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7:1 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 神的祭司,本是長遠為祭司的。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就迎接他,給他祝福。
《新》撒冷:耶路撒冷(見創14:18註釋)。
《新》王…又是…祭司:特別要注意的是,麥基洗德同時擁有這兩個職位,在這方面他預表基督。
《啟》本章至10章討論基督照麥基洗德的等次(位分)為祭司的事(5:10)。麥基洗德是王也是祭司,是基督為大祭司也為王的預表。從《創世記》14:18和此處的記載,我們知道1.他是人(7:4;提前2:5);2.他是位君王的祭司(創14:18;比較亞6:12-13);3.他的名字有“公義王”的意思,因為“麥基”即王,“洗德”意為公義(7:2;比較賽11:5)。他另有一個名字叫“平安王”,因“撒冷”即“平安”(7:2;比較賽11:6-9);4.在聖經中,他沒有生年死月的記錄(7:3;比較7:23-25;羅6:9);5.他作祭司不是由人任命(詩110:4)。麥基洗德的職分,在身分、任命和任期上,都和亞倫不同。
《馬》麥基洗德是個撲朔迷離的人物,他在人類歷史舞臺上只出現了片時(創一四18~20),便消失了。多個世紀之後,他的名字再由大衛提起(詩一一○4)。然後再過了好幾個世紀,他的名字在希伯來書中出現。有一點是明顯的:神仔細地安排他的一生,讓他成爲主耶穌基督最美好的預表。
第七章的首三節,作者陳述了一些關於他的背景資料。作者提醒我們,他一身兼王者與祭司的身分。他是撒冷(日後叫耶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他是他子民的政治和屬靈領袖。即是他體現了神的理想──無分聖俗。由罪人來統治,教會與國家當然要分開。只有當基督憑公義統治一切時,兩者才可合一(賽三二1,17)。
亞伯拉罕打勝仗回來的時候,麥基洗德迎接他,給他祝福。這行動的意義,要留到第7節才加以闡明。如果我們只有舊約聖經,我們便永不會明白,這看來無關痛癢的行動,其意義何等深遠。
7:2 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他頭一個名翻出來就是仁義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
《新》仁義王…平安王:彌賽亞的稱號(見賽9:6-7;耶23:5-6;33:15-16)。
《馬》亞伯拉罕從他的戰利品中取十分之一給這位神秘的王者兼祭司。再一次,我們要等到第4、6、8至10節,才能夠明白亞伯拉罕行十分一之禮所蘊含的意義。
在聖經中,人的名字代表他的特質。作者告訴我們麥基洗德這名字及其名銜的意義:他名字的意思是“仁義王”,而他的名銜(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
先提到仁義,然後才是平安,其中不無深意。如果不是先有公義,就不能有平安。
基督所成就的工作,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在十字架上,“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詩八五10)由於救主已滿足了神對罪的一切公義要求,我們才得以與神和好。
7:3 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 神的兒子相似。
《新》無父…無命之終:與創世記前面幾章筆法相反的是:創14:18-20並未提及麥基洗德的家世與子女;也未提到他的生與死。他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這是無庸置疑的,然而希伯來書作者(與猶太人的解釋相同)運用聖經對麥基洗德家譜的沉默,來描述他是基督的預表。麥基洗德的祭司職任預表基督的永遠存在與祂永恆性的祭司職任。有些人相信出現在亞伯拉罕面前的麥基洗德就是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前的顯現,但「與神的兒子相似」之經文,與這種解釋不符。
《啟》《創世記》記載重要人物都記有出身、生年死月和子女。麥基洗德為實在的歷史人物,但《創世記》卻未記這些。本書作者依猶太人傳統,認為這樣一位無從查核生死的人,正宜於作來預表那無始無終的基督。
《馬》當作者說麥基洗德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也無死之時,就更加深了我們對麥基洗德的疑惑。我們若不顧上文下理,便自然認爲他是從天上或別的星球來的訪客,或認爲他是神特別創造出來的。
不過,理解這幾句話的關鍵,在於上文下理和背景。作者正在處理的主題,是關於祭司的職分。作者將麥基洗德裔的祭司職分,與亞倫裔的祭司職分作比較。要成爲亞倫裔的祭司,就必須生於利未支派亞倫家族。宗族世系是至爲重要的。此外,他的資格於出生時開始,至壽終時結束。
麥基洗德的祭司資格卻頗爲不同。他不是因生於祭司家族而得以繼承祭司的資格,是神揀選並任命他作祭司的。就他的祭司資格而論,聖經沒有關於他父母或族譜的記錄。在他來說,這些記錄殊不重要;而就記錄來說,也沒有關於他生死的記載;因此,他的祭司職分並沒有終止。
我們不下結論說,麥基洗德並沒有父母,或說他並沒有出生,也沒有死亡。這並非要點所在。這裏的要點是要指出,就他作祭司的資格來說,並沒有任何有關的重要背景記錄,因爲他不是憑藉這些背景得以成爲祭司的。
有人誤以爲他就是神的兒子。其實不然。不過,由於他的祭司職分無間斷地繼續下去,所以他是與神的兒子相似。
作者要說明麥基洗德的祭司職分超越亞倫。作者舉出三個論點來加以證明:有關十分一之禮和祝福的論點;有關亞倫祭司的職分被更改取代的論點;並麥基洗德祭司的職分長存無盡的論點。
7:4 你們想一想,先祖亞伯拉罕將自己所擄來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給他,這人是何等尊貴呢!
