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12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啟》12~17:是保羅從自己的一生來看神的憐憫與慈愛。他從前是逼迫基督的,現在卻作了祂的使徒。未信主前,保羅以為逼迫基督徒就是服事神,現在知道這是大罪(約16:2;腓3:5-7)。他用“褻瀆”、“逼迫”、“侮慢”來描寫從前敵對基督、逼迫教會的行為,但有憐憫的主基督仍舊召他作了福音使者(13節)。
《SDA》感謝:爲了福音託付的榮譽(11節)。保羅在12-16節中謙卑地歷數自己的虧欠。然而當他律法“用得合宜”時,他就成了一個新人和上帝拯救大能的活見證。結果,上帝爲他這個“罪魁”所成就的事,他也能幫別人實現。
《SDA》給我力量(endunamoo):保羅履行神聖的職責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每一位傳道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都可以祈求獲得上帝的能力。
《SDA》忠心:即靠得住。保羅想到神聖託付的榮譽時,他火熱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真誠之人的回應乃是不遺餘力地證明自己無愧於上帝對他的信任。
《SDA》服事:或“侍奉”。
《馬》在以上的一段,保羅曾形容那些將律法強加在以弗所信徒身上的假師傅。他現在想起他個人的悔改歸主。罪人歸主不是因守律法,而是因神的恩典而成。他不是個義人,而是個罪魁。由本節至17節似乎要表明律法在保羅的個人經歷中的合法使用。律法對他不是救恩的方法,而是悔罪的方法。
首先他感謝基督耶穌,因他賜下加力的恩典。這裏強調不是大數的掃羅爲主作了什麽,而是主爲他作了什麽。他不能不感到驚訝,因爲主耶穌不但拯救了他,而且還以他爲忠心的,派他服侍他。律法就永不能有這等恩典,況且,律法硬性的條文要判罪人掃羅死刑。
1:13 我從前是褻瀆 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
《SDA》褻瀆神的:這是保羅原來的狀況(見徒9:4-5;26:9-11注釋)。他省察自己的人生是爲了強調上帝恩典的能力(見提前1:14注釋)和律法“用得合宜”的成效(見第8節注釋)。
《SDA》不明白的時候:保羅當時真心相信自己是在侍奉上帝(見約16:2;徒23:1;24:16;26:9注釋)。他的錯誤還沒有達到故意違背良心和抵制聖靈感動的地步(見太12:31-32;來10:26-27注釋)。當保羅看明耶穌的威嚴時,他的不信之心就被制服了。於是他順應了“天上來的異像”(見徒26:19注釋)。
《馬》保羅在悔改歸主前犯了十誡,在本節裏充分地證實了。他說自己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他是一個褻瀆神的人,他說基督徒和他們的主耶穌的壞話;他是一個逼迫人的人,他要置基督徒於死地,因爲他覺得這個新教派威脅、危害猶太教;在執行他的惡謀時,他喜愛以侮慢人的、暴力的和無恥的行爲對付信徒。雖然不明顯,但其實這些字句:褻瀆神的、逼迫人的和侮慢人的,都以加劇變壞的方式排列。首先的罪只是言語而已,進一步是爲別人的信仰加手毒害,最後更包括殘酷的意念和虐待。
然而保羅蒙了憐憫,他不須接受所應得的懲罰,因他是在不信不明白的時候作這些事的。在逼迫基督徒時,他以爲他是作神的事工,因他宗祖的宗教要他崇拜真神,他只能認定基督徒的信仰是與舊約的耶和華相違背的。他用盡熱誠和精力,以爲殺害基督徒就是捍衛神的尊嚴。
很多人強調熱誠、認真和真摯是與神同在的重要條件,但保羅的例子告訴我們,熱誠並不足夠。事實上,如果一個人是錯的,他的熱誠只能令錯誤更深;他有愈多的熱誠,他所做成的破壞愈大!
