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4:1 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你的財物必被搶掠,在你中間分散。
《新》你的…你:耶路撒冷(14:2)要成為列國擄掠的目標。
《馬》1~2:耶和華的日子在這裏指耶路撒冷受到列國最後的圍攻。侵城的軍隊瓜分他們在城中搶奪之物。城中的民一半要被擄去,另一半卻留下。
14:2 因為我必聚集萬國與耶路撒冷爭戰,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搶奪,婦女被玷污,城中的民一半被擄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致剪除。
14:3 那時,耶和華必出去與那些國爭戰,好像從前爭戰一樣。
《新》從前爭戰一樣:指以往任何一次神用神蹟奇事的干預來拯救祂子民的事件,例如以色列人過紅海之事(見出14:14)。
《馬》3~5:那時,耶和華要親自臨到橄欖山。這山要分裂為二,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中間是極大的山谷。“耶和華我的神必降臨,有一切聖者同來。”安格解釋說:為表達他的狂喜,先知從間接轉為直接的語調,這在活潑的希伯來文風格裏,是常見的現象。
14:4 那日,他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
《新》前面朝東:(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東面」)因此橄欖山是面向聖殿山。橄欖山本身約八百二十公尺高,比聖殿山高出約六十公尺。參結11:23;43:1-2。
《新》橄欖山:舊約聖經別處惟一使用這名稱的在撒下15:30。這預言大概就是徒1:11-12所說的。
《啟》基督再來時,降臨在祂昔日升天的橄欖山上(路24:50-51;徒1:12)。祂的降臨使山裂開,成為一個大山谷。
14:5 你們要從我山的谷中逃跑,因為山谷必延到亞薩。你們逃跑,必如猶大王烏西雅年間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樣。耶和華我的 神必降臨,有一切聖者同來。
《新》亞薩:耶路撒冷東面一地點,是新形成之山谷東面的盡頭。確實地點不詳。
《新》聖者:可能同時包括信徒和天使在內,當主降臨時,他們要與主同來(參太25:31;帖前3:13;猶14;啟19:14)。
《啟》亞薩:位置不能確定。為耶路撒冷附近新山谷極東之地。本節暗示橄欖山的“分裂”(14:4)是由於大地震。
14:6 那日,必沒有光,三光必退縮。
《馬》6~7:本段的確實意義顯得模糊,以致不少現代英語譯本(如莫法特譯本,修訂標準本,新英語譯本,新國際譯本)都採取一個或多個古代版本的譯法,而所傳達的概念是“所有極端的溫度都會停止”。鮑德溫給希伯來原文第6節的最後一句提供另一個翻譯:“‘那些發光的(星宿)凝結了’,意思是失去了它們的光輝”。
經文的大體意義是明顯的:所預言的改變是宇宙性的。
安格否定早期版本所支持的譯文,認為那“明顯是錯誤的”。他認為那日是一個時期(耶和華的日子),而不是一個二十四小時的間隔。他把這段經文與以賽亞書三十章26節聯繫起來:
而且在耶和華為子民包紮傷口、醫治創傷的時候,月亮的光要好像太陽的光一樣,而太陽的光是七重的,好像七日的光。
14:7 那日,必是耶和華所知道的,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
《新》那日:(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那獨特之日」)由於那日有地形、宇宙秩序,及各種劇烈的大變動。又見賽60:19-20等及註勢;參啟21:23-25;22:5。
14:8 那日,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一半往東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
《新》必有活水…出來:可能既會是寫實,又有象徵意義(參詩46:4;65:9;賽8:6;耶2:13;結47:1-12;珥3:18;約4:10-14;7:38;啟22:1-2)。
《馬》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一半流往死海(東海流),一半流往地中海(西海流),四季都是這樣。
