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耶路撒冷的居民立約蘭的小兒子亞哈謝接續他作王;因為跟隨阿拉伯人來攻營的軍兵曾殺了亞哈謝的眾兄長。這樣,猶大王約蘭的兒子亞哈謝作了王。
《新》1~9:歷代志所記亞哈謝的事跡,遠較王下8:24-9:29的平行經文為短。這大概是因列王紀的記載偏重於耶戶的叛逆及暗利王朝的衰亡(見王下8:26;又見王上16:21-28);而歷代志作者則對這些發生在北國的事件不感興趣。歷代志作者再次顯示他對「即時賞罰」的重視:亞哈謝個人的邪惡以及他與外人結盟,使他遭到即時的懲罰,並只作王一年(見16:2-9註釋)。
《新》曾殺了亞哈謝的眾兄長:強調神的懲罰:殺了自己眾兄弟的約蘭,後來目睹親生的眾子被殺(21:4、13、16-17)。
《啟》本章記新王亞哈謝。太后亞她利雅的勢力極大,宗教政策未變,並繼續與北國保持密切合作(3-4節)。新王在位只一年便為耶戶所殺(9節),應驗了先知以利亞的話(21:13-14)。約蘭曾殺死自己的兄弟,現在他的兒子也為人所殺。讀本章時可參《王下》8:16-28;9:21-29。
《SDA》亞哈謝:第1-9節與王下8:25-29相對應。
《SDA》攻營:這裏的記錄比較簡單,不很明確。衆王子顯然在首都外面的軍營裏,遭到阿拉伯強盜的襲擊,被殺被俘。
22:2 亞哈謝登基的時候年四十二歲﹝列王下八章二十六節是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他母親名叫亞她利雅,是暗利的孫女。
《新》四十二歲:(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二十二歲」)。若採希伯來經文之「四十二歲」,亞哈謝則比他父親還年長(21:20)。
《新》一年:主前八四一年。
《啟》依《王下》8:26,亞哈謝登基時的年齡應為22歲。一些希臘文舊約《七十士譯本》的抄本及敘利亞文抄本都作“二十二歲”;否則,他的年齡會大過他的父親約蘭(參21:5及20節)。
《SDA》暗利的孫女:亞她利雅是暗利的兒子亞哈的女兒(代下21:6),所以她是暗利的孫女。這裏沒有提亞哈,而是提暗利,因爲暗利是該王朝的創始人。
22:3 亞哈謝也行亞哈家的道;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
《新》3~4:暗利王朝對猶大國有極大的影響力,這情況從亞她利雅的權勢,以及有北國亞哈家的人為謀士可以看出(見18:29註釋)。
《SDA》給他主謀:《列王紀》沒有這句話。亞她利雅是一個獨斷的女人,很像她的母親耶洗別,盡量把巴力崇拜引進南部王國。
22:4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像亞哈家一樣;因他父親死後有亞哈家的人給他主謀,以致敗壞。
《SDA》亞哈家的人給他主謀:似乎指他的母親亞她利雅(第3節)和舅舅約蘭(第5、6節)。
《SDA》以至敗壞:聽從惡謀士的話表明亞哈謝道德上的淪落,最終造成他的死亡。
22:5 他聽從亞哈家的計謀,同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約蘭往基列的拉末去,與亞蘭王哈薛爭戰;亞蘭人打傷了約蘭。
《新》同…約蘭…去…爭戰:與約沙法當年受先知指責的行動類似(見19:2及註釋)。
《新》基列的拉末:位於外約旦,在亞蘭與以色列交界處。十多年前,約沙法曾與亞哈聯合在此處作戰,亞哈陣亡(18章;王上22章)。
《新》哈薛:為以利沙所膏。日後殺主篡位(王下8:13-15;參王上19:15)。
《SDA》就像約沙法與約蘭的父親亞哈合作那樣(代下18章),亞哈謝也與約蘭親密合作,一同出征亞蘭。與惡人聯合是沒有好處的。
22:6 約蘭回到耶斯列,醫治在拉末與亞蘭王哈薛打仗所受的傷,猶大王約蘭的兒子亞撒利雅﹝就是亞哈謝﹞因為亞哈的兒子約蘭病了,就下到耶斯列看望他。
《新》回到耶斯列:約蘭顯然收復了基列的拉末,並交給耶戶治理(王下8:28-9:28)。
《SDA》亞撒利雅:有十五種希伯來語抄本,七十士譯本以及亞蘭語譯本均爲“亞哈謝”。與《歷代志》相應的王下8:29也是亞哈謝。
22:7 亞哈謝去見約蘭就被害了,這是出乎 神;因為他到了,就同約蘭出去攻擊寧示的孫子耶戶。這耶戶是耶和華所膏、使他剪除亞哈家的。
《新》亞哈謝…被殺害了,這是出乎神:歷代志作者假設讀者熟悉耶戶被膏及有關他篡位的事,這些事導致約蘭及亞哈謝的死(王下8:28-9:28)。列王紀作者基本上是將暗利王朝的覆亡描述為神的審判(王上21:20-29;王下9:24-10:17),而歷代志作者認為亞哈謝的被刺也是出乎神。
《SDA》這是出乎神:《列王紀》沒有這句話。《歷代志》解釋了亞哈謝的死如何應驗了神的旨意。這個國王的夭折是對他崇拜偶像的懲罰。亞哈謝去見以色列的約蘭時,正好耶戶發動叛亂,所以他和約蘭,耶洗別一同與遇害。
