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約伯回答說:
《啟》本章和7章為約伯回答以利法的話。他不認為自己的受苦是件小事,他為自己的無辜力辯。以利法不但未能說服他,反令他更痛苦。他的答辯可分為兩部分:1.為他的訴苦辯護(6:2-13);2.申訴神待他的嚴苛(7:1-21)。
《SDA》第六章和第七章是約伯對以利法的答覆。他首先爲自己抱怨辯護。但是他語氣變了。他不再是極度迷惑的苦悶,而是表現出一種溫和、悲傷和幾分鎮靜的精神。
6:2 惟願我的煩惱稱一稱,我一切的災害放在天平裏;
《新》2~3:約伯求人同情他在3章時出言急躁。
《SDA》煩惱(ka'as):伯5:2中譯爲“忿怒”。以利法批評約伯的“煩惱”。約伯開始爲這一控告辯護。
《SDA》稱一稱:約伯希望把他的苦難都放在一個天平上稱一稱。他雖然有抱怨,但是他覺得與他的痛苦相比,這是微不足道的。
6:3 現今都比海沙更重,所以我的言語急躁。
《SDA》海沙:比喻很重(見箴27:3)。約伯承認自己有點誇張,但由於他遭受了可怕的痛苦,他急躁的言辭似乎也變得有理了。
6:4 因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其毒,我的靈喝盡了; 神的驚嚇擺陣攻擊我。
《新》全能者的箭:約伯同意以利法的「正統」神學思想,相信神的確以審判的箭瞄準射他,儘管他不明白為何如此(見7:20;16:12-13;又見哀3:12;參申32:23;詩7:13;38:2)。
《SDA》全能者的箭:喻指一般的災難(見申32:23;詩7:13;38:2;結5:16)。約伯在這裏特別提到上帝是他苦難的作者。這種想法似乎增加了他的痛苦,因爲他不明白上帝爲什麽這樣對他。
《SDA》毒:當時在一些國家裏,武士們常攜帶毒箭上陣(見詩7:13)。
《SDA》擺陣:苦難臨到約伯,就像敵軍向他擺陣一樣。
6:5 野驢有草豈能叫喚?牛有料豈能吼叫?
《新》5~6:約伯宣稱他有權發嘶、吼叫,因為他被神擊傷,而朋友又只給他無味的食物(言語)吃。
《啟》5~7:動物吃飽了便不會叫喚,人若無痛苦豈會埋怨?約伯認為無辜而受苦有申訴的權利。以利法的話太空泛,就像未加鹽的食物或者蛋白一樣淡然無味。
《SDA》驢叫牛吼是因爲糧食不夠。約伯抱怨也是出於他所認爲正當的理由。
6:6 物淡而無鹽豈可吃嗎?蛋青有甚麼滋味呢?
《SDA》物淡:或“無味”、“清淡”、“未加調料”。約伯認爲他的埋怨是合理的反應,就像一個人以倒胃口的飲食爲生那樣。
《SDA》蛋青(rirchallamuth):含義不明。Rir是黏液,或唾液(見撒上21:13)。有人認爲Challamuth是一種帶著濃濃黏液的植物,叫“馬齒莧”。拉比們認爲challamuth是蛋黃,所以就把rir當作蛋清,也就是蛋白。由於challamuth只在本文出現,故很難得出確切的含義。
6:7 看為可厭的食物,我心不肯挨近。
6:8 惟願我得著所求的,願 神賜我所切望的;
《新》8~9:約伯重複3章裏的想法。
《啟》8~10:約伯說他知道生命在神手中,願神取去他的性命。他確知自己未犯罪(“沒有違棄那聖者的言語”),即令死去,仍會以此為榮,為此辯護。
《SDA》所求的:就是求死(伯3:11-19)。
《SDA》我所切望的:就是“我的期望”、“我的願望”。
6:9 就是願 神把我壓碎,伸手將我剪除。
《SDA》壓碎:或“毀滅”。
《SDA》將我剪除:見賽38:12。指剪斷生命的繩索,就像織布工把織好的布從織布機上剪下來。
6:10 我因沒有違棄那聖者的言語,就仍以此為安慰,在不止息的痛苦中還可踴躍。
《新》仍:約伯死後,還可踴躍,因他知道自己一直對神保持忠誠。
《啟》不止息的痛苦:指死亡。
《SDA》安慰:約伯急於求死的願望,帶著淒涼的色彩。如果他是異教徒,就會說到“自殺”。但他的人生觀裏沒有這樣的概念。他雖然認爲苦難是上帝的箭,甚至帶有毒液,他也要順服上帝。盡管他想死,但絲毫沒有自殺的意思。
《SDA》踴躍:含義不明。在其他地方沒有出現。英文KJV版爲“堅固自己”。七十士譯本爲“跳躍”,但上下文完全不同,爲“讓墓穴成爲我的城市,我跳到城牆上。我不會退縮,因爲我沒有違棄那聖者的言語”。
《SDA》違棄:或“否認”、“隱瞞”。約伯不怕死亡。他堅信自己的無辜。他知道自己沒有違棄上帝。
6:11 我有甚麼氣力使我等候?我有甚麼結局使我忍耐?
