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20120229約翰福音8章12-20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8:12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新》光:見1:4及註釋;9:5;12:46。另一方面「神就是光」(約壹1:5)也是真的。當跟隨耶穌的人反映出從祂而來的光時,他們也就成了「世上的光」(太5:14;參腓2:15)。

   《新》黑暗:指這個世界的黑暗及撒但的黑暗兩方面。

   《新》生命的光:「神就是光」(約壹1:5);但耶穌也是從神而來的光,照耀人生的道路—正如火柱照亮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道路(見出13:21;尼9:12)。

   《馬》耶穌到了殿裏的庫房(見20節)。群眾仍然跟著祂。祂對著他們,就自己彌賽亞的身分說了一句重要的話。祂說:「我是世界的光。」世界在罪的黑暗中,無知、無目標。耶穌是世界的光,除祂以外,並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從罪的黑暗中得釋放;除祂以外,人生的路便沒有指引,再沒有人認識生命真正的意義和永遠的事。耶穌應許那些跟從祂的人,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跟從耶穌的就是相信祂的。很多人誤以為他們可以不需要重生,也能生活得像耶穌一樣。但跟從耶穌就是懷著悔改的心來到祂面前,相信祂是救主,把自己整個生命交託給祂,那些這樣做的人,生命就有指引,有希望,不再害怕死亡。

8:13 法利賽人對他說:「你是為自己作見證,你的見證不真。」

   《馬》法利賽人從律法的角度來挑剔耶穌。他們指祂是為自己作證。由於一般人都心存偏見,單單是個人的見證根本就不足夠折服人。法利賽人毫不留情地質疑耶穌的話,他們實在懷疑祂的見證不真。

8:14 耶穌說:「我雖然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還是真的;因我知道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

   《新》耶穌的回答指出兩點:第一,祂自己有資格作見證,但法利賽人卻沒有資格。祂知道自己的根源和去向,但法利賽人兩者都不知道。(至於第二點,見8:16-18註釋)。

   《馬》主知道一般都需要兩至三個見證人。但祂的見證一定是真的,因為祂是神。祂知道祂是從天下來,也將往天上去。但他們並不知道祂從哪裏來,往哪裏去。他們以為耶穌只是和他們一樣,是一個普通人,不相信祂是永生之神子,與父神同等的。

8:15 你們是以外貌(原文是憑肉身)判斷人,我卻不判斷人。

   《新》法利賽人判斷人是有限的,而且是屬世的。若按照法利賽人所謂的判斷,耶穌清楚表明祂根本不判斷人。當然,若按照判斷的真正意義而言,耶穌是已判斷了眾人(8:26)。

   《啟》人是按法律的程序,依人的方法來定案;但是耶穌不是這樣的,祂也審判(5:30),但標準不同。祂為自己作見證,依人的標準來說是可笑的,可是祂從天父那裏來(18、23節),受死後又要回到天父那裏去(21節),祂是唯一握有全部事實的人,可以用來證明祂就是那光,是給生命的和施行審判的主。只有明白神救贖的大計劃的人,才能接受祂的教訓,不用另外去找尋人的見證。

   《馬》法利賽人憑外貌判斷人,都是依照人的標準。他們認為耶穌只是拿撒勒的木匠,從未想過祂和以往任何一個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主耶穌說祂從不判斷人。祂從不以屬世的標準判斷人,像法利賽人一樣。祂到世上來的目的並不是要判斷人,乃是叫人得救。

8:16 就是判斷人,我的判斷也是真的;因為不是我獨自在這裏,還有差我來的父與我同在。

   《新》16~18:耶穌的第二點是說,祂的見證並不是毫無根據。父與祂同在,因此祂和父就是律法中所規定需要的兩個見證人(申17:6;19:15)。

   《新》差我來的父:耶穌一直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是甚麼(見4:34註釋)。

   《馬》若主真的要作判斷,祂的判斷也是真的、公義的。祂是神,凡祂所作的,都是與差祂來的父一同作的。主耶穌已再三向法利賽人強調,祂與父神是合一的,也正因此,法利賽人心中才發出極惡毒的仇恨。

8:17 你們的律法上也記著說:『兩個人的見證是真的。』

   《馬》17~18:主承認摩西的律法要求有兩個人的見證,祂並無否認這點。若他們硬要有兩個人的見證,耶穌也不難給他們。首先,祂為自己作見證,用的是祂純潔無罪的生命及一切祂囗裏所出的話。繼而父為祂作見證,用的是祂在天上公開見證祂的聲音,並祂叫主所行的神蹟。基督應驗了一切舊約有關彌賽亞的預言,但縱使事實已擺在眼前,猶太這群領袖還是不信。

8:18 我是為自己作見證,還有差我來的父也是為我作見證。」

8:19 他們就問他說:「你的父在哪裏?」耶穌回答說:「你們不認識我,也不認識我的父;若是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

   《新》若是認識我:約翰清楚說明:道(耶穌)與神同在,而且道就是神(1:1),並把神啟示出來(1:18)。耶穌在這裏強調,人可以藉著子認識父;認識其中一位,就等於認識另外一位。

   《啟》猶太人不明白耶穌的暗喻,以為祂說的是人間的父親。耶穌指出,人若相信祂,就會知道誰是祂的父親,因為父與子原為一(10:30)。他們若明白,便不會提出這個問題。

   《馬》法利賽人接著所問的,是出於輕蔑的心。他們問「你的父在哪裏」時,可能還四周張望。耶穌回答他們,說他們不單不認識祂真正的身分;也不認識祂的父。當然,他們必定強烈反對,否認對神毫不認識的指責。但這無疑是事實。若他們接受了主耶穌,也就認識祂的父。若不是從耶穌基督身上,沒有人能認識父神。所以,他們拒絕救主,就不能真真正正的稱自己認識神、愛神的了。

8:20 這些話是耶穌在殿裏的庫房、教訓人時所說的,也沒有人拿他,因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

   《馬》從本節中,我們知道上文所記的事是發生在殿裏的庫房中。主再次得到神的保護,沒有人能夠拿祂、逮捕祂、或殺害祂。祂的時候還沒有到。那時候就是祂要在加略山為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耶穌的光,光照世界,人在世上,需要祂的光,你心裡有嗎?
8:12 耶穌在聖殿的庫房,就是奉獻的地方說這話(8:20)。庫房裡點著蠟燭,象徵帶領以色列人離開曠野的火柱(參出13:21-22)。火柱代表神的同在、保護和指引;耶穌說祂是世界的光,表明祂帶來神的同在、保護與帶領。祂是你心裡的光不是呢?

跟隨耶穌,就是跟從祂的腳蹤行,就是——你明白不明白?
8:12 “跟隨耶穌”是甚麼意思呢?我們跟隨耶穌,要像士兵跟隨元帥一樣,視基督為我們的統帥;又像奴隸跟隨主人一樣,視基督為我們的主人。我們要像聽從可靠的顧問的意見一樣,遵從耶穌在聖經上的教導;像遵守國家的法律一樣,去遵守基督的律法,因我們都是天國的子民。

你認識祂嗎?我不是單指知道祂的名字或住在哪兒,我是指你“知道且明白”祂嗎?
8:13-14 法利賽人認為耶穌若不是瘋了,就必是說謊話。耶穌給他們第三個選擇,祂所說的全是真理。大部分的法利賽人拒絕考慮第三個可能性,因此永不能認清祂就是彌賽亞,是主。如果你正在探求耶穌是誰,那麼,在未看清楚之前,先別關上心門,只有敞開心靈,才能知道祂就是彌賽亞,就是主。

聖殿的庫房,幹甚麼用的?
8:20 聖殿的庫房設在婦女院中,那裡設有十三個奉獻箱,七個收聖殿稅,另外六個收自由奉獻。



2012年2月29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一顆新心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心靈放在你們裡面。」(以西結書36章26節)

  麥克是一位心臟移植手術的專科醫生,這份工作使他對以西結書36章26節有一種特別的領悟,這是一般人所無法體會的。他負責心臟移植者手術前後的照顧,他時常與多位外科醫生在手術房裡移除生病、變色的心臟,並換上捐贈者粉嫩且有活力的「新」心臟。

  麥克解釋道,決定誰可以擁有肉體的「新」心臟,和決定誰可以從上帝那邊得到「新心」(以西結書36章26節),考量的過程是相似的,判斷的標準僅僅在於那人是否有這需要。

  以西結書提到,有一天以色列人會得到「新心」,就是預表接受救恩時的改變。在以弗所書4章24節和哥林多後書5章17節以「新人」和「新造的人」來闡釋。不論是以西結時代的以色列人或是現時代的我們,若要「移植」,就必須要符合這唯一的準則:那就是承認我們有這需要。因此,不管是富有或貧窮、尊貴或卑賤,國籍、社會地位高或低、種族如何都不是重要,只要我們「需要」上帝所賜的新心,我們就可以藉著相信那位從死裡復活的耶穌基督而得到。

  從哪裡看出我們有這需要呢?身為一個罪人,我們都需要一顆新心。你做了屬靈的心臟移植了嗎?JDB

基督對你無別求,
按你本相近前來;
背負罪咎就近祂,
將你全心交託主。Anon

與其嚮往新的開始,不如換上一顆新心!