《啟》主基督屬猶大支派(14節),不是屬利未支派的亞倫的後裔。基督可以作祭司,是因為早在亞伯拉罕時代,麥基洗德接受過亞伯拉罕的什一奉獻,且為亞伯拉罕祝福(6節)。麥基洗德的地位比亞伯拉罕和亞伯拉罕而出的利未、亞倫更高。基督所承受的是麥基洗德的職分。
《馬》第4至10節是第一個論點。作者用不尋常的插話引入論點,叫讀者想一想麥基洗德的偉大。連先祖亞伯拉罕也將自己從戰場上擄來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給他。亞伯拉罕既是希伯來歷史上一位超卓的人物,麥基洗德必定比他更超卓了。
7:5 那得祭司職任的利未子孫,領命照例向百姓取十分之一,這百姓是自己的弟兄,雖是從亞伯拉罕身(原文是腰)中生的,還是照例取十分之一。
《啟》利未人依律法不可有產業,生活靠百姓供給,故可以收取百姓收入的十分之一(民18:21-24)。
《馬》關於利未支派祭司,他們是按照律法領命照例向希伯來同胞收取十分之一。祭司和百姓都是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後裔。
7:6 獨有麥基洗德,不與他們同譜,倒收納亞伯拉罕的十分之一,為那蒙應許的亞伯拉罕祝福。
《馬》但麥基洗德收納亞伯拉罕的十分之一,是既不尋常又不依例的行動。亞伯拉罕是一國之父,彌賽亞也來自這國族,現在竟向一個與神的選民毫無關係的人表示敬意。麥基洗德的祭司職分,超越了種族的隔閡。
另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麥基洗德爲亞伯拉罕祝福。他這樣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蘭。”(創一四19-20)
7:7 從來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這是駁不倒的理。
《馬》當一個人祝福另一個人時,一般都是位分大的祝福位分小的。這當然不是指個人或道德上的渺小,而是指身分。
當我們細看這些以舊約聖經爲背景的論點時,應嘗試想像一下希伯來讀者的反應。他們一直景仰亞伯拉罕,以他爲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這也是正確的。不過,他們現在發覺,亞伯拉罕竟承認一個“非猶太人”的祭司比他地位更高。試想一想!這個事實一直記載在他們的聖經中,但他們就是一直沒有發覺。
7:8 在這裏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但在那裏收十分之一的,有為他作見證的說,他是活的;
《啟》在這裏:指利未支派的祭司。
《啟》在那裏:指麥基洗德。
《啟》作者依據聖經沒有麥基洗德死的記載指出“他是活的”,來說明他所預表的大祭司耶穌基督的永存。
《馬》在亞倫裔的祭司制度下,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祭司的職分累代繼承,每一位祭司服侍他自己的一代,然後一代一代傳下去。至於麥基洗德,卻沒有任何關於他逝世的記載。因此,他就能代表一個獨特的、長存無盡的祭司職分。
7:9 並且可說那受十分之一的利未,也是藉著亞伯拉罕納了十分之一。
《馬》麥基洗德從亞伯拉罕收納十分之一的禮物時,實質上是從利未收納了十分一之禮。由於利未是祭司支派的代表,所以亞倫裔的祭司都向麥基洗德納了十分之一,因此也即承認麥基洗德位分較大。
7:10 因為麥基洗德迎接亞伯拉罕的時候,利未已經在他先祖的身(原文是腰)中。
《馬》到底是如何計算,說利未已向麥基洗德納了十分之一?首先,實際納了十分之一的人是亞伯拉罕。他是利未的曾祖父。雖然當時利未尚未出生,但他已經在亞伯拉罕的身中,即是說他已注定成爲先祖的後裔。當亞伯拉罕將十分之一呈獻給麥基洗德時,他實際上是代表他後世的所有子孫行這樣的禮。故此,利未以及由他而出的祭司職分,遜於麥基洗德及其祭司職分。
7:11 從前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職任以下受律法,倘若藉這職任能得完全,又何用另外興起一位祭司,照麥基洗德的等次,不照亞倫的等次呢?