1:14 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裏有信心和愛心。
《SDA》恩:見羅3:24;林前1:3注釋。保羅沒有把他的悔改歸功於自己。若沒有上帝的關心和能力,他仍然是逼迫人的掃羅。
《SDA》格外豐盛:參羅5:20。恩典的賜予乃是根據人的需要。罪孽最深重的人需要最多的恩典。保羅並沒有暗示說上帝任意給各人不同數量的恩典,以致有的人因上帝不肯給他們足夠的恩典而一直不能悔改。
《SDA》信心:保羅對基督的忠誠和友誼代替了他以前的“不信”(13節)。見羅3:22;4:3。
《SDA》愛心:保羅以前偏執的狂熱行爲被一種同情和感恩的新精神所代替。信心和愛心是恩典控制生命的有力證據。關於“愛心”的定義,見太5:43;林前13:1注釋。
《馬》保羅不僅逃過他應得的懲罰(憐憫),也接受格外豐盛的慈愛(恩典),只是罪在哪裏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羅五20)。
賜給保羅的主的恩典是不會白費的,因爲“在基督耶穌裏有信心和愛心”。臨到保羅的恩典是與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一同來到的。當然意思是像恩典從主那裏來臨,信心和愛心也是從主那裏發出的。然而,我們若明白保羅沒有拒絕神的恩典,卻信靠主耶穌,並愛這位從前恨惡但可稱頌的主,這意思就更清楚了。
1:15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
《新》這話是可信的:這句話在新約聖經其他地方沒有出現過,但在教牧書信中卻出現五次(本節;3:1;4:9;提後2:11;多3:8),用來引述一句重要的話語。
《啟》十分可佩服的:也可譯為“可以全心全意接受的”。
《啟》罪魁:是罪人中最壞的。這句話指的應該是保羅自覺罪孽深重,壞到極處;而非說他是歷史上最大的罪人(參13節;林前15:9;弗3:8)。
《SDA》降世:保羅強調基督在創世之先就已存在(見約1:1-3;16:28;17:5注釋)。
《SDA》拯救:上帝從罪惡一開始發生就啓動了拯救人類脫離永久滅亡的計劃。天使和虔誠之人的工作就是幫助人認識耶穌基督。本節並沒有把上帝的恩典局限於蒙揀選的少數人,而是強調恩典普及一切“罪人”(見太1:21注釋)。
《SDA》罪魁:保羅在悔改以後仍沒有忘記自己的虧欠。他不說自己“曾經是罪魁”,而只說自己“是個罪魁”(見林前15:9-10注釋)。他的自卑源於他回想起自己曾侮辱和迫害上帝和祂的教會(見提前:13注釋),並意識到他現在每天非常需要上帝的能力。真正悔改的基督徒絕不會忘記自己當初歸順基督時所感受到的不堪。他知道如果沒有上帝的能力每天在他的生命之中,他就無法表現基督徒品格的美德。基督徒唯一的保障就是不忘自己是從深坑裏“鑿”出來的(賽51:1;參詩40:2),並且不信賴自己,而每天將自己的意願順服上帝的旨意。
《SDA》這話是可信的:這句話只出現在教牧書信中(見提前3:1;4:9;提後2:11;多3:8)。
《SDA》是十分可佩服的:應當毫不猶豫地接受耶穌降世救人的基本道理。沒有什麽其他的東西比它更值得關注了。
《馬》這是教牧書信裏五句“可信的話”的第一句。這話是可信的,因爲這是神的話。他既不說謊,也不出錯,人可以不置疑地信賴這句說話。事實上,不信主的話是沒理由又不智的。這是十分可佩服的,因爲主的話用諸四海皆準,述說神已爲眾人作成的事,將救恩的禮物送給所有人。
基督耶穌一語強調我們主的神性。主是那位從天上來到世上,首先是神(基督),然後是人(耶穌)的神。至於救主的先存性,在他降世中已有了答案。伯利恆不是他存在的起點,他是與父神同在、永活永存的,但他爲了一個特別的差事來到世上成爲人。今天的曆法證實他曾來臨的事實。我們說公元某某年,就即是主曆某某年。他爲什麽來呢?爲要拯救罪人。他來不是要救好人(世上沒有好人!),也不是要救那些完全遵守律法的人(世上沒有人曾這樣做到)。
