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8:1 我們所講的事,其中第一要緊的,就是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
《新》8:1~10:39:本段論證是從討論耶31:31-34發展出來的,並且表明基督是「更美之約」的中保(7:22)。
《新》天上至大者:猶太人稱呼神的用語(見1:3)。
《馬》在隨後的幾節經文中,作者指出基督的職事超越亞倫,因爲他是在更美的聖所中作執事(1至5節),且憑著更美之約而成(7至13節)。
作者所要陳述的,就是第一要緊的論點。他沒有將先前說過的作總結,只是帶出他一直用來貫串整卷書的主題論點。
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我們有這幾個字,說出了凱旋的呼聲。這正好回答那些奚落初期信徒的猶太人。他們曾說:“我們有會幕;我們有祭司;我們有獻祭;我們有儀文;我們有聖殿;我們有典雅的祭司衣冠。”信徒可以充滿信心地回答說:“對,但你們所有的是影像,我們所有的是成全了的實體。你們所有的是儀式,我們卻擁有基督。你們所有的只是表徵,我們所有的卻是實質的對象;我們的大祭司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除他以外,再沒有別的大祭司可以圓滿地完成職任,也沒有另一位曾享有如此尊榮和有能力的地位。”
8:2 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裏,作執事;這帳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新》真帳幕:這與摩西所立的會幕成對比,摩西按天上樣式所立的帳幕,是一個暫時且不完全的複製品。
《新》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神所造的天上聖所與摩西會幕最裏面的至聖所密切相關。後者只准許大祭司每年一次帶著贖罪的血進入,並且不能久留(見利16:13-15、34);然而,在天上聖所我們偉大的大祭司卻永遠在那裏為我們代求(7:25)。
《啟》本節至10:39乃環繞《耶利米書》31:31-34的經文而作的闡述,說明基督是更美之約的中保。本節指出摩西所立的會幕不完全也非永久,只是天上真會幕的影兒。會幕裏的祭祀是基督救贖的影像,基督才是救贖的實體。以色列人是在地上有形體的會幕中間接會見神(出25:8;比較出33:9-10),獻祭須依特別定的儀式(參利1-7章)。新約下的信徒,靠著天上真帳幕裏為人代禱的基督,可以直接與神相交(比較弗2:12-13;太18:19-20)。
《馬》他在天上的聖所裏服事他的百姓。這是真帳幕,地上的會幕只是其複製品或預表而已。真帳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因而與地上的帳幕有分別。
8:3 凡大祭司都是為獻禮物和祭物設立的,所以這位大祭司也必須有所獻的。
《馬》由於大祭司的一個主要職任,是獻禮物和祭物;因此,我們的大祭司也必須這樣做。
禮物是個統稱,泛指所有呈獻給神的祭品。祭物牽涉宰殺牲囗。基督獻上了什麽呢?這問題要留待第九章才有直接的答覆。
8:4 他若在地上,必不得為祭司,因為已經有照律法獻禮物的祭司。
《新》必不得為祭司:從耶穌的家世而言,祂屬猶大支派,這並非祭司的支派(見7:12-14)。
《新》獻禮物的祭司:指利未支派的成員。此處動詞「獻」是現在式,書中其他地方亦同,這顯示耶路撒冷聖殿當時仍存在。因此,本書寫成日期必定是在主後七十年聖殿被毀之前。
《馬》本節回避了基督獻上了什麽祭物這問題,只提醒我們他若在地上,必不得爲祭司,在會幕或聖殿中獻上禮物。我們的主出於猶大支派,而不是利未支派和亞倫家。基於這緣故,他沒有資格在地上的聖所中事奉。福音書記載耶穌進入聖殿(參看路一九45),相信是指聖殿周圍的地方,而不是進入聖所或至聖所。
這當然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基督在世上的時候,到底有沒有執行過任何大祭司的工作?還是他到了升天之後,才開始擔任祭司的職任?本節的要點是:他在地上時,沒有資格成爲利未裔的祭司,不能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司事。不過,這並不表示他不能執行麥基洗德式祭司的職務。畢竟,他在約翰福音十七章的禱告,是大祭司的禱告,而他在各各他把自己獻作完美的祭物,可以肯定是祭司的行動(參考二17注釋)。