---------------------------------------------------------------------------------
靈修靜思

祂抬舉我們

祂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就是與本國的王子同坐。祂使不能生育的婦人安居家中,為多子的樂母。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一一三7至9)

  無論你環境多麼惡劣,心情多麼沮喪,有多少人瞧不起你,總不要灰心,要永遠持守信心。究竟我們的盼望在哪裡呢?我們的幫助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祂有能力抬舉(raises)我們,提拔(lifts)我們,祂能將我們從最卑賤的環境(灰塵和糞堆)中拉出來。祂能改變我們的環境和身份,使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所以,要抬起你的頭來,仰望神,你就能看到希望,就能讚美神。

  不要希望遇著「貴人」,不要冀望被人抬舉;要將你的希望寄託在神身上,抬頭仰望祂,等祂抬舉你。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現在生活平順,春風得意,或身處高位,「與王子同坐」,或兒孫滿堂,切勿忘記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不要忘記過去你曾一無所有,不要忘記你曾失敗潦倒,或曾受人白眼,或曾險死還生……。是神救了你,抬舉了你。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願我們常存敬畏的心讚美神!      ~馮文莊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20120228約翰福音8章1-11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8:1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

   《新》1~11:這段故事可能不屬於原本的約翰福音。幾乎所有重要早期抄本都沒有這一段,即使有這段,有些也是記載在其他地方(如在路21:38之後)。但這故事可能是真的。

   《新》這一節顯明這個故事原本是附於另一段記載之後,因為7:45-52所述的公會會議,耶穌並不在場。

8:2 清早又回到殿裏。眾百姓都到他那裏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

   《馬》橄欖山離聖殿不遠,主耶穌在清早,從橄欖山下來,經過汲淪谷,再上城,回到殿裏。眾百姓都到祂那裏去,祂就坐下,教訓他們。

8:3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新》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這種罪不可能只有一個人犯,因此問題是:為甚麼只有一個犯罪的人被帶來?這件事是故意設計來陷害耶穌的(8:6),而那個男人卻獲得安排可以逃脫。那些控告女人的人,一定是想故意羞辱她,他們其實可以把她先扣在一處,然後才向耶穌質詢。

   《啟》3~11:猶太人的領袖故意把可以自己處理的事帶到耶穌面前來。這件案子有人證,又是當場捉獲,照猶太人法律(利20:10;申22:22),這女子行了淫亂可以用石頭打死。他們要看耶穌怎樣處理。照祂平常愛人的教訓寬恕這女人呢,抑或是遵守摩西的律法讓女人給石頭打死呢?祂若寬恕,便破壞了律法;祂若依從律法,便違反了祂自己來召罪人的原則。智慧的耶穌不但叫想得著告祂把柄的人放棄控告(9節),也給了那女人自新的機會(11節)。

   《馬》文士(就是那些抄寫及講解聖經的人)和法利賽人一夥,希望能用詭計,引主耶穌講錯話,以便用來控告祂。他們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也許面對著耶穌。

8:4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新》正行淫之時:表面上看似犯罪的環境,並不足以成為證據,因為猶太人的律法規定要有看見罪行的目擊證人。

   《馬》他們就指證這婦人行淫。這婦人在行淫時被拿,證據確鑿,無可推諉。但男的在那裏呢?當時,行淫的婦人被拿,受懲罰,但一同犯罪的男人,卻常可逍遙法外。

8: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

   《新》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他們把律法更改了一點。除非那婦人是一個訂了婚的處女,否則行刑的方式並沒有明文規定(申22:23-24)。而且律法要求把犯罪的兩個人都處死(利20:10;申22:22),不只是女人。

   《馬》這詭計非常明顯,他們希望見主耶穌違背摩西的律法,若成功,就能叫眾人對抗耶穌。他們提醒祂,摩西在律法上吩咐,一個人若在行淫時被拿,就該用石頭打死他。他們心懷鬼胎,當然希望主耶穌不表贊同。故此,這些人就前來問主該把婦人如何處置?他們認為,在公義和摩西律法之下,都應該懲罰她,以一警百。達秘寫道:

  人墮落敗壞了的心腸就是這樣的。他若找著一個人比自己更壞,就倍感安慰、泰然自若,以為別人所犯的罪比他更大,他就能饒過自己。在嚴厲地指責、控訴別人的同時,他就能忘記自己的惡,在罪惡中洋洋得意。

8:6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新》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羅馬人不容許猶太人執行死刑(18:31),因此如果耶穌說要用石頭打死她,就可能與羅馬掌權者起衝突。但如果祂說不用石頭打死她,人就可以指控說祂不支持猶太人的律法。

   《新》在地上畫字:我們只能夠忖測耶穌在地上寫些甚麼。

   《馬》他們沒有罪名指控耶穌,故想堆砌一個告祂的把柄。他們知道如果耶穌放那婦人走,就是與摩西的律法為敵,能藉此控告祂的不義。但耶穌若責備婦人,定她死罪,他們就能利用這機會說祂是羅馬政府的敵人,又能顯出祂的鐵石心腸。但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我們無法知道祂在地上寫些什麼,有些人自以為知道,且滿有信心,但事實是聖經沒有讓我們知道。

8: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新》誰是沒有罪的:這句話是泛指一般的罪,意思是「沒有犯過任何罪」,而不是「沒有犯過這件罪」。

   《新》可以先拿:耶穌的答案使他們知難而退。既然祂提到可以拿石頭打那女人,就沒有人能控告祂不支持律法。但祂卻定出拿石頭打那女人的資格,從而阻止了任何人的行動。

   《馬》猶太人感到不滿,不住的問耶穌,叫祂說話。耶穌指出律法上的懲罰一定要執行,但執行的人必須是無罪的。這麼一來,主仍守著摩西的律法,祂沒有說過婦人該放走,不受律法的刑罰。祂所做的,是要顯出這群人當中,人人都有犯罪。若要定斷別人,自己一定要無罪。很多人用這節來放縱罪過,以為自己不會再受責備,因為每個人都曾犯錯。但事實並不如此,這節不但沒有縱容罪過,反而連那些犯罪,沒被揭發的人,都一併定罪了。

8:8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馬》救主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本章是文獻中唯一記載耶穌有寫過什麼的地方,但所寫的早已隨塵土飄揚散盡了。

8: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新》從老到少:年紀老的人最先了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所有的人若不是受到良心責備,就是害怕,最後只有耶穌和那婦人留下。

   《新》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因為他們皆非「沒有罪」(8:7)。

   《馬》那些前來指控婦人的人,都受良心責備(和合本沒有此句),知道自己也有罪。他們無話可說,就一個一個地走了。他們從老到少都是有罪的。只剩下耶穌一人,和仍在附近站著的婦人。

8:10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裏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新》婦人:並非一種嚴厲的稱呼(參19:26這稱呼的用法)。

   《馬》滿有恩典奇妙的主耶穌,對婦人指出所有前來指控她的人都走了,去得渺無蹤影,整群人中沒有一個留下,有膽量來指責她。

8:11 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新》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耶穌並沒有縱容那婦人所作的事。

   《馬》婦人所說的主,即先生的意思。她說的話意思是:「先生,沒有。」主仁慈和藹的答道:「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在判罪的事上,主耶穌並沒有僭越公民的權利,定人罪的權在羅馬政府,耶穌並不干預。祂不赦免,也不定婦人的罪,那不是祂的責任。但祂警告婦人,叫她不要再犯罪了。

  在約翰福音第一章,我們知道耶穌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這就是一例,主說:「我也不定你的罪。」我們見到祂的恩典。「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我們聽到真理的話。主不是說:「去吧!以後儘量少犯罪了。」耶穌基督是神,祂要求的是絕對的完美,不能容許些毫罪惡,故在婦人面前,也向她表明神完美的要求。



-----------------------------------------------------------------------
<聖經靈修版/網路>

通姦不是要處罰兩人的嗎?何竟只罰一個?是那些領袖辦事不力,或別有用意?
8:3-6 這個女人在通姦時被捉拿,但猶太領袖只帶她而沒把那男人同時帶來,已經罔顧律法了,因律法指定應用石頭把雙方打死(參利20:10;申22:22)。這些領袖其實是利用這個女人,使耶穌落入他們的圈套。假若耶穌說,不應用石頭打死這個婦人,他們就指控祂不遵守摩西的律法;假若祂叫眾人處決她,他們就能向羅馬人告發,因羅馬人不容許猶太人私自用刑(18:31)。

人只執意要定那女人的罪,沒有憐憫,沒有愛心;我們判斷別人時所抱的態度又是……
8:7 這話對判斷他人而言,是很重要的。耶穌說用石頭打,猶太人不能指控祂違反法律;祂又提出只有無罪的人才可先拿石頭打她,從而強調憐憫和寬恕的重要。當別人犯錯被捉拿,你是否很快便下判斷?我們這樣做,就像表示自己從沒犯罪一樣。只有神才能審判人,我們只有表示愛人和寬恕人,而不是定人的罪。

每個人都悄悄地溜走了,其實我也知道為甚麼,若我在其中,我……
8:9 耶穌說:“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當時,領袖們從老到少都靜靜地溜走了。很明顯,年長的比年少的更能察覺自己的罪。年紀和閱歷常會影響一個人自以為義的心態,但無論你是甚麼年紀,都要坦誠地面對自己的生命,認清自己的罪性,並要儘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是傷害別人。

從此不要再犯罪?不可能——耶穌這樣說即是可能的,你說你為何不可能做到?
8:11 這個婦人被指控犯姦淫,耶穌沒有定她的罪,但也沒有縱容她犯罪,祂叫她回去,從此不要再犯罪。耶穌隨時寬恕你生命中任何的罪,但認罪和悔改是代表心靈上的改變,透過神的幫助,我們可以得到耶穌的寬恕,停止犯錯。



2012年2月28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智慧榜樣

「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言15章23節)

  丹佛神學院的前院長葛蘭茲博士(Dr.Vernon Grounds)於96歲安息主懷。他所教過的學生、同事和朋友們都追思悼念。追憶往事時,幾乎每個人都會想起自己被葛蘭茲博士教導、輔導,或是被他溫暖的微笑所鼓勵的時光。對於那些與基督有親密的關係,一心願意服事基督的牧師、教師,或是輔導員,葛蘭茲博士會盡心栽培他們。

  在箴言15章中的一些經文,如:「聰明的人按正直而行」(21節);「話合其時,何等美好」(23節);「良言乃為純淨」(26節);「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28節);「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33節);這些都是葛蘭茲博士的真實寫照。

  葛蘭茲博士的智慧來自於上帝,他的教導全是品格的自然流露。他純真的心燃放生命的熱情,帶給人溫暖。他的一生為我們樹立遵行上帝話語的典範,以及一個謙卑跟從救主的榜樣。

  葛蘭茲博士忠心地跑完他人生的道路。願他智慧的榜樣及慈愛憐憫人的生活方式,激勵我們向著標竿直跑。DCM

真英雄不留己名,
石刻木雕轉眼去,
寧為主工立典範,
忠心服事至高王。Gustafson

好的領導者認清方向、指明道路、邁向目標。




-------------------------------------------------------------------------------
靈修靜思

