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9前言《摘自新國際版研讀本》:
自七十士譯本(舊約聖經的希臘文譯本)開始,9篇與10篇有時被視為一篇詩,或當作一篇詩來使用(見9篇原文譯註)。是否這兩篇詩在寫作時原來就是一篇,未可得知;然而的確有一些跡象支持這種看法。10篇是從3篇到32篇之中惟一沒有標題的詩;若將這兩篇詩的希伯來經文合在一起時,顯示出是一篇字母詩的結構,不過並不完整(即有斷處)。9篇開始及接近10篇結尾處,每節或每兩節的頭一字母,有按希伯來文字母次序排列的趨向。9篇的主要部分,是述說從敵國手中蒙神拯救後,由君王所發出的讚美(詳細的情形不得而知,但詩中既沒有任何提到以色列人得勝的字句,神可能是藉其他方法來摧毀外邦敵人)。9篇末了以簡短祈禱作結,求神繼續按公義審判(見9:4)高傲的外邦國家。10篇主要是一篇禱告,祈求神審判國內寡廉鮮恥之輩的貪婪:他們以驕橫與邪惡對待「困苦人」(10:2),一如列邦攻擊以色列一樣(用10:2-11來形容外邦仇敵或國內狂人,也同樣合適)。因此,將兩篇詩合併為一,並非不可思議,因為「惡人」(9:5;10:4)對敬虔人群體的攻擊,不論來自內患或外侮,對真以色列人都有同樣的威脅。讚美神過去的拯救,常是祈禱類詩篇中的重要部分(見3:3-4、8等及註釋;25:6;40:1-5);其他古代近東人的禱文中也是如此。這類讚美,表達詩人對於他現在的禱告會蒙垂聽存有盼望的原因,並有促使耶和華再一次為祂百姓(或祂僕人)伸手的作用。詩篇中的其他禱告有長段前言者,見40篇;44篇;89篇。可能9與10篇是為不同的禮儀用途才被分開,如同42與43篇一樣(見42至43篇導言註釋)。
9:1 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你一切奇妙的作為。
《新》1~2:開始讚美的宣告。
《新》傳揚:這希伯來字在9:14譯作「述說」。詩篇中對神的讚美,很少只是詩人與耶和華之間的事;而通常是(在聖殿裏)公開地稱頌神的聖德,或祂救恩的作為,或祂恩慈的賜福。詩人藉讚美,向會眾宣明神榮耀的屬性,或祂公義的(見4:1註釋)作為(如見22:22-31;56:12-13;61:8;65:1;69:30-33)。詩人讚美神之餘,通常還加上呼籲,呼召所有聽見的人同來讚美—同來宣揚神的榮耀、良善和祂一切公義的作為,並歡然慶頌。詩篇中讚美的這一層面,曾被稱為是舊約聖經對新約時代傳福音事工的預備,這種說法亦是很恰當的。
《新》奇妙的作為:神拯救的作為,有時候涉及神蹟—如出埃及時,在曠野漂流與進入應許之地時—有時候卻沒有神蹟,但總叫人看出神掌管萬事的主權。此處是指這篇詩中所慶賀神毀滅仇敵的作為。
《SDA》一心:本詩以最深的感激開始。感情是非常專一的。詩人竭盡全力讚美上帝。所表達的感激是傾情而真誠的,比口頭的表達更加強烈。
《SDA》你一切奇妙的作爲:詩人始終熱情地讚美上帝的一切福氣,不僅指直接引發讚美的拯救。第3-5節提到了上帝的特殊干預。
9:2 我要因你歡喜快樂;至高者啊,我要歌頌你的名!