現在我們來到真正的基督信仰,和其他別的教訓的核心不同之處。虛假的宗教告訴人,有一些事情人能做或表現的,可得著神的喜悅;福音告訴人,他是個罪人,是迷失的,並且他不能拯救自己,只有透過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代贖之工,才可得進天堂。保羅在本章前頭所提到的律法的教訓給了肉體一個地位。這教訓正迎合人要聽的說話:就是無論用何種方法,人總能促成自己的救恩。然而,福音堅持說救恩工作的一切榮耀只能歸於基督,人沒有做什麽,只有犯罪,主耶穌完成了所有拯救之工。
神的靈將保羅帶到一個地步,在那裏他知道自己是個罪魁,或者像一些人這樣翻譯:“罪人中最突出的一位。”就算他不是個罪魁,但肯定是罪人前列的幾位。請注意“罪魁”的名銜不是給一個拜偶像或不道德的人,而是給一個有深入的宗教信仰,在正統猶太教家庭長大的人!他的罪是道理教義上的罪,他不接受神論到主耶穌基督的位格和工作的話。拒絕神的兒子是最大的罪。
還有,請注意他說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是”字不是過去時態的,而是現在時態的。最虔敬的聖徒經常最注意到的是他自己的罪。
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9節(約在主後57年寫的),保羅稱自己爲“使徒中最小的”,然後在以弗所書三章8(約在主後60年寫的),他稱自己爲“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數年之後,這時在提摩太前書一章15節,他稱自己是個罪魁。這裏我們看出保羅在基督裏謙卑的過程。
達秘翻譯這句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爲“在罪人中我是第一名”。意思不是指他是曠古歷今最差的罪人,而是指就以色列而言,他是第一的。換句話說,他的悔改歸主是第一個預示將來以色列國的悔改。他是“未到産期而生的人”(林前一五8),暗示他的重生,在以色列人的重生之前。就像他的得救是直接從天得啓示,不經人的協助。大概將來大災難時期,猶太的遺民也是同樣地得救的。這樣的解釋似乎證實第16節的“魁”和“榜樣”等用詞。
1:16 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
《啟》主基督要拯救一切的人,不分貧富、貴賤或種族、膚色,連保羅這樣的大罪人也得蒙拯救,證明主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9:13)。從基督使用保羅一個曾經那樣逼迫敵對祂的人,看出主的忍耐是何等的完全,何等的無限,叫一切罪人都可從保羅身上找到證據,欣然信祂得永生。
《SDA》然而:保羅以前曾褻瀆上帝,逼迫人和侮慢人(見13節注釋)。現在他成了上帝能爲任何人成就大事的榜樣。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認定,上帝既有足夠的忍耐和慈愛寬恕保羅這樣的罪人,祂也一定有足夠的忍耐和慈愛赦免他。耶穌曾長久忍耐保羅,知道他的悔改將成爲所有世代的人鼓舞的源泉。
《SDA》耶穌基督:保羅的光榮悔改,彰顯了基督普及萬民的忍耐和慈愛。
《SDA》信:“信靠”(見羅3:3注釋)。
《SDA》榜樣:顯明上帝爲一切願意順服祂慈愛的人所能成就的事。保羅說自己是“罪魁”,並不意味這他是顯示基督神聖忍耐的唯一範例。每一個悔改的人都是上帝深不可測之慈愛和忍耐的活見證。
《馬》這裏解釋了保羅得蒙憐憫,是因爲在他身上展示了耶穌基督的忍耐。就像他是個罪魁一樣,現在他又成爲主無窮恩典的重點展示,他是“頭一個展覽品”,一個生動的例子。就如凱理說:“屬神的愛超越最激烈的恨意,屬神的忍耐叫最變化莫測和最強硬的敵人閉囗無聲。”
保羅的例子是個榜樣。在印刷行業裏,樣本是第一校稿,代表一個樣品或標本。保羅的悔改歸主,是救主從錫安領出來(羅一一26)時,神怎樣對待以色列國的榜樣。
從一個更廣闊的角度看,本節的意思是叫所有人都不要失望,無論他們怎樣敗壞,還可以安慰自己,因爲主已經拯救了罪魁,他們也可以以悔改者的身分,來到他面前得著恩典和憐憫。藉著信靠他,他們也能得著永生。
1:17 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 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啟》本節可能為初期教會崇拜儀文中的一段,作者引用,當作自敘生平的一個小結。把榮耀歸給那眼不能見但無所不在的永生神。
