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彼得前書4章1-11節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4:1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這段經文與前段(比較三18)有密切關係。我們一直思想的,是基督無辜受苦的榜樣。他因為行義的緣故,而在惡人手上受苦。既是如此,他的跟隨者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他們要準備好因他的名而受苦,也要準備好因基督徒的身分而忍受逼迫。
因為凡在肉身(這身體)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信徒面前有兩個選擇──犯罪或受苦。一方面,他可以選擇跟周圍未得救的人一樣地過活,與他們一起享受罪中之樂,藉以避免逼迫。另一方面,他可以選擇過純淨敬虔的生活,承擔基督的羞辱,在惡人手下受苦。
殉道者郭德理在被絞死之前說:「親愛的朋友,在大家犯罪之前,請跟我一起為這苦杯祝謝;因為在我面前的選擇,是犯罪或受苦,而我已經選擇了受苦。」
當信徒定意寧願因基督徒身分的緣故而忍受逼迫,也不願意繼續在罪中生活,他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不是說他從此不會行差踏錯,而是指罪的勢力不能再轄制他。當一個人寧願受苦也不願意犯罪,他就不再受肉體的支配了。
4:2 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 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這樣,信徒度過在世餘下的光陰時,就不再受人類情慾的支配,而是跟從神的旨意了。他寧願以基督徒的身分受苦,也不願像個非信徒一般犯罪。他寧願死,也不會否認他的主。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即是過他在世上尚餘的年日。信徒決定,要用這些年日來榮耀神,而並非滿足肉體的情慾。
4:3 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時候已經夠了。
彼得寫信的對象,有部分在信主之前,曾生活在外邦世界的種種敗德壞行之中。他們的這種生活已經夠了!他們既是基督徒,就是新造的人,應當摒棄舊日的罪。尚餘的年日是屬神的,他們應當把這些年日獻給神。
經文所列出的罪,仍充斥著今日外邦非信徒的世界──如性罪行、酗酒、假宗教。
1.邪淫──盡情放縱,主要是指在性方面的敗德壞行。
2.惡慾──任何不法意欲的滿足,可能特別指性方面的罪。
3.醉酒──任由自己受酒精的麻醉,以致意志力遭削弱,不能抗拒試探。醉酒與敗德壞行有密切的關係。
4.荒宴──喧鬧放蕩的聚會,以及通宵達旦的尋歡作樂。
5.群飲──一些狂飲的酒宴,常會導致縱情放蕩,爭吵打架。
6.可惡拜偶像的事──敬拜偶像,以及與這種敬拜有關的各種不道德行為。
敬拜者與敬拜的對象會愈來愈相似。離棄真神之後,人的道德標準,也會自動降低。降低了的標準任由他們隨從一己之欲,縱情於罪中之樂。正因如此,敬拜偶像的宗教,是培育罪政和敗壞的溫床。
4:4 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
本節所形容的,是那些從敗壞生命中得拯救者的共同經驗。他們以前的朋友以為他們瘋了,並指他們是宗教狂熱分子。他們認為,基督徒不再與他們一起跳舞、參加派對、放縱情慾,是極之愚蠢的。信徒清潔而又端正的生命是對罪人的譴責;難怪他們討厭這種改變!
4:5 他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
雖然不敬虔的人會侮辱基督徒,但他們要為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台前交帳。主是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明顯地,彼得心目中所指的,是未信主的人。那些尚在生的非信徒,會在千禧年開始之前受審判;至於那些已死的惡人,則會在基督在地上的統治結束時受審判。他們被定罪,證明神的兒女是合乎義的。
4:6 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要叫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他們的靈性卻靠 神活著。
為此──即神的兒女得證明是合乎義的──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這又是一句難以解明的經文。經文是指人死後仍有福音傳給他們,還是指他們在生時有福音可聽?這些人到底是誰呢?
經文所指的,是這些人尚在人間時,曾有福音傳給他們,而他們也信了主。由於他們勇敢地堅持真理,所以他們受到惡人的迫害,有些甚至殉道。雖然這些人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或被定罪,但神卻證明他們是對的。他們現今正與主一同享受永恆的生命。
當福音傳給他們時,他們尚在人世。然而,按肉體說,現在他們都是死人。雖然世人認為他們是瘋狂的,但神卻給他們尊榮,現在他們的靈魂已在天堂。
福音為一切相信的人帶來兩方面的結果──人的侮辱和神的嘉許。伯恩斯解釋說:
雖然一般來說,他們會受世人審判,甚至置諸死地;但福音傳給他們的目的,是叫他們那更高更美的本質,即是他們的靈魂,能夠向神而活。
4:7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萬物的結局近了這一句,引出一連串的勸誡。這句話一般有幾種理解:(1)耶路撒冷被毀;(2)信徒被提;(3)基督再來作王;(4)天地在千禧年結束之時遭廢去。經文所指的似乎是上述最後一個的解釋。
第一個勸誡是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當時的背景是信徒正遭受逼迫,所以這裏的意思是,信徒的禱告生活,不應受到因壓力而造成的恐慌及情緒波動所影響:信徒與神的關係,不應受到不利的環境所左右。
4:8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他們必須留心與其他信徒的關係(8~9節),並要與信徒群體的每一份子切實相愛。持著這種愛心,就不會將其他信徒的過失和缺點公開,反而保護他們以免暴露在眾人面前。有人這樣說:「憎恨,使人看見所有事情最醜惡的一面。愛,卻能加以遮蓋埋藏。」
