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12 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 神的聖潔和誠實;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 神的恩惠,向你們更是這樣。
《新》為在諸般誹謗中替自己的信譽辯護,保羅訴諸自己良心的見證和哥林多人對他品格直接的認識。當他首次抵達哥林多時,曾有十八個月的時間與他們在一起(徒18:11),因此他們不可推說不曉得他的正直。
《啟》本節至2:4是保羅為自己的行為和動機作的解釋,說明他表裏如一,忠信誠實。哥林多教會中有人因他近來的行為,特別是他訪問哥林多計劃的變更,指責他是而又非。保羅說他的良心可以見證他對人,特別對哥林多信徒的聖潔和誠實。他改變旅行計劃,表面上看似前後不符,但卻不是出於人的聰明,而是由於神的恩惠,有其更高的目的在。
《馬》保羅認為他可以倚靠信徒的禱告,因為他與他們相處,向來都很坦率。他可以誇囗待他們正直,他的良心也見證他的行為是聖潔和誠實的,是從神而來的坦白真誠。他沒有屈服於人的方法,而是藉著神所賜的、他不配得的力量(恩惠),在所有人面前直率地行事。這在哥林多信徒中間,應該是十分明顯的。
1:13 我們現在寫給你們的話,並不外乎你們所念的、所認識的,我也盼望你們到底還是要認識;
《新》由於他們對保羅品格的認識,他們可以相信保羅書信中的話:他向來是心口合一的。
《啟》13~14:保羅希望他們讀了此信,可以對他的動機有充分認識,不像過去只認識幾分。這當然和提多最近去過哥林多教會有關(7:6)。保羅曾在許多人面前誇獎過哥林多信徒(7:14;9:2);他何等希望在主來的日子,可以像誇獎別處的信徒一樣誇獎他們(參帖前2:19;腓2:16);也盼望他們屆時能以保羅的使徒工作誇口。
《馬》他過往與哥林多信徒相處,為人耿直,在本書中也一樣。他所寫的正是他要說的話。他們不需猜測字裏行間的意義。這信的意思就在字面,是簡單而明確的。保羅要說的話就是他們所念的、所認識的,他希望他們到底還是要認識,到底是指在他們活著的日子。
1:14 正如你們已經有幾分認識我們,以我們誇口,好像我們在我們主耶穌的日子以你們誇口一樣。
《新》有幾分:有些哥林多人對保羅及其使徒權柄的信心,已受深入他們當中的假信徒所動搖。
《新》主耶穌的日子:祂的再來(參帖前2:19-20)。
《馬》哥林多教會已有幾分認識保羅,即有些信徒已認識他,但卻不是全部。忠實的信徒明白兩個事實─他們要以保羅誇囗,保羅在主耶穌的日子要以他們誇囗。主耶穌的日子特別指基督審判的寶座,到時蒙救贖的人的事奉會得到評估和賞賜。保羅展望審判時,難免看見那些藉他的事奉而信主者的面孔。他們將會是他的喜愛和冠冕,他們也會因神藉保羅領他們到基督面前而歡欣。
1:15 我既然這樣深信,就早有意到你們那裏去,叫你們再得益處;
《新》叫你們再得益處:保羅在這裏和1:16講到他行程的更改。他原打算從以弗所乘船往哥林多,在北赴馬其頓前,先訪哥林多,然後自馬其頓返回時,再訪他們,使他們得到兩次短訪的好處,這是保羅與他們關係良好時的打算。但實際發生的,可能是保羅直接從以弗所急訪他們一次,這並非保羅原訂的計畫,而且結果是使大家憂愁(2:1),那次探訪也促使保羅寫下那封叫他們憂愁的信(見7:8-9)。
《馬》這樣深信意指深信他們因保羅是耶穌基督的真使徒,因他毫無疑問是誠實的人,而感到歡欣。他希望確信必得著他們的信任、尊重和愛護,才到他們那裏去。他早有意在前往馬其頓之前先探訪他們,然後從馬其頓回程時再次造訪。他們再得益處,是指兩次探訪,而不是一次。
1:16 也要從你們那裏經過,往馬其頓去,再從馬其頓回到你們那裏,叫你們給我送行往猶太去。
《馬》「再得益處」在本節進一步加以解釋。如上述,保羅的計畫是離開以弗所後,會渡到亞該亞,即哥林多所在的省分,然後北上馬其頓。在馬其頓傳道後,他會返回哥林多。保羅希望他們給他送行往猶太去─這大概是指在接待和禱告上的支持,而不是金錢上的支持,因為他稍後指出他決意不接受他們的資助(一一7-10)。
1:17 我有此意,豈是反覆不定嗎?我所起的意,豈是從情慾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嗎?
