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2:1 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親族中,有一個人名叫波阿斯,是個大財主。
《新》親族:一個有盼望的記號(見2:20註釋)。
《新》波阿斯:大概是「能力在乎祂」之意。耶穌兩邊的家譜中都有他的名字(太1:5;路3:32)。
《啟》聖經沒有說明波阿斯和以利米勒的血統關係,猶太傳統說他是後者的侄兒。
《馬》1~3:按照當時以色列的律法規定,以色列人在收割的時候不准收割在農田角落上的莊稼,不准清理田間掉在地上的麥穗,好讓有需要的人、寄居的、孤兒和寡婦撿拾剩餘的麥穗(利一九9;二三22;申二四19)。因爲路得是寡婦,無法養活自己,所以路得依這律法,走到田間,收集剩餘的麥穗。這樣,她便走到波阿斯的田間,他是她公公的富有親族。路得去田間拾麥穗,恰好到波阿斯的田裏,而波阿斯又恰好是她丈夫的近親。顯然這不僅僅是巧合,也不是她的幸運,乃是神的安排。
2:2 摩押女子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拿俄米說:「女兒啊,你只管去。」
《新》容我往:雖然路得是外邦人,又是一個年輕女子,在禾場上易受欺負,她卻擔負起奉養婆婆的責任。在3:1,拿俄米也替路得作打算。
《新》拾取麥穗:摩西的律法規定,地主要留下收割時遺落的穗子,讓窮人、寄居的外邦人、孤兒和寡婦可以拾取養生(利9:9;23:22;申24:19)。
《啟》讓貧苦者在收割時拾取麥穗,是希伯來人社會照顧寡婦和貧而無依者的一種制度。收割麥子不可割盡田的四角(利19:9),不可拾回已掉在地上的(利23:22),也不可回去取回已掉在田裏忘記拿走的禾捆(申24:19)。這些都得留下來給貧苦人拾取。
2:3 路得就去了,來到田間,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裏。
《新》恰巧:神開始作工(2:19-20)。
2:4 波阿斯正從伯利恆來,對收割的人說:「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他們回答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
《新》波阿斯與工人的相互問安,顯示波阿斯是個敬虔仁慈的人。
《馬》4~12:當波阿斯從伯利恆來到,他問那女子的身分。他知道她就是拿俄米的媳婦後,便懇摯地邀請她繼續撿拾麥穗,以及與他的僕人一同享用食水。他稱讚她的忠誠和無私後,便以一個小小的禱告作結:“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祂的賞賜。”(12節)
莫禮士評論說:“日後,神藉著波阿斯來回答他所作的禱告。波阿斯知道路得已離開她的國家和信仰;所以他說她“投靠”在耶和華的翅膀下,仿如幼小的雀鳥在養母的翅膀下掙扎生活,顯出牠對養母的信任和得到的安全感……”
她驚訝他這個猶太人,竟如此款待她這個外邦人。不過,確實有原因的!當然波阿斯曾聽聞路得對拿俄米的善良,和她怎樣歸向猶太人的信仰。
2:5 波阿斯問監管收割的僕人說:「那是誰家的女子?」
2:6 監管收割的僕人回答說:「是那摩押女子,跟隨拿俄米從摩押地回來的。
2:7 她說:『請你容我跟著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麥穗。』她從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裏坐一會兒,常在這裏。」
《啟》屋子:為臨時支搭的有蓋涼棚,供工人休息。
2:8 波阿斯對路得說:「女兒啊,聽我說,不要往別人田裏拾取麥穗,也不要離開這裏,要常與我使女們在一處。
《啟》波阿斯稱路得為“女兒”,可見二人在年齡上有若干距離。他知道路得是自己親屬的遺孀後,給了她妥善的照料。他讓路得隨在收割工人之後,幫忙捆紮禾堆,方便摘拾留在地上的麥穗。
2:9 我的僕人在那塊田收割,你就跟著他們去。我已經吩咐僕人不可欺負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裏喝僕人打來的水。」
《新》跟著他們去:(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隨著使女們去」)習慣上是男人收割禾稼,使女們跟隨其後綁紮禾捆。然後路得可以拾取他們所遺落的麥穗(見1:22註釋)。
