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甚麼。」(馬太福音13章34節)
在《教書匠》(TeacherMan)一書中,普立茲得獎作家法蘭克.麥考特回憶他在紐約高中任教30年的經歷。他以不同的技巧教導學生創意寫作,而其中一再使用且功效卓著的一種技巧,則是訴說一個動人的故事,以吸引學生的目光、激勵他們學習。
這種教學法也被那位最偉大的教師──主耶穌基督所採用。學者型的宗教領袖尼哥德慕曾對耶穌說:「我們知道你是由上帝那裏來作師傅的」(約翰福音3章2節)。然而耶穌在對跟隨他的群眾演說時,並不是從猶太法典來引經據典,而是以生活化的語言向聽眾說故事。
耶穌所說的故事歷久彌新,因為它們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在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故事中(路加福音18章),我們認識了上帝的恩典和赦免,而浪子的故事(路加福音15章)則展現了上帝對悔改的罪人的愛。
耶穌激勵人心的比喻讓我們能更認識他,也更了解他所期望我們擁有的生命。我們也能用自己的信仰故事,引人認識這位最偉大的說故事者及老師。他的生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HDF
願今日掌管我言語,
讓它們訴說你大愛;
願救主恩典的故事,
能讓人心歸向天父。Sees
講述耶穌的故事是學習上帝真理的好方法。
-------------------------------------------------------------------------------------------------
靈修靜思
蒙福之道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詩一二八3至4)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在舊約時代,多子多孫是神祝福一個人的明證;無兒無女,會被視為受到了咒詛。因此舊約中當時不育的婦女,如拉結、哈拿等,都因沒有兒女而向神哀訴,蒙神眷顧,都得著所求的。哈拿得了撒母耳後,按著所許的願,把孩子奉獻給神,神且繼續祝福她得著其他子女。
你有沒有禱告蒙允的經驗?或是求配偶、或是求子女、或是好的工作崗位,倘若蒙神應允,勿忘記念神恩,向神還願。然而在新約使徒保羅又教導我們「萬事都互相效力」(羅八28)。基督徒的神,不同於黃大仙「有求必應」;因此當所求的未能蒙允,仍要持定信心,信得過萬事在神掌握之中。若神不按我們所要的給我們,祂必定在我們身上有更美好的安排,為要成就祂更廣更遠的計劃。
所以,基督徒真正的蒙福之道,是凡事謝恩;即或在極大的挫折逆境中,仍信賴祂在我們人生中必有最美的安排。 ~陳明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