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知
「愛上帝的,也當愛弟兄。」(約翰一書4章21節)
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過?有些基督徒,為了證明自己很敬虔,反而言行舉止根本不像基督徒?
例如有人作禮拜的時候,氣嘟嘟地噘起嘴巴、闔上讚美詩集──就因為領詩的人,沒有把歌詞從頭到尾唱完。
還有個例子,教會中有些會友,因為自己不喜歡年輕人的音樂,於是就反對開一堂青年崇拜。
甚至還有教會,把會堂中間的座位,如同楚河漢界般,按照會友社會階層一分為二,彼此不相往來。
身為基督徒,不但要堅持聖經的真理,更應該身體力行。即便以上種種,不能算是違背真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這些自稱跟隨基督的人,從他們的行為,實在看不出愛。他們在世人面前,寧可捍衛個人好惡,卻不肯用行為來見證耶穌的愛。
閱讀約翰一書4章7-21節,我們就會發現:原來上帝的愛,是會改變人的行為。因為在上帝的愛裡,人與人之間即便看法不同,但彼此卻絕不會輕蔑相待的。
因為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章35節)。想想看,別人能從你身上看到耶穌的愛嗎?JDB
願我所言所行,
都為榮耀主名;
不容一絲半縷,
虧負我主聖名。Anon.
教會齊心,才能贏得世界。
-------------------------------------------------------------------------------------------------
靈修靜思
盡力而為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那領二千的……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太廿五20至23)
中國基督徒父母們都很關心孩子,所以免不了盯著孩子的成績單;但另一方面,又不時為這態度內疚。有時家中一個孩子天賦高,所以成績好;而另一個天賦平庸,成績也平平,父母就不知怎樣要求才好。
耶穌設了一個比喻:一位家主往外國去,將五千、二千、一千銀子各交給三個僕人。當他回來時,那領五千的賺了五千,領二千的賺了二千。雖然他們兩個所賺的不同;但是,主人對他們的稱讚是完全一模一樣,都是「又良善又忠心」,而且他們所得的獎賞也一樣,都可以「享受主人的快樂」。只有那拿一千的受譴責,不是因為他只領一千,而是因為他懶惰!
我們應該從這比喻學習怎樣教導孩子,不應該著眼於孩子天賦有多高,或成績有多好,而是著重他們對人生的態度。例如,應該教導孩子無論天賦多少,都應該盡心竭力,做得最好,後果由神負責。我們也當同樣要求自己,不當與人比成就、比財富;而是自問:對於主所交託我們的才幹,我們有沒有忠心用好? ~張逸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