖的第二個筵席,有令舉國震動的結果;而震動從哈曼的家開始。在王的詢問下,以斯帖終於作出懇求。她求自己和她本族百姓的性命,因爲他們都被判了死刑。假如他們只是被賣爲奴爲婢,她也可能閉口不言,因爲這不足以彌補騷擾王的罪(4節下)。但他們面對的絕境迫使她採取行動。

7:2 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問以斯帖說:「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麼,我必賜給你;你求甚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為你成就。」

7:3 王后以斯帖回答說:「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為美,我所願的,是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

7:4 因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要剪除殺戮滅絕我們。我們若被賣為奴為婢,我也閉口不言;但王的損失,敵人萬不能補足。」

   《新》被賣:以斯帖指出哈曼對王的賄賂(3:9;4:7);她也簡述哈曼的諭旨(3:13)。

   《新》但王的損失…補足:(原文譯註:新國際版譯作「我們若只是被賣為奴為婢,我必閉口不言,因為這樣的危難不值得來打擾王」;另一譯法與和合本同。)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1)如果只是被賣為奴,則猶太人的苦難,對王而言損失不大,或(2)如果單單是被賣為奴的話,以斯帖就不會打擾王了。

7:5 亞哈隨魯王問王后以斯帖說:「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誰?這人在哪裏呢?」

   《馬》5~7上:王大怒,問誰出這令人髮指的計謀害以斯帖的族人。王后請哈曼在這時候赴筵席,實在很有智慧。她當面指責這惡人哈曼。哈曼真正的性情原形畢露了。亞哈隨魯像一隻忿怒的豹子走到御園中。當他想起自己批准這個可怕的計劃時,也許他的良心亦受到困擾,這是他始料不及的。

7:6 以斯帖說:「仇人敵人就是這惡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驚惶。

7:7 王便大怒,起來離開酒席往御園去了。哈曼見王定意要加罪與他,就起來,求王后以斯帖救命。

   《馬》7下~10:在死亡的恐懼下,哈曼求王后以斯帖救命。這時王回到房中,他瞥見“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無疑是斜倚──諸如向前靠向他的王后的舉動,這個舉動在女院是絕對禁忌的,王就以爲他要凌辱王后。哈曼的結局到了,伺候的人便蒙著哈曼的臉,那是行刑前的動作。其中一個太監告訴王說哈曼造了水架;亞哈隨魯便命人將他掛在其上吊死。這樣,哈曼便在木架上代替了末底改;這真是“自作自受”了。“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箴26:27)。哈曼的結局,正好說明害人終害己的道理。王的忿怒這才止息。

7:8 王從御園回到酒席之處,見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說:「他竟敢在宮內、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嗎?」這話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臉。

   《新》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當時人習慣靠在榻上進食(摩6:4-7;約13:23及註釋)。諷刺之處是:哈曼曾因猶太人末底改不肯向他下拜而發怒(此事發動了整個事件),現在自己竟伏在猶太女子以斯帖的面前(見6:13)。王離開房間布下了最終的扭轉局面,決定了哈曼的命運。

   《啟》參加筵席的人都是斜倚在榻上(約13:23)用餐。以斯帖這時正倚臥在榻上。哈曼驚恐之餘,顧不了對后妃應守的禮節,趁王不在,伏向王后所倚的榻,向她求情,以致冒犯王的尊嚴。

   《啟》蒙…臉:是執行死刑前的預備。

7:9 伺候王的一個太監名叫哈波拿,說:「哈曼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現今立在哈曼家裏。」王說:「把哈曼掛在其上。」

   《新》在此之前,沒有證據顯示以斯帖知道當日早晨末底改得勝的消息(6章);她是在為她同胞的生命懇求。哈波拿提出木架一事,實際上是對哈曼的第二項指控—他想殺死對王有功的人。

