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路加福音6章17-49節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6:17 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同站的有許多門徒,又有許多百姓,從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並泰爾、西頓的海邊來,都要聽他講道,又指望醫治他們的病;
6:18 還有被污鬼纏磨的,也得了醫治。
6:19 眾人都想要摸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醫好了他們。
17~19:下面的講章與登山寶訓(太五~七)不盡相同。登山寶訓宣講的地點是在山上,這裏則在一塊平地上;寶訓只論福而不論禍,這裏則福禍兼論;兩者在用字、篇幅和著重點上也有差別。
注意這篇嚴格的門徒訓練信息不但是給十二個門徒的,也是給眾人的。每當有一大群人跟隨耶穌,他似乎要藉直率的話來試驗他們的誠意。正如有論者指出:“基督會先吸引,後篩選。”
有許多百姓從南面的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西北面的泰爾和西頓來;當中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病人和被鬼附的擠近要摸耶穌,他們知道有醫治的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
要知道救主的教訓是何等的革新。別忘記他要上十字架。他會死,被埋葬,第三天復活,再升天。白白得救恩這個好消息必須讓世人知道,人是否得贖要視乎他們是否聽聞這個信息。怎樣能將福音傳遍世界?今世精明的領袖會組織一個強大的隊伍,提供大量的財政支援和食物供應,又有娛樂以加強士氣和建立良好的群眾關係。
6:20 耶穌舉目看著門徒,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 神的國是你們的。
耶穌挑選了十二個門徒,差他們出去時是貧窮的、饑餓的和受逼迫的。福音能循此途傳遍世界嗎?當然能夠,而且別無他法!救主開始講論四福和四禍。“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不是貧窮的人有福了,而是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貧窮本身並不是祝福,很多時還是咒詛。耶穌這裏所指的是人為他的緣故甘願成為貧窮。他不是說那些因為懶惰、悲劇或不能控制的原因而變成貧窮的人;他所說的是那些為了與人分享救主而刻意選擇成為貧窮的人。你想一想就知道這是唯一合情合理的觀點。假設門徒以一個富人的身分出去,人們便會抱著發財的希望,蜂湧歸向基督的名下。但門徒不能給他們金銀,所以如果他們來了,就會是為了要求取屬靈的祝福。還有,如果門徒富有的話,他們就會失去時常倚靠主和經歷他信實的福氣。神的國是屬於那些滿足於目前需要的供應,而所有其他需要都仰賴主的人。
6:21 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
“你們饑餓的人有福了。”同樣,這裏也不是指吃不飽的廣大饑民;相反,所指的是耶穌基督的門徒,他們為了舒緩人類屬靈上和身體上的需要,刻意過捨己的生活。這些人願意過簡樸、清淡的生活,不願因自己的豐富而剝奪別人聽聞福音的機會。所有這些捨己的行動在將來會得到獎賞。
“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傷痛本身並非祝福;未得救之人的哀哭並不會帶來持久的益處。耶穌所指的是為他的緣故而灑的眼淚;為失喪、墮落的人類而灑的,因教會的分裂、軟弱而流的,和所有在事奉主耶穌基督時忍受的痛苦。流淚撒種的必要歡呼收割。
6:22 「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
“人……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駡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這個福氣不是給那些因自己的罪或愚昧而受苦的人,而是給那些因忠於基督而被藐視、被逐出教會、被辱駡、被詆毀的人。
瞭解這四個福氣的關鍵是“為人子”這句話。為他的緣故而甘願忍受時,咒詛就會成為祝福;但動機必須是為愛基督,否則最轟烈的犧牲也沒有價值。
6:23 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他們的祖宗待先知也是這樣。
為基督受逼迫會生發大喜樂。首先,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其次,逼迫將那些受苦的人與以往的忠心見證人聯在一起。
這四樣福氣描述一個在神國中的理想子民──過著犧牲、簡樸、謹守和忍耐的生活。
6:24 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