「愛能遮掩許多的罪」(箴一12)一句,不應從教義上解釋作如何除掉罪惡。罪的刑罰和罪咎,只能透過基督的寶血除去。我們不應利用這節經文作縱容罪惡的藉囗,也不應讓教會推卸對犯罪者執行紀律的責任。經文的意思,是指真正的愛,足以使人寬恕其他信徒的輕微過失或失敗。
4:9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向弟兄表達愛心的一個途徑,就是毫無怨言地款待他們。在受逼迫的日子裏,這勸勉尤顯重要,因為那時糧食可能已漸漸短缺,而窩藏基督徒會遭逮捕監禁,甚或招致殺身之禍。
能夠款待他人,實在是無比的權利。有人在不知不覺間,竟款待了天使(來一三2)。神的兒女行善,就是做在主自己的身上(太二五40)。不管所做的是如何微不足道,總會得到極大的報酬;就算只是奉主的名贈予一杯涼水,也必定得到報答(太一42)。那些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的,必得先知的賞賜(太一41);這在猶太人的眼中,是最高的賞賜。不少基督徒作見證,講述他們因接待主的僕人,結果全家得到祝福。
耶穌教導我們應當招待那些沒有能力報答我們的人(路一四12)。這並不表示我們不應招待那些能回敬我們的親屬、朋友或鄰居。我們的目的,是要奉主耶穌的名善待他人,而不期待有所報答。
4: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 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信徒各人從主那裏得到恩賜,作為基督身體的肢體,各人要發揮自己獨特的功用(林前一二4~11、29~31;羅一二6~8)。這些恩賜是神分給我們管理的,目的並不是要使我們自己得到利益,而是要榮神益人。我們不應成為神恩賜的終點;他的恩典臨到我們,但不應停留在我們那裏。我們應該成為媒介,讓神的福氣能夠傳到他人身上。
我們要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這裏神的恩賜是指人不配領受,但神仍賜下的恩惠。
4:11 若有講道的,要按著 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 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 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一個人就算有講道或教導的恩賜,也必須肯定所說的話,是神要他在該特定處境下說的。這就是要按著神的聖言講。單講論聖經並不足夠。講道者必須肯定他所講的,正是神要他在這時候向這群聽眾傳講的信息。
若有服事人的,在服事的時候,應當謙卑地承認他的力量是神所賜的。這樣,那本屬於神的榮耀就歸於他。
正如彼得所說,這榮耀乃是透過中保耶穌基督呈獻給父神的,也為著神透過他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我們要歸榮耀與神。頌讚、權能都是這位寶貴救主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聖經靈修版/網路>
受苦時,不張揚,還要百般忍耐,我可以嗎?我問我自己。
4:1-2 有些人會千方百計逃避痛苦,但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我們要隨時準備遵行神的旨意和甘願忍受苦難。當我們專注基督和祂要我們所做的事時,罪就不能在我們受苦時擊敗我們。當身體在痛苦之中,或是生命遭遇危難時,生命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就顯得清晰了,罪中之樂又有甚麼益處呢?人若為行善而受苦,仍忠心順服,這人一定與罪割裂了。
悔改信主、生命改變,若舊朋友與我為敵……
4:3-4 人悔改信主,生命經歷重大轉變後,可能會遭舊朋友的輕視。這不單是因為他拒絕參與某些活動,也因為他現在的生活重心改變了,面向相反的方向。這特別的生命,間接地指控了其他人的罪行。成熟的信徒應當幫助初信的信徒面對此種壓力,鼓勵他們堅守對基督的信心。
我們已得救了,那將來何要受審判?
4:5 得救的基礎在於我們相信耶穌(參徒16:31),但審判的基礎卻在於我們怎樣生活。那些逼迫人的,必要站在主面前接受刑罰;但信徒不需要懼怕,因為基督將會審判一切(參約5:22;提後4:1)。
死人也要交賬?福音與死了的人有關係?那舊約時代的人呢?
4:5-6 初期教會的信徒對於死後的情況非常關切。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就擔心,那些在主再來之前已死去的親人永遠不能見主的面(參帖前4:13-18)。因此彼得再次提醒讀者,死人將要受審判,無論是信主的,還是敵對主的。這是完全公正的審判,因為即使死了的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參3:18-19)。耶穌在地上傳道時,第一次把福音傳開了,其實在創世以前福音已經生效了(參弗1:4)。這福音影響全人類,無論是活人還是死人。
結局近了,我就甚麼都不做吧,或甚麼都可以做?
4:7-9 我們生活充滿盼望是因為基督要來。為了預備迎見祂,我們須在愛神和愛人這兩方面不斷增長(參太22:37-40)。重要的是警醒恆切禱告,還要切實地幫助有需要的人。你的財產、名譽和權威,在神的國度裡都會歸於無有,但你卻要與其他人共度永掹。將你的時間和才幹投資在有永恆價值的事工上吧!
這樣一個我,有用?無用?其實有用無用都……
4:10-11 有些人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才幹,並認為有權按自己的心意發揮;有些人卻認為自己一無所長。彼得針對這兩類人,在這段經文中指出,每個人都擁有才幹。我們要找出自己的恩賜,好好運用,所有的恩賜都要用來服事別人,絕不是專為己用的。彼得在這裡提到的是講道和服事人的恩賜(參羅12:6-8;林前12:8-11;弗4:11)。
運用恩賜榮耀神?我可以嗎?
4:11 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恩賜榮耀神呢?我們照著神的引領運用恩賜去幫助別人,他們就會因我們而看見基督,並且因著他們所得的幫助而讚美神。(參太5: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