《SDA》尊貴、榮耀:即人類毫無保留的尊敬和侍奉,以及他們愛心感謝的自然流露。
《SDA》永世的君王:這個稱呼在《新約》中僅出現於本節。它表達了上帝宇宙國度的永久性(見羅16:26)。
《SDA》獨一的神:有文本爲“獨一智慧的上帝”。上帝應是人唯一崇敬的對象。因爲上述的特性是祂所獨有的。只有與“不能朽壞”的上帝保持愛的聯繫,才能確保每一個人的永久生存。
《馬》當保羅想到神在恩典中不可思議地待他的種種事情,他寫出這愛的讚頌。很難知道這是對父神,還是對主耶穌的讚頌。永世的君王一詞看來是指主耶穌,因爲他被稱爲“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啓一九16)。可是,“不能看見”一詞又似乎是指父神,因爲明顯地主耶穌可以憑肉眼看見。我們不能分辨所指是神的那個位格,也許是指示我們知道他們是絕對同等的。
“永世的君王”首先被形容爲不能朽壞的。這是指不敗壞或不滅的意思,神在他的本質裏也是不能看見的。在舊約,人曾看見神出現,而主耶穌完全地以看得見的形狀,向我們揭示神。但神本身是肉眼不能看見的這事實,並沒有改變。跟著他被形容爲獨一[有智慧;參看新英王欽定本]的神。最後的分析是:所有的智慧都來自神(雅一5)。
1:18 我兒提摩太啊,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託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
《新》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在初期教會中,神藉先知啟示祂對不同事物的旨意(見徒13:1-3,在此先知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差遣保羅和巴拿巴履行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命)。在提摩太的例子中,與其有關的預言可能發生在保羅為他按手時或之前(4:14),時間約在十二年前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當中(見徒16:3)。關於提摩太的預言,似乎是指他將在教會中擔當重要的領袖角色。
《啟》命令:指本書中所交託的一切的事。
《啟》打那美好的仗:是勉勵提摩太盡忠所託,為真理而戰。
《SDA》兒(teknon):“生出來的”。保羅在這裏指的是屬靈的子女。
《SDA》預言:可能指提摩太就職時說他今後在傳道工作中忠誠服務和取得成功的預言(見徒16:2注釋);也可能指上帝藉著教會中的先知證實了提摩太糾正傳異教之人的責任(見徒13:1;提前4:14注釋)。關於先知的職責,見太11:9注釋。
《SDA》命令:指保羅授予提摩太在以弗所牧養教會的職責(見3、5節注釋)。
《SDA》因此:教會中年長而有經驗之工人相信提摩太會忠心盡職,這在他遭遇以弗所教會的難題時給他帶來了鼓舞和力量。
《SDA》仗:指提摩太作爲保羅的代表擔負起堅強的領導責任,同時要抵制罪惡,就像參加正義與罪惡的一場戰爭(見林後10:3-4;弗6:10-17;提後2:3-4注釋)。
《馬》這裏提到的命令,無疑是指在第3和第5節保羅交託給提摩太的責任,叫他去指斥假師傅。爲了鼓勵他兒子提摩太執行這重要的任務,保羅提醒他那使他蒙召事奉基督的情景。
“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看來是指在保羅遇見提摩太之前,有一個先知曾在教會興起,說提摩太將爲主所用,事奉他。先知是神的代言人,在某些特別行動上,他接收神旨意的啓示,並且將這些啓示告知教會。年輕的提摩太被預言的話挑選了出來,他將來要成爲耶穌基督的僕人的說話因此便流傳起來了。如果他被引誘灰心,或在主的事工上沮喪起來,他應記起這些預言,好使自己振作和得激勵,去打那美好的仗。
1:19 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啟》19~20:信仰基督真道的人一定有美好的道德生活,丟棄正確信仰的人決不能有良好的品德;信仰和品德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