神蹟的試探

神藉保羅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惡鬼也出去了。(徒十九11至12)

有幾個遊行各處、念咒趕鬼的猶太人,向那被惡鬼附的人擅自稱主耶穌的名,說:「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敕令你們出來!」……惡鬼回答他們說:「耶穌我認識,保羅我也知道。你們卻是誰呢?」惡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們身上,勝了其中二人……。(徒十九13至15)

  保羅在推喇奴的學房,向亞細亞一帶不同種族的人宣講福音達兩年之久,聖靈亦以神蹟奇事,證實保羅所傳的;於是有些病人得醫治,被鬼附的人也得到釋放。然而,當時有一位猶太祭司長士基瓦,他有七個兒子(參14節),聖經形容他們是「到處遊行、念咒趕鬼的猶太人」,他們見保羅奉耶穌的名可以趕鬼,便起來仿效,結果反而被污鬼反駁他們,甚至跳到他們身上,制伏和傷害他們(參6節)。

  為甚麼他們趕鬼不成,反而被鬼制伏?這是因為沒有基督的生命,就沒有基督的能力。他們只看重保羅施行神蹟奇事的權能。

  在末後的世代,我們也得小心,過分高舉和追求神蹟奇事會帶給我們的試探。      ~徐道勵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20120227約翰福音7章45-52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45 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裏。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甚麼沒有帶他來呢?」

   《馬》法利賽人和祭司長也有派差役去捉拿耶穌。現在差役回來,兩手空空,捉拿耶穌不成。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非常惱怒,質問差役為什麼不帶耶穌回來。

7:46 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

   《新》差役:他們知道不逮捕耶穌,自己就會有麻煩;但他們沒有提及一部分群眾的敵意,這或許可以成為向法利賽人解釋的藉口。他們對耶穌的教訓頗有好感,因此無意與祂為難。

   《馬》差役雖是罪人,也不接受耶穌,但此刻也不得不為祂講一番好說話。他們這番話,值得我們去記著。「從來沒有像祂這樣說話的。」這些差役以往一定聽過很多好人和偉人說話,但卻沒有一個說話時像耶穌一樣有權柄、恩典和智慧。

7:47 法利賽人說:「你們也受了迷惑嗎?

   《新》法利賽人說:他們一定大為忿怒。一般來說祭司長們必會責備那些聖殿的差役。

   《馬》47~48:法利賽人想要威嚇差役,指他們被耶穌迷惑了,提醒他們整個猶太民族的官長都沒有信祂的。這番話實是令人吃驚!若所有猶太民族的領袖,在彌賽亞來臨時,都不認識祂,那真是他們的羞恥。

  這些法利賽人自己不單不願相信耶穌,更不想其他人信祂。今天也有這樣的人。很多自己不願得救的人,也會用盡所有辦法來阻止他們的親朋戚友信主。

7:48 官長或是法利賽人豈有信他的呢?

7:49 但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詛的!」

   《新》這些…百姓:指那些朝聖的群眾(見7:20註釋)。

   《新》不明白律法的:法利賽人誇大了這些人對聖經的無知(參7:42)。但一般猶太人對法利賽人所看重的一些旁枝末節並不注意。對一般勞苦大眾來說,「古人的遺傳」實在是一個太大的重擔,結果很多人都漠視這些律法的規條。

   《馬》法利賽人指責猶太的平民百姓無知,是被咒詛的。他們認為,若那些百姓知道一點聖經,就不會認為耶穌是彌賽亞。他們從沒想過自己的判斷可能是錯的!

7:50 內中有尼哥德慕,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對他們說:

   《新》50~51:此話含有諷刺之意。法利賽人暗示說,他們當中的領袖沒有人相信耶穌,然而,「猶太人的官」(3:1)尼哥德慕卻挺身說話。法利賽人要求百姓遵守律法,尼哥德慕卻指出他們本身不守律法。

   《啟》尼哥德慕:屬猶太人領袖中的開明派,和那些反對耶穌的死硬派比較,他可說無成見且相當理性。本書19:39記載他參加安葬耶穌,顯然已是信徒。

   《馬》就在此時,尼哥德慕對他們說話。他從前夜裏去見耶穌,知道自己必須要重生。似乎他已真的相信了主耶穌基督,得到救恩。這裏,他在猶太的領袖當中,站出來為主辯護。

7:51 「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

   《馬》尼哥德慕認為猶太人沒有給主耶穌辯護的機會。根據猶太的律法,若不是先有聆訊,律法並不會定他的罪。但猶太的領袖那時所做的,正正不合乎律法。他們是否害怕知道真相?答案很明顯是的。

7:52 他們回答說:「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

   《新》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見1:46。他們很憤怒,但他們錯了。先知約拿即出身於加利利,可能還有其他先知。而且,法利賽人漠視了神有權柄可以隨意在任何地方興起先知。

   《啟》祭司長和法利賽人不但抓不到耶穌,連去捉拿祂的人也有信服的,氣憤已極、口不擇言。其實加利利出過約拿(家鄉為拿撒勒以北的迦特希弗,見《王下》14:25),還有別的先知。神有權從任何地方興起先知來。

   《馬》這時,猶太領袖的矛頭直指向他們其中一名夥伴──尼哥德慕。他們嘲弄他是否也是出於加利利,跟從耶穌的人?難道他不知道舊約裏並沒有預告有任何先知出於加利利的嗎?但事實上,這群領袖正自曝其短。他們不認識先知約拿嗎?他是從加利利出來的。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有人要捉拿耶穌,快告訴祂——其實不用怕,他們根本不可能拿到祂,因為……
7:44-46 當時,巴勒斯坦是由羅馬統治,但羅馬政府也給猶太宗教領袖處理一些民事和宗教事務的權力。宗教領袖督導聖殿的管理,並給予差役權力逮捕滋事分子或犯了任何他們所訂的禮儀規條的人。由於這些領袖訂了數以百計繁瑣的規條,幾乎沒有人,甚至連這些領袖自己,能避免觸犯或是忽略當中的一部分,但是這些差役連一個逮捕耶穌的理由也找不到。

自以為是,是猶太領袖的通病,也是人類的通病?你不會犯了吧……
7:46-49 這些猶太領袖自以為高人一等,惟有他們才認識真理,他們抗拒有關基督的真理,因這真理並非他們一向所認識的。我們很容易以為自己得著了真理,而那些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則毫無真理可言。但神的真理是每個人都可以領受的,不要像法利賽人那樣自以為是,胸襟狹隘。

尼哥德慕不怕死?竟替耶穌講話;若是我就會……
7:50-52 這裡讓我們更深入瞭解那個夜訪耶穌的法利賽人尼哥德慕(參3章),他顯然已暗地裡成為信徒,即使多數的法利賽人憎恨耶穌,並想殺害祂,但他仍不顧自己的聲譽地位,冒險為耶穌說話。這段話大膽直接,使那群法利賽人頓起疑心。耶穌死後,他為耶穌帶來香料(19:39),那次是聖經最後一次提到他。

為了面子的緣故而動殺機?人性真是如此可怕?我內心或不至於此,但……
7:51 差役因耶穌的話留下深刻印象(7:46),竟沒有捉拿祂;尼哥德慕也為耶穌辯護,抨擊法利賽人不守自己的規條,暴露了他們虛偽的動機,使他們的聲譽受損。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他們失去了理智,不管是非黑白,一心一意要殺害耶穌,好挽回自己的面子。



2012年2月27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非我同類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3章28節)

  在星際大戰影片中,有一段描述天行者路克和他的機器人C3PO、R2D2到了偏遠的塔圖因星球。來到莫斯艾斯利太空站的社交館外,有許多長相怪異的生物在 館內應酬。當兩名機器人要進去時,卻意外地被擋駕門外。理由是:「我們不接待你們這種東西。」(事實上這兩個機器人比在場的其他生物算是「正常」多了)。 而這一幕讓我聯想起一些在教會所認識的人。

  那怪異的場面反映了世上的我們,所面對的人際關係問題。我們總是覺得跟自己同類型的人相處會比較舒服。想想看,如果耶穌也這樣認為,那你將會在哪裡呢?祂的神聖和完美,使得祂與我們大不相同,然而祂卻降世,住在我們當中,為我們的罪而死。

  身為基督的跟隨者,在我們的話語裡,實在不應該有「他們不跟我同類」的字眼。正如保羅提醒我們的,在基督裡面「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 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3章28節)。所以,不論別人的態度、觀點、種族、階級、政治立場、社會地位有多麼不同,對我們這 些以基督之名自稱的人來說,都應該沒有不同的。  

  今天就去尋找與你不同的人,和他們分享耶穌的愛吧!JS 

倘若因我致紛爭,
禱告中求主顯明;
上帝兒女當合一,
相愛讚美為聖子。 Branon

愛你的鄰舍,即便他們跟你截然不同!