2:10 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對他說:「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
2:11 波阿斯回答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
《新》路得委身照顧她悽苦的婆婆,仍是全書的焦點。
2:12 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他的賞賜。」
《新》翅膀下:用鳥展翅護雛作比喻(見太23:37;又見3:9註釋)。
《啟》波阿斯用母鳥以翅覆蔭雛鳥來比喻神的看顧和保護(詩17:8;36:7;57:1;64:4;太23:37)。
2:13 路得說:「我主啊,願在你眼前蒙恩。我雖然不及你的一個使女,你還用慈愛的話安慰我的心。」
《馬》13~16:他十分欣賞她,邀請她與他的仆僕人同吃,並特意吩咐收割的人爲她留下更多的麥穗,讓她撿拾。波阿斯在表現他的仁愛、慷慨時的所作所爲,已經遠超出了以色列有關拾穗者律法的範圍。他不單是允許路得拾他田裏的麥穗,而且還吩咐他的雇工們特意讓更多的麥穗掉在地上,以便路得多拾一些。
2:14 到了吃飯的時候,波阿斯對路得說:「你到這裏來吃餅,將餅蘸在醋裏。」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邊坐下;他們把烘了的穗子遞給她。她吃飽了,還有餘剩的。
《啟》醋:為農家自己用穀物製成的酸酒,是希伯來人日常的飲料。
2:15 她起來又拾取麥穗,波阿斯吩咐僕人說:「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
《新》吩咐僕人:波阿斯超越了律法的要求,以確保路得的勞苦有豐富的收穫(見3:15)。
《啟》波阿斯的寬待已超出了律法予拾穗者享受的範圍。這樣,路得工作所得足夠她與拿俄米二人吃飽而有餘。
2:16 並要從捆裏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
2:17 這樣,路得在田間拾取麥穗,直到晚上,將所拾取的打了,約有一伊法大麥。
《新》打了:見1:22註釋。路得此處像基甸一樣(士6:11),要打的麥數量不多,只要用棍或棒來打就可以了。
《新》伊法:(原文譯註:可能約二十二公升)與通常拾穗一日的情況相比,這是異常大的數量。
《馬》到了晚上,她將所拾取的麥子打了,約有一伊法大麥,這是可觀的數目。我們學習神的話語時也要這樣行,就是我們要取用寶貴的真理並持之以恆。
在波阿斯身上,我們看到不少基督的尊榮的描述。波阿斯是大財主(1節)。他憐憫寄居的人,並沒有要求什麼好處(8-9節)。他遇見路得之前,已知道路得的一切(11節),正如我們來認識耶和華之前,祂已經知道我們的一切。他對待路得滿有恩典,並滿足她所有的需要(14節)。他保護她,又看顧她未來的需要(15-16節)。在這一切恩典裏,我們預見可稱頌的救贖主對我們的慈愛。
2:18 她就把所拾取的帶進城去給婆婆看,又把她吃飽了所剩的給了婆婆。
《馬》18~23:路得帶著麥子回家,告訴拿俄米所發生的事後,這位有智慧的猶太婦人便知道耶和華的計劃順利地展開了。她知道波阿斯是路得已去世的丈夫的近親,並覺得耶和華準備在她和路得身上施展奇妙的作爲。因此她鼓勵路得繼續到波阿斯的田間去拾取麥穗。
拿俄米囑咐路得要留在波阿斯的田間。當他顯出他的恩惠時,路得怎可輕蔑他的恩,到別的田間去?我們也不要在耶和華答應供給我們的需要和保護我們時,偏離祂去,尋求世上的享樂。
2:19 婆婆問她說:「你今日在哪裏拾取麥穗,在哪裏做工呢?願那顧恤你的得福。」路得就告訴婆婆說:「我今日在一個名叫波阿斯的人那裏做工。」
2:20 拿俄米對兒婦說:「願那人蒙耶和華賜福,因為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說:「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
《新》耶和華…不斷地恩待:見1:8。在3:10波阿斯認為路得也有這種美德。
《新》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那人是我們的至親,是一個親人代贖者」)救贖是路得記中一個重要主題。親人代贖者有責任保障大家庭中貧苦親屬的權益—例如為亡兄立後(申25:5-10),贖回窮親戚賣給外人的地業(利25:25-28),贖回賣身為奴的的親戚(利25:47-49),以及為被故殺的親戚報血仇(民35:19-21;「報血仇的」與「親人代贖者」是譯自同一希伯來字)。當拿俄米聽到,耶和華引領路得到一個可作她們親人代贖者的田間時,她深得安慰。拿俄米重新得盼望的這一刻,是整個故事的轉捩點。