《SDA》歌頌(zamar):其詞根是名詞mizmor(“詩歌”)。Zamar意爲“歌唱”或“奏樂”。
《SDA》至高者('Elyon):見詩7:17注釋。上帝是世界的主宰。
9:3 我的仇敵轉身退去的時候,他們一見你的面就跌倒滅亡。
《新》3~6:神毀滅敵人,也就匡正了大衛(和以色列)所枉受的冤屈。
《SDA》上帝一出現,仇敵就跌倒。是上帝大能的顯現帶來勝利。
9:4 因你已經為我伸冤,為我辨屈;你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
《SDA》已經爲我伸冤,爲我辨屈:上帝保衛了正義的事業。祂是維護者。
《SDA》坐:描繪審判者坐在王位上(見第7節)審理案情。祂的裁定對詩人有利。
9:5 你曾斥責外邦,你曾滅絕惡人;你曾塗抹他們的名,直到永永遠遠。
《新》塗抹他們的名:如同從蒲草卷上的記錄中塗抹掉一樣(見民5:23;又見申9:14;25:19;29:20;王下14:27)。
《啟》外邦:亦作“列國”,指敵對的國家;6節稱之為“仇敵”。
《SDA》外邦(goyim):即“各民族”(見詩2:1注釋)。
《SDA》塗抹他們名:當一個民族被征服時,它的名字就從地上的國度中消失了。
9:6 仇敵到了盡頭;他們被毀壞,直到永遠。你拆毀他們的城邑,連他們的名號都歸於無有。
《SDA》本節描繪仇敵的完全毀滅。
9:7 惟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他已經為審判設擺他的寶座。
《新》7~10:慶賀神公義的治理(見4:1註釋),讓那些仰望耶和華的人,對祂有信心。
《SDA》惟耶和華:第六節的原文是以hemmah(他們)結束的。該詞大多數版本沒有譯出,因爲其含義與上下文不符。據烏加列文獻,hemmah還有“看哪”的含義。若是這樣,該詞就屬於第七節。這一節的前半部分就成了:“看哪,上帝將永遠忍耐”。在詩人的時代沒有標點。如果標點用在hemmah之前,而不是在之後,本詩的離合結構就好多了。這樣的調整會使第7節以字母he開始。而目前的希伯來文本則不是這樣。
《SDA》坐著爲王:與第6節的毀滅形成強烈的對比。上帝永遠坐在審判的寶座上公正執法。
9:8 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
《SDA》參啓20:12-13。本詩的背景是,上帝顯示自己爲公義的審判者。祂在最後的審判時也會這樣。第7-8節爲第四段,沒有按照離合詩的格式。
9:9 耶和華又要給受欺壓的人作高臺,在患難的時候作高臺。
《SDA》高臺(misgab):“平安的高臺”(見詩18:2;46:7;48:3)。
9:10 耶和華啊,認識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沒有離棄尋求你的人。
《SDA》認識你名:見詩5:11;7:17注釋。認識上帝的名,就是熟悉祂的品性。
《SDA》倚靠:律法是上帝頒發的。我們可以信任上帝能秉公行事(見詩62:8;64:10;111:5)。
《SDA》沒有離棄:人可能離棄上帝;上帝卻永不會離棄祂的兒女。
9:11 應當歌頌居錫安的耶和華,將他所行的傳揚在眾民中。
《新》11~12:一個呼召:要聖殿裏的會眾,為著神公義的審判,同來讚美神(見9:1註釋)。
《新》居錫安:(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將寶座設在錫安」)神的寶座原在天上(見9:7),但在地上亦有相對應的座位,這寶座乃在耶路撒冷祂的殿裏。神以此為中樞,治理全世界(見2:6;3:4等及註釋;20:2)。有關神揀選錫安,作為祂掌權之處,見132:13。
《SDA》歌頌:鑒於上帝神聖的品性和祂對人類的仁慈,詩人呼籲別人也讚美上帝。
《SDA》衆民中:要把上帝在以色列人中的奇妙作爲告訴各國人民,使他們也承認上帝,得到祂的保護。上帝不是單憐憫以色列(見詩105:1)。這個觀念貫穿在整部《詩篇》。如果以色列學會了這個教訓,就不會出現法利賽人嚴格排外的做法。
9:12 因為那追討流人血之罪的,他記念受屈的人,不忘記困苦人的哀求。
《SDA》追討:參創9:5。這裏描寫上帝對惡人實施懲罰。在上天看來,謀殺是可憎的罪孽。上帝追討流人血的罪,絕不會姑息剝奪他人性命的人(見創4:10)。以色列人是祂的兒女。祂發誓要報應流無辜者血的罪(見得2:20注釋)。