但在另一方面,四禍要臨到那些在基督的新團體裏最不受尊重的人。很可悲,這些人竟是今天世上被看為偉大的人物!“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世界上有千萬人每天因饑荒而死,又有一半人囗未能聽聞在基督裏藉信得救的好消息。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裏積攢財富,實在是個嚴重的道德問題。那些被引誘在地上積存財寶,節衣縮食貯備不時之需的基督徒,應該仔細思考主耶穌這一番話。這樣做是為一個錯謬的世界而活。順帶一提,富人的禍頗能確實證明當主在第20節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時,他所指的並非靈性上的貧乏,否則,本節的意思會變成“你們靈裏富足的人有禍了”。這樣的意思完全與主題不符。那些富有的人未能使用財富叫其他人得著永恆的富足,他們受過了唯一可得的獎賞──滿足他們自私的、眼前的慾望。
6:25 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飢餓。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
“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這裏說的是信徒在昂貴的餐廳用膳,每餐享盡珍饈百味,不惜花費在食物上。他們的座右銘是:“沒有什麼東西對屬神的人來說是太好的!”主說有一天,就是那些忠心、捨己的門徒得獎賞的那一天,他們將要饑餓。
“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這樣針對那些只顧活在享受、宴樂當中的人。他們的生命似乎就是為了享樂、嬉戲,而對那些活在基督以外,處於絕望光景的人視若無睹。當這些在今世喜笑的人回顧他們浪費了的機會,自私的縱情享樂,和自己靈裏的貧乏,他們將要哀慟哭泣。
6:26 「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
“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為什麼?因為這顯明你沒有活出真正的生命或沒有忠心地宣講神的信息。福音的真正本質是會得罪不敬虔的人的。那些從世界得著讚賞的人與舊約的假先知同走一路,假先知取悅人的耳朵,說他們想聽的話;他們要得人的喜悅更甚於神的讚賞。
6:27 「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6:28 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
6:29 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裏衣也由他拿去。
27~29上:主耶穌揭示給門徒知道,神軍火庫裏的一樣秘密武器──愛的武器。這將是門徒把福音傳遍世界的其中一樣最有效的武器。然而,他所說的愛並非指人類的感情而言。這是超然的愛,只有重生的人能夠認識這愛和表彰這愛,沒有聖靈內住的人完全沒有可能表現這種愛。一個殺人犯會愛自己的兒女,但這不是耶穌所指的愛。前一種是人類的愛;後一種是屬神的愛。前一種只需要肉身的生命;後一種則需要屬神的生命。前一種主要是感情的事;後一種則主要是意志的事。任何人也會愛他的朋友,但要愛他的敵人則需要超然的能力,這就是新約聖經所說的愛(希臘文是agape)。這愛的意思是: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甚至要隨時備受虧損。
邁耳解釋說:
在最深層的意義裏,愛是基督信仰的特權。待敵人有如待朋友;雨和陽光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服侍那些不討人喜歡和令人討厭的人,有如服侍那些吸引人和漂亮的人一樣;信實不變;不受情緒、偏好或一時興致所左右;恒久忍耐;不計算人的罪;喜愛真理;凡事包容、相信、盼望和忍耐,永不止息──這就是愛。這種愛是聖靈成就的,我們靠自己並不能作成。
這樣的愛無懈可擊。世人能夠打敗還擊的人,這樣總會造成戰爭,引致報復;但世人卻不懂得如何面對一個凡事以德報怨的人,他們完全給這種另一個世界的行為弄得迷糊、混亂。
6:30 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
6:31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29下~31:有人奪你的外衣,愛會叫你連裏衣也由他拿去;愛絕不會對真正有需要的人置諸不顧;當人不公平地奪去你的財物,愛不會要求取回。你願意得到怎樣仁慈和關心的對待,你就要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其他人。這是愛的金科玉律。
6:32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
6:33 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
6:34 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