   《新》哈波拿:先前他曾被派去請瓦實提赴筵,開始了瓦實提被廢及以斯帖蒙選的事件(1:10);現在他有功於哈曼的敗落及末底改的高升。

   《啟》哈波拿:為七個太監中的一個(1:10),是他奉命宣召前后瓦實提,為後來以斯帖被選為后鋪路。現在也是他的一句話,哈曼被殺,末底改取得尊榮。

   《啟》以斯帖在這以前似乎還不知道末底改披王服遊行的事,而王也不知道哈曼造了木架打算吊死曾救王命的末底改的事。在這無人能預料的時刻,歷史的方向在神的干預下扭轉了過來。

7:10 於是人將哈曼掛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王的忿怒這才止息。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哈曼被處死的原因有哪些?
7:6-10 哈曼的企圖被揭露後,他先前因怨恨而策劃的陰謀,令他自嘗苦果,最後在自己為別人製備的刑架上受死。“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箴26:27)。哈曼的結局,正好說明害人終害己的道理。

惡人終於罪有應得——被人蒙了臉意味著……
7:8 給被判死刑的人蒙上面,是因為波斯國王不想看見死囚的臉。





2011年8月8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無魚之處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路加福音7章36節

  我有一位時常一起釣魚的好朋友,他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在穿上防水長靴,帶齊了全部的釣魚工具之後,他坐在卡車車斗的尾端,細查河面至少十五分鐘,搜尋接近水面的魚兒。過後,他說:「不用釣魚了,這裡根本沒有魚!」這使我想起另一個問題:「我是否想要在無魚之處得人如魚?」

  耶穌說祂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路加福音7章34節)。身為基督徒,我們要和基督一樣走入人群,但卻不要效仿世界。因此我們必須問問自己:我是否和耶穌基督一樣與罪人為友?倘若我們只與基督徒交朋友,我們便是冀望在無魚之處得人如得魚了。

  與非信徒相處是「得人如魚」的第一步,下一步則是愛,就是一份由衷的仁慈,使你能看見他們內在的掙扎和靈魂的吶喊。你可以問:「可以多告訴我一些嗎?」然後以同理心的憐憫持續關懷。喬治‧赫伯特牧師(1593-1633年)如此說:「這份友善的情誼就隱含了許多教誨。」

  這樣的愛並非出於人類天生本能,而是只能出於上帝。所以我們應當如此禱告:「主,當我今日與不信的人同在,願我傾聽憂鬱的聲音,關懷疲憊的面容、下垂的眼神。願我能放下自我,願我渴慕從祢的愛而來的活泉,願我今日能傾聽他人的心聲、展現祢的恩慈、傳揚祢的真理。」DHR



-------------------------------------------------------------------
靈修靜思

愛不止息

愛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8)

  美國有位女土名叫海倫,86歲時坐著輪椅,由女兒推到教會接受牧師的祝福及領獎,因這些年來,她親手編織了數千雙手套及搭配的帽子。

  原來她的教會在20多年前發起「織手套及帽子」活動,將織好的成品掛在教堂前大樹的樹枝上,讓貧窮的孩子選取自己喜愛的手套及帽子。海倫第一年織了25套,後來聽同工說,一個外地來的小男孩排在隊尾,手套已取完,他傷心地離開。海倫想到天寒地凍,小男孩的雙手冰冷,她很難過;之後她每年都織100套。無論何時她的雙手不停地編織,樂此不疲。

  海倫接受表揚後沒幾天,在週六上午離世,她的丈夫卡爾十分傷心,不吃不喝,夜不成眠,過了兩天,在週一也安息主懷。他們的女兒說:「父親離不開母親,現在他們一同在天家了。」原來卡爾年紀還輕就患上帕金森症,住進療養院,海倫每天上午八點去陪他,直到晚上八點,她雙手不停地編織。海倫一生平凡,沒做過大事,只是默默地編織。她雖然離世,但她織的手套溫暖了許多貧苦兒童的手及心,海倫的愛心仍存留人間。你的服事雖小,但你忠心、專注、持續的服事,必蒙神喜悅。      ~娃柔(作者為區永亮師母,熱愛文字工作)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