14:9 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
《新》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一個貫穿整本聖經的神學主題。
《啟》這是神答允過歷代聖徒的事,在《馬太福音》6:10的禱告中。基督的國度要降臨地上,基督要管治世界。
《馬》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而且被承認為獨一的真神。
14:10 全地,從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臨門,要變為亞拉巴。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就是從便雅憫門到第一門之處,又到角門,並從哈楠業樓,直到王的酒醡。
《新》迦巴:在耶路撒冷東北偏北約十公里,位於猶大國的北疆(王下23:8)。
《新》臨門:又稱音臨門(尼11:29;參書15:32),在耶路撒冷西南偏南約五十五公里,猶大國的高地地形從高處漸漸向南地(沙漠平原)下降。
《新》亞拉巴:見申1:1註釋。耶路撒冷周圍之地都要被夷為平地。
《新》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見賽2:2-4註釋。此處高位可能兼有實際高度及地位高之意。
《新》便雅憫門…第一門…哈楠業樓:此三處可能都在東北面的城牆上(參耶31:38;37:12-13;38:7)。
《新》角門:在西北角(參耶31:38)。
《馬》全地要變為平原(亞拉巴),耶路撒冷仍居高位,高於其他地方。
14:11 人必住在其中,不再有咒詛。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
《新》不再有咒詛:(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不再被摧毀」)不再像被擄至巴比倫期間那樣(見賽43:28及註釋)。
《馬》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而住在其中的人,不再受仇敵入侵的威脅,也不再有咒詛。
14:12 耶和華用災殃攻擊那與耶路撒冷爭戰的列國人,必是這樣: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舌在口中潰爛。
《啟》這是說,那些敵對神的軍隊,突然之間生病,在神面前完全無能為力。
《馬》12~15:在時序上,這四節經文應緊跟第十四章3節之後,描述基督征服以色列的仇敵。這些仇敵要受可怕之災禍的攻擊─—“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舌在口中潰爛。”耶和華要使他們大大擾亂。住在鄉下的猶大人,要協助防衛耶路撒冷,而且得到許多的戰利品。
14:13 那日,耶和華必使他們大大擾亂。他們各人彼此揪住,舉手攻擊。
14:14 猶大也必在耶路撒冷爭戰。那時四圍各國的財物,就是許多金銀衣服,必被收聚。
《新》金銀衣服:戰利品,一反14:1的情勢。
14:15 那臨到馬匹、騾子、駱駝、驢,和營中一切牲畜的災殃是與那災殃一般。
《新》可供馱運的牲畜也要受到類似的災殃,以防止人借助牠們逃遁。
14:16 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
《馬》16~19:戰後倖存的外邦列國,要年年上耶路撒冷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安格解釋箇中的原因說:在七個猶太人節期中,本預言只提到住棚節,那是王國時期要守的節。為什麼呢?因為到那時,只有這個節期在象徵意義上是未應驗的,也只有這個節期是由王國本身逐步來應驗。
拒絕到來敬拜的人要受旱災之苦。在不守節而無雨降在他們地上的列國中,經文特別提到埃及。
14:17 地上萬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的,必無雨降在他們的地上。
《新》無雨:背約所遭的咒詛之一(申28:22-24;參9:11-10:1)。
14:18 埃及族若不上來,雨也不降在他們的地上;凡不上來守住棚節的列國人,耶和華也必用這災攻擊他們。
《新》埃及族…雨也不降在…地上:(原文譯註:新國際版譯作「埃及族若不上來守節,雨就不降在他們的地上,耶和華要用災難攻擊他們,就是祂攻擊不上來守住棚節之列國人的那災」;或作「埃及族若不上來守節,耶和華要用災難…列國人的那災」)。不論那一種譯法,都可能包括不降雨之災,因為乾旱甚至會使尼羅河不再氾濫,無法滋潤農田。
