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201009020羅馬書10章14-21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0:14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

  《新》14~15:也許有人會辯說,猶太人從未有公平的機會聽到福音,並作出反應,所以,保羅按相反次序藉著一串的修辭問句,指出人求告基督及得救的必要條件:(1)神差來傳道人,(2)傳揚信息,(3)聽見信息,(4)相信信息。

  《SDA》怎能求祂呢:保羅在表述了因信得救的普及性以後,開始討論讓所有的人都接受的條件。他用一系列的問題列舉了這些條件。每一個問題都是一條論據,同時提示了結論,作爲下一個問題的基礎。如: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不能。所以要先信祂。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不能。等等。

  《SDA》聽見祂:從基督派遣的傳道人那裏聽見福音,就是聽見基督(林後5:20)。我們從主所揀選的使者那裏聽見祂說話。

  這就是福音,要傳遍普天下的。如果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未曾聽過福音,那麽福音縱是給他們的又有什麽用?這正是基督徒宣教工作的動力!

  保羅連續問了三個怎能(怎能求…………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來追溯猶太人和外邦人得著救恩的步驟。假如我們將次序倒轉過來,就會更加清楚了:

神差遣他的人出去。
他們傳揚救恩的好消息。
罪人得聽神在基督裏賜下生命的呼召。
聽者中有部分接受這信息。
相信的人就求告主名。
凡求告他的人都得救。

  何治指出,這論點基一個原則,就是如果神決定要有怎樣的結果,他會用相同的方法來達成。上文已提及這是基督徒宣教運動的基礎。保羅要證明,他將福音傳給外邦人的策略是正確的;但不信的猶太人認爲這是不可原諒的。

10:15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新》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這話引自賽52:7,指那些將好消息帶給被擄之民,告訴他們即將自巴比倫得釋的人。在此是應用到傳福音的人身上,他們帶來人們可從罪的奴役中得釋放的好消息。

  《SDA》奉差遣的:正如聖父差遣祂的兒子,聖子也差遣使徒。在聖靈的引導下,使徒又差遣了別人(見路9:2;10:1、3;約4:38;徒26:17;林前1:17)。傳揚上帝的信息必須由上帝所特派的人來進行(見耶1:7;7:25;14:14-15;23:21)。

  《SDA》如經上所記:引自賽52:7。在引用的時候,保羅省略了登山行救恩的

  《SDA》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意爲他們多受允迎(見賽52:7注)。保羅引用這段經文暗示特使已經派出。原文意義見賽52:7注釋。猶太人和基督徒都認同以賽亞的這段經文指的是彌賽亞的工作。擺脫巴比倫之囚的好消息,著救恩的福音。

  《SDA》喜信:就是福音

  差遣人的是神。我們是奉差遣的人。我們怎樣做呢?是否以賽亞描述的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一樣,有隹美的腳蹤(賽五二7)?以賽亞所寫的,是彌賽亞的腳蹤……佳美。在本節,「他」變成了「他們」。一千九百多年前,他以佳美的腳蹤到來。現在,我們有特權和責任,以佳美的腳蹤,到失喪、垂死的世人那裏去。

10:16 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啟》只要信便可以得救(11節),但不是人人都能聽信福音。先知以賽亞的話說明不信福音的現象是普世性的。

  《SDA》聽從:(見羅5:19注)。該詞用在這裏十分恰當。保羅正有講述有人不信所聽到的福音。猶太人聽見了,卻沒有順從。

  《SDA》以賽亞說:引自賽53:1。原文沒有主啊,是七十士譯本加添的。先知還預言了猶太人的不順從。以賽亞在描述了報好消息的使者之後,馬上預言百姓不接受信息。參約12:37-38有關這段預言應驗的敘述。這節經文還暗示了(見羅10:15)信息已經傳出,否則就不會被聽見且不信了。

  只是保羅一直以來慨歎,以色列人沒有都聽從福音。以賽亞早已這樣預言了。他問道:「主,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賽五三1)。問題的答案自然是:「不多。」當彌賽亞第一次來臨的消息被傳開時,有反應的人並不多。

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新》基督的話:指(1)關於基督的福音,或(2)基督藉祂使者所傳的信息。

