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20110720傳道書6章1-12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6:1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

   《馬》1~2:人生中有個殘酷的諷刺重壓在人的身上,就是人蒙神賜他心裏所願的一切:貲財、豐富、尊榮,但不幸神使他不能享用這些東西。我們留意到所羅門埋怨神剝奪他享受財富的能力。

   然後,早逝奪去這人享受貲財的能力,把所有貲財留給一個陌生人,而不是兒子或親戚。這樣,生命當然看來像個虛空的泡沫,或者一種惡性的疾病。

6:2 就是人蒙 神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 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

   《新》2-3、6吃用…滿享…享:若將6:2與5:19比較,就能明白,能享用神的福分是一項額外的福氣,這是神的恩賜,而不是人應有或必得的權利。神把忘了這項真理的人稱為無知的人(路12:20)。

   《啟》2~6:財富和地位也是神所賜,不可當作自己的權利;只有愚昧人才以為有權享有(路12:20)。即另兒孫滿堂,又享長壽,可是心難滿足,死後且無人為他舉哀送殯。這樣的人生何若不生!

6:3 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裏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

   《新》不得埋葬:並不指沒有入土,而是死後無人舉哀,像約雅敬那樣(耶22:18-19)。

   《新》不到期而落的胎:對世俗主義者而言,人生沒有目的,只是邁向滅亡;早產夭折是走完此程最快速、最簡單的途徑(參伯3:16;詩58:8)。

   《馬》即使人有個大家庭,能活到老年,若他不能享受生命或者死後沒有正式的埋葬,這些無上的憐憫都沒有意思。事實上,一個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更令人妒忌。

6:4 因為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馬》不合時的出生虛虛而來,離去時不留名字。他的名字被遮蓋得含糊不清,就像從來沒有出生,也沒有死亡一樣。

6:5 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

   《馬》雖然那胎從來沒有見過天日或者毫無知覺,但比那吝嗇的人更能享安息。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人生中使人受不了的反常情況。

6:6 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

   《新》都歸一個地方去:只是論及我們看得見的事(即人終有一死),而不是說到死後之事(見6:12;3:21)。

   《啟》歸一個地方去:指死亡。

   《馬》即使那吝嗇的人活千年再活千年,若他不能享受生命中的好東西又有何用呢?他跟那胎兒都有同一終局,就是都進到墳墓裏去。

6:7 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裏卻不知足。

   《新》7~12:傳道者針對人的自滿,列出幾項當注意的事:人終生勞碌得來的報酬不過如曇花一現(6:7),它的價值有待爭議(6:8),且難以捉摸(6:9);人的創造力、能力與智慧都是有限的(6:10-11);人的價值觀與預測是不可靠的(6:12)。

   《馬》人的勞碌主要是為自己和家人買食物。但奇怪的是他竟然從不知足。他的收入愈多,就愈想買多些。

6:8 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甚麼長處呢?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甚麼長處呢?

   《馬》所以在這個費力的尋求中,智慧人比愚昧人沒有任何長處。而且即使窮人比眾人知道如何面對人生,他的前路也不見得有多好。

6:9 眼睛所看的比心裏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馬》能滿足於面前所擺設的菜餚總比時常渴望更多東西好。這種常渴求更多的心態就像捕風一樣愚昧。一如盧寶德所說,就像“在尋求真滿足中,迷失似地渴望這樣,又渴望那樣。”

6:10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

   《新》起了名:已被神所預定。

   《新》並知道何為人:(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人的真相已被知道」)為神所預知。

   《新》比自己力大的:指神。

   《啟》起了名:世界和人都有其特性和限度,人生的基本性質神已預定,無法改變,也跳不出此限制。

   《馬》10~11:先前所有的不論是誰,富裕或貧窮、聰明或愚蠢、年老或年幼,他已給起了名為人。這裏人代表希伯來文“adam”,意思是“紅黏土”。紅黏土又怎能與創造主相爭呢?

6:11 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甚麼益處呢?

   《啟》可譯為“越多說話,越見虛浮”。人的話語改變不了世界,徒增虛空。

6:12 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甚麼事呢?