-------------------------------------------------------------------------
靈修靜思

其他莊稼

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神國的事,勸化眾人。後來,有些人心裡剛硬不信,在眾人面前毀謗這道。保羅就離開他們,也叫門徒與他們分離,便在 推喇奴的學房天天辯論。這樣有兩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亞細亞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都聽見主的道。(徒十九8至10)

  保羅在以弗所為12位曾接受約翰洗禮的猶太信徒施洗後,便開始在當地的猶太人會堂宣講。他宣講的重點是「神國的事」,指出耶穌就是他們所期待的彌賽亞,以及祂被釘、復活的赦罪之道;然而,猶太人中間有硬心不信的人,毀謗這真道。 

  保羅倒沒有跟他們多作辯論,只是離開會堂,轉到另一個可以接觸到更多人的地方──推喇奴的學房,繼續他的工作。而且保羅也叫門徒與這些人分離。 

  福音的真理,由一開始傳播,也遭到多方面的抵擋、攻擊。不論猶太教人士、信徒中的律法主義者,都會針對恩典的福音作出明顯的攻擊或暗中的挑戰。保羅所用的策略是避開他們,不作強辯。因為他深知道,在外邦人、其他未接觸過福音的人中間,仍有很多可以收割的莊稼。      ~徐道勵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20120226約翰福音7章37-44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37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

   《新》節期的末日:第七或第八日:這個節期為時七天(利23:34;申16:13、15),但在第八天有一個結束的「聖會」(利23:36)。見可14:12註釋。

   《新》站著高聲說:通常教師都坐著說話,耶穌此舉是為使祂所傳講的信息吸引人特別注意。

   《馬》雖然舊約沒有記載,但猶太人卻有一禮儀。就是在住棚節的頭七天,每一天都從西羅亞池打水,倒在燔祭壇旁邊一個銀盆裏,在第八天禮儀還未完成。故此,基督宣稱賜人永生的活水這番話,在第八天就更引人注目。雖然猶太人民守足禮儀,但內心卻仍未滿足,因為他們並不真正明白節期背後的含義。在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當他們正準備歸程的時候,耶穌站著高聲對他們說話,祂邀請他們到祂那裏,可得屬靈的滿足。請留意耶穌的用詞,祂是邀請每一個人。祂的福音是普世的,人若到基督那裏,沒有一人不能得救。

  但請留意頭一句,聖經上寫著:「人若渴了。」渴是指心靈的需要。除非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個罪人,他總不想要得救;除非他知道走迷了路,否則永不想要人找到他;除非他意識到自己心靈非常貧乏,他永不想要到主那裏求供應。救主邀請所有囗渴的心靈到祂那裏。祂並不是叫人到教堂、見傳道人、受浸禮、或到主的桌子那裏,耶穌說:「可以到我這裏來。」並不是到其他人或找其他東西。「可以到我這裏來喝。」喝就是親自從基督支取,即是信靠祂,讓祂作自己的主和救主。要喝就是讓基督進入我們的生命,正如我們喝水進入我們的身體。

7:38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馬》本節證明到基督那裏喝就是相信祂。凡相信祂的人,他們的需要就得到滿足。他們身上會流出屬靈祝福的江河,直到別人那裏(賽五五1)。「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句話是指個人內在的生命會有轉變,願意幫助別人。司徒德指出我們喝水,只是小囗小囗地喝,但卻增多集成滾滾的江河。譚普爾警告說:「人休想能夠叫神的聖靈住在他裏面,把聖靈留在自己裏頭。聖靈所在之處,也必湧流而出。那裏若沒有湧流,那裏就沒有聖靈。」

7:39 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新》聖靈:解釋甚麼是「活水」(7:38)。

   《新》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尚未按祂將在五旬節所賜下的方式賜下(見徒2章)。

   《新》得著榮耀:這裏可能是指耶穌被釘十字架、復活和被神升為至高而言(見13:31註釋)。聖靈的普降,要等耶穌完成救贖的工作以後才會實現。

   《馬》很明顯活水指的就是聖靈。本節非常重要,因為教導各人,人接受主耶穌基督時,也受神的聖靈。換言之,有人稱聖靈在人信主後一段日子才降下住在人身上的說法是錯的。這節清楚的指明所有相信基督的人都要受聖靈。主耶穌說這番話時,還沒有賜下聖靈,要等到主耶穌返回天上,得著榮耀後,聖靈才在五旬節降下。從那時起,所有真正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都有聖靈住在他們身上。

7:40 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

   《新》眾人:見7:20中的「眾人」(見該節註釋)。

   《啟》那先知:指彌賽亞。參1:21註。

   《馬》40~41:眾人聽見主耶穌的話,就相信祂就是摩西在申命記十八章15及18節裏所提到的那先知。有的人更願意承認耶穌是基督,是彌賽亞。但有些人認為不可能。他們相信主耶穌是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出來的,但舊約中並沒有預言說基督會從加利利出來。

7:41 有的說:「這是基督。」但也有的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

7:42 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嗎?」

   《新》伯利恆:有關彌賽亞的出生地(參7:27),當時的人有幾種說法。

   《馬》這些猶太人信得沒錯,基督是從伯利恆出來的,也是大衛的子孫。但他們若肯花時間去查考,就會發覺耶穌是在伯利恆出生的,且是大衛的直系子孫,由馬利亞所生。

7:43 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紛爭。

   《馬》因為各人的意見不同和無知,眾人就為基督起了紛爭。今天也是一樣。人們會為耶穌基督而爭論。有些說祂只是一個凡人,像我們一樣。有些認祂是歷史上最偉大傑出的人,但相信神的話的人就知道「基督……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羅九5)。

7:44 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無人下手。

   《馬》有些人仍想捉拿耶穌,但無人成功。只要一個人行神的旨意,世上並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他。「等到我們的工作完成,我們就可享永生。」主的時候還沒有到,所以沒有人能用任何方法傷害祂。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信的人就有活水,這活水所指何物?
7:38 耶穌曾用“活水”來比喻永生(4:10),這裡,祂用活水來比喻聖靈。永生和聖靈是互相聯繫的。人若接受聖靈,就有永生。耶穌將教導更多關於聖靈的工作(參14-16章)。聖靈在五旬節賜予信徒能力(參徒2章),自此,所有相信耶穌是救主的人都能得著聖靈。

世事道理千千,眾說往往紛紜,尋真理、斷事情——來個快刀斬亂麻,省時又快捷……
7:40-44 群眾在疑惑耶穌的身分,有人相信祂,有人厭惡祂,有人因祂是從拿撒勒而不是伯利恆出來的(參彌5:2),認為祂不是彌賽亞。耶穌雖然在拿撒勒成長,卻在伯利恆誕生(參路2:1-7)。倘若這些人更仔細地探求,便不會妄下結論了。你找尋真理時,切記要有通達的思想,翻查聖經,仔細思考,在未瞭解聖經的教導之前,別妄下結論。



2012年2月26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法庭上的魔鬼

「我使你脫離罪孽。」(撒迦利亞書3章4節)

  短篇小說《黑夜煞星》是斯蒂芬•文森特•班尼特的作品。故事中,一位英國農夫傑貝茲,他因為倒楣,而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給魔鬼以換取富足。最後,魔鬼來向傑貝茲討債。一位傑出的律師丹尼‧韋伯斯特被請來為傑貝茲辯護。透過一系列有技巧的辯論,韋伯斯特打贏了與魔鬼的官司,傑貝茲得以逃過死劫。

  當然,這只是個虛構的故事。但聖經裏卻記載了一個異象,撒但在耶和華面前控告大祭司約書亞。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象徵他自己的罪孽,撒但又站在約書亞的旁邊控告他。此時,耶和華的使者斥責撒但,並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撒迦利亞書3章4節)

  惟有上帝能夠赦免人的罪。新約告訴我們:「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約翰一書2章1節)

  你是否覺得不配進到上帝的面前?別忘了,身為基督徒,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血已洗清了我們的罪,而且祂是我們的中保。HDF

上帝的大能使人心回轉,
脫離撒但與罪惡的力量;
上帝的慈愛改變人生命,
能更新與潔淨你我內心。Fasick

耶穌洗淨我們的罪,讓我們因信稱義。





---------------------------------------------------------------------------
靈修靜思

道德崩潰的惡果

豈有一國換了他的神麼?其實這不是神!但我的百姓將他們的榮耀換了那無益的神。(耶二11)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十六4)

  美國福音派領袖寇爾森(Chuck Colson)對於英國的騷亂也有所感觸。他非常認同英國資深記者及歷史學家赫斯廷斯(Max Hastings)的評論:赫斯廷斯形容騷亂的青年人劫掠財物,焚燒汽車,恐嚇民眾,對所做的事感覺不到一絲的罪惡或羞恥,因為他們的父親多半失業或離家出走,他們在家庭裡沒有效法的榜樣。一名參與暴亂的女孩毫不避諱地向媒體直言,暴行就是要讓那些有錢人和警察明白:我們也可以隨心所欲。

  寇爾森說,他做監獄事工超過35年,看到家庭破碎的種種惡果。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容易結幫犯罪,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健康的父親模範。

  事實上,英國的暴亂實在是一個可怕的警號。今日不論中國人、美國人的社會,也當以英國的動亂為借鏡,趕緊警醒過來,正視家庭解體、道德崩潰的現狀會帶來的惡果。當一個社會不斷鼓吹性解放和多元的婚姻,可曾想過,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在不久的將來會承受的後果?      ~徐道勵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20120225約翰福音7章30-36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30 他們就想要捉拿耶穌;只是沒有人下手,因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

   《新》他們就想要捉拿耶穌:耶穌的敵人對祂毫無辦法,直等祂的時候來到才行(見2:4註釋)。

   《馬》猶太人知道耶穌說話的含義,知道祂稱自己為彌賽亞。他們認為祂褻瀆神,想要捉拿祂,但卻沒有人下手,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神的大能阻止了人加害耶穌的詭計,直到神所定的時候到了,祂才會被獻上,作為贖罪祭。

7:31 但眾人中間有好些信他的,說:「基督來的時候,他所行的神蹟豈能比這人所行的更多嗎?」

   《新》眾人:指那些朝聖者(見7:20註釋)。其中很多人相信耶穌,是因為看見神蹟奇事(參6:26)。

   《馬》事實上眾人中間有好些相信了主耶穌。我們看他們的信是真的。他們的推理是這樣。耶穌還能做什麼來證明祂是彌賽亞呢?若耶穌不是彌賽亞,那麼基督來的時候,祂能比耶穌行更多、更奇妙的神蹟嗎?他們的問題明顯說出他們因耶穌所行的神蹟而相信祂真是彌賽亞。

7:32 法利賽人聽見眾人為耶穌這樣紛紛議論,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就打發差役去捉拿他。

   《新》祭司長:(編者註:原文作複數)當時只有一位有管治權的祭司長,羅馬人已把一些祭司長罷職,只在禮貌上保留他們的稱銜。

   《馬》法利賽人穿插於人群中間,聽見他們私下的議論。眾人正為耶穌紛紛議論,他們不是反對祂,而是偷偷的表示欣賞祂。法利賽人害怕情況會使愈來愈多的人接受耶穌,故打發差役去捉拿祂。

7:33 於是耶穌說:「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裏去。

   《新》以後就回到:耶穌把話題從祂的神蹟轉到祂的死,但卻用撲朔迷離的語氣(7:34)。

   《啟》耶穌開始預言祂的受難,也就是神要祂來完成的工作,然後會回到天父那裏。祂不能明說,因為時候還沒有到。

   《馬》本節的那番話當然是對來捉拿耶穌的差役說的,同時也是對法利賽人和其他百姓說的。

  主耶穌並非作退讓,祂不過是更堅持。祂告訴他們,祂和他們同在還有不多的時候,然後祂會回到差祂來的父神那裏。這番話無疑會更惹法利賽人的怒氣。

7:34 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

   《啟》耶穌要去的地方是在父的榮耀裏(17:24)。猶太人的領袖不相信主,要死在罪中,不能去到天上和耶穌在一起。

   《馬》總有一天,法利賽人要找祂,卻找不著。他們一生中遲早發覺需要一位真救主,但那時已是太遲了。耶穌已回到天上,因為他們的不信和所作的惡事,他們不能到那裏見祂。這句話非常嚴肅,提醒我們有錯過機會這一回事。人們今天有機會得救,若拒絕了,可能永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

7:35 猶太人就彼此對問說:「這人要往哪裏去,叫我們找不著呢?難道他要往散住希臘中的猶太人那裏去教訓希臘人嗎?

