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裡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章8節)
麥考利·利維拉是我在神學院中最好的朋友,他對主有極深的渴慕。他最大的心願就是畢業後和未婚妻雪倫結婚,然後回到華盛頓特區的市中心建立教會,好向親友傳福音。
然而這心願還沒達成,麥考利和雪倫就在一場事故中身亡,同學都為此深深惋惜。在他的追思會上,有人發出這樣的呼聲:「麥考利死了,誰可取代他的事工?」受到麥考利的榜樣影響,有兩百多位同學站起來回應,願意幫助這位已逝的基督僕人實現志願。
這些同學們的回應,和以賽亞的反應相同。在先知以賽亞那個充滿害怕與不安的時代,他被召來到上帝的至聖寶座前,他在那裡聽見上帝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以賽亞回應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章8節)
上帝今天仍然呼召人成為祂的使者。祂向我們提出服事祂的挑戰,不論是在故土還是他鄉。問題是,我們如何回應祂的呼召?願上帝給我們勇氣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WEC
樂意回應主呼召,
主工成就大喜樂;
當祂呼召即回應,
我在這裡請差我。March
上帝所召的人,祂必裝備;祂所裝備的人,祂必差遣。
-------------------------------------------------------------------------------------------------
生命的信念/知信行網上團契
神是我的產業:耶和華扶持義人
一個義人所有的雖少,強過許多惡人的富餘。因為惡人的膀臂必被折斷;但耶和華是扶持義人。耶和華知道完全人的日子;他們產業要存到永遠。他們在急難的時候不致羞愧,在饑荒的日子必得飽足。(詩篇卅七16-19)
如果我們因著缺少物質的產業而心生埋怨,那麼我們仍未能完全相信神是我們的產業。
相信神是我們的產業,我們便自然感到滿足,沒有甚麼能比神更好。擁有神,就是在物質上比人缺乏,實質上我們仍是富足的,因為我們擁有的是無盡的產業。
擁有無盡的產業而不感到滿足,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是否人的慾望比無盡的產業更無盡?這個說法在邏輯上已經不能成立。可能的解釋是,我們不感到滿足,是因為我們仍未確認自己已擁有無盡的產業。
相信神而不以神為無盡的產業,是不少信徒的寫照。我們所追求的仍是那些有限的產業,所以不能避免地被相對的貧富觀念影響,埋怨自己的產業少而妒忌別人的產業多。
我們不要被世俗的貧富觀念纏累,「一個義人所有的雖少,強過許多惡人的富餘」,富並不比貧強,正是貧富觀念的突破,我們當關心的是究竟在神眼中,我們是義人或惡人,請緊記著:耶和華是扶持義人的,義人的產業是存到永遠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