《新》11~13:在無人支持的情況下,約伯認定自己已落入絕境。
《SDA》力氣:以利法預言了更幸福的未來(伯5:17-27)。約伯回答說:“我沒有足夠的力氣等候所應許的福分。”
《SDA》結局:這樣悲慘的生存,活下去還有什麽意義呢?
6:12 我的氣力豈是石頭的氣力?我的肉身豈是銅的呢?
《SDA》長期忍受這樣的折磨,需要銅一般是身體和石頭般的力氣。
6:13 在我豈不是毫無幫助嗎?智慧豈不是從我心中趕出淨盡嗎?
《SDA》這句話說明約伯極其沮喪。
6:14 那將要灰心、離棄全能者、不敬畏 神的人,他的朋友當以慈愛待他。
《新》14~15:見加6:1。約伯需要屬靈的幫助,但卻發現朋友是無法依靠的。
《啟》約伯說,一個人要是沒有了慈愛,可以叫灰心失望的人離開神,對一個身受痛苦而口不擇言的人,應以慈愛相待,因為是苦痛令他說平常決不會說的話。約伯說他的朋友像旱溪,大雨時水滿,天熱大家要水時,溪卻乾涸(17節)。他沒有向朋友求一分物質的幫助(22節),他需要的是愛和同情。
《SDA》將要灰心:原文含義模糊。英文KJV版爲“遭難受苦的”。有些人認爲本節的意思是朋友應該溫柔地對待絕望者,即使受苦的人放棄了對上帝的敬畏。但我們不要據此以爲約伯承認自己背道了。要把這一句視爲假設,就是說,即使他否認了上帝,他的朋友們也不該抛棄他。
6:15 我的弟兄詭詐,好像溪水,又像溪水流乾的河道。
《新》弟兄:約伯稱他的朋友為「弟兄」,更加顯出他們的冷淡無情。
《SDA》約伯把朋友比作溪水,在冬天時水漲流急,到了酷暑缺水的時候,卻乾涸而沒了蹤影。這種溪水,名爲“乾河”,是東方國家所常見的。約伯的朋友們在他興旺時對他的態度,就像這些溪水在冬天短暫的水漲流急和喧嘩。他們在約伯遭難時紛紛離去,就像夏天臨近時溪水乾涸一樣。
6:16 這河因結冰發黑,有雪藏在其中;
《SDA》可能指春天。融化的冰雪把黑色的湍流送下深谷。
6:17 天氣漸暖就隨時消化,日頭炎熱便從原處乾涸。
《SDA》到了酷暑缺水的時候,溪水就消失了。
6:18 結伴的客旅離棄大道,順河偏行,到荒野之地死亡。
《SDA》大道:希伯來語是`orchoth,原指“道路”。本文指流入荒野,消失在沙漠的河道。稍微改動一下該詞的元音,就成了“結伴的客旅”(參賽21:13)。這裏比喻旅隊改道,往河床找水,卻找不到,結果渴死在沙漠。
6:19 提瑪結伴的客旅瞻望;示巴同夥的人等候。
《SDA》結伴的客旅:原文是`orchoth,與第18節相同。這裏的詞義是確切的。
《SDA》提瑪:阿拉伯西北著名的綠洲。
《SDA》瞻望:描寫旅隊走近乾河,急於尋找水源。
6:20 他們因失了盼望就抱愧,來到那裏便蒙羞。
《SDA》抱愧:即“蒙羞”(見詩6:10;22:5;25:2-3、20)。該詞也可以表示“失望”(見賽1:29;耶2:36)。
6:21 現在你們正是這樣,看見驚嚇的事便懼怕。
《SDA》現在你們正是這樣:七十士譯本爲“你到我這裏來毫無憐憫。”約伯要讓朋友們理解他的意思。他希望得到他們的安慰,卻得不到,所以非常失望。他們像那本應流淌著清泉的乾河。
《SDA》驚嚇:或“恐懼”、“氣餒”。約伯看透了朋友們的動機。他們來時抱著良好的意願,想要安慰他。但當看到他的狀況以後,就不敢過於友好。他們認爲他正遭到上帝的懲治,惟恐對他表示過分的同情,而招惹懲罰。
6:22 我豈說:請你們供給我,從你們的財物中送禮物給我?