8:5 他們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正如摩西將要造帳幕的時候,蒙 神警戒他,說:「你要謹慎,作各樣的物件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
《新》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天上的實體是指神所在的聖所,我們的大祭司基督帶自己的血進入天上聖所(見9:11-12)。
《新》作各樣的物件都要照著…樣式:因為設立會幕及其中事奉的目的,是要用表記的方式,將罪人接近聖潔的神,獲得赦罪的惟一方法顯示出來。
《啟》本節經文引自《出埃及記》25:40,所據為希臘文舊約《七十士譯本》。
《馬》地上的會幕,只是天上聖所的複製品。聖所的布局展示與神立約的百姓可以怎樣透過敬拜來接近他。首先是外院的門,然後是獻燔祭的壇,再後是洗濯盆。再此之後,祭司進入聖所中,大祭司則進入至聖所;在那裏神將自己顯現出來。
神從沒有打算以這帳幕作爲最終的聖所。這只是形狀和影像。神呼召摩西到西奈山去,吩咐他建造會幕時,他給摩西一個具體的藍本,以便可以照著做。這樣式反映一個更高層次的、天上的、屬靈的真像。
作者爲何要著重這點呢?目的是要那些會被引誘返回猶太教的人,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知道這樣做就是爲了虛幻的影像而放棄實體,他們理應從追求影像進而追求實體。
本節清楚地教導我們,舊約中的各種定規,是屬天真像的象徵而已;因此,預表論的教導只要與聖經一致,不憑空想像,就是正確的了。
8:6 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
《新》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9:15;12:24;提前2:5。以耶穌作中保所立的新約(見8:8-12;耶31:31-34)超越神藉摩西在西奈山所立的約(見出24:7-8)。
《啟》“更美之約”指新約。“約”字希臘原文有兩個意思,一為契約,一為遺囑(9:16-17)。希臘文譯的舊約《七十士譯本》用“約”字來代表兩造訂立的契約(書9:6;士2:2;撒上23:18)。新約中的“約”字特指神和選民間建立的一種關係。神賜人新約是本乎祂的恩典,為了要拯救世人(徒3:25;7:8;羅9:4;11:27)。
《啟》舊約時代,神和以色列民立約(出24:8),接納為祂的子民,若守神的誡命便得福(利18:5);但以色列人自以為義,誤用了神的約(羅9:4;10:4)。基督降世、釘死、復活,完成了神在舊約中應許人的救贖(4:2;9:15),人只要接受基督為主,便可以脫罪得到永遠的生命。這是聖經中神和人所立的最後一個約,稱為新約(8節;路22:20);因功效比舊約更加完全,且普及全世界的人,故又稱為“更美之約”。
《馬》本節討論的內容從更美的聖所,轉到更美之約。
首先來一個比較。基督的職任比亞倫裔更美,因爲他作爲中保的約,比前約更美。
其次作一個解釋:這約是更美的,因爲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
基督的職任是無與倫比的。他所獻的不是祭牲,而是他自己。他以自己的血爲贖價,而不是用牛羊的血。他將罪除去,而不是單單將罪遮蓋。他使信徒的良心得以完全洗淨,並非每年爲罪追悔。他爲我們開拓一條道路,讓我們可以與神相遇,而不是遠遠的站在外面。
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作爲中保,他成了神人之間的橋樑,消除兩者之間的分隔。譚姆士就新舊兩約作了扼要的比較。
這約是“更美”的,因爲是絕對的,而不是有條件的;是屬靈的,不是屬肉體的;是覆蓋萬國的,不是只屬一個地域的;是永恆的,不是短暫的;是個人的,不是全族的;是內在的,不是外在的。
這是更美之約,因爲這約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憑律法而立的約,應許一切順命的人要得福,但也警告一切不順從的人要遭剪除。這約要求人行義,但卻沒有賦與人行義的能力。
至於新約卻是無條件的,是恩典之約。新約將義歸予毫不合義的人,並且教導人如何合乎義地生活,給他們行義的力量,賞賜一切這樣行的人。
8:7 那前約若沒有瑕疵,就無處尋求後約了。