   《新》散住希臘中:從猶太人被擄之時開始,很多人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地方,分散在整個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城市中。

   《啟》當時有很多猶太人的社區散佈在地中海四周的希臘文化城中(比較彼前1:1)。猶太人聽了耶穌的話,誤以為祂要往這些城市去傳道。

   《馬》猶太人並不明白主耶穌說話的意思,不知所指的是祂將會回到天上去,以為祂可能會四處遊歷,傳講福音,要到散住希臘中的猶太人那裏傳道,甚至連希臘人也一併教訓。

7:36 他說:『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是甚麼意思呢?」

   《馬》他們再表示他們希奇祂的話。到底祂說:「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這句話有什麼意思呢?祂到底能到哪裏去,是他們不能到的呢?這裏說是猶太人的不信和瞎眼。他們拒絕接受主耶穌,再沒有人的心比這更黑暗的了。今天我們會講:「一個人不願看,就沒有比這更瞎眼的了。」這話正好說明此情此景。他們不想接納主耶穌,所以他們不能。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信的人就有活水,這活水所指何物?
7:38 耶穌曾用“活水”來比喻永生(4:10),這裡,祂用活水來比喻聖靈。永生和聖靈是互相聯繫的。人若接受聖靈,就有永生。耶穌將教導更多關於聖靈的工作(參14-16章)。聖靈在五旬節賜予信徒能力(參徒2章),自此,所有相信耶穌是救主的人都能得著聖靈。



2012年2月25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真實敬拜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約翰福音12章3節)

  在耶穌被釘十架之前,一位叫馬利亞的女子用極貴的香膏膏抹耶穌的腳。接下來,她又作了一個更大膽的動作,用自己的頭髮去擦耶穌的腳(約翰福音12章3節)。馬利亞獻上的不僅是她畢生積蓄,更獻上她的名譽。在第一世紀的中東文化中,一個端莊的女子,絕不會在公眾場合露出她的頭髮。但若是出於真誠的敬拜,就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撒母耳記下6章21-22節)。為了敬拜耶穌,馬利亞甘願被視為不端莊,甚至是傷風敗俗。

  我們當中有些人到教會可能有壓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必須有完美的形象,才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比如說,我們就像馬利亞當時的女性一樣髻上頭髮,希望維持良好的形象。但是一個健康的教會,應當是容許我們能放下我們的頭髮,而不是隱藏我們的缺點,努力維持一個完美的外表形象。在教會中,我們應該能夠顯出我們的軟弱,進而找尋幫助,而非掩飾我們的缺點假裝堅強。

  敬拜不是要你裝作完美無缺,而是要你真實地面對上帝和其他人的關係。當我們最大的恐懼是怕顯出自己的軟弱時,那我們最大的罪可能就是將這軟弱給隱匿起來。JAL


無論何時何地敬拜上帝,
別讓自己隱藏在表象中;
讓我們坦誠最真的自己,
不管在別人或上帝面前。Sper


真實的敬拜是真實地面對他人與上帝。




-----------------------------------------------------------------------------
靈修靜思

騷亂根源

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羅一28至29)

  2011年8月英國倫敦發生騷亂,英國首相卡梅倫向全國發表演講,指出英國整個社會道德崩潰,是騷亂事件的根本原因。卡梅倫嚴厲斥責暴民不負責任、自私自利、肆無忌憚,是因為孩子沒有父親,學校沒有紀律,社區沒有管控,整個社會也失衡和沒有秩序。

  世界福音動員會前國際部主任喬治弗沃(George Verwer)長住英國多年,看到英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年輕人尤甚。當人們不再敬畏神,政府機構裡再沒有神的位置,人們嘲弄神所賜的婚姻,酒精和毒品問題嚴重,會有甚麼後果呢?人們因此變得極度貪婪,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於是藉社交網絡結連,發洩心中的憤怒,便爆發了街頭暴動。

  當一個社會忘記神,忽略神,把神摒諸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之外,人所得著的,絕不是一個完全自由、釋放的社會;反而是全然混亂、走向毀滅的社會。誠如喬治弗沃感嘆:「當人們不認識主耶穌基督,社會到處都充滿罪性和失喪的人。唯有主耶穌的救贖,才可以救英國脫離險境!」      ~徐道勵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20120224約翰福音7章25-29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25 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說:「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嗎?

   《新》這句話在新約聖經中只在這裏及可1:5出現,很可能是指耶路撒冷城中的一些烏合之眾(見7:20註釋)。他們沒有設計謀陷害耶穌,但他們知道這計謀。

   《馬》當時,猶太領袖想要殺害耶穌的事在耶路撒冷眾所周知。這裏,一些平民查問這是否就是他們領袖想要殺的人。

7:26 你看他還明明地講道,他們也不向他說甚麼,難道官長真知道這是基督嗎?

   《新》難道官長真知道:在希臘文,這個問題的形式一定會帶來一個否定的答案。

   《馬》他們不明白為何主耶穌仍能這樣公開、明明地講道。如果官長們真的如人民心想的那樣敵視耶穌,那麼他們為何仍准許祂繼續這樣做?他們是否已經查出祂正如自己所說的,真是彌賽亞嗎?

7:27 然而,我們知道這個人從哪裏來;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裏來。」

   《新》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裏來:有些猶太人相信舊約聖經已說明彌賽亞從何而出(參7:42;太2:4-6),但其他人卻相信舊約聖經沒有明說。

   《啟》猶太人依據舊約,知道彌賽亞(基督)會在猶大地的伯利恆出生(7:42;太2:5)。他們流行一個觀念,說這位彌賽亞出生後會藏在一個找不到的地方,到適當的時候才出現。眼前的耶穌來自加利利,雖也是大衛的子孫,但其他都不符合預期中的基督的條件。

   《馬》那些不信主耶穌是彌賽亞的人以為自己知道祂是從那裏來的。他們相信祂從拿撒勒來,認識祂的母親馬利亞,又以為約瑟是祂的父親。當時,猶太人一般都認為基督來的時候,會是突然間,神神秘秘地出現。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祂會出生成為嬰孩,然後長大成人。雖然他們應該從舊約中知道彌賽亞會降生在伯利恆,但他們對彌賽亞到來的細節似乎全不知曉。故此,他們說:「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裏來。」

7:28 那時,耶穌在殿裏教訓人,大聲說:「你們也知道我,也知道我從哪裏來;我來並不是由於自己。但那差我來的是真的。你們不認識他,

   《新》你們也知道我:這是一個諷刺,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認識耶穌,知道祂出身於拿撒勒,但從更深的意義而言,他們並不認識耶穌,也不認識父(8:19)。耶穌再次提到祂如何倚靠父(參4:34),然後繼續宣告說,祂對神有真正的認識,而他們卻沒有。耶穌的根源和使命均出於神。

   《啟》認識神的唯一途徑是信心,人不肯信神,也就無法認識耶穌便是彌賽亞。人若認識神便會認識耶穌。

   《馬》有好些人在那裏聚集,聽到他們的說話。耶穌就在此時,大聲向他們說,他們無疑是知道祂,也知道祂從哪裏來。但他們只知道祂是一個人,是拿撒勒人耶穌。他們不知道祂也是神,故耶穌在下文再加以解釋。

  耶穌是一個人,住在拿撒勒。但他們也應該知道祂來並不是由於自己,而是由父神差派來的,但這些百姓卻不認識父。主耶穌藉此話表明自己與神同等。祂來並不是由於自己,不是由於自己的權柄,也不是來行自己的意願。祂是由真神差派到世界來的,而這位真神他們並不認識。

7:29 我卻認識他;因為我是從他來的,他也是差了我來。」

   《馬》但耶穌認識神。祂在永恆中與神同在,與父神完全平等。主耶穌說祂是從神來的,祂不單只是神所差派來,且更常與祂同在,完全與祂同等。「他也是差了我來。」主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道出自己是基督,那位受膏者,由神差到世間來,完成救贖的工作。



2012年2月24日靈修小品




靈修靜思

回應霍金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20)

  史蒂芬霍金在探索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最新系列片「好奇」(Curiosity)中,再挑戰神創造的主權。他聲稱宇宙的產生,並非必須有一位創造者。而他在其2010年9月出版的《偉大設計》一書中,早已聲言因為有諸如萬有引力之類的定律,宇宙有能力從虛無中自我產生而來。

  英國聖公會大主教威廉斯回應霍金:神的存在並不是用來堵塞宇宙未能解釋之物的漏洞;相反倒能解釋所有事物的根源。物理學並不能為「世界為何並非一無所有」提出合理的解釋。另一方面,也有猶太教的教長指出,科學的任務是為可見的物質世界作出解釋;而信仰的作用,是為宇宙和生命的源頭作出詮釋,兩者不能混淆。

