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2009年4月8日每日讀經進度

進度:使徒行傳31-10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3:1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

  在耶路撒冷,彼得、約翰上聖殿,時候是下午三時。前文曾提到,教會建立後,初期的猶太基督徒仍然參加聖殿敬拜一段時間。這是一段校正、轉接期,因為不能在頃刻間割斷與猶太教的關係。今天,信徒效法他們的先例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新約已完全向我們啟示,告訴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來一三13;也參看林後六1718)

3:2 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

  他們走近聖殿的時候,看見一個瘸腿的乞丐,被人抬到他慣常到的門囗,……名叫美門。這人無助的景況──生來瘸腿──跟聖殿建築的華美成一強烈對比。這提醒我們在雄偉大教堂的影子下,人卻顯得貧困無知;並且強大宗教制度並無力扶助身體和屬靈殘缺的人。

3:3 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

  很明顯,那個瘸腿的人已經放棄得醫治的希望,才安分地乞求別人賙濟。

3:4 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

  彼得沒有把這人看為無助可憐的人,反而把他看為神能在他身上彰顯權能的一個!「假如我們是給聖靈引導,我們便會把眼目放在神特意要祝福的人身上,而不是射空子彈,打空氣而已。」(摘錄)

  彼得的命令──「你看我們」──不是特要吸引群眾注視他們,只是要保證得到那個乞丐毫不分心的注意力。

3:5 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

3:6 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56:那瘸腿的人就留意看他們,仍然指望得到金錢賙濟,過於別的東西。然後他聽到一個宣告,令他既失望又震驚。手已經伸出,彼得卻沒有給他什麼。但他給予他更好的東西。靠著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權能,他命令這個瘸腿的人起來行走。一位詼諧的年長傳道人曾這樣說:「那瘸腿的乞丐伸出一雙手,卻得到一雙腿。」

  有人說亞奎那探訪教皇時,教皇正數算一大筆金錢。教皇誇囗說:「我們再不須跟彼得一樣說:『金銀我都沒有。』」亞奎那回答說:「你也不能跟彼得一樣說:『起來行走吧』!」

3:7 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

  彼得扶他起來。那時開始,無用的腳和踝子骨便立刻健壯了。經文再次提醒我們,屬靈生命上,有屬神與屬人奇妙的結合。彼得扶起那人,然後神施行醫治。我們必須做妥我們能夠做的,神便做妥我們不能夠做的。

3:8 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 神。

  醫治的神蹟是一刹那,不是漸進的。留意神的靈如何加增動作和行動的字眼: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

  每當我們記起嬰兒學習走路,經過的那個既慢且苦的歷程,便會知道一個人一生第一次可以站起來行走是多麼奇妙的了。

  這個奉耶穌的名施行的神蹟,進一步向以色列人證實,給他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位仍然活著,並且願意成為他們的醫治者和救主。

3:9 百姓都看見他行走,讚美 神;

3:10 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

  910:那乞丐每天臥在聖殿門囗這件事,百姓看慣了。現在他已被醫治痊癒,這個神蹟必有很多人知道。百姓不能否認偉大的神蹟已經發生,但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他們一日三次虔誠祈禱,我可沒有這樣的恆心,你就不同?你會……
3:1 猶太人遵行一日三次的祈禱——早上(上午九時),下午(下午三時)及黃昏(日落)。在這些時間,虔誠的猶太人和敬畏神的外邦人通常都會到聖殿裡禱告。彼得和約翰在下午三時上聖殿去。

跛子只求點零錢,主恩深厚且廣大,何出此言你不明?看彼得所行的,看主在你身上所行的……
3:5-6 跛腳乞丐求錢,但彼得給他更好的——他的腳復原能行走。你可能只求神解決一些小問題,但祂希望賜給你新的生命,並且幫助你解決所有問題。當你求神幫助時,祂也許會說:“我預備了更好的東西要賜給你。”你想要些甚麼,可以向神求,但當祂把你“真正需要”的東西給你時,切勿感到驚訝。

他就行走著,跳著——讚——美——神;你,又會如何回應神在你身上的恩典?
3:7-10 這個從前跛腳的人實在很興奮,他開始邊走邊跳邊讚美神,使其他人也敬畏神的能力。不要忘記感謝幫助你的人,也要記得因為神的看顧和保守而讚美祂。



2009年4月8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第二隻羊


「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約翰一書22節)

  杜莫里哀的小說《代罪羔羊》描述的是兩名男子的故事:兩人因彼此相貌極為相似而感到訝異,他們共處一晚後,其中一人逃跑了,並竊用另一人的身分來陷害他,讓他從此麻煩不斷。第二位男子就成了所謂的「代罪羔羊」。

  「代罪羔羊」這個名詞起源於希伯來人在贖罪日(猶太文稱為YomKippur)的儀式,大祭司會找來兩隻公山羊,宰殺其中一隻羊,並象徵性地把眾人的罪移置到另一隻羊──代罪羔羊的頭上,而後再將牠放回曠野,代表牠帶走一切的罪愆(利未記167-10節)。

  然而當耶穌來到世上,他成了我們的代罪羔羊,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為「普天下人」的罪付上贖價(約翰一書22節,希伯來書727節)。故事中的第一隻羊被獻上成了贖罪祭,並象徵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第二隻羊代表耶穌,雖然聖潔無罪卻承擔我們的罪,免除我們的過犯。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罪,但天父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耶穌身上(以賽亞書536節),在上帝的眼裡,凡跟隨他獨生子的人都無罪了──因為耶穌已經擔當了我們所有的罪。CHK


救主耶穌從天降,
用愛服事於世上;
捨棄尊貴的榮光,
眾人之罪他擔當。Hess


耶穌承擔世人的罪,並賜給我們救恩。



-------------------------------------------------------------------------------------------------
靈修靜思


施比受更為大福


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3335

  在傳道的事上,保羅不但從沒有向人要求物質或捐獻,全然仰望主供給他一切所需,反而供給別人的需要,讓人看見為主作工的人是何等有福;因為神從不會使他們有所缺乏。保羅的勞苦是為了扶助軟弱的人,使他們的缺乏能得到幫助。

  我是否願意為扶助軟弱的人而多勞苦?多付出愛心、時間,甚至是物質金錢呢?我們若願意這樣行,教會便得到建立,叫軟弱的人能拾回對主的信心,重新剛強起來。

  有姊妹的兒子自從參與短宣後,就認領助養了一名內地兒童。這位弟兄並不富裕,他需靠自己賺取補習費來供自己讀書,根本沒有餘力來供養別人;但他卻願意吃少一點、娛樂少一點,甚至在有限時間多找兩個補習學生來賺取金錢。父母雖捨不得他那樣勞苦,卻看見他充滿喜樂,比以前愛主、愛人更多,如此長進,父母也得著很大的安慰。

  聖經說:「施比受更為有福。」願意我們按聖經的教導去行,使自己成為有福的人。      ~楊鳳儀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