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9:1 「耶和華你 神將列國之民剪除的時候,耶和華你 神也將他們的地賜給你,你接著住他們的城邑並他們的房屋,
《啟》1~2:為在約旦河西的迦南地設立逃城的規定。逃城共有六座;這之前,摩西已在約旦河東為兩個半支派設立了三座(看4:41-43;《民數記》35:6註;及《約書亞記》20章)。六座逃城平均在約旦河東西兩岸的北、中與南三部分。
《馬》1~10:三座逃城已經在約旦河東設立了。摩西在這裡提醒百姓在河西再設三座逃城,而且這三座城要位於交通方便的地點,並且要築好通往幾座逃城的道路。如果通往逃城的道路失修而不能使用,逃城就名存實亡。因此採取必要的措施,使通往逃城的路暢通,確是非常重要的。好讓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避開報血仇的人(1-7節)。凡是聲稱誤殺別人的人,都可以逃往其中的一座,以等候公平的審訊。如果他被斷定為沒有謀殺的意圖,就可以住在城中享安全,不會被人尋仇報復。
百姓若取得原來應許給他們的整個境界,就要在先前所說的三座逃城外另加三座城(8-10節)。但是聖經沒有再提及這額外的三座城,因為以色列人從來沒有佔領創世記十五章18節所應許的所有土地。約旦河西的三座城是基低斯、希伯崙和示劍(書二O7)。
19:2 就要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為業的地上分定三座城。
19:3 要將耶和華你 神使你承受為業的地分為三段;又要預備道路,使誤殺人的,都可以逃到那裏去。
《啟》將迦南分為三區,每區設一逃城。
《啟》預備道路:是讓誤殺犯容易走到逃城躲避,等候公平審訊(民36:9-12)。
19:4 「誤殺人的逃到那裏可以存活,定例乃是這樣:凡素無仇恨,無心殺了人的,
19:5 就如人與鄰舍同入樹林砍伐樹木,手拿斧子一砍,本想砍下樹木,不料,斧頭脫了把,飛落在鄰舍身上,以致於死,這人逃到那些城的一座城,就可以存活,
19:6 免得報血仇的,心中火熱追趕他,因路遠就追上,將他殺死;其實他不該死,因為他與被殺的素無仇恨。
19:7 所以我吩咐你說,要分定三座城。
19:8 耶和華你 神若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擴張你的境界,將所應許賜你列祖的地全然給你,
19:9 你若謹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的這一切誡命,愛耶和華你的 神,常常遵行他的道,就要在這三座城之外,再添三座城,
《啟》如果以色列人能謹守遵行神的道,不流無辜之人的血,應在擴張了的國土上再添三座逃城,來保護無辜的人,維持公道。這件事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沒有實現,因為他們不但未能得到整個應許之地(大衛、所羅門王時代的擴大版圖只是曇花一現),而且因為倒行逆施,國家分裂,遭到國破家亡的命運。
19:10 免得無辜之人的血流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為業的地上,流血的罪就歸於你。
19:11 「若有人恨他的鄰舍,埋伏著起來擊殺他,以致於死,便逃到這些城的一座城,
《馬》11~13:逃城不會為故意殺人者提供安全的避難所。縱使他達到這些城中的一座,長老也要考慮所取得的證據,若發現他是有罪的,便要把他交在報血仇的人手中。
19:12 本城的長老就要打發人去,從那裏帶出他來,交在報血仇的手中,將他治死。
19:13 你眼不可顧惜他,卻要從以色列中除掉流無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
19:14 「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承受為業之地,不可挪移你鄰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
《新》地界:(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界石」)這些石塊是用來標示田地和產業的界線。不合法地挪移它們,以擴張自己的產業,是件嚴重的罪行。
《啟》古代社會劃分地界,立石為記,也用樹木等物作記號。挪移地界就是侵奪他人土地。
《馬》地界是一塊放在地裡的石頭,用以表示一個人得地的邊界。人可以在夜間靜靜地挪移這些地界,以擴闊自己的農場,同時欺騙鄰舍。這節經文為何放在一段提到司法慣例──即逃城和真假見證──中間,原因難以理解,但其位置並沒有使這教訓變得模糊。
19:15 「人無論犯甚麼罪,作甚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