《SDA》困苦人:即“受苦者”。
9:13 耶和華啊,你是從死門把我提拔起來的;求你憐恤我,看那恨我的人所加給我的苦難,
《新》13~14:可能是對大衛禱告(「困苦人的哀求」,9:12)的一段回憶,如今這禱告已蒙耶和華應允了。
《啟》死門:舊約中,把人患病或遭患難等視作身處陰間或站在死門前(參伯17:16)。
《啟》從死門把我提拔:有若中國人說“死裏逃生”。詩人沒有死,但已體驗到死的滋味。
《SDA》希伯來人把死亡與she'ol聯繫起來。該詞指死者的居所。在詩人的想像中,它是一個有門看守的入口。巴比倫人認爲she'ol是一座城市,外面有七道牆。每道牆上都有帶雙道門閂的門,防止死人回到活人之地。詩人覺得自己離死亡的門戶太近了。只有上帝能救他,所以他在危險中仰望上帝,求上帝拯救他。“死門”還出現在詩107:18。本詩只有第13節中斷了勝利的宣告。
9:14 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美德;我必在錫安城(原文是女子)的門因你的救恩歡樂。
《新》門:既因仇敵的攻擊,被拋到「死門」(9:13),大衛就禱告神提拔他,讓他能在「錫安城的門」,慶祝神的拯救(見9:1註釋)。
《新》錫安城:(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錫安的女子」)將耶路撒冷及其居民擬人化。
《啟》錫安城的門:乃與上節的“死門”相對,因神的慈愛,從死的陰影中進到神的救恩裏。
《啟》城:也作“女子”,指耶路撒冷(錫安城)的百姓。城有若百姓之母,城中居民為其兒女(看149:2;賽3:16;耶4:31;哀4:2;珥4:23等)。
《SDA》述說:由於死人不能讚美上帝(詩88:10-12;115:17),詩人呼籲上帝拯救他,使他可以在活人中間讚美祂。
《SDA》門:與13節的“死門”形成對照。這些門是城市的入口。人們聚集在那裏,交流新聞,就像現在的每日看報。這是一個方便的公共場所,就像希臘人的會所和羅馬人的廣場。
《SDA》錫安城的門(城原文作女子):指耶路撒冷的居民。錫安或耶路撒冷被視爲母親城。本節和第11節出現“錫安”,暗示創作的年代是在錫安或耶路撒冷成爲首都和敬拜的場所以後。
9:15 外邦人陷在自己所掘的坑中;他們的腳在自己暗設的網羅裏纏住了。
《新》15~18:在耶和華公正的治理下,那些惡意攻擊別人的,是自取滅亡(見7:14-16及註釋),墳墓就是他們的結局。但是那些受攻擊的人(「窮乏人」,9:18),他們投靠耶和華必不至落空。
《SDA》外邦人:拜偶像的國家合夥反對詩人(見詩2:1;9:5注釋)。
《SDA》坑中:本節的“坑中”和“網羅”與詩7:15的說法相同。採用了兩種捕獵方法作爲比喻。這種觀念在下面的第16節裏有重複。他們是罪有應得。
9:16 耶和華已將自己顯明了,他已施行審判;惡人被自己手所做的纏住了(或譯:他叫惡人被自己手所做的累住了)。(細拉)
《啟》本節尾“細拉”前,在原文有higgayon字樣,有“默想”的意思,或為音樂符號。
《SDA》施行審判:上帝通過讓各國自食其果而在萬民面前展現了祂拯救的大能。
《SDA》自己手:參第15節和詩7:15。
9:17 惡人,就是忘記 神的外邦人,都必歸到陰間。
《新》忘記:即忽視。
《SDA》必歸到:該動詞在第3節譯爲“退去”。
9:18 窮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遠落空。
《新》窮乏人…困苦人:在本詩中,大衛和以色列人因受敵人的威脅,也被列入其中。
《新》不…被忘:那些忘記神的人,必歸於無有;而窮乏人和困苦人卻不被神忘記(見9:12)。
《SDA》窮乏人:該詞和後半句的“困苦人”不但指窮人,而且指受壓迫者(見第12節注釋)。上帝特別關照窮乏人和困苦人。這是《舊約》的偉大真理之一。
《SDA》被忘:與第17節“忘記”相呼應。上帝不會忘記那些需要祂拯救和保護的人。
《SDA》指望:最誠懇地希望得到拯救。窮乏人和困苦人總不會失望。
9:19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不容人得勝!願外邦人在你面前受審判!