14:19 這就是埃及的刑罰和那不上來守住棚節之列國的刑罰。
14:20 當那日,馬的鈴鐺上必有「歸耶和華為聖」的這句話。耶和華殿內的鍋必如祭壇前的碗一樣。
《新》歸耶和華為聖:刻在大祭司頭上所戴冠冕的金牌上(出28:36-38),提醒他已分別為聖來事奉耶和華。見3:5註釋。神對以列起初的旨意(見出19:6及註釋)必要成就。
《啟》20~21:在基督的國度裏,每件事物都歸神為聖。殿內煮祭肉的鍋,甚至連最易玷污的鍋,因為歸給耶和華,所以都成為聖潔。
《馬》20~21:當那日,所有東西都必“歸耶和華為聖”。到時不再有聖與俗之分。就是馬的鈴鐺,與耶路撒冷和猶大中最常見的鍋,都是神聖的!迦南人——一個嘲笑叫賣的小販和不潔之人的術語——要被趕出聖殿,即萬軍之耶和華的殿。
14:21 凡耶路撒冷和猶大的鍋,都必歸萬軍之耶和華為聖。凡獻祭的都必來取這鍋,煮肉在其中。當那日,在萬軍之耶和華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
《新》凡耶路撒冷…的鍋,都必歸…為聖:見珥3:17。當使用在事奉神的事上時,連最通俗的物品也會歸為聖。
《新》迦南人:代表一切道德和靈性上不潔淨的人,即一切不屬於神選民的人(參賽35:8;結43:7;44:9;啟21:27)。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主再來的日子說了兩千年了,不會就讓我碰上吧……
14:1 讀聖經使我們不斷受到鼓舞、仰望主的日子。假如真確地知道幾時是主的日子,你會怎麼樣呢?你會過不同的生活嗎?基督隨時都會回來,我們要認真仔細地學習聖經,堅定地活在祂的旨意裡,在順服和靈命上作好準備,迎接祂再來。
哇,真過癮!像看科幻電影——不過,真要身臨其境的話……
14章 本章展示了彌賽亞在全地的最後勝利和對神的百姓的統治。但是這些未來事件的時序並不清楚,這顯示神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治理百姓。我們當留意事件的發展,看看事情如何一一揭曉,神為祂的百姓已準備了一條出路。
橄欖山,主耶穌講道的地方——
14:4 在橄欖山上,耶穌跟祂的門徒談到末世的事情(參太24章)。同是在這座山附近,天使曾應許說:“他(耶穌)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參結11:23)。
“一切聖者”,他們是——
14:5 惟有神的百姓得以逃脫神的懲罰(參太24:16-20)。在混亂的日子裡,神深知誰是祂的百姓。(關於烏西雅王年間的大地震,請參摩1:1註釋。)
14:8 東海和西海分別指死海和地中海。
耶路撒冷的高升表現了……
14:10 耶路撒冷被尊為神的城,是世界敬拜的焦點。她的高升,形像化地表現了神最高的權力。
這裡只提到住棚節,其他呢——
14:16 在彌賽亞的王權統治下,慶祝住棚節是惟一合宜的慶典,因為逾越節的真義在基督的死中得到了成全;贖罪日在領受基督的拯救時已成全了;初熟節在基督復活裡面應驗了;聖靈已在五旬節時降臨。住棚節的盛典是感恩的慶典,慶祝主已得回人類的靈魂,是一場豐收,耶穌也曾暗示其中的快樂(參約4:35)。
“歸耶和華為聖”,不是戴在大祭司的冠冕上的嗎……
14:20-21 將來,最普通的物品像馬的鈴鐺和煮肉的鍋,都會成為聖物。這個重建了的、神聖的耶路撒冷,跟殘垣敗瓦的城牆、艱難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一天神要使百姓對聖城的美夢成真。神仍然要為我們行大事,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參弗3:20),只要與祂同行,我們每天都會對此有更深的體會。
當那日,在耶和華的殿中,有沒有我、你、他……
14:21 這是撒迦利亞向忍受艱難困苦的百姓的講話。這些百姓人丁稀寡,又受到鄰邦的擾亂,加上他們看見重建的聖殿不甚宏偉,就心灰意冷,對敬拜冷淡下來。但神說:“我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1:14)祂答應要復原他們的土地、城市和聖殿。跟其他先知一樣,撒迦利亞把關於現在、不遠的將來並末後的預言融會在一起,全部展現在一幅畫面上。他的信息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盼望在於統管世界的神和彌賽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