32~34:未得救的人能夠愛那愛他們的人,這是自然的表現,太普遍了,對未得救的人沒有任何衝擊。銀行和財務公司借錢給人,都指望收取利息。這樣做並不需要有屬神的生命。
6:35 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
因此主耶穌重申,我們應該愛我們的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這些行為都是基督徒獨特有的,好識別出那些是至高者的兒子。當然,這並不是人成為至高者的兒子的方法,人只能藉著接受耶穌基督為主和救主才可成為至高者的兒子(約一12);然而,這卻是真信徒向世人彰顯自己是神的兒子的途徑。神待我們就如第27至35節描述的那樣,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當我們有同樣的行為表現時,我們是彰顯家族的體貌,顯明我們是從神而生的。
6:36 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
慈悲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去報復,但卻選擇去饒恕人。父沒有將我們應受的懲罰加在我們身上,這顯示了他對我們的慈悲,他也希望我們向其他人慈悲。
6:37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是釋放);
有兩件事是愛不會做的──愛不會論斷,愛也不會定人的罪。耶穌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首先,我們不可論斷人的動機;我們不能看穿別人的心,因此不能知道他行為背後的原委。另外,我們不能論斷另一個基督徒管家的職分或事奉(林前四1~5);神才是各樣事情的審判者。一個挑剔、吹毛求疵的心違反了愛的定律。
然而,基督徒在某些方面必須作出判斷。我們必須經常判斷其他人是否真基督徒,否則,我們便不能分辨出那些是不能同負一軛的人(林後六14)。在教會和聚會中,罪必須被審判。總括來說,我們必須判別善惡,但絕不可懷疑別人的動機或詆毀別人的品行。
“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這樣看來,我們是否蒙饒恕就視乎我們是否願意饒恕人。但其他經文的教導卻是當我們以信心接受基督後,我們便無條件的白白得蒙赦免。這兩個看似互相矛盾的教導怎樣調和呢?其實我們所說的是兩種不同的饒恕──法理的饒恕和父母的饒恕。法理的饒恕是神以審判者的身分,給予所有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的;意思是罪的刑罰已由基督代受,信主的罪人不再需要受罰。法理的饒恕是無條件的。
父母的饒恕是當神的兒女承認犯錯並遠離罪惡的時候,神以父的身分給予兒女的。這種饒恕恢復神家裏的交通,與罪的刑罰無關。當我們不願彼此饒恕的時候,神作為父親就不能饒恕我們。他不會不饒恕人,也不能與這樣的人相交。耶穌說:“就必蒙饒恕。”所指的是父母的饒恕。
6:38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裏;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愛在付出中顯明出來(參看約三16;弗五25)。基督徒的事奉是支出的事奉,多付出的收穫就多,情景正像一個人衣服前面有一個圍裙狀的大兜,兜裏放著種子,他把種子播得廣些,收穫就大些。他的賞賜會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他的懷裏,即倒在他衣服的兜裏。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穫,這是生活的定律;你怎樣對人,人也怎樣對你;你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我們所播的是物質,所收的是無可估價的屬靈珍寶。我們要失去所持守的,得到所捨去的,這也是真實的。
6:39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裏嗎?
在前一部分,主耶穌教導門徒要有付出的事奉。現在他提醒他們,他們能夠成為別人祝福的程度,是受他們自己的屬靈光景所限制的。瞎子不能領瞎子,兩個人都會掉在坑裏。我們不能給人自己所沒有的。如果我們看不見神話語的某些真理,就不能在那些方面幫助其他人。如果我們的屬靈生命中有盲點,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應用的時候就必定也有盲點。
6:40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一個人不能教他所不知道的,他也不能領學生達到一個比自己所達到的更高程度。他教學生愈多,學生就愈像他,但他自己的成長階段是他能領他們達到的極限。一個學成了的學生,和先生一樣;先生的教訓或生命中的不足之處,也會帶到學生的生命中。所以當教導完成了,不能期望學生高過先生。