《新》19~20:在讚美結束時的一個禱告,求耶和華治理列邦,一如祂在此處所慶祝之事件上所顯現的作為那樣,叫那些「忘記神」的人(9:17)知道,他們不過是人,並不是神,也不可能敵擋以色列的神(見10:18)。
《SDA》耶和華啊:詩人莊重地呼籲上帝就席全地的審判者(見詩3:7注釋)。
《SDA》人('enosh):是軟弱無力的,與大能的審判者上帝形成強烈的對比(見詩8:4注釋)。
《SDA》面前(paneh):直譯是“臉”。烏加列語的pn意爲“臉”,還有“意願”,“目的”的意思,與亞馬拿書信裏的迦南詞panu相義。所以在這裏和其他地方(在詩21:9譯爲“震怒”;在詩80:16中譯爲“臉”;在詩82:2中譯爲“人”),paneh可譯爲“意願”。這樣,整句就成了:“願各國按你的旨意受審判。”
9:20 耶和華啊,求你使外邦人恐懼;願他們知道自己不過是人。(細拉)
《SDA》恐懼(morah):該詞的輔音意爲“教師”。七十士譯本和敘利亞譯本是這樣譯的。其他譯本認爲morah是mora(恐懼)的誤拼,還有人認爲morah是me'erah(詛咒)誤拼,意爲“使他們受到咒詛”。
《SDA》人('enosh):與第19節相同。本詩的最後強調,在全地審判者的眼中,人是軟弱的。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讚美,我曉得。——甚麼是讚美?這……
9篇 讚美是表達我們對神的欣賞和對祂偉大的認識,也是對祂的神性的諸方面表示感謝。讚美也是把我們內在的態度變成外在的表白,藉此我們可以開擴對祂的認識。
我該作甚麼才算是讚美神?
9:1-2 讚美神的一種自然表露就是為祂作見證。當我們知道神的奇妙作為,很自然就想告訴別人,讓他們也和我們一起讚美神。
為何總要面對種種不公平的對待?為甚麼沒有人顧念我?——你說不是這樣?那……
9:4 神是我們的辯護者,替我們澄清批評、誤會,在別人面前為我們辯護。我們可能面對許多不公義的事:(1)我們可能被朋友誤會,被仇敵誣告。(2)我們可能對別人表示愛心,卻沒有被對方接納。(3)在工作和事奉上真正付上了代價,卻沒有適當的回報。(4)我們的正確意見可能被忽視。但神是值得稱讚的,因祂看見和記著我們所做的一切善行。應該由神來決定何時給我們何種報酬。假若我們不信祂會維護我們,我們就會忿恨,也很容易自憐;倘若我們信靠祂,就可以經歷到由神而來的平安,不用再擔心別人怎樣理解和對待我們。
人間愁苦何其多!神不離開我?神必不離開的!
9:10 神永遠不會離棄那些信靠祂的人(離棄即是拋棄)。神的應許,並非表示我們信靠祂就永不會經歷痛苦和失敗,而是表示神永遠不離開我們。
神只居於錫安嗎?祂只是錫安居民的神嗎?
9:11 神不是單單住在錫安(也叫摩利亞山聖殿建在其上),而是時時刻刻住在每一處。不過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是耶路撒冷和漂亮的聖殿。神曾在會幕(參出25:8-9)和所羅門所建造的聖殿中顯現(參代下7:16)。猶太人把這位獨一的真神從這個敬拜的中心地傳向世界。
我是本於哪一種心態來向神求助的呢?視祂為有求必應的對象?
9:13-14 遇到困境,人人都會祈求神來幫助,不同人祈求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有些希望神幫助他們成功,令別人羡慕;另一些希望神幫助,使他們生活舒適。不過,大衛期望神幫助他使以色列恢復公義,同時可以向別人顯明神的能力。當你向神求助時,要反省一下自己的動機,是為了自己可以脫離痛苦和窘境,還是為了神的榮耀和尊榮?
9:16 原文細拉前有Higgaion一字,是一個音樂指示符號,可能指示用較安靜的樂器。
在窮困、無助的境況中,神真的不會把我忘記?
9:18 世人可能會漠視窮人的苦境,碾碎他們在世上的一線盼望,但神是軟弱貧窮人的保護者,祂應許永不會忘記他們。充滿罪惡的列邦忘記主,拒絕幫助祂的子民,將要被神審判。神知道我們的需要,也知道我們的灰心失望,祂應許看顧我們(9:9,12),即使別人忘記了我們,祂仍然記念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