《啟》活人:指拿俄米和路得。
《啟》死人:指拿俄米已死去的丈夫和兒子。
2:21 摩押女子路得說:「他對我說:『你要緊隨我的僕人拾取麥穗,直等他們收完了我的莊稼。』」
2:22 拿俄米對兒婦路得說:「女兒啊,你跟著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見你在別人田間,這才為好。」
《啟》年輕女子在田間拾穗難免受到欺凌,波阿斯要路得在他的田間工作,不受欺負。
2:23 於是路得與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處拾取麥穗,直到收完了大麥和小麥。路得仍與婆婆同住。
《新》直到收完了大麥和小麥:這句話結束了收割這段情節,並帶進下一段在打穀場的主要情節。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親族這詞,是表示——
2:1 親族是指擁有共同祖先、由眾多家族所組成的群體。
以色列律法中,有這樣一條照顧貧乏人的律法……
2:2 當小麥和大麥進入成熟期時,被雇用的收割者割倒麥桿並紮成梱。當時以色列的律法規定,不准收割在農田角落上的莊稼,而且凡掉在地上的麥穗都要留給拾穗的窮人作為食物(參利19:9;23:22;申24:19)。這項律法的目的是為了供給窮人而避免農莊園主囤積過剩的糧食。此律法成為當時以色列具有福利性質的政策。因為路得是寡婦,無法養活自己,所以就到麥田去拾麥穗。
面對困阻,路得不是只坐下來自怨自艾,而是積極面對,看到她,我也覺慚愧……
2:2-3 路得在異國他鄉安了身,不是依賴拿俄米,也不是靜靜等候好運的降臨,而是主動出擊。她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貧困,並外出努力工作來獲取所需。而當路得到田間工作,神就供應她所需。如果你正在等待著神的供給,試想想看:或許神也正在期待你邁出第一步,以顯明你所需的是多麼的重要。
從早晨到如今,路得都是默然去幹——縱在生活艱難處;可是我們,只小小的衝擊,已教人……
2:7 路得的工作性質雖是屬於奴隸性的,且很疲勞,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卑賤的,但她卻忠心耿耿地去做。當你所承擔的任務超越你的能力範圍時,你怎樣面對呢?你可能只勝任目前的工作,也可能那是神要你去完成的工作,或許要你像路得所經歷的那樣,測驗你開拓一項新領域所具備的素質。
從路得的行事為人裡面,人們看到“美”的素質;從我的行為中,人們看到的會是——
2:10-12 路得的一生展現了她那令人欽佩的素質:刻苦、仁愛、和藹、忠誠和勇敢。由於她始終如一地保持了這些美德,她贏得了極好的聲譽。而且,無論何時何地,她的這種品質總是保持不變。
人們對你的評價是通過觀察你的工作,你在社會上、在家裡,以及在教會中的表現而做出的。如果你不被周圍的人和環境左右,而是按自己的信仰去生活的話,你就能贏得好的聲譽。
波阿斯所作的,我們能行、會行嗎?
2:15-16 路得記中所表現的人物品質是義人行善的典範。波阿斯在表現他的仁愛、慷慨時的所作所為,已經遠超出了以色列有關拾穗者律法的範圍。他不單是允許路得拾他田裡的麥穗,而且還吩咐他的雇工們特意讓更多的麥穗掉在地上,以便路得多拾一些。在他有餘之時,他提供給需求者。在救濟那些不幸者的過程中,你所做的能夠超出你的能力範圍嗎﹖盡可能多地提供別人所需吧。
悲傷之中,仍可為他人祝福——拿俄米就是如此;我們嘛……
2:19-20 拿俄米雖然心力交瘁(1:20-21)但對神的信仰尚存,並為波阿斯對路得的仁慈而頌揚神。在她悲傷的時刻,仍然信奉神,讚美神的美德。我們也許會遇到痛苦,但切不要消沉和失望。今天就有機會經歷神的眷顧(有關至近親屬的詳細介紹,請參3:1-9註釋)。
路得巧遇波阿斯,真真是“巧合”嗎?
2:20 縱然路得並未察覺到在她生命歷程中總有神的引導,但神一直陪伴著她渡過一關又一關。她去田間拾麥穗,恰好到波阿斯的田裡,而波阿斯又恰好是她丈夫的近親。顯然這不僅僅是巧合。在你日常生活中,神的祝福或許也以不易察覺的方式降臨在你的身上,我們切不可關閉神作工的通道。事情不是由機遇或巧合而引起的,我們應當充滿信心地相信,神正以他美好的計劃引導我們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