《SDA》常存信心:提摩太務要堅信,當保羅和教會的先知任命他擔任福音工作的領導,並預言他將來前途無量時,上帝是藉著他們說話的。提摩太只有始終相信上帝的僕人已經說明了上帝對於他的旨意,在忠心履行自己職責的時候確保得到上帝的祝福,他才能取得成功。上帝在舊約時代的大量聖言,是與分裂者(3-7節)作戰的有力武器(18節)。
《SDA》無虧的良心:這是提摩太與錯謬和罪惡作戰的第二樣武器。提摩太不論遇到什麽困難,他的力量都在於他真誠地實行保羅和上帝的的聖言所奠定的原則。基督今日的工人同樣也會發現,如果他們個人的生活不見證他們所傳的信息,他們最深刻的信念也會變得枯燥無味。
《SDA》丟棄(apotheo):見徒13:46。保羅這裏指的是那些故意拒絕良心聲音的人。背道的悲劇性步驟,一是違背良心,二是喪失對基督教原則的信念,三是故意拒絕真道。
《SDA》真道:“信仰”。指那些不聽良心聲音之人的信仰。
《SDA》船破壞了:船長如果偏離指南針而依賴自己的判斷,就必然會遭遇海難。同樣,基督徒如果轉離可靠的上帝聖言而依賴自己的判斷,他也會遭遇“真道”上的海難。
《馬》在這場仗上,他應有信心和無虧的良心。基督徒的信仰很精準並不足夠,道理可以很純正,然而也可以沒有無虧的良心。
史咸頓寫道:
那些有恩賜、在眾人眼中有才能的人要警醒,恐怕在不斷的聚會、不斷的傳道和眾人面前的事奉中,忽略了在神面前的私人生活。聖經不是警告我們,福音可以藉人和天使的囗被傳開的麽?但這是沒意思的。那些爲神結果子,並在將要來的日子裏得豐富獎賞的人,要過敬虔的生活,所有真正的事奉必須從這樣的生活而來。
一些保羅時代的人,破壞了他們自己無僞的良心,因此就在真道的範圍內,如同船破壞了一般。他們像愚蠢的水手,將指南針抛進海裏。
那些在真道上將船破壞了的人都是真信徒,只是他們未曾保持一顆敏銳的良心。他們的基督徒生命開始時,像一艘華麗的船只開往大海,但他們沒有旗幟飄揚、安全無恙地回到港囗,反而擱淺沉船,爲他們自己和他們的見證帶來差恥。
1:20 其中有許米乃和亞歷山大;我已經把他們交給撒但,使他們受責罰就不再謗瀆了。
《新》許米乃:見提後2:17-18。
《新》亞歷山大:可能是提後4:14的亞歷山大(但見該處註釋)。
《新》交給撒但:指教會紀律而言(見太18:17註釋)。教會是不受撒但權勢控制的,保羅既把這兩個人趕出教會,使他們遠離了教會的團契與關顧,置身世界,就會受教(編者註:新國際版將「受責罰」譯作「受教」,此字的基本意義是「接受紀律」),學習不再謗瀆。這種嚴厲行動的目的,是矯正多於懲罰。有關類似的情況,見林前5:5、13;又見林前5:5註釋。
《SDA》許米乃:可能就是提後2:17所提到的那個偏離真道的人。
《SDA》交給撒但:有的注釋家認爲這是指猶太會堂中的一種司法判決。若是這樣,這句話可能就追溯到約伯的信心受到懷疑,上帝把他交由撒但試驗的時候(伯2:6)。但保羅說這句話並不表示他認爲這些被交者的清白需要得到證實,而是認爲要藉此來確認他們的行爲背離了基督教的屬靈標準。就像林前5:3-5一樣,這句話是特指開除出教,是教會團體對犯錯之人的最後懲處措施。由於犯錯的人違犯了一項或多項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原則(提前1:19),他們自己的行爲就使他們失去了在精神和身體上與教會保持關係的資格。
在世界上只存在兩個屬靈的王國,就是上帝的國和撒但的國。所以凡放棄爲上帝之國服務的人就自動地轉而爲撒但的國服務。作出裁決的實際上並不是教會。教會只是確認了犯錯的成員自己所作出的選擇而已(見林前5:5注釋)。
《SDA》責罰(paideuo):“訓練兒童”、“教育”、“指教”。開除出教雖然是一個嚴厲的措施,但其目的還是爲了挽救人。與教會分離的嚴厲打擊可能會使淡漠的心意識到自己危險的處境。犯錯的人既然失去了教會成員的資格,就可能認識到自己需要悔改。所以開除出教的嚴厲措施只是爲了把罪人召回到“良心”和“真道”(19節)上來,讓他知道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真實狀況。