  《啟》基督的話:指傳道的人所傳的主基督的信息,也就是福音。本節為14-16節的一個小結。

  《SDA》信道:16節與17節之間有密切的聯信道是同一個詞(見羅3:3注)。

  《SDA》聽道:本節出現二次,意爲所聽見的。本章可譯爲誰相信他從我們那裏聽見的東西呢?信來自所聽見的,所聽見的來自上帝的話。這種譯法使16與17節之間的聯顯得更明顯。

  《SDA》基督的道:即有關基督的信息。正如信的道(8節)是有關信的信息(見8節注)。本節是有關真信心性質和來源的重要論述。真正的信心不是盲從而無充分的證據。信心是我們對未見之事的信念(來11:1)。這種信念是以對上帝之道的認識,對有關基督之信息的認識爲基礎的。只有經常殷勤查考聖經,才能培養改變人心的久信心。

  保羅從這引自以賽亞書的經文察覺,先知傳揚的信息是他所聽見的,而他所聽見的信息是彌賽亞的話。故此,他的結論是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當我們根據神記錄的話宣揚主耶穌基督時,聽見的人就生出信來。

  但單靠耳聽是不足夠的,必須在聆聽時有一顆敞開的心靈和思想,願意領受神的真理。如果他存這樣的態度,就會察覺所傳的道確實蘊含真理,而真理是自證爲實的。然後他會相信。當然,有一點必須清楚,本節所說的聽,不是單指用耳聽。例如,人可以閱讀真理。因此,所謂聽道,是指透過各種途徑來領受神的話。

10:18 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新》他們的聲音:這是引自詩19:4,原指諸天為神的榮耀作見證。在此「他們的聲音」是應用到傳福音的人身上,用來表明以色列不能提出藉口說,沒有機會聽到福音,因為到處都有傳道人。這些話原是用來描述神在自然界的啟示,在此恰當地描繪出福音的廣傳。保羅用這些話表明,猶太人早已有過充分的機會聽救贖的信息。

  《啟》《詩篇》19:4預告神的道要傳遍天下。保羅指出福音早已傳了給猶太人聽(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向猶太人傳的工作已經完成;現在是向普世去傳的時候。猶太人怎麼能說沒有聽見呢?

  《SDA》但我說:猶太人可能說他們沒有機會聽,所以沒有接受福音。保羅開始批駁這種說法。

  《SDA》人沒有聽見嗎:希臘原文暗示否定的回答和沒有原諒的口。這裏的不是指所有的人(16節),而是特指不信的猶太人。

  《SDA》誠然聽見了:保羅用強調的語氣批駁他們沒有聽見信息的說法。他用詩19:4的話證明福音已經傳給萬民。

  《SDA》聲音:希臘文是一個擬聲詞,指樂器或人類發出的聲音(見林前14:7)。在舊約中該詞指量帶而非聲音(見詩19:4注)。根據詩人的說話。他們的聲音是大自然的聲音,是默默的見證。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19:1)。詩人把上帝藉祂所造之物的啓示(詩19:1-6)與藉祂聖言有關祂自己的特別啓示進行對比(詩19:7-11)。保羅從中看出福音向普世傳播。他用詩人的話描述傳道者的聲音”“傳遍天下。

  《SDA》地極:即有人居住的世界(見路2:1注)。在寫羅馬書的時候,福音顯然沒有傳到地極,因爲西班牙還沒有傳到(見羅15:20、24、28)。但是,信心的信息已在世上廣泛傳播,證實了保羅所說福音傳遍的話。實際上,在他這一代中,福音已經傳與普天下萬人(西1:23),況且這信息先是傳給猶太人的(徒9:20;11:19;13:5;14:1;17:1-2、10;18:4、19;28:17;羅1:6)。保羅寫這一章初衷可能是證明以色列人說自己沒有聽過福音,是沒有道理的。

  那麽,到底問題發生在那裏呢?猶太人和外邦人不都聽見了福音嗎?他們都聽見了。保羅用詩篇十九篇4節來說明他們都聽見了福音。他說: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奇怪的是,詩篇十九篇的這句子,與福音無關。詩中描述太陽、月亮、星,一同見證神的榮耀。但保羅用這句子說明在他的時候,向普世廣傳福音的情況也是一樣。保羅在神的靈啓示下,常引述舊約經文,運用在頗爲不同的事情上。起初聖靈將聖言啓示出來,當然也有權在後來引伸這些話。

10:19 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道嗎?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

  《新》以色列人不知道嗎:下面引自申32:21的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指出外邦人雖在猶太人眼中靈性尚未開化,尚且可以明白。如果連外邦人都明白這信息,猶太人豈不更應當明白嗎?