  歷史上有過無數的人挑戰神的存在,但在科學探索的歷史中,許許多多科學家發現,宇宙之精密令人歎為觀止,其自然形成的機率幾近於零。而萬有引力的發現者、篤信上帝的科學家牛頓早已明言,引力的發現只能解釋星體的運動,並不能解釋誰設下這些會動的星體。太陽、星系等如此美麗的系統,只能出於有智慧的創造者。      ~徐道勵




---------------------------------------------------------------------------
生命的復興/知信行網上團契

學習盡力去愛
當為弟兄捨命

經文:約翰壹書三13-20

  現代人不容易明白何謂盡力的愛,因為我們今日已經太慣於自我中心了。為自己盡力是非容易理解的,為別人毫不計較而盡力卻是困難的,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愛。

  約翰向信徒強調要活出另一種生命,就是愛的生命,所有出死入生的信徒都有一種獨特的生命特徵,就是愛,而且這不是人情慾之愛,乃是基督捨命的愛。當信徒真的完全順服基督,與基督的生命合而為一,就會有基督捨命的愛的流露。

  這種生命的流露是不計較別的,只關心自己是否已盡力去表達愛。捨命是一種主動的行動,且是行動中最盡力的表達,基督已向我們表達了這愛。因此約翰就鼓勵信徒努力學習這愛,首先學習捨命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在物質上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肢體。試想今日我們若連物質都不能為別人擺上,又怎能把自己的生命為別人擺上呢?盡力的愛絕不是口裡說說而已。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20120223約翰福音7章14-24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14 到了節期,耶穌上殿裏去教訓人。

   《新》到了節期:(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到了節期的一半」)這是群眾人數最多的時候。這時,在聖殿區裏教訓人,就會有很多聽眾。

   《馬》住棚節為期數天,約過了一半,耶穌上了聖殿的外院(那裏稱為所羅門的廊,可供眾人聚集)教訓人。

7:15 猶太人就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

   《新》猶太人:與「眾人」(7:12)有所分別,雖然「眾人」也是猶太人(見1:19註釋)。

   《新》沒有學過:沒有在拉比門下學習過;耶穌從未作過任何被認可的猶太老師的門徒。

   《啟》15~16:猶太人希奇的不是耶穌能讀經卷;猶太人的兒童大多數在會堂裏學過寫讀;而是祂的教訓。耶穌不像保羅,沒有在猶太人的拉比學院中接受正規教育(比較徒22:3),但祂的教訓與講道卻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太7:29)。耶穌告訴他們,祂的教訓直接來自天父;不是沿襲拉比等人的解釋。

   《馬》那些聽到救主說話的人都希奇。教他們印象最為深刻的當然是祂對舊約聖經的認識,和祂學識的廣博和教訓的能力。他們知道主耶穌並沒有上過當時出名的宗教學院,但他們不明白祂從何有如此的學識。今天也有很多信徒沒有受過正式的宗教訓練,也能傳講聖經。世人雖為此感到驚奇,但也常提出抗議。

7:16 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

   《新》不是我自己的:祂從父而來,天父就是祂的「拉比」(見4:34註釋)。

   《馬》再一次,我們見到主耶穌不居功,謙讓的表現。祂只想榮耀祂的父。耶穌只簡單回答說,祂的教訓不是祂自己的,乃是從那差祂來者那裏來的。耶穌所說並所教訓人的每句話,都是祂父親叫祂說,叫祂教訓人的。祂行事並不脫離父神。

7:17 人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 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

   《新》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反映出整個人生態度。一個真誠定意遵行神旨意的人,一定會歡迎耶穌的教訓,而且相信祂(參6:29)。

   《新》就必曉得:奧古斯丁解釋說:「信心的酬報就是明白…甚麼是『人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呢?就是立志去相信。」

   《啟》這句話的意思是:猶太人若能像耶穌一樣遵行神的旨意,不求自己的益處,就能認識耶穌的教訓的權柄是出乎神(比較申29:29)。

   《馬》若猶太人真的希望知道耶穌的教訓屬真屬偽,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人若立志遵著神的旨意行,那麼神便會向他啟示基督的教訓是出於神還是祂憑著自己說的。這是給所有真誠尋求真理的人奇妙的應許。一個人若懇切,誠心想要知道真理,神便會向他啟示。「順服是屬靈知識的鑰匙。」

7:18 人憑著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他心裏沒有不義。

   《新》這人是真的:(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這人是屬真理的」)他們應該看出耶穌並不是在尋求自己的榮耀。在本福音書中,除了父神(3:33;8:26)及這裏提到的耶穌以外,沒有人是「真的」。約翰再一次把耶穌與神列為同等。

   《啟》榮耀:指稱讚和敬重。耶穌的出發點,不像拉比只求自己的榮耀,而是放下自己,只求榮耀神。這就證明祂是一個真誠的好教師。

   《馬》人憑著自己說,即憑著一己的意思說話,是求自己的榮耀。主耶穌就不同。祂尋求那差祂來的父的榮耀。因為祂的意向專一,教訓也絕對是真的。在祂心裏沒有不義。

  只有耶穌一人才有資格說這種話。世上其他的教師在服事工作上都有點私心。每一個主的僕人都應該求神的榮耀多於求自己的榮耀。

7:19 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為甚麼想要殺我呢?」

   《新》律法:猶太人為自己慶幸,因為神揀選他們成為承受律法的人(參羅2:17),但耶穌告訴他們,他們全都觸犯了他們一向引以為榮的律法。

   《啟》猶太人雖然說遵守摩西的律法,但在實行時卻把律法放在一邊。耶穌在安息日醫病,猶太人說祂不守誡命(5:18);現在猶太人想殺祂,豈不也是不守“不可殺人”的誡命嗎?猶太人雖未真殺祂,但有了殺的意念也如同殺人(太5:21-22)。

   《馬》後來,主直接指證那些猶太人。祂提醒他們昔日摩西賜律法給他們,他們得律法,也得榮耀,但卻忘記了單單擁有律法並算不得什麼。律法要求人遵守誡條律例。他們因得到律法而感到自豪,但明顯地並沒有一人遵守律法,他們心裏正謀算如何殺害主耶穌。律法明明禁止殺人。他們圖謀對主耶穌基督不軌,正觸犯了律法。

7:20 眾人回答說:「你是被鬼附著了!誰想要殺你?」

   《新》眾人:很可能是那些上來耶路撒冷過節的朝聖者—他們與那些要殺耶穌的「猶太人」(7:1)及耶路撒冷那些知道這個陰謀的烏合之眾不同(7:25)。

   《新》你是被鬼附著了:這種被鬼所附的控告,在約翰福音其他地方也出現過(如8:48-52;10:20-21;參太12:24-32;可3:22-30)。

   《馬》眾人聽了主耶穌這番話後,如坐針氈,不但沒有承認祂的話是對的,反而更詆譭祂。他們稱祂是被鬼附著,並反問當中有誰想要殺祂。

7:21 耶穌說:「我做了一件事,你們都以為希奇。

   《新》一件事:顯然是指醫好那瘸腿的人(5:1-9),這從有關安息日的爭論可看出來。

   《啟》一件事:是指5:2-9所記的安息日醫病的神蹟。

   《馬》耶穌將話題轉回當日在畢士大池治好那病人一事。這件神蹟激起了猶太領袖對祂的仇恨,使他們開始密謀殺害耶穌,主提醒他們他作了一件事,他們都以為希奇。但他們不是欣賞耶穌,只不過是見祂在安息日行這樣的事,感到震驚而已。

7:22 摩西傳割禮給你們(其實不是從摩西起的,乃是從祖先起的),因此你們也在安息日給人行割禮。

   《新》割禮:割禮的規定是包括在摩西所頒布的律法當中(出12:44、48;利12:3),但它其實並不源於摩西,而可追溯至亞伯拉罕(創17:9-14)。猶太人對利12:3的規條解釋如下:即使第八日是安息日,就是不能工作的那一天,割禮也必須進行。這種例外,對明白當時的爭論十分重要(7:23)。耶穌不是說猶太人不必守安息日,也不是說猶太人的規矩太過苛刻。祂乃是說,祂的對頭根本不明白安息日的意義。割禮的命令正好顯明有些時候安息日不但可以工作,而且有些工作必須在安息日做。施憐憫的行動就屬於這一類。

   《馬》摩西律法裏寫明,男嬰在出生後第八天便要受割禮(其實割禮不是從摩西起的,乃是從祖先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起的)。就算這第八天是安息日,猶太人也會替嬰孩行割禮,不以為錯。他們認為這是必要的工作,是神所允許的。

7:23 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禮,免得違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個人全然好了,你們就向我生氣嗎?

   《馬》他們若在安息日替嬰孩行割禮,遵從摩西的律法,那麼,他們為何要責難主耶穌?祂不過是在安息日叫一個人全然好了而已。律法若准人行必要的事,為何不准人行慈悲的事呢?