《新》那前約若沒有瑕疵:此處論證的方式與7:11相似,該處顯示利未人祭司等次是較低的,因為它被麥基洗德的等次所取代。同樣,如果摩西之約沒有瑕疵,就不需新的約來取代了。關於摩西之約本質上並無「瑕疵」,見7:18註釋。
《馬》那前約並不完全,因爲這約不能在人神之間建立一個理想的關係。神從沒有打算以這約爲最終的約,只是以這約來爲基督的來臨作好準備。既然有後約,就證明前約並不理想了。
8:8 所以主指責他的百姓說(或譯:所以主指前約的缺欠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
《新》8~12:引自耶31:31-34,這段經文預言會有新約,並宣告其定義。這新約與摩西之約(8:9)不同。它所帶來更美的福分是:(1)神的律法將成為內心的準則(8:10上),能使祂的子民樂意遵行祂的旨意(參結36:26-27;羅8:2-4);(2)神與祂的子民將有親密的團契(8:10下);(3)神將永遠除去人對祂無知的罪(8:11);(4)罪得赦免將成為永遠的事實(8:12)。
《啟》8~12:這裏引的是預言神賜人新約的兩段著名舊約經文,均見《耶利米書》31:31-34。引文根據《七十士譯本》,故與《和合本》中譯有幾許出入。這裏宣佈了新約的定義和內容,主要的有:1.新約將成為人心的基本指導原則,人願意遵行祂的旨意;2.神與祂子女關係密切,從小至大都認識祂;3.人的罪愆永遠除去,不義永遠寬恕。
《馬》事實上,前約本身沒有什麽毛病:“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羅七12)毛病來自那些承受律法的人;律法實行起來仍是很粗糙的。經文指出了這一點,所以主指責他的百姓說……他並不是認爲這約有什麽軟弱不足之處,而是認爲與他立約的百姓有軟弱不足。前約是基於人願意守約的承諾(出一九8;二四7),因此是注定不會長久有效的。新約卻是由始至終,完全地將神應許要成就的一切陳述出來;這正是新約優勝之處。
作者繼而引用耶利米書三十一章31至34節,表明神在猶太人的聖經中早已應許會另立新約。整個論據的關鍵在於新這個字。如果舊約是完備和圓滿的,神又何須另立新約呢?
然而,神明確地應許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正如前文所說,這新約的主要對象是以色列民,而不是教會。當基督再來作王、全國悔改得贖時,這約便會圓滿成就。在現階段,這約的一些祝福是所有信徒共享的。因此,救主將手中的杯遞給門徒時,他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爲的是記念我。”(林前一一25)
以下是韓達信的詮釋:
因此,我們分辨出這約的基本詮釋是適用於以色列的;其次,屬靈含義可應用在今天的教會上。我們今天在聖靈的能力下,得享新約的種種福氣;然而,根據神的應許,這些祝福還要在將來的以色列身上進一步實現。
8:9 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他們不恆心守我的約,我也不理他們。這是主說的。
《馬》神明確地應許,這新約並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兩者有什麽分別呢?他沒有明說,但這節經文餘下的部分或許已經給了提示:因爲他們不恆心守我的約,我也不理他們。這憑律法而立的約是有條件的,所以失敗了;這約要求百姓遵從律法,但他們卻是有所不逮的。神將新約立爲一無條件的恩約,免卻一切失敗的可能;因爲這約的成敗在乎他自己,但他是不會失敗的。
作者引用耶利米書的時候,作了一個重大的改動。耶利米書三十一章32節的希伯來原文是:“我雖作他們的丈夫。”有一些早期的耶利米書譯本則作:“因此我不理他們(或轉面不顧他們)。”那位默示耶利米書、並確保聖經得以保存的聖靈,引導了希伯來書的作者選擇這另外的文本。
8:10 主又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馬》值得留意的是,這裏重複地用了我要的字眼。舊約告訴人有什麽當盡的責任;新約卻告訴我們神會做什麽。在以色列頑梗悖逆的那些日子以後,他會將他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好叫他們認識他,並會寫在他們心上,好叫他們愛他。他們會甘願遵從聽命,不是因爲懼怕懲罰,而是因爲愛他的緣故。律法不會再寫在石版上,而是寫在有血有肉的心版上。