《新》豈是反覆不定嗎:保羅在哥林多的對敵,以保羅更改行程為他說話不可信的憑據,試圖說服那裏的基督徒相信保羅是反覆多變和不可靠的。實際上,保羅是用兩個反問句,來否認他做事反覆不定,和說話忽是忽非,使人無從了解他的真意。總之,他並沒有放棄訪問哥林多教會的計畫,只是修改了行程而已。
《啟》反對保羅的人利用這種迫於環境而作的行程改變,當作保羅無信用的證據,來動搖信徒對他的信任。保羅用兩個以“豈是”開頭的問題,來肯定他決非“反覆不定”、“忽是忽非”的人。他訪問哥城的計劃並未放棄,而是作了修改,為了“寬容”(23節),也是讓大家見面時“沒有憂愁”(2:1)。
《馬》保羅原來的計畫並沒有實現。他從以弗所前往特羅亞,由於找不到提多,便直接往馬其頓,取消了往哥林多的行程。因此,他在本節中問道:「我有此意,豈是反覆不定嗎?」這大概就是誹謗他的人所說的。「保羅是無常、善變的!他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這樣的人可以是一個真使徒嗎?」保羅質問哥林多信徒他是否一個不可信任的人。他所定的計畫,是否任從情慾起的,因而結果忽是忽非?他是否只以舒適和便利作考慮?費廉思的譯文頗能捕捉此神髓:「我們更改了計畫,就表示我們是善變的嗎?你們以為我是在開玩笑,說『是』而實『非』嗎?」
1:18 我指著信實的 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
《新》並沒有是而又非的:保羅現在(1:18-20)訴諸他向他們所傳的福音信息:自他們相信以後,已發現此福音是誠實無偽,也絕不含糊的;而且他們經歷過福音的大能,也證實它在基督裏的肯定性,因為神一切的應許在基督裏都是「是」的。
《啟》18~20: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無論是傳講福音或是計劃訪問,都是本諸他作基督使徒的責任,因此不能憑己意反覆不定。他和另外兩位同工在哥林多所傳講的神的應許都在基督身上一一實現。歌林多教會已接受這福音為本身建立的基礎,信徒也都一致同意(20節“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可譯作“藉著祂我們都能說阿們”也就是“同意”的意思)。對他所傳講的如此重大的事,大家都能見證其實在性;像計劃旅行這一類次要的事,保羅有甚麼理由要“是而又非”呢?他若改變行程,一定有站得住的理由,因為他一生處事,不分大小,決不為自己,都是為福音;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參林前9:19-27)。
《馬》保羅把關乎行程的談論轉移到他的傳道上。可能批評他的人說,若他說的話是不可靠的,他傳的道也都是不足信的。
1:19 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
《馬》保羅辯說,他的行動並不是不可靠的,因為他所傳的救主是神聖、不變的那一位,在祂裏面並沒有動搖或改變。保羅首次訪問哥林多時,是與西拉和提摩太同去的(徒一八5),他們曾傳講那位可靠的神的兒子。「信息絕對不會不穩妥,因為是關乎那位不動搖的神的兒子。」辯論的要點是在靈裏傳揚主耶穌的人,不會有批評者所指控的行徑。鄧尼說:「保羅的論證可能被倡善者引用,但卻沒有批評者可這樣捏造。」他怎可以傳講一位信實的神,而自己卻言而無信?
