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7章1節)
若叫別人不要管閒事,還有比引用耶穌的話更好的方法嗎?有些人很少讀聖經,但當他們想要堵住那些不入耳的意見時,就會很快引用馬太福音7章1節:「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看來這個方法,真的是挺管用的。
但根據上下文,這段經文指的是我們應該要評論判斷,只是該避免做出不公正的論斷。此外,我們的論斷對象應該先從自己開始,耶穌說:「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第5節)。他接著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第15節)。這同樣也需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耶穌用「結果子」的比喻,給我們設立了有關論斷的標準:「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第20節)。我們需要透過結出果子的品質來檢視、判斷人,包括我們自己。這個果子不能用屬世的標準來判斷,比如我們的外表有多好看(15節),相反地,我們需要以屬天的價值來判斷,也就是聖靈在我們裡面結的果子:仁愛、喜樂與和平(加拉太書5章22節)。
我們常以外表論斷人,但是上帝從我們所結的果子來檢視我們,我們也該如此行。JAL
活出愛的真諦,
謙卑服事我主;
便結聖靈之果,
使他話語尊榮。D. De Haan
慢點論斷人,多檢視自己。
-------------------------------------------------------------------------------------------------
生命的復興/知信行網上團契
沒有幸災樂禍的心
「愛是不喜歡不義……。」(哥林多前書十三6上)
人的本性是很奇怪的,總喜歡聽見別人不幸的事情,特別是你所不喜歡的人遭遇不幸時,心中不期然就會浮起這些意念:「活該、應有此報!」這樣的人心中所充滿的是恨,並不是愛。
「愛是不喜歡不義」,這句話直接可譯作:「愛是不會在惡事上,感到高興」,其中一個含意就是:有愛的人並不會因聽到別人做不名譽的事而感到高興。因為愛裡是沒有幸災樂禍的心。
試想想在你的家裡或公司裡,人人都以幸災樂禍的心互相對待,你還會留戀這個家或這間公司嗎?因為在其中所充滿的都是恨。愛是要求憐憫、恩慈、無論對方得罪你有多深,或他所作的有多錯,當他遭遇不幸的時候,為了愛憐一個生命而為他難過,而絕不會有幸災樂禍的心態。
「愛是不喜歡不義」,在你的生命中可以反映出來嗎?別人會因為你這樣的生命流露而感受到愛嗎?特別是你最親愛的人。基督教的信仰並不是一套死的教義而是活的生命,並且是一個活潑的愛的生命,因為我們的神就是愛。當祂把這樣的新生命賜給我們時,我們就可以向別人流露這種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