《新》22~23:除了惠而不費的友情與忠告外,約伯實在無所求於他們。
《SDA》約伯不是要求朋友們提供物質的幫助。
6:23 豈說:拯救我脫離敵人的手嗎?救贖我脫離強暴人的手嗎?
《SDA》約伯不是求向自己的仇敵報仇,或請朋友們奪回他被搶的財産。
6:24 請你們教導我,我便不作聲;使我明白在何事上有錯。
《啟》約伯承認人會因犯罪而受苦,但他沒有犯未曾承認過的任何罪。他說誠實話,決不說謊(25、28節)。他歡迎大家指出他的罪;如果有,他一定會承認,會求神赦免。以利法的話太過冷酷,不但不能幫助朋友,反而落井下石。
《SDA》以利法曾暗示約伯犯了罪,但沒有對約伯的生活提出明確的指控。他的朋友們的確在他的話語中找到了錯誤,但是這只是他絕望的反映。約伯要他的朋友們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他受苦是犯罪的直接懲罰。
6:25 正直的言語力量何其大!但你們責備是責備甚麼呢?
《新》正直的言語:約伯指自己所說的話。
《SDA》約伯說,正直的言語是有效果的。但你們責備的話又有什麽用呢?你們的理由並不充分。你們的前提就是錯的。
6:26 絕望人的講論既然如風,你們還想要駁正言語嗎?
《SDA》如風:約伯承認自己的話是絕望的表現。本文是說他的話像風一樣,有聲音,有憤怒,而不是出於冷靜的信靠和判斷。直譯的意思是他的話如風吹來飄去,不應作爲責備的材料。
《SDA》駁正言語:約伯實際上是在說:“你們難道要抓住我在情緒激動時所說的話,而不看我無可指責的行爲嗎?”
6:27 你們想為孤兒拈鬮,以朋友當貨物。
《新》除了指控他這些朋友不誠實外,約伯也控訴他們的殘酷。
《SDA》抓鬮是爲了賣身爲奴以抵亡父債務的孤兒。這些話是對朋友的嚴厲指責。
6:28 現在請你們看看我,我決不當面說謊。
《SDA》“請你們看著我的眼睛,從我的面容上看看我是否實話。”約伯在這裏說自己問心無愧。
6:29 請你們轉意,不要不公;請再轉意,我的事有理。
《新》約伯的語氣軟化下來,求朋友收回他們的誣告。
《SDA》約伯說你們冤枉我犯罪。你們應該爲我的苦難另找原因。再調查一下就能證明我的無辜。
6:30 我的舌上豈有不義嗎?我的口裏豈不辨奸惡嗎?
《SDA》約伯說自己道德的理念是正確的。他的真誠是無庸置疑的。他對自己價值觀十分自信。約伯處在危險之中。只有上帝能判斷人的道德和屬靈價值。約伯後來也承認自己所說的有些自己也不明白(伯42:3)。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以利法的勸告為何打不動約伯的心?你從中學到甚麼功課?
6:6-7 約伯說,聽以利法的勸告就好像吃無味的蛋白(“蛋青”)。在人們經歷嚴厲的試煉後,毫無幫助的勸導對他們來說是場災難。他們會有禮貌地聽,但內心卻仍滿腹哀愁,根本得不著安慰。對於那些受傷害的人不要急於給予勸告,他們常常需要憐憫多過勸告。
求生不得,可不可求死?
6:8-9 在悲痛中,約伯想放棄掙扎,結束自己的生命,從痛若中解脫出來。但神沒有應允他的請求。祂對約伯有更大的計劃。像約伯一樣,我們在遇到艱難時,也有想放棄的念頭。一帆風順時要信靠神,但在逆境中信靠祂,是考驗我們承受極限並鍛鍊我們信心的時機。不論困擾的大小,要相信神在掌握一切,並看顧我們(參羅8:28)。
約伯說自己無“不義”,是說他無罪嗎?
6:29-30 約伯提到自己的正直,不是因為他無罪,而是因為他與神有正確的關係。他並沒有犯他朋友所控告的罪(參31章他對自己過去生活的總結)。這節經文的另一種意思為,“我的義仍然立得住”。義並不表示無罪(參羅3:23),只有耶穌是無罪的,是沒有錯誤的思想和行動的。在書的末尾我們看到,連約伯也需要改變他對神的態度。雖然如此,約伯仍是義人(參1:8)。他很小心地盡他所能,在生活的各方面順服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