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14:13 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裏。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
《新》希伯來人:希伯來人的先祖亞伯蘭是第一個被稱為希伯來人的人(見10:21註釋「希伯」)。這名字在聖經中是作民族之名,通常乃非以色列人蔑視他們所用的一種稱呼(如見39:17)。在聖經以外,稱為哈比魯或阿皮魯人(此字大概與希伯來一字有關),並非指一特殊種族,而是指一些沒有產業、要依賴別人、外國移民階層的人。「亞馬拿泥版」(在埃及發掘出的泥版)中對這些人有負面的描述。
《新》幔利:以幔利為名的城(見13:8及註釋)。
《SDA》一位逃難者,可能是羅得的一個僕人,來到亞伯蘭在希伯崙附近居住的地方,告訴他所發生的一切事情。聖經在此首次稱亞伯蘭爲“希伯來人”,表示他是一個希伯的後代。希伯的後代在公元前二千年期間遍布古代東方的各個地區。他們在楔形文字的碑銘中被稱爲“哈比魯人”,在埃及人的文獻中被稱爲“哈皮魯人”。作爲一個希伯的後 “希伯來人”。
《SDA》與亞伯蘭聯盟:此經文中提到的三位亞摩利兄弟,作爲亞伯蘭的同盟者,很可能是部族的首領。亞伯蘭曾與他們訂立了互助條約,正如這裏所示。所以他們協助亞伯蘭營救羅得。
14:14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是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裏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新》他家裏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亞伯蘭甚為富有的一大明證。在聖經中,希伯來文「壯丁」一詞只在此處出現過(編者註:意指受過訓練的人)。在其他很古老的文獻中,用到另一個相關字,意思是「武裝侍從」。
《新》但:這個北部有名的城市,是直到士師時期才被命名為「但」(見士18:20)。因此,這裏的用名是摩西時代以後,抄寫者修訂的結果。
《啟》但:代表巴勒斯坦北方的一個城市,位於米倫湖北,原名拉億,到士師時代,此城才叫但(參士18:29)。
《SDA》精練壯丁:亞伯蘭是唯一一位以軍事領袖的身份出現的先祖。他馬上準備營救他的侄子,立即帶領他的部下和亞摩利朋友出發追擊(第24節)。譯爲“精練壯丁”的希伯來詞在聖經的其他地方從未出現過,但在一封於公元前十五世紀寫於他納的書信中,它被認定爲一個表示“隨從”的迦南詞彙。亞伯蘭的318名“精練壯丁”出生在他的家中,是非常值得信賴的。這說明如果不包括他新近在埃及寄居時(創12:16;16:1)所獲得的奴僕,亞伯蘭已擁有超過318名男僕。我們不知道與亞伯蘭一起出征的三位朋友到底有多少隨從,但他們很可能對他的軍隊構成了實質性的擴充。有人懷疑對於亞伯蘭的軍隊怎麽能夠打敗如此強大的軍隊。但歷史記載了許多以少勝多的實例。另外,古代的軍隊按現代的標準規模是很小的。在公元前十五世紀的米吉多戰役中,圖特摩斯三世殺死了83個敵人並掠走了340名俘虜,並且將此視爲一個偉大的勝利。公元前十四世紀巴勒斯坦的亞瑪拿書信談到了四十到五十人的軍隊,有時甚至談到了只有十到二十人的軍隊。巴勒斯坦的城邦國王正是以此而成功地防禦了他們的城邑。
《SDA》直追到但:正前所述,這裏用後來的地名代替原來的名稱利善(見書19:47及創47:11節注釋)。利善城位於黑門山腳下,在呼勒湖以北約16公里處。後來,這裏成爲了以色列國最北部的邊界。“從但直到別是巴”的說法後被用來表示迦南的疆界(見撒下17:11等)。美索不達米亞王的勝利軍隊在回家的路上已經走得很遠了,而亞伯蘭必須穿越整個巴勒斯坦才能趕上他們。
14:15 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士革北邊的何把,
《SDA》殺敗敵人:勝利的美索不達米亞軍隊麻痹大意,放鬆了警惕。快要接近敵人的時候,亞伯蘭將其軍隊分爲許多小組,在夜間發起了出其不意的進攻。亞伯蘭的襲擊者從四面攻入敵人的軍營,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令強大的美索不達米亞軍隊倉皇而逃,留下了所有的戰利品和俘虜。
《SDA》又追到何把:何把的位置尚未確定,而大馬色則位於但的東北方60多公里的地方。亞伯蘭追趕逃跑的敵人,直到他們不足以重新組織軍隊進行反擊爲止。亞伯蘭大獲全勝。
14:16 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
《SDA》亞伯蘭雖然明顯地具有軍事才能,但他無疑是在將自身置於上帝的引導和保護之下後,才去追擊勝利之諸王的職業軍隊的。他那毫無畏懼的信心和無私的精神得到了充足的報償。我們無法確定保羅在談論到那些在“爭戰中顯出勇敢”(來11:34)的信心英雄時是否包括了亞伯蘭。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亞伯蘭擁有勇氣與謹慎,叫他戰勝敵人,我又以甚麼來作爭戰的準備?
14:14-16 這件事描繪出亞伯蘭的兩個特點:(1)他從神得到勇氣,能攻擊強大的仇敵。(2)他作好準備,下功夫訓練家裡的壯丁,去應付可能的衝突。我們不知道神會在甚麼時候呼召我們去完成艱巨的任務,我們應當像亞伯蘭一樣,作好準備,回應神的呼召。
亞伯蘭能夠當機立斷,解決問題。在相同之處境下,我會作甚麼回應?
14:14-16 亞伯蘭聽到羅得被擄後,立刻去救他。本來,不惹禍上身是最穩妥的,但是羅得遇到危難,亞伯蘭就立刻採取行動。為了幫助別人,有時我們也會陷入痛苦和混亂之中,但我們應當像亞伯蘭對羅得一樣,願意立刻採取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