  割禮只是在男孩身上所行的小手術。手術使人痛苦,叫人得的益處算少。但主耶穌卻在安息日叫一個人完全痊癒,猶太人卻因此為難祂。

7:24 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

   《馬》猶太人所犯的錯誤就是按外貌斷定是非,而不憑事實的真相。他們的判斷不公正;他們所做的事就合法,而耶穌做的就全然是錯。人就是喜歡憑眼見而作出判斷,而不按實情做決定。主耶穌根本就沒有犯摩西的律法,犯的其實是他們,因他們無理的仇視耶穌。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每天我們都會接觸許多關於神的教導,有時我也會懷疑,那些是真理嗎?
7:16-18 牧師傳道講道時,你心底是否懷疑過他們說的是真理?可以憑以下兩點來衡量一下:(1)這些話是否符合聖經;(2)這些話是指向基督,還是指向他自己。真正尋求並願意遵行神旨意的人,都要察驗所聽的教導。

法利賽人窮其一生勉行律法,竟被耶穌責難,耶穌所要求的究竟是甚麼?
7:19 法利賽人花上畢生的時間,遵守自己加在神律法上的條例,追求聖潔。耶穌指控他們不守摩西的律法,實在深深地刺了他們一劍。縱然他們多麼自豪,以自己所訂的條例為榮,卻也不能在律法上滿足宗教的要求,生活遠遠達不到摩西律法的標準。耶穌的跟從者要超越道德上的標準和要求,並非要在其上加添甚麼,而是要深入瞭解和行出律法所包含的精神。

7:20 很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人密謀要殺害耶穌(5:18)。有一小撮人正找尋機會殺害祂,但大部分人對是否相信祂猶豫不決。

法利賽人常以一己的律法規限別人,你看他們如何對耶穌——有時我想我會否犯同樣的……
7:21-23 根據摩西的律法,初生嬰孩到第八天要行割禮(參創17:9-14;利12:3),所有猶太男嬰都要遵行這個禮儀,為要顯明他們作為神立約選民的身分。縱然行割禮也被視為工作,但如果男嬰出生後第八日是安息日,割禮仍會舉行。在守安息日的規條中,宗教領袖容許有若干例外,卻沒有給耶穌任何空間去向需要醫治的人表示憐憫。



20120222約翰福音7章1-13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1 這事以後,耶穌在加利利遊行,不願在猶太遊行,因為猶太人想要殺他。

   《新》這事以後:正如5:1及6:1,這裏所指的時間亦不明確。然而,6:4提到逾越節,而7:2則提到住棚節,兩者之間大約相隔六個月。

   《啟》猶太人:指耶路撒冷的猶太當局。耶穌來到希律治下的加利利地,讓他們無法下手害祂。

   《馬》第六和七章中間相隔了數月。耶穌仍在加利利,不願在猶太逗留,因為那裏是猶太人的宗教中心,他們想要殺祂。所說的猶太人一般都認為是指猶太人的領袖或官員。他們最痛恨主耶穌,尋找機會殺害祂。

7:2 當時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

   《新》住棚節:是猶太人一年當中的大節日,慶祝莊稼收成完畢,並記念神在以色列人曠野漂流的年日中所賜的恩惠(見利23:33-43;申16:13-15,參亞14:16-19)。節期的名稱,是源於在為期七天的節日中,猶太人要住在用葉子蓋搭的棚子裏。

   《馬》住棚節是猶太人節期中一個重要的節日。這是收割時分,慶祝當年猶太人離開埃及時,曾在臨時的帳棚中住過。這是一個喜慶、歡欣的假期,眾人都期望有一天彌賽亞來臨統治、拯救猶太人民,領他們住在和平、繁華的樂土上。

7:3 耶穌的弟兄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

   《啟》3~4:耶穌的弟弟們不信且敵視的態度從這兩節經文裏可以充分看出。他們的話等於說:耶路撒冷是宗教中心,耶穌若是彌賽亞,應在那裏行祂在加利利所行的事,才能向世人證明祂是基督。祂的弟弟們分明記得耶穌說過的話,例如“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可4:22),“暗中告訴你們的,要在明處說出來”(太10:26)。他們現在反過來諷刺祂:“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

   《馬》第3節所述的主的弟兄大底是指馬利亞在耶穌後所生的兒子(一些人則說他們是耶穌的表兄弟或其他的遠親)。但無論他們和主耶穌的親戚關係如何親密,他們不會因此關係而得救。他們並沒有真正的相信主耶穌。他們告訴祂應該要在住棚節到耶路撒冷,在那裏行一些神蹟,好叫祂的門徒能看見祂所行的事。所指的門徒並不是十二門徒,只是一些在猶太地囗稱跟從主耶穌的人。

  雖然他們並不相信祂,也想祂當眾的顯明自己。也許他們想在耶穌成名後,作為祂的親戚也能沾一點光彩。但更可能的是他們妒忌耶穌的名聲,催促祂到猶太地,希望祂在那裏遭遇不測。

7:4 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

   《新》究竟耶穌的弟兄是在聲稱他們知道一些耶穌所行不為人知的神蹟,抑或他們在暗示任何有關彌賽亞的自稱都須在耶路撒冷決定,我們對此並不清楚。他們的勸告並非出於真誠,因為他們並不相信耶穌(7:5)。

   《馬》他們說話時,可能語帶諷刺。祂的弟兄似乎以為主耶穌求名聲。若祂不是為了名氣,祂又為何在加利利行這些神蹟呢?他們向主耶穌暗示:「現在就是你的黃金機會了。你一直希望能出名,在這節期好應當上耶路撒冷。那裏有千百人,你有機會在他們面前行神蹟。加利利是個僻靜的地方,你在這裏行神蹟,沒有人會知的。我們都知道你想有名氣,還留在此幹嘛?」然後,他們還加一句說:「如果你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他們的意思是:「如果你真是彌賽亞,可以行神蹟來證明自己的話,那麼你為何不在些更令人注目的地方,如猶太地,來行神蹟證明自己呢?」

7:5 因為連他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他。

   《馬》祂的弟兄並非真心真意的想祂得榮耀。他們根本不信祂是彌賽亞。他們也不願將自己交託給祂。他們所說的話是要譏諷祂。他們的心在主面前並不正直。當時主耶穌聽到祂弟兄懷疑祂所說的話和所作的工,必定很傷心。多少次忠於神的人常會發現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都反對他們,他們為此感到傷心難過。

7:6 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

   《新》我的時候:耶穌是依照神的旨意而行事(計2:4註釋)。

   《啟》耶穌不願意照祂弟弟們的話去行,因為公開顯露祂為神子的時候還沒有到。祂一生的言行都遵行天父的旨意,祂的弟弟們卻沒有這種限制。參2:4註。

   《馬》主的一生由此至終都安排好了,祂每日所過的一分一秒都是照著原先所安排的去行。祂向世人公開彰顯自己的適當時候還沒有到。祂知道前面所走的路,知道祂現在上耶路撒冷,向眾人彰顯自己,是不合乎神旨意的。但祂提醒祂的兄弟,他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他們的一生都依著他們的欲望,卻違背神的旨意。他們能隨意定下自己的計畫,著跡四處,因為他們行的都是自己的意願。

7:7 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做的事是惡的。

   《新》世人:可能是指(1)敵擋神的人,或(2)敵擋神的計畫的人為系統(見1:10註釋)。耶穌的兄弟屬於世界,因此不可能是世人憎恨的對象。然而耶穌斥責世人,因此被世人恨惡。

   《啟》世人不願要耶穌,因為祂說的話和所行的事都指證出人類的罪惡。

   《馬》世人不能恨主的兄弟,因為他們本屬世界,與世界同一陣線,對抗基督。他們的一生與世界為伍。這裏的世人就是人所建立的制度,裏面沒有神和他的基督。這世界就是文化、藝術、教育或宗教的世界。其實,猶太地是特別的宗教世界,因為最恨基督的就是猶太人的領袖。

  世人恨基督因為祂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世人墮落敗壞的本性是何等可悲。一個絲毫沒半點罪污的人來到世界,世人竟要殺祂,基督完美的生命顯出各人生命的瑕疵。正如一條直線和一條曲線並劃在一起時,直線便顯出曲線的彎度。主來到世界也是一樣,顯出人的罪惡。人痛恨罪惡給別人揭發。人不單不悔改、求神憐憫,還要殺害那位顯出他們惡行的人。

  邁耳評道:

  「世人不能恨你們。」啊,這真是那愛的化身者所發出最嚴厲的斥責之一,無論今時今日,還是祂昔日在世時,也是一樣。一個基督徒不為世人所憎恨,反為世人所愛、所奉承、所愛撫,是他所處最惡劣的光景。古時的聖賢曾問:「到底我做了什麼錯事,這等人要如此的討好我?」不為世界所憎恨,證明我們沒有指證世人所做的事是惡的。世界對我們體貼愛護,證明我們屬於世界。與世界為伍就是與神敵對。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約七7;一五19;雅四4)。

7:8 你們上去過節吧,我現在不上去過這節,因為我的時候還沒有滿。」

   《新》現在不:耶穌並沒有拒絕去過節,但祂拒絕照著祂兄弟們所提議的方式—以朝聖者的身分上去。當祂去時,就要去傳講從神而來先知性的信息,祂是為此而等候祂的時候(7:6)。

   《馬》主叫祂的兄弟上去過節。事情實在非常令人難過。他們佯裝虔誠,上去守住棚節;但基督站在他們當中,他們沒有真的愛祂。人愛宗教禮儀,因為他能假心假意地守著。但若人面對面在基督面前,便毫不自在了。耶穌說祂現在不上去過節,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滿。祂並不是存心不上去守節,我們在第10節知道,最後祂也去了。但基督的意思是不想與祂的兄弟同去,在眾多人前彰顯祂偉大的能力。時機還未到。基督要上去,祂會悄悄地,低調地上去。

7:9 耶穌說了這話,仍舊住在加利利。

   《馬》所以主在祂的兄弟上去守節後,仍舊住在加利利。祂的兄弟離開那位唯一能給他們住棚節所代表的喜樂、愉悅的人。

7:10 但他弟兄上去以後,他也上去過節,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

   《新》不是明去:祂拒絕照著兄弟們的提議,去把自己表明出來(7:4)。

   《啟》耶穌還沒有到公開祂彌賽亞身分的時候,只能“在暗處行事”,讓祂所行的事來見證祂。可是祂在聖殿中出現,並且講到祂的受死與復活(33-34節),是祂從“暗”進入“公開”的伊始,祂的光輝就要照耀。

   《馬》祂弟兄上去耶路撒冷後,過了一段日子,主耶穌也暗暗的上去。祂是虔敬的猶太人,希望在那裏過節,但身為神順命的兒子,祂不能明明地上去,似乎是暗去的。

7:11 正在節期,猶太人尋找耶穌,說:「他在哪裏?」

   《馬》在節期尋找耶穌的猶太人,無疑是那些想要殺害祂的領袖。他們問:「他在哪裏?」他們不是想要敬拜祂,而是想除掉祂。

7:12 眾人為他紛紛議論,有的說:「他是好人。」有的說:「不然,他是迷惑眾人的。」

   《新》紛紛議論:(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紛紛耳語」)因為公開談論並不安全(參7:13)。

   《馬》很明顯,主的出現引起了眾人的議論。耶穌所行的神蹟逼使眾人要弄清祂到底是誰。節期間,眾人都私下議論,討論祂是真先知、還是假先知。有的說:「他是好人。」有的說:「不然,他是迷惑眾人的。」

