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5:1 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進王宮的內院,對殿站立。王在殿裏坐在寶座上,對著殿門。
《馬》1~3:第三天禁食完了。以斯帖穿上朝服,鼓起勇氣在未得亞哈隨魯王召之下見王。王知道王后冒死求見,必有重大事情。王向以斯帖伸出手中的金杖,賜她無罪。他也答應准她所求,甚至給她國的一半(這句話是比喻語言;表示他願意不問情由答應她一切所求)。基督恩典的杖伸向所有憑信心到祂面前悔改的非信徒(參著約六37下)。至於信徒,祂的金杖常是伸出來的(參看來一O22)。
5:2 王見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內,就施恩於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頭。
5:3 王對她說:「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麼?你求甚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
《啟》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只是王在宮廷中說話的口吻(5:6;7:2;9:12),等於說:“不要怕,你說吧!”不能照字面去解釋(參可6:23)。以斯帖的要求很簡單,只是請王和他的寵臣哈曼當天出席她的筵席。
5:4 以斯帖說:「王若以為美,就請王帶著哈曼今日赴我所預備的筵席。」
《馬》4~8:以斯帖這時只是邀請王和他的寵臣哈曼赴她的筵席(書中第四個筵席)。席上,王再次嘗試找出王后想要什麼。以斯帖再次拖延,並請亞哈隨魯和哈曼第二天再赴另一個筵席,那時她會將所求的告訴王。以斯帖在說出她的請求時有這兩次拖延,很多人對此有不同意見:(1)王明顯沒有像從前那般寵愛她(參看四10-12評注),她需要時間討王歡心;(2)她兩次都沒有膽量提出要求;(3)她想製造懸疑的氣氛;給王一個印象,就是她的事極爲重要,不是一時興之所至;(4)她想激起哈曼的驕傲之心,令他不提防,然後才揭露他是兇殘的殺人者。也許以上的猜測都是她的策略。
5:5 王說:「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話去行」。於是王帶著哈曼赴以斯帖所預備的筵席。
5:6 在酒席筵前,王又問以斯帖說:「你要甚麼,我必賜給你;你求甚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為你成就。」
《新》6~7:以斯帖拖延到王第三次問起時才回答他的問題(5:3、6;7:2),原因何在,我們只能用猜測的。作者運用這些事中的拖延情節,來維持緊張氣氛,並引進有關哈曼自我誇耀(5:11-12)與末底改獲獎賞(6:6-11)的新資料。
《啟》6~7:以斯帖對王給“國的一半”的慷慨答覆,仍是請他和哈曼再赴宴,但預告將有所求;王若接受邀請,須準備聽她的請求。
5:7 以斯帖回答說:「我有所要,我有所求。
5:8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願意賜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請王帶著哈曼再赴我所要預備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問的說明。」
《啟》以斯帖一再延遲揭發哈曼的毒計,雖未說明理由,但決不是因為不夠勇氣,她大概要給王一點心理準備的時間。就在這延長的時刻中,神垂聽了禱告,施行奇事。末底改的地位有了提升。當年王的性命曾受威脅,救他的是猶太人(6章)。以斯帖在王對猶太人的觀感已有改變,而又非聽王后請求不可的雙重有利因素下,抓住王第三次給“國的一半”的應許(7:1-4),揭露了哈曼的陰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