《SDA》寧示的孫子:耶戶是寧示的兒子約沙法的兒子(王下9:2。見代上2:7注釋)。
《SDA》耶和華所膏,使他剪除亞哈家的:耶戶被膏,是要對亞哈家族實施懲罰(王上19:16;王下9:1-10)。
22:8 耶戶討亞哈家罪的時候,遇見猶大的眾首領和亞哈謝的眾姪子服事亞哈謝,就把他們都殺了。
《SDA》討亞哈家罪:耶戶正在執行上帝的任務(王下9:7-9)。
《SDA》亞哈謝的衆侄子:如果他們是國王親兄弟的兒子,那他們都還是小孩子,受到“猶大的衆首領”所監護。但有可能“侄子”是泛指國王的侄子,外甥等親屬。被殺的共有四十二人。
22:9 亞哈謝藏在撒馬利亞,耶戶尋找他,眾人將他拿住,送到耶戶那裏,就殺了他,將他葬埋;因他們說,他是那盡心尋求耶和華之約沙法的兒子。這樣,亞哈謝的家無力保守國權。
《新》有關亞哈謝之死,兩本歷史書的記載似乎有些不同(參王下9:21-27;10:12-14)。雖然這些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及地點都很難確定,但歷代志作者既假設他的讀者熟悉另一卷書的記載(見22:7註釋),我們最好將歷代志中的細節視為列王紀的補充,而不是彼此矛盾的資料。除了歷代志作者提到,亞哈謝是由於其父的敬虔,得享莊重的葬禮外,這兩個記錄中的差異,似乎與任何神學上的看法無關。關於亞哈謝的政績,兩本史書上都沒有作總結。
《SDA》耶戶尋找他:亞哈謝顯然向南逃往耶路撒冷,“到了靠近以伯蓮的姑珥坡上”時,被追趕者打傷。他改變了行程,想要藏起來,但被抓獲,押送到耶戶那裏。關於他逃跑的可能路線,見王下9:27注釋。
《SDA》將他埋葬:他被埋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墳墓裏”(王下9:28)。亞哈謝畢竟被埋葬在列王的墳墓裏,不像其父約蘭,得不到這最後的榮譽(代下21:20)。
《SDA》保守:亞哈謝沒有後代能夠統治王國。他死時年僅二十三歲(見王下8:26),沒有一個成年的兒子可以繼承王位。這就引發了亞她利雅的篡權。
22:10 亞哈謝的母親亞她利雅見她兒子死了,就起來剿滅猶大王室。
《新》10~12:見王下11:1-3。在猶大歷史上,亞她利雅是惟一中斷大衛王朝的人,也是惟一以自己的名義治理猶大的女王(主前八四一至八三五年)。她想除盡大衛王室的企圖,與其夫約蘭所為相同(21:4)。此舉威脅到大衛王朝的延續。她若真達到目的,猶大國就可能被北國的暗利王朝併吞,因為亞她利雅來自暗利家族,而她自己後來又沒有兒子或後裔存留。
《SDA》亞她利雅見:第10-12節記錄亞她利雅的篡權。相應的記錄見王下11:1-3(見該處注釋)。
《SDA》剿滅:希伯來語是dabar,直譯是“說話”,故有人解釋爲“謀劃”,或“判決”。但根據一些希伯來語抄本,七十士譯本,亞蘭語譯本,塔古姆文本,以及王下11:1,'abad更有可能是爲“消滅”。
22:11 但王的女兒約示巴將亞哈謝的兒子約阿施從那被殺的王子中偷出來,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臥房裏。約示巴是約蘭王的女兒,亞哈謝的妹子,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她收藏約阿施,躲避亞她利雅,免得被殺。
《新》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列王紀並未提到她這個身分。
《SDA》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列王紀》沒有提這一點。約示巴是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所以她忠於大衛的後代,願意長期隱藏小王子。
22:12 約阿施和她們一同藏在 神殿裏六年;亞她利雅篡了國位。
《啟》在猶大國的悠長歷史上,一直是大衛的子孫作王,其間只有六年(主前841-835年)由約蘭的王后亞她利雅執政。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人固然不可剛愎自用,但聽取意見時也要小心謹慎;聖經對此有何提醒?
22:4-5 尋求謀略雖然明智,但我們也應當明辨別人的建議。亞哈謝有謀臣,但是他想聽的都是讒言,難怪會敗亡。你尋求人的建議,要仔細地聽,並用神的道來“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參帖前5:21)。
22:7 對耶戶的介紹,和他作王的詳情,請見列王紀下9章1至10章36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