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這表達了兩者之間的親密關係。舊約吩咐人遠遠站開;恩典卻叫他近前來。這說明一個不斷的關係,和無條件的保證。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令這用血買回來的關係中斷。
8:11 他們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
《馬》新約應許遍地百姓都會認識主。當基督在榮耀中作王時,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每一個人,從最小的到至大的,內心都會對他有所認識:“因爲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一一9)
8:12 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
《馬》新約最美之處,在於應許不義的人可得憐憫,他們的罪愆將永遠被遺忘。律法是嚴格、不可更改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該受的報應。”(來二2)
再者,律法不能有效地處理罪惡。律法提供贖罪的方法,卻不能將罪除掉。(“贖罪”一詞的希伯來原文,源自一個動詞,有“遮蓋”的含意。)律法下各種形式的獻祭,使人在儀文上成爲潔淨的;就是說,人藉此可以繼續參與這國的宗教生活。然而,這儀文上的潔淨只是外在的,沒有觸及人的內在生命。道德上的潔淨是欠奉的,人不能因此得著無虧的良心。
8:13 既說新約,就以前約為舊了;但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
《新》漸舊漸衰的:新約的宣告即清楚證明已存在的前約是不完全的。若返回舊制度,等於是回到不再有效的制度裏。
《啟》新約既宣佈,當然取代了舊約;舊約因此失效,逐漸消失。
《馬》神既帶來新約,就表示前約爲舊(廢棄的)。既是如此,照理沒有人會打算回到律法去。然而,有部分自稱爲信徒的,卻正陷於這情況中,受引誘要回到律法去。作者提醒他們,憑律法而立的約已是不合時宜的了;更美的約已經來到。他們應與神的步伐一致。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昔日人獻祭,今人空手見神,是神特別厚待今人,或是……
8:4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制度,只有利未人才有資格當祭司,每天獻祭求神赦罪(參7:12-14)。這個制度並不容許耶穌擔任祭司,因為祂是出自猶大支派的,但祂是完美的祭牲,我們不再需要其他祭司或祭牲了。
經文說:“已經有照律法獻禮物的祭司”,這可能顯示出希伯來書是在公元70年之前寫成的,因為耶路撒冷的聖殿在公元70年被毀,此後已不能再獻祭。
明是地上的會幕,何竟預表天上事?
8:5 昔日的會幕是摩西按照神的啟示與吩咐的樣式,照著基督將來獻祭的樣式而建成的,因此從中可預見將來的景象。這地上的會幕表達了永恆且屬天的原則。當時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尚未被毀,故作者在這裡引用敬拜的情況做例子,的確可以為最初的讀者帶來極深刻的印象。
給你一道題目——兩約比較,你可舉出多少不同之處?
8:8-12 這數節經文把新約與舊約作一比較(參耶13:31-34)。舊約是神和以色列人所立的律法之約;新約則是更新更好的恩典之約,是基督藉自己的犧牲使我們的罪得赦免,並可以來到神面前。這契約有新的範圍——超越以色列和猶大,更包括外族人;新的應用——寫在我們的心思意念中;新的赦罪途徑——不是靠祭牲,乃是藉信心得赦。你是否已經進入了新約中,並且已走上這條更好的路呢?
縱有神的千萬語,心卻陳舊習不改——你是怎樣的?
8:10 我們的心若沒有改變,跟隨神的命令便會變得既艱難又痛苦,我們也很容易便背棄所領受的教導。然而,聖靈賜給我們新的意願,幫助我們樂意聽從神(參腓2:12-13)。有了這“新心”,事奉神便會變為我們最大的喜樂。
寫在我的心上,刻在我的腦海裡——真的想把神的話語這樣珍藏的,可是……
8:10-11 在神的新約之下,神的律法存在我們心裡,不再是外在的規條。聖靈提醒我們基督的話語,激起我們的良知,影響我們的動機與願望,使我們願意順服神。我們應當全心全意順服、遵行神的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