《SDA》謗瀆:保羅可能指那些誤用律法之人的錯謬之舉(見3-7注釋)。因爲律法是上帝旨意和品格的表達,任何濫用律法的行爲都是羞辱上帝和誤表祂的旨意。而任何羞辱上帝的行爲都屬於謗瀆。
《馬》我們不知道許米乃和亞歷山大,是否就是提摩太後書二章17節和四章14節所說的那兩個人;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謗瀆的內容。我們所知的是他們放棄了無僞的良心,並且囗出謗瀆的話。在新約,謗瀆不一定是說神的不是,可以用來形容對其他人的辱罵,或說其他人的壞話;也可以用來形容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嘴裏所說的話,因著破壞真道,他們肯定令其他人都說真道的壞話,而且他們過著謗瀆的生活。
他們的生命是一幕悲劇,曾經是傑出、有能力的基督徒,後來扼殺了自己的良心,就轉往錯誤的道路上走。
使徒保羅說他已將這些人交給撒但了。一些學者認爲這句話簡單地指逐出教會的行動。他們推斷保羅已將這兩個人逐出當地教會,這行動的目的是要叫他們悔改,然後恢復與主和他的子民的關係。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我的過去?不敢回首。你說人要面對自己——只是誰會接納我?我這污穢的人……
1:12-17 有人常因過去而內疚,並認定神不會饒恕和接納他們。請看看保羅吧,他信主之前,曾藐視耶穌的教訓(“褻瀆神”),又追捕殺害主的信徒(“逼迫人”、“侮慢人”)(參徒9:1-9)。但是神赦免了他,並大大使用他建立祂的國。無論你從前怎樣,神仍會赦免你,使用你。
如果愛心有尺可度,我真不敢想像我量出來的結果——你也有同感?我們是不是很無用?
1:14 有時我們覺得自己對神的信心、對耶穌和別人的愛不足夠。但我們可以深信,隨著我們與祂的關係逐漸深化,基督會幫助我們,促使我們在信心和愛心上增長。
為要拯救罪人——一字一句,深印我心——你可曾為這句話感動過?
1:15 保羅總結了福音的內容:耶穌來到世上拯救罪人,沒有罪人是祂所不能拯救的(參路5:32)。耶穌來不但指示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挑戰我們做更好的人,祂還賜給我們救恩,使我們得到永生。你是否已接受了這救恩的禮物?
保羅常是這樣稱頌神的,其實我真羨慕他……
1:17 這是保羅典型的頌讚詞,是他情感的自然流露,保羅實在被神的愛所感動,以至即興讚美神。
從前為提摩太所作的預言,是些甚麼?對他定有不少的影響……
1:18 保羅非常重視先知講道的恩賜(參林前14:1)。藉著講道,教會得到重要的教導和鼓勵。正如今天教會按立牧師,使他們在特殊的崗位上事奉一樣,當時長老也曾按手在提摩太身上(參4:14),分別他出來承擔聖工。我們很容易看出,在這個聖禮上有些信徒曾預言提摩太得到的恩賜和能力。在提摩太一生中,這些從主而來的話,一定鼓勵了他的事奉工作。
良心,多好的一樣東西,人怎會丟棄的呢?你不會吧……
1:19 我們如何能保持無虧的良心呢?就是把我們在基督裡的信心看為至寶,做我們知道為善的事。每當我們故意埋沒良心時,就會令我們的心剛硬,久而久之,判別是非的能力便會消失。當我們與神同行時,祂會透過我們的良心來提醒我們去分別善惡。因此,要按照內心的引導去做正確的事,這樣你的良心就能保持清潔。
保羅竟把人交給撒但,難道這也是救人的方法?你問今天教會如何對待故意犯罪的人?這……
1:20 我們不知道亞歷山大是甚麼人,他可能曾是許米乃的同道。許米乃教導人們復活已經過去,減弱了人們的信心(參提後2:17-18)。保羅說把許米乃交給撒但,意思是要把他驅逐出教會,希望他能覺察自己的錯誤並悔改。懲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糾正錯誤。今天,教會往往過分寬待故意犯罪的基督徒。我們應該迅速並嚴厲地對付故意犯罪的信徒,避免整個信徒群體都受到不良影響。然而紀律處分的用意,是使犯罪的人重回基督與教會的懷抱,因此,教會執行紀律的範疇包括鞏固、潔淨、操練、糾正信徒,使他們完全,而不是咒詛、懷疑、拒絕寬恕或永遠驅逐信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