  《新》那不成子民的:指外邦人,他們不像以色列是神所建立的民族。

  《啟》本節證明連外邦人也有機會聽福音,猶太人更是不能說不知道、不明白,因為福音是從他們傳出來的。

  《SDA》以色列人不知道嗎:如同18節一樣,希臘文結構暗示否定的回答。管有上帝藉摩西和先知的啓示,以色列人還是不明白正道。

  《SDA》先有摩西說:引自申32:21。摩西既向以色列人傳達他們較之外邦人的各種優惠,也確立了信心的法則,從而使這種優惠在將來某一時候實現(見申32:18、20)。

  《SDA》惹動你們的憤恨:藉著向外邦人施恩,上帝希望激起祂子民的羨慕,從而爲祂發熱心。參何2:23;羅9:25。

  《SDA》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見申32:21)。外邦人不成子民,因爲他們不以色列人與上帝之間有一種公認的關(見申4:5-8)。他們是無知的民,因爲他們沒有接受上帝的啓示,而敬拜木石雕刻的偶(見羅1:21注)。保羅向他的同胞指出,正如摩西所預言的,上帝要施恩給猶太人認爲低一等的百姓,從而激發他們的羨慕。(見羅11:14)。保羅這樣做的目的是祈願他的同胞能悔改,在耶穌基督裏得救(羅9:1-3;10:1)。

  外邦人蒙呼召和大部分猶太人拒絕福音,以色列人不應感到驚奇。他們的聖經早已確實地預言這事。例如,神警告他們說,他會用那不成子民的(外邦人)來惹動以色列人的憤恨,並用那無知和拜偶像的民來觸動以色列人的怒氣(申三二21)。

10:20 又有以賽亞放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

  《啟》20~21:兩處經文都引自《以賽亞書》65:1-2,說明以色列民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福音已傳了給他們,但是他們不相信。

  《SDA》我叫他們遇見:引自賽65:1。外邦人出乎意料的信心,對那些享有特權和啓示,但又不信的猶太人來說,乃是一種責備。

  以賽亞更放膽地指出,那些沒有真正尋找耶和華的外邦人,卻遇見他;那些沒有尋求他的外邦人,他卻向他們顯現(賽六五1)。整體上說,外邦人都不尋求神。他們滿足自己的異教信仰。不過,他們中間有不少在得聽福音後,確實地作出了回應。相對來說,有回應的外邦人較猶太人多。

10:21 至於以色列人,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

  《新》以色列百姓遭棄絕,責任在他們自己身上。因他們未達到神的要求,即對神沒有信心。

  《SDA》至於以色列人,他說:即以賽亞說。先知是在奉上帝的名說話。聖經引自賽65:2。文本更接近七十士譯本,而不是希伯來原文。

  《SDA》整天:以賽亞就這樣表述了上帝對祂子民長久的忍耐,管他們頑固不信,拒絕祂的邀請。上帝對悖逆的的罪人充滿憐憫和柔情。祂終日伸出慈愛的手招呼悖逆頂嘴的人。那些抛棄祂的人也終必承認祂的恩慈和長久的忍耐(啓15:4)。

  《SDA》頂嘴:猶太人藉著抗拒福音,表現出一種先知所指出並譴責的品格。司提反在殉難之前也作出同樣的責備(徒7:51-53;參路13:34)。

  一方面,大批的外邦人投向耶和華;另一方面,以賽亞描述神終日站著,伸手招呼以色列人,只是他們不肯順從,頑梗地拒絕了。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與人分享福音,我不懂——你說這可以很簡單的?是……
10:14-15 我們必須跟人分享神的福音,好叫其他人都有機會聽到。你的親友怎麼樣能聽到福音呢?除非有人告訴他們。神不是已經呼召你向周圍的人傳福音嗎?立即去行動吧!

我看他就不會信耶穌,你看他多驕傲,那個就不同——數日、數月、數年後……
10:18-20 許多猶太人要尋找彌賽亞,但是當祂來了卻又拒絕接受。反而不少外邦人從來沒有聽過有關彌賽亞的信息,卻相信了祂。今天有些宗教人士往往是屬靈眼睛瞎了的,而那些從未到過教會的,卻對福音有很好的反應。俗語說: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因此,別輕易下定論說誰會接受福音,或誰不會接受福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