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2012年11月16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網路

每一天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11節

  在1924年,酷愛打籃球的約翰在一所鄉村學校讀完初中。他家境貧寒,但有一位非常慈愛的父親。父親沒有錢買畢業禮物送給兒子,於是他送給約翰一張卡片,上面是他自己寫的七項信條,鼓勵兒子每日遵循。其中的三則信條是:勤讀好書,尤其是聖經;每一天都竭盡所能,為主而活;殷勤禱告求指引,並每天為所得到的祝福感恩。

  在主禱文(馬太福音6章9-13節)中,耶穌教導我們如何每天親近天父,並要我們牢記在心。藉此我們讚美上帝(9節),尋求祂的國和旨意(10節)。相信祂的供應(11節),並且尋求祂的饒恕、權柄與救助(12-13節)。

  終其一生,約翰尋求上帝的能力,以便每一天都能為上帝而活。他在就讀普渡大學時,三次當選全美最佳籃球員,後來也成為當代最好的大學籃球教練之一。當約翰·伍登教練(John Wooden)於99歲去世時,他因為他的品格、信心,以及他用自己的生命影響了很多人而倍受尊崇。

  藉著上帝的恩典,願我們的每一天都竭盡所能,為主而活。DCM

感謝主賜恩典特權,
讓我能夠瞭解聖經;
為要活得合祢心意,
殷勤祈禱求主帶領。

讓我們每天回應主的呼召,為祂而活。


--------------------------------------------------------------------
靈修靜思/網路

信靠的功課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一位朋友面對一個困局已很久,她掙扎於要靠神還是靠自己?靠自己,解決辦法似乎簡單痛快;靠神,則似乎有委屈,還充滿未知之數。她坦誠說:她信神,但信不足;不過,最後還是決定通過這個困局來學習依靠神,更深地認識神。

  一天她給我電話,充滿感恩和興奮。原來她家的問題已有轉機,並正穩定地向好的方向發展;而轉折點正是她對神完全信靠順服的那一刻。

  她說她每天早晚都靠神的話來給自己打氣。起初,這樣的依靠要有意識的去努力才能達成;但慢慢地發現,對神的信靠已成為內心很自然的一部分,以至有一天,她能對家人宣佈,他們的問題不再是問題了。「事情就那麼發生了。當時我的心是那麼地充滿了確據!我真實地體會到甚麼叫做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你是否正在面對一些似乎是不可能解決的情況?你是否為了某一目標,做了長久的努力卻還是沒有果效?你是否已跟身邊信任的人坦述你的絕望?讓我們一起學習信靠神,體驗祂那純全的美善和大能。      ~李文屏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20121115詩篇100篇1-5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

100:1 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

   《新》普天下:雖然100:3、5清楚說到神與以色列之間特殊的關係,但這叫人前來讚美神的呼召,乃是向世人而發。普世的人都應該為著神向祂的百姓成就的事,承認耶和華的名(又見98至99篇;117篇)。

100:2 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

100:3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 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

   《新》曉得:承認。

   《啟》曉得:有“承認”的意思。

   《啟》草場的羊:君王有“百姓的牧人”之稱(看23:1註),他的國土也就成了“草場”。神為“牧人”常見舊約中,新約尤其普遍(23:1;參路15:3-6;約10:1-18)。

100:4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新》他的門:聖殿的門(見24:7及註釋)。

   《新》院:聖殿的院宇(見84:2、10;王下21:5;23:11-12)。

   《啟》他的門:聖殿的門。

   《啟》他的院:聖殿的院宇。

100:5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

   《新》耶和華本為善:因祂的慈愛與信實(見36:5註釋)歷久不衰(見98:3及註釋)。


------------------------------------------------------------------
<聖經靈修版/網路>

知道及承認自己是受造之物的意義在哪裡?
100:3 我們並沒有創造自己,神才是我們的創造者。許多人活在世上時,好像他們是創造者、是他們自己小世界的中心似的。這種心態導致了佔有慾,也會失去盼望(如果一切都能被拿走的話)。但當我們明白神創造了我們,並給了一切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時,我們就要像神給予我們那樣給予別人(參林前9:8)。那麼當一切都失去時,我們仍然有神和祂給我們的一切。

以敬拜讚美的心回應神,我是做了——是真心湧流出來的嗎?
100:4 惟有神才配受敬拜。我們對神的敬拜的態度怎麼樣呢?我們是願意並且高興來到神的面前呢,還是做個姿態而已,或者不大願意去教會呢?這首詩讓我們要記住神的良善和可靠,並要帶著感恩的心來敬拜、讚美神。



2012年11月15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網路

描述上帝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出埃及記34章6節

  我們可以從小孩子的禱告詞中得知,他們心中的上帝是什麼樣子的。以下是我最近讀到的兩個例子:

  「親愛的上帝,為什麼祢是『忌妒』(中文聖經譯為「忌邪」)的上帝呢?祢不是擁有一切嗎?」

  「我從來不知道橘色可以和紫色配,直到我在星期二看到祢『畫』的夕陽。真是太棒了!」

  這兩個孩子對上帝的認識是正確的,上帝的確是萬有的主宰,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也是那位揮灑晚霞的上帝。但是,上帝是如何描述祂自己呢?

  當摩西要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曠野時,他需要認識這位上帝。他想要確定上帝的同在與帶領,所以他求上帝顯明祂自己(出埃及記33章13、18節)。因此,上帝在雲中降臨,並且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赦免罪孽、過犯」(34章5-7節)。祂本為良善和公義。

  我們也可以認識這位上帝,並確信祂的同在。祂已經透過聖經以及祂所創造的萬物,來顯明祂自己。當我們懇求祂讓我們認識祂時,我們將會知道祂不只是創造一切和擁有一切的主!AMC

讚美上帝,宇宙主宰;
擁有萬物,創造之神;
慈愛上帝,我心讚美;
滿有能力,賜我救恩。Schutz

宇宙萬物中的至善至好,都無法與上帝比擬。



--------------------------------------------------------------------------
靈修靜思/網路

知錯要改

以色列全會眾若行了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誤犯了罪,是隱而未現、會眾看不出來的,會眾一知道所犯的罪就要獻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牽到會幕前。(利四13至14)

  今天信徒的生命脆弱,生活沒有見證,常常吃罪的苦果,與不信主的人一樣,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生命,而是因為沒有對付罪。好像一信主,所有的罪既然得到赦免,就不必再談論罪;好像一講到罪,就是不夠恩典。但事實上,恩典不是寬容罪,而是讓我們能夠戰勝罪,能夠像主。

  利未記的教導是要告訴我們如何過聖潔生活。即使犯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過錯,當一知道後就要馬上承認,馬上補救,馬上求神與人的赦免;這樣,走天路就走得輕省,不會一錯再錯,變得麻木,成為習慣。

  所以,若要得著豐盛的生命,要在靈命上有所突破,關鍵就是在對付罪上更積極一點。我最難過的事不是看見弟兄姊妹有軟弱,而是看見那些老基督徒好像甚麼都知道,常說:「我就是這樣。」這樣卻是靈命成長的死敵。撒但之所以成為撒但,不只因為牠自以為與神同等,更是因為牠知錯不改。我們千萬不能學牠。      ~黃天賜(作者是美國一教會主任牧師)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