《馬》第11至20節闡述麥基洗德祭司職分超越亞倫的第二個論點。這論點指出,祭司的職任已有了更改。基督祭司的職任,取代了利未人祭司的職任。如果利未祭司已圓滿地發揮其作用,就毋須有這樣的安排了。
事實就是,利未人祭司職任不能帶來完全。這制度不能將罪消除,而敬拜者的良心始終不得安寧。摩西律法下設立的祭司職分不是最終圓滿的。
現在生效的,卻是另一種祭司職分。那完美的祭司已經來了,他的職分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不是亞倫的等次。
7:12 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須更改。
《啟》人人都是罪人,按律法都要定罪。舊約的律法預備了祭司制度,來恢復人與神間的完全關係。為了贖罪,每天要藉牲畜的血來為祭司和百姓獻祭。但亞倫一脈祭司的工作由軟弱的人擔任,不能使人完全。
律法是在西奈山頒佈的,早在律法頒佈前,亞倫所屬利未支派的先祖亞伯拉罕已向祭司麥基洗德獻上十分之一;這事發生在律法頒佈前四百年。基督大祭司的地位來自麥基洗德的等次,不是來自舊約的律法。這地位比亞倫的祭司更好更美。基督所得到的大祭司職分既在律法頒佈之先,而所獻的也為永遠有效一次獻上救贖萬人的祭,那末,依律法而設的舊祭司制度便須更換,替以能使人完全與神和好的新體制(“更改”原文為“更換”的意思)。
要猶太人相信有比亞倫祭司制度更美的大祭司是不容易的,就像要他們相信不靠律法而靠信心稱義一樣難。但神啟示保羅也啟示本書作者,祂早在頒佈律法前,在猶太人極尊敬的祖先亞伯拉罕身上就已有了這些更美的預備(參羅4:1-9及註)。
《馬》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這祭司職分所根據的整個律法制度也必定更改了。這是個激進的宣告!就像敲響了嗚鐘一樣,公開地宣佈舊的一切已成過去,新的已經來臨。我們不再在律法之下了。
7:13 因為這話所指的人本屬別的支派,那支派裏從來沒有一人伺候祭壇。
《馬》主耶穌所屬的支派,在利未人的律法下是沒有資格擔任祭司職分的。現在這個祭司職分的改變,足以證明律法已有所更改。
7:14 我們的主分明是從猶大出來的;但這支派,摩西並沒有提到祭司。
《馬》我們的主分明是從猶大支派出來的。在摩西律法下,猶大支派中沒有人獲授權可以成爲祭司。可是,耶穌確是祭司。怎會這樣呢?這是因爲律法已有了更改。
7:15 倘若照麥基洗德的樣式,另外興起一位祭司來,我的話更是顯而易見的了。
《馬》作者提出另一個證據,證明有關祭司資格的律法,曾發生過重大的更改。另一類祭司已經照麥基洗德的樣式……興起來,他的資格跟亞倫子孫的資格頗爲不同。
7:16 他成為祭司,並不是照屬肉體的條例,乃是照無窮(原文是不能毀壞)之生命的大能。
《新》他成為祭司,並不是照屬肉體的條例:按照摩西的律法,祭司職務只能由利未支派承擔(申18:1),但耶穌卻來自非祭司支派的猶大支派(7:4-15)。
《新》無窮之生命的大能:根據110:4,照著麥基洗德等次的祭司是「永遠為祭司」。
《啟》屬肉體的條例:指祭司的世襲制度,為利未支派的人所專有(申18:1)。耶穌基督來自非祭司的猶大支派(14-15節)。“屬肉體”的和受“條例”所限制的,現在為擁有“無窮之生命”和“大能”、永遠為祭司的基督所替代,遠超過亞倫一脈只問世襲,不論個人品質的祭司制度。
《馬》利未制度的祭司要符合律法上關於宗族世系的要求。他們必須生於利未支派,屬亞倫的後裔。
然而,主能夠成爲祭司,就像麥基洗德一樣,是因爲他有無窮之生命。他的資格並非來自宗族世系,而是來自本身固有的力量。他是永活的。
7:17 因為有給他作見證的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啟》所引經文見《詩篇》110:4,這裏再次引用,著重點在“永遠”二字,以證明基督的職分不能毀壞,有無窮之生命。