6:41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6:42 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41~42:在刺與樑木的例子裏,再次更顯著的帶出這個真理。一天有一個人走過打穀場,忽然一陣風吹起一條小刺,剛好落在他的眼內。他揉眼睛,想將這刺激物弄走,但他愈使勁揉,就愈感到難受。剛好另一個人走過,看見他那麼苦惱,提出要幫他一把,但這人自己的眼裏卻突出一根樑木!他幫不了忙,因為他根本看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個教訓很明顯。如果一個老師在自己的生命中有一個很大的污點,而未能自知,他就不能告訴學生他們生命中一個相同的小污點。如果我們要成為別人的祝福,我們自己的生命必須是可作模範的;否則,他們會對我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
6:43 「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
6:44 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裏摘葡萄。
6:45 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
43~45:第四個主所用的例子是樹和果子。一棵樹會結果子,果子的好壞則視乎樹的本質。我們憑果子的種類和品質來判斷一棵樹,所以這是在門徒訓練的範圍內的。一個道德純淨和靈裏健康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能帶給別人祝福。另一方面,一個本質不潔的人只能發出惡來。
在39至45節,主告訴門徒,他們的事奉是性格的事奉。他們的性格比一切他們所說所做的都重要。事奉的最終結果決定於他們心裏所存的是什麼。
6:46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主的意思是主人,即他對我們的生命有絕對的權柄,我們屬於他,有義務遵行他所吩咐的一切話。稱呼他主而又不順服他,是荒謬的矛盾。單單宣稱承認他為主是不夠的,真正的愛和信心包含順服。如果我們不遵他的話而行,就不是真正愛他,也不是真正相信他。
6:47 凡到我這裏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
6:48 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有古卷:因為蓋造得好)。
6:49 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
47~49:為了進一步加強這個真理的教導,主講述了兩個蓋房者的故事。我們一般會將這個故事應用在福音上;我們說那個聰明人是描述信而得救的人,而那個愚拙人就是拒絕基督而滅亡的人。當然,這是一個正確的應用。但如果我們按上文下理來詮釋這個故事,就會發現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那個聰明人是來到基督(救恩)那裏,聽他的話(教訓),並去行(遵行)的人。他把自己的生命建築在本章所述作基督門徒的原則上,這是建立生命的正確方法。當房子受到大水、洪流的衝擊,仍然屹立不倒,因為房子的根基立在磐石上──基督和他的教訓上。
那個愚拙人是聽了(指示)但沒有遵行教訓(悖逆)的人。他把自己的生命建築在他以為最好的事上,跟隨這世界的縱慾原則。當生命的暴風雨肆虐湧至,他那沒有根基的房子就被沖走;也許他的靈魂可以得救,但生命卻失喪了。
那個聰明人就是為人子的緣故而承受一切貧窮、饑餓、哀哭和逼迫的人。世人說這樣的人愚拙,耶穌說他聰明。
那個愚拙人就是富有、享受奢華的飲宴、嬉笑度日和受眾人歡迎的人。世人說這樣的人聰明,耶穌說他愚拙。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他真有神奇力量,我也想試一試,請主助我成就這件事……
6:19 耶穌治病的能力傳開後,群眾都出來想要摸他。對很多人而言,他已成為一個帶來好運的人,一個充滿魅力的魔術師。人們只想得到肉體的醫治,或看到神蹟奇事,而不是想得到神的寬恕和愛。今天有些人同樣看神為宇宙的魔術師,看祈禱不過是一種使神玩把戲的方法。然而,神並不是魔術師,他是主;祈禱不是一種控制神的方法,乃是將我們自己放在他的掌管之下。
這段經文好熟悉,在哪兒看過?
6:20-26 這段經文,可能跟馬太福音所記載的山上寶訓出於同一篇講道,也可能是耶穌在不同的場合所作的類似的講道。有人相信這段經文不是由一篇講章組成,而是綜合了耶穌平時的教導。
耶穌所說的都是人世間負面的事,為何也可以是福?
6:20-23 這幾節經文稱為「論福篇」,說明了跟隨基督的意義和人們的行為標準。它將天國的價值觀與地上的價值觀互相對比,顯明跟隨基督的人可預期在地上所得到的東西,和神會賜給他們的福氣;又把虛假的敬虔與真正的謙卑對比;最後,它更顯明舊約的期望如何在神的國度中得以成就。
怎想也不通,捱餓明明是不好的,怎會是福?耶穌說漏了東西?
6:21 有些人相信耶穌所說的飢餓是對義的渴求(參太5:6),另外一些人說這是肉體上的飢餓。無論如何,猶太人認為財富是得神喜悅的記號,但耶穌宣告祝福臨到飢餓的人,實在令他的聽眾大吃一驚。然而,他這樣說其實與古老的傳統一致,舊約常提到神對窮人和有需要的人的關心(參撒上2:5;詩146:7;路1:53)。
有了財富,就有安舒;有了安舒,才可以安心事奉嘛,所以我先要財富……你可有意見?