1:20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實在:原文是阿們)的,叫 神因我們得榮耀。
《新》實在的:(編者註:「實在」原文作「阿們」,但新國際版把「阿們」連於下文,譯作「所以,藉著祂叫神因我們說阿們而得榮耀」)即會眾在禱告或讚美結束時同聲說「阿們」(參林前14:16)。
《馬》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都在基督裏應驗了。所有在基督裏看見神的應許得應驗的人,都會說「阿們」:
我們靠著一個應許:打開聖經,我們仰望神,神說:「你們可藉基督得著這一切。」藉著信靠基督,我們向神說「阿們」。神透過基督說話,我們相信基督;基督俯就我們,我們的信心則向上伸展,而神的每一個應許都在基督裏實現。我們在基督裏,並透過基督,得著應許,並說:「主啊!是的;我信靠祢。」這是一個出於信心的「是的」。
這一切都叫神因我們得榮耀。鄧尼寫道:「人的心靈漸漸明白,神已經超越他們的想像,為他們說了好話,而這些好話在祂兒子裏確實是穩妥、確定的。這樣,神便得到榮耀。」
因我們這幾個字提醒哥林多信徒,他們在基督裏得到神的應許,是因西拉、提摩太、保羅等人的傳講。若保羅如他的對敵所指控的,是一個騙子,那麼,神可以使用一個欺詐和說謊的人,去達致這樣奇妙的結果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1:21 那在基督裏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 神。
《啟》21~22:保羅的立場是和信徒一致的,大家同為聖靈所膏,基督所堅固,神所接納(“印”表示“認可”、“接納”),且有聖靈保證(“作憑據”)將來必得到完全的救贖,同享榮耀的福氣。
《馬》保羅跟著指出,哥林多信徒和他都繫於同一生命。神在信心建立了他們,在基督裏,藉著神話語的工作堅固了他們。祂也用聖靈膏他們,給予他們資格、力量,並教導他們。
1:22 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原文是質)。
《新》憑據:(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訂金」)指先獲得一部分,以此保證將獲得全數;這部分與全數的性質是相同的。例如某人承受財產,當他獲得首期款項時,就保證他會獲得全數。
《馬》神又用印印了他們,並賜聖靈在他們心裏作憑據。這裏讓我們認識聖靈的另外兩個職事。印是一個擁有和確證的記號。聖靈住在信徒心內,標記著信徒現已屬於神,他們已得到永恆的保證。這印當然是看不見的。別人不能藉我們身上的名牌認出我們是基督徒,我們只能以聖靈充滿的生命作證據。神也賜聖靈在他們心裏作憑據,或說作保證金,以保證隨後要得著整個產業。
當神拯救一個人,祂會賜聖靈在他心裏。正如一個人得著聖靈,他也進入神完全的產業之中。聖靈今天在我們生命中所給予的祝福,在將來的一天,會完全屬於我們。
1:23 我呼籲 神給我的心作見證,我沒有往哥林多去是為要寬容你們。
《新》寬容你們:保羅改變探訪哥林多信徒的行程,動機並非出自善變和無情的心態,而是基於對他們的愛心和關懷。
《啟》保羅取消去哥林多的計劃,並非心意不堅,而是發乎使徒的愛心與關懷,不想在教會問題未獲解決時出現,叫信徒像上次一樣“憂愁”(參15節註);且大家同受一靈,更不可叫聖靈擔憂(弗4:30)。為了寬容,不讓他們羞恥難過,寧可等到彼此的關係較愉快時再來。