《啟》15~21:這是保持司法公正的規定。法庭必須有足夠的證據(兩個以上的見證人)才能定案。審判事宜由審判官和通曉律法的祭司辦理(18節)。證據由見證人提供。為了防止作假見證誣陷人,做假見證的人要按他指控他人的罪狀而受處分(18-19節)。新約時代,使徒也引用舊約的先例來解決教會內的爭執(提前5:19;太18:16)。
《馬》15~21:在法律訴訟裡,一個人的見證是不足夠的,必須有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假見證要由祭司和審判官來查究(一七8-9),並以被告受指控的罪狀懲罰那作假見證的(16-21節)。
在西方文化裡,“以眼還眼”和“以牙還牙”的原則被稱為Lex talionis(這拉丁文的意思是“報復的例”)。這例則往往被誤解為有懷恨的成分,但其實不然。這例不是殘酷行為的特許,而是訂定其限度,確保犯人免受酷刑,不會受過於他們所當受的。在經文裡,這是指作假見證應受的那種懲罰。在申命記看來,假見證是一項極為嚴重的罪,應處的刑罰(19-21節)和被誣告的人一旦罪名成立所受的刑罰完全相等。這項極嚴厲的懲罰,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社會上發生這一類的假見證(20節)。
19:16 若有凶惡的見證人起來,見證某人作惡,
19:17 這兩個爭訟的人就要站在耶和華面前,和當時的祭司,並審判官面前,
19:18 審判官要細細地查究,若見證人果然是作假見證的,以假見證陷害弟兄,
19:19 你們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這樣,就把那惡從你們中間除掉。
《啟》本書多次要求除惡,不只主張嚴懲作惡者,也要把那惡本身去除。這裏和13:5;17:7;21:21等等都是除惡務盡,從根本上剷除惡的規定。
19:20 別人聽見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們中間再行這樣的惡了。
19:21 你眼不可顧惜,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啟》以命償命:原則可看《出埃及記》21:24-25;《利未記》24:20及註,也可參《馬太福音》5:38-42。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生命受到同樣保障。人乃按神的形像而造,傷害他人生命必須用自己的生命去償還,此例非鼓勵復仇,所強調的乃積極愛護生命。主耶穌勸勉人要以德報怨,糾正後人對此法的誤解。
-------------------------------------------------------------------------------------------
<聖經靈修版/網路>
通往逃城的路要暢通無阻,因為——
19:2-3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築好通往幾座逃城的道路。如果通往逃城的道路失修而不能使用,逃城就名存實亡。有許多投奔逃城的人,真的是為著逃命,道路的保養完善與否,可能關係到人的生死存亡。古時的道路要不斷地保養維修,因為路上常常污穢泥濘,塵沙堆積,甚至有很深的坑洞且容易被水沖毀。不但要設立這種公平的制度,並且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使通往逃城的路暢通,確是非常重要的。
神為甚麼吩咐摩西設立逃城?
19:2-7 每個社會都要處理謀殺案。但是,社會應當怎樣對待誤殺人的呢?神給以色列人作了指示。在摩西的時代,報血仇是普遍又快速的事,所以神吩咐以色列人設立幾座逃城。凡是聲稱誤殺別人的人,都可以逃往其中的一座,以等候公平的審訊。如果他被斷定為沒有謀殺的意圖,就可以住在城中享安全,不會被人尋仇報復。這是神對祂的子民既公義又憐憫,二者融合的美好實例(對於逃城的詳細資料,請參看對民35:6的注釋)。
報血仇者是些甚麼人?
19:12 “報血仇的人”是與被殺之人最近的男性親屬,是家族的保護者(參民35:19)。
以牙還牙,是說人可以報仇嗎?
19:21 這一節所定的原則是給審判官使用的,並不適用於個人的報復。這種處罰犯人的態度似乎古老,但是對古時在公義與公平的審判上,的確是一種突破。那時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專制的方法來處罰罪人;這種原則卻顯明神關心公平與公義並確保犯人免受酷刑,不會受過於他們所當受的。根據同樣的公平原則,作假見證之人,也會因誣告受到被他陷害之人可能受的刑罰。制定罪有應得的處罰原則,在現今一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