《馬》詩篇一百一十篇4節證實這點。大衛在預指彌賽亞祭司的職分時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爲祭司。”這裏的重點在於永遠一詞。由於他的生命永無窮盡,所以他的職事也永無休止。
7:18 先前的條例,因軟弱無益,所以廢掉了,
《新》先前的條例,因軟弱無益:律法是聖潔與良善的(羅7:12),但它不能使犯罪犯法的人變為正直,律法也不能提供人實行律法時所需的能力(7:19上)。
《啟》18~19:“先前的條例”指律法,只是預備我們到基督那裏(加3:24),可是這律法既軟弱又無用,因此廢掉了。律法曾經起過很重要的作用,讓人有個可循的道德標準。它所以無用(“一無所成”)是因為只靠獻祭不能讓人得生命,進到神面前。律法並未廢除,但不再把它當作進到完全的手段,等同“廢掉”了。新約不同,能給人舊約所無的希望,進到神面前。
《馬》定立亞倫祭司制度的律法,因軟弱無益,所以廢掉了。這律法在基督降臨時被廢掉了。
何以見得這律法是軟弱無益的呢?律法不是神親自賜下的嗎?難道神會賜下一些軟弱無用的東西嗎?答案是,神從沒有打算以此爲祭司職分的最終律法。這只是用來作準備,以迎接神理想的祭司。這只是局部、短暫地將那完美並最終的反映出來。
7:19 (律法原來一無所成)就引進了更美的指望;靠這指望,我們便可以進到 神面前。
《新》律法僅是作為準備的(見加3:23-25),不能成就甚麼(見太5:17)。
《新》更美的指望:另立的新約是更美的,因為它保證我們得著完全的救贖,並且帶我們真正進入神面前。見西1:5註釋。
《馬》這律法是軟弱無益的,也因爲律法一無所成(不能成就完全)。百姓永不能進入至聖所內與神相會。神人之間這段不可消除的距離,不斷提醒百姓罪的問題尚未一次過解決妥當。
但現在,神卻引進了更美的指望;靠這指望,我們便可以進到神面前。這更美的指望就是主耶穌自己;那些以他爲唯一盼望的人,可以隨時與神有完全的接觸。
-----------------------------------------------------------------------------------------------
<聖經靈修版/網路>
麥基洗德,這名字別有意思——
7:1 “麥基洗德”就是“公義之王”的意思,而“撒冷”(即耶路撒冷)是“平安”的意思。
這一大段有一個重心,是啊,你說的是——
7:2-28 作者用這個史實(參創14:18-20)來說明,基督比猶太人之父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利未更尊貴,因此,由利未人的後裔而來的猶太人的祭司職分,比不上麥基洗德的祭司職分,因那是和基督的祭司職分同一個等次的。
這個祭司可真了不起……
7:3-10 麥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參創14:18註釋;創15章人物介紹),因為並沒有記載他何時開始並完成其祭司職分,所以他被視為永遠的祭司(參詩110:4)。遠在以色列民族和利未祭司的制度未形成立之前,他就已是撒冷的祭司了。
我們的主耶穌所作出的可真棒,背後的意義,你不可不知……
7:11-16 因為彌賽亞是更高的祭司(參詩110:4),所以耶穌比任何利未祭司都更尊貴。用動物來作犧牲的祭祀須不斷進行,人也只能獲得暫時的赦罪;基督的犧牲只一次獻上,就帶給人完全和永遠的赦罪。在新約底下,利未人的祭司制度已取消,由基督出任大祭司。因為耶穌成為我們的大祭司,我們便當專心投向祂,沒有任何領袖、牧者或信徒可以代替祂的工作,代替祂在救恩上的角色。
我們可以進到神面前!你知道為何我們竟有這福分嗎?
7:18-19 律法並不是用來救人,而是用來顯明人的罪(參羅3:20;5:20)並指向基督(參加3:24-25)。救恩由基督而來,因著耶穌基督的犧牲,我們的罪得以赦免。守崇高的道德標準,樂意助人,慷慨施與,都可以使我們有好名聲,但這一切好行為卻不能使我們得救,也不能使我們在神面前得稱為義;然而有一個“更美的指望”,使人可以進到神面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