《馬》從本節至二章4節,保羅再回頭處理哥林多信徒說他善變的指控,並率直地解釋他不如期造訪哥林多的原因。由於人不能分辨保羅內心真正的動機,他便呼籲神在這事上給他作見證。若保羅按他計畫的時間探訪哥林多,他可能要以強硬的態度來處理他們的問題。他可能因聖徒容忍教會中的罪而責備他們。他延遲了往哥林多的行程是要寬容他們,免他們痛苦憂傷。
1:24 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
《啟》哥城信徒憑信心才能在神面前站立,是他們直接蒙神恩佑的結果;使徒無權要求他們如此做。保羅的責任是協助他們得到快樂,為此他才決定延期訪問,好讓大家見面時都快樂。
《馬》然而使徒保羅這樣說,並不想任何人以為他要作哥林多教會的獨裁者。因此,他補充說:「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使徒保羅並非要管轄他們對基督的信心。他不希望他們以為他是暴君。相反,他和同工只是要幫助他們得著快樂,就是說,他願意在他們的基督徒路上盡力協助他們,使他們的喜樂增加。
下半節可譯作:「你們在信心上站立得住。」表示他們信仰上並沒有需要改正之處,因為他們在這方面已站穩了。保羅期望他們改正的,並不關乎教義,而是在教會裏的生活行為。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所做所言直指良心,保羅是要我們……
1:12-14 保羅了解到說話的真誠和行為的聖潔是很重要的,特別是需要給對方以建設性批評的時候。因此保羅沒有運用高言大智來教訓他們。神期望我們對人的態度是坦誠的,否則就會招惹閒言閒語、是是非非,甚至背後的批評。
又說去,又說不去,保羅是真的關心嗎?怎會拿不定主意?
1:15-17 不久前,保羅曾突然短期地拜訪了哥林多教會。這是一次對他及教會同樣都不愉快的探訪(2:1)。在這次探訪之後,保羅曾提到他會再去一次,但後來又改變了行程,從以弗所直接去了馬其頓,沒有經過哥林多,卻在馬其頓寫了一封信給哥林多的信徒。按著保羅原先的構想,他希望哥林多的教會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在他探訪哥林多時,危機仍未完全消除(7:11-16)。所以他改變了原意,用書信代替親自前往(2:3-4;7:8),因怕再赴哥林多會使問題更加惡化。保羅不去哥林多,並不是他三心二意,而是因為他更關懷教會的和睦與合一。
保羅也許真是反覆不定,你看人都這樣說……
1:17-20 保羅改變計劃受到他對頭的攻擊,指他是一個不可信任的人。他們想以此來貶損他的權威。保羅說,他並非一個口是心非的人,他所以改變計劃,完全是因為他體諒他們的感受,而非自己的三心二意。他希望他的到訪可以為他們帶來喜樂(1:24),但在當時問題重重的情況下,根本不會有任何喜樂可言。他不願意純粹為了指斥他們而到他們那裡去(1:23)。哥林多的信徒信賴神會持守祂的應許,他們也可以信任作為神僕人的保羅會遵守他所說的。保羅仍會探訪他們,但是要在較適當的時間。
保羅被指責了,他如何為自己的忠誠辯說?
1:19-20 耶穌已忠心地履行了祂的使命,祂沒有犯罪(參彼前3:18),並為我們的罪死了(參來2:9);如今,祂又信實地為我們代求(參羅8:34;來4:14-15)。因為耶穌是信實的,保羅也要在他的事奉上信實。
作基督徒,有禮物?挺好啊,保羅所說的禮物你可知道?
1:21-22 保羅提到當我們成為基督徒時,神賜我們的兩份禮物:一個是神在我們身上蓋上屬於祂的印記,表明祂是我們的主;另一個則是聖靈作為我們屬於神、並能得到全部福氣的明證(參弗1:13-14),保證我們現在可以得到救恩,當基督再來時,我們將會領受神更多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