   《馬》據傳道者所說,簡單的事實就是在這如影兒的一生虛度裏,無人知道什麼與他有益,並且無人在死後知道地上將要發生什麼事。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世事難料,惟有神的心意不變!
6:1-8:15 在這段經文中,所羅門告訴我們,對神有正確的態度能幫助我們應付目前的不義。榮華富貴不一定是好的,而患難也不全是壞的。只有神永遠是好的;如果我們按照祂的心意生活,就會心滿意足。

有福不能享,我可不想落入這種景況……
6:1-6 “神使他不能吃用”可能意味著那個人已經死了。即使人活了許多年,他的一生至終還是虛空的,因為他所積聚的一切終要留給別人。不論貧富,人人都會死。很多人想盡方法以延年益壽,增進健康;然而很少人會花費同樣的時間和精神,來關注屬靈的景況。如果我們單單致力於延長今生的壽命,而不採取神定的步驟去獲得永生,我們的目光是何等短淺!

都歸一個地方,是——?
6:6 “眾人……都歸一個地方去”意指人人都有一死。

妄想啊,我會這樣嗎?
6:9 “心裡妄想”是指人浪費時間去空想,希望得到他所沒有的東西。

“比自己力大的”是指誰?
6:10 神知道並管理世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儘管有時看來並非如此,祂確實是完全掌管我們的一生。既然創造我們的神完全知道我們,而且知道過去與未來,若我們仍然與祂爭論,豈不是愚昧!(參耶18:6;羅9:19-24)

人真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嗎?有人說不能,又有人說能,到底——
6:12 所羅門講出了意味深長的真理——我們不能預測將來。他這樣說是要反駁人能控制自己命運的觀念。只有神知道在我們身上會發生甚麼事。正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所以我們都要好好地過每一天,也應在一切的計劃上仰望神,而不僅是展望將來。

2011年7月20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瘋狂混亂

那等人捨棄正直的路,……歡喜作惡,喜愛惡人的乖僻。─箴言2章13-14節

  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位於倫敦,這座大樓的前身是貝特萊姆(Bethlem)皇家醫院,是專門照顧精神病患的療養院。這個醫院常被稱為「瘋人院」(Bedlam,其發音與Bethlem發音類似),Bedlam這個英文字,現在被用來形容混亂或瘋狂的情境。

  一個戰爭博物館沿用了瘋人院的建築,實在有些諷刺意味。當你走進博物館,除了可以看見戰場上的英雄與壯烈犧牲的故事之外,更會因為發現人對人殘酷的一面而感到毛骨悚然。博物館陳列了關於近代種族滅絕與屠殺猶太人的展品,人類的邪惡讓我們一覽無遺。

  所羅門觀察人們的確有偏愛作惡的習性,他寫到:「歡喜作惡,喜愛惡人的乖僻」(箴言2章14節)。這顯然也是在描述我們所處的世界。但是,跟隨基督的人可以用一個嶄新的視野去看待生命。保羅挑戰我們:「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就是要過聖潔的生活(17節),盡力與眾人和睦(18節),善待我們的仇敵(20節),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影響這個世界。

  若我們都能活出上帝的愛,也許這世界就不會那麼混亂和瘋狂。WEC

世間罪孽悖逆處處在,
可是救主依然愛世人;
他們身陷無望的境地,
我們分享主愛能救人。DDeHaan

絕望的世界需要充滿愛心的基督徒。




------------------------------------------------------------------------------------
靈修靜思

彼此認罪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6)

  全心向神認罪是我們人生重獲盼望的首要條件。若是弄錯認罪的對象,哪怕再真心也是枉然。猶大出賣主耶穌後,雖然自知有罪,將錢退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太廿七4)但是他認罪認錯了對象,雖然想以上吊來謝罪,也無益於得救。

  那麼,雅各為甚麼要我們「彼此認罪」呢?這裡的意思是,我們得罪了人,不僅要向神認罪,還要向我們所開罪的人認錯。主說過,當我們在獻祭前,若仍與弟兄有不和之處,應放下祭物,先與人和好,再獻祭。當我們無力向神悔改時,也不妨與靈性較成熟的肢體敞開心裡的負擔,以這些「清心禱告主的人」(提後二22)為自己的認罪夥伴,一同來到神面前互相代求,彼此提醒和鼓勵。這種向人認罪的力量,本身就有不可低估的勇氣和向神認罪的預備。

  當然,彼此認罪不是無原則的,不是凡錯都要到眾人面前暴露、自責一下;如果對方靈命沒成熟到一定地步,這樣的認罪有時反倒會成為撒但攻擊的破口,也不能榮神益人。      ~錢志群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