6:24 假如你希望從財富中得到滿足,那麼你只會得到金錢財物,但這些不能存到永遠。所以,不要為尋求舒適的生活而付上永生的代價。
假先知只說人愛聽的話,他們很受歡迎;我也可以受人歡迎,只要我……
6:26 舊約時代有很多假先知。他們說國家繁榮、戰爭勝利等預言,都是人們希望聽到的,因此討得君王和群眾的歡心。然而,受歡迎的話並不一定是真理;人們的奉承不會帶來神的認可。追求群眾的讚賞,而不尋求神的真理,至終必悲傷後悔。
受傷、被棄,我的仇敵如此對我,我如何可以愛他們?
6:27 猶太人藐視羅馬人,因為他們壓迫神的子民;然而,耶穌告訴他們去愛這些敵人。這些話使許多人離開耶穌。其實他並不是說要對敵人有愛慕之心,而是指一種出於意志的行動。愛我們的仇敵,就是做一些對他們有利的事情,我們可以為他們禱告,也可以幫助他們。儘管世人都敵擋神,耶穌仍然愛所有世人,他要我們跟隨他的榜樣,愛我們的仇敵。所以,你要尊重你的敵人,如果你也想得到這樣的尊重的話。
愛所愛的人,容易;愛不可愛的人嘛……好,我愛──可你怎麼站著不動?
6:35 愛就是行動。要令你的愛發生作用,方法之一是主動去滿足別人的需要。愛我們愛的人和我們信任的人,這並不困難;然而,主也要我們愛那些不喜歡我們或計劃要傷害我們的人。我們借給別人的金錢,應看為禮物借出去,而不是放高利貸,使自己獲利更多。所以,要像獻給神那樣施與他人!
他對我不好,我就對他不好,那不是很公平嗎?那他就繼續對我……如果,我對他好呢?
6:37-38 真正肯饒恕別人的人顯明他已經得著了神的饒恕。耶穌用一幅升斗的圖畫保證我們有十足的回報。如果我們批評人而不肯體諒人,就將同樣地被批評;如果我們以善良、恩慈、憐恤的心待人,就會得到十足份量的回報。所以,我們應該愛人,而不要論斷人。
學生不可以高過老師,這我知道,難道我有權揀選……?
6:39-40 學生不會超越老師,所以你要清楚你跟隨的是正確的老師和領袖。他們將要教導你更認識信仰,也要給你可靠的引導。
別人眼中的刺,自己眼中的樑木──耶穌怎會說得這樣準?你腦海中可有浮起點點片斷?
6:41 耶穌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說我們不應太過分看別人的罪,以致忽略了自己本身的罪。我們常常將自己的錯誤合法化,卻指責別人同樣的錯誤。別人眼中的哪一種小刺,最容易叫你挑剔呢?每當你想挑剔時,要記著你自己眼中有樑木,這樣你或許會覺得沒有那麼多話要說。
還是不對人好,不要太主動幫助人,免得別人說我假好人,你不覺得很可怕的嗎?
6:42 我們不應害怕別人說自己假冒為善,而將信心藏起來影響自己生命的成長。一個人嘗試做正確的事,卻經常失敗,這並不是假冒為善;一個人的行動與感覺不同,也不是假冒為善。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放下自己的感受,去做需要做的事情。信心軟弱並不是虛偽。那麼,哪種人才是假冒為善的人呢?那些為了引起別人注意、得人稱許、接納或欣賞而假意作出宗教行為的人,才是假冒為善者。
有諸內,形諸外──你懂吧?人總想掩飾自己,可是……
6:45 耶穌提醒我們,說話和行為能反映出我們最真實的信念、態度和動機。假如我們心存欺騙,那些偽裝的良好表現就不會持久,你心裡所充滿的,必定會從你的言語和行動中顯露出來。
房子的比喻,顯淺的比喻,行起來卻不容易,你做到了沒有?
6:46-49 服從神好比在堅固的根基上蓋房子,當洪水臨到時,房子仍然迄立不倒。生命處於平靜時,根基是否穩固似乎不大重要,但是,危機來臨時,我們的根基便會受到考驗。你的生命要建在耶穌基督這穩固的磐石上。
立根基,時間浪費;只聽在心,也不可以吧……
6:49 為什麼有些人建房子不立根基呢?也許是他們不想付出打根基時的艱苦勞動,又或許他們想節省時間。不論他們的原因如何,蓋房子不立根基的人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目光短淺,並且會後悔。當你發覺自己只是聽,卻沒有遵照神的話去行時,就要想想是什麼原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