7:13 只是沒有人明明地講論他,因為怕猶太人。

   《啟》猶太當局不但反對耶穌,也反對支持耶穌的人。大家有話都不敢說。

   《馬》猶太人領袖極力反對耶穌,嚇得無人敢明明稱賞祂。很多平民百姓無疑是相信了主耶穌是以色列真正的彌賽亞,但又不敢出來表白,因為怕這些領袖會迫害他們。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住棚節,住帳棚?教人想起去露營。甚麼?我說得對?
7:2 住棚節(參利23:33-43)約在陽曆十月,恰在逾越節(6:2-5)六個月之後,為記念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居住於帳棚中。

耶穌我不是想懷疑你,只是每當困阻試煉來到,每當別人攻擊來到,我就……
7:3-5 耶穌的弟弟經過好一段日子才相信耶穌,祂幾個弟弟中的雅各後來成為了教會的領袖,這時他們仍懷疑耶穌,直到祂從死裡復活以後才相信。今天,有各樣理由叫我們相信祂:有耶穌的神蹟、死亡和復活的整個記錄,也有無數的證據,證實近兩千年來福音怎樣改變人的生命。不要錯過相信神兒子的這個機會。

安逸生活人偷懶,信主經歷也相似,不信?你可看看你在平順的日子,你對神……
7:7 正因世人憎恨耶穌,我們跟隨祂,可以預料很多人也會憎恨我們。如果周圍環境太順利,就要反問自己究竟是否緊緊跟隨祂。生活順利,我們應當感謝,但不能因生活安逸而馬馬虎虎地跟隨耶穌。

事情縱只可在暗中行,耶穌沒有放棄;今天我們可光明正大傳福音,卻……
7:10 耶穌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極大恩典,但為甚麼祂時常隱藏自己?宗教領袖憎恨祂,不管祂說甚麼、做甚麼,他們都會拒絕祂。耶穌越公開教導,這些領袖也就越為祂和信徒帶來麻煩,所以耶穌需要盡量靜靜地傳道和工作。今天很多信徒有幸能公開教導、傳道、敬拜神,而不必受迫害;應當感謝神,盡量運用這些機會去傳福音。

百姓都怕議論耶穌,誰叫他們那麼害怕?
7:13 宗教領袖對百姓的影響甚大,他們顯然不能在這時對耶穌做些甚麼,卻能威脅那些公開支持祂的人。相信耶穌就可能會被革除教籍(9:22),這對猶太人來說,是個極嚴厲的處分。

人怕講論耶穌,只偷偷地議論祂;你也只在偷偷議論,誰為耶穌挺身而出?
7:13 每個人都在講論耶穌!但到要公開為祂辯白時,竟沒有人敢挺身而出為祂說一句話。“恐懼”可以攔阻我們作見證。有很多人在教會裡可以大講基督,但要公開宣稱他們的信仰時,居然覺得尷尬。耶穌說,凡公開承認祂的人,祂必定在天父面前承認他們(參太10:32)。挺起胸膛,為基督作見證吧!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20120221約翰福音6章66-71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6:66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新》從此:也可以解釋作「為這緣故」,或兩者皆可。

   《新》多有退去的:耶穌已說清楚作門徒的意義,而很多人並沒有準備好要按耶穌所宣講的方式接受祂賜的生命。

   《馬》耶穌所說的話令很多從前跟從祂的人不悅,離祂而去,不願和祂同行,這樣的門徒永不是真信徒,他們跟從主各有各的原因,但卻不是因為真正的愛祂,或是欣賞祂。

6:67 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

   《馬》在這時候,耶穌對著祂十二個門徒,問他們是否也會離開祂。

6:68 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

   《新》如同在符類福音中一樣,彼得是個發言人。

   《新》永生之道:這句話涵義廣泛。彼得所說的不是一條信仰的方程式,而是耶穌教訓的重點。他明白6:63所說的真理。

   《馬》彼得的答案值得留意。他的意思是:「主啊,我們又怎能離開你呢?你的教訓領人得著永生。我們若離開你,便沒有其他人可以跟隨了。離開你就等於要我們滅亡。」

6:69 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聖者。」

   《新》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希臘原文的動詞是已完成的時態,因此這話的意義是:「我們已經進入一種信仰和認識的狀態中,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

   《新》神的聖者:在可1:24;路4:34中用在耶穌的身上(見徒2:27)。

   《馬》彼得代表十二門徒說他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主耶穌就是彌賽亞,永生神的兒子。請注意詞語的先後序,「已經信了,又知道。」他們首先相信主耶穌基督,然後才知道祂真是如祂所說的一樣。

6:70 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

   《新》一個是魔鬼:猶大(6:71)將會憑著撒但的靈去反對耶穌。

   《啟》魔鬼:指撒但(可1:34註)。13章2節及27節說明猶大是受魔鬼引誘而賣主。

   《馬》在第68和69節,彼得說話時用「我們」,代表全部十二個門徒。而在本節,主耶穌糾正他,不應說得這麼自信,以為十二個門徒都是真信徒。主耶穌是真的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但中間有一個是魔鬼。他們中間有一人不如彼得所想的,他不認主耶穌是基督。

6:71 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裏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

   《新》加略人:意思是「來自加略的人」(位於猶太地,見書15:25),可以指父親,也可以指兒子(參12:4)。猶大似乎是十二個使徒中惟一非加利利人。

   《新》十二個門徒裏的一個:所以應當是最不可能出賣耶穌的人之一。

   《啟》加略:可能是猶太地南部一小城。猶太人習慣用地名或生父名來描寫一個人,故稱猶大為“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

   《馬》主耶穌知道加略人猶大將會賣祂。祂知道猶大從未接受祂為救主。我們再次見到主的全知,也證實彼得代門徒說話時,並不是絕無錯誤的。

  在論述生命的糧時,我們的主用頗簡單的教訓作開頭。當祂層層漸進時,猶太人明顯的不接受祂的話。他們越緊閉心扉,不願聽真道,祂的教訓便顯得越難。最後耶穌講述吃祂的肉、喝祂的血。他們已忍無可忍,說道:「這話甚難,誰能聽呢?」後來,他們便不跟從耶穌。他們拒絕真道,連明辨是非的眼睛也瞎了。因為他們不願看,最後便變成不能看。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信仰道上,困難時出,你看門徒也離開耶穌,那麼多難明的道理,我如何面對?
6:66 為甚麼耶穌這句話使不少門徒離開祂?(1)他們感到祂不是他們所期望的,以勝利者姿態出現的彌賽亞君王;(2)祂拒絕他們自私的要求;(3)祂注重人的信心而非表面的行為;(4)祂的教訓叫人難以明白,有些話甚至冒犯他們。在我們信心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因耶穌的教導艱深難守而放棄信仰,離開耶穌。你是漠視耶穌的教誨,拒絕祂,還是祈求神向你顯示那些教誨的意義,指導你怎樣把這些教誨應用到生活上,然後勇敢地實踐祂的真理呢?

你也想過——要——去——嗎?你想過嗎?
6:67 對耶穌的態度是不能模棱兩可的。耶穌問門徒是否也要離開祂,表明他們可以接受或拒絕祂,耶穌並非想用自己的教訓把人趕走,只是說出真理。人們愈多聽耶穌的信息,就愈分為兩派:(1)真正想知道更多真理的虔誠慕道者;(2)不喜歡聽而拒絕耶穌的人。

殊途同歸,人說世上宗教、學說都是一體的,只要找著一門便成,你說是嗎?
6:67-68 耶穌在很多門徒離開了自己後,問那十二個門徒是否也要離開祂,彼得回答:“我們還歸從誰呢?”他這直截了當的答案告訴我們,並無其他路可走。雖然有許多哲學家和獨特的權威,但只有耶穌有永生之道。人四處尋找永生,卻忽略了基督這個惟一的源頭。在你感到徬徨或孤獨時,更要緊靠耶穌。

信耶穌也可以為了自私的理由?真的有這種人存在?不會是我吧……
6:70 對耶穌的信息,有些人的反應是離開祂;有些人則留下,真正相信祂;也有一些人像猶大一樣,留下來為圖謀私利而利用耶穌。今天,很多人離棄基督,也有人佯裝追隨祂,他們上教堂是為了地位、家人朋友的接納、商業的接觸等等。但對耶穌只能有兩種真正的反應——接受祂或拒絕祂。你怎樣回應基督呢?



20120220約翰福音6章60-65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6:60 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

   《新》甚難:難以接受,而非難以明白。吃人子的肉和喝祂的血這種思想,對大多數猶太聽眾來說,無疑使他們感到震驚(見6:53-58註釋)。

   《馬》直到這時候,耶穌已有好些門徒,遠較原先的十二個為多。任何人跟從祂,並承認、接受祂的教訓的,都是祂的門徒。但不是所有稱為門徒的人都是真信徒。這時候,有好些囗稱是祂的門徒的人說:「這話甚難。」他們認為主的教訓惹人討厭。其實,祂的教訓並不使他們難於明白,使其不快的是接受祂的教訓。他們說「誰能聽呢」,暗示「誰能夠忍受這樣討厭的教訓」?

6:61 耶穌心裏知道門徒為這話議論,就對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原文是跌倒)嗎?

   《馬》我們再次找到主是全知的證據。祂知道門徒所說的一字一句。祂知道他們正議論祂所說的話,不滿祂稱自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並人若要得永生,就要吃祂的肉、喝祂的血。耶穌知道他們,問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嗎?」

6:62 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

   《新》升:可能指從十字架開始的一連串事件,從那時開始耶穌就得著榮耀(見7:39註釋)。

   《新》他原來所在之處:指耶穌降世之前屬天的存在。

   《馬》他們厭棄是因為耶穌說祂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耶穌知道祂在復活之後,會升回天上,故耶穌問他們,倘或他們看見祂升到天上又會怎樣想呢?他們也為祂叫人一定要吃祂的肉而感到惆悵。當他們看見祂的身體升到祂原來所在之處,又會如何呢?祂升回父那裏後,他們又如何能真正的吃祂身上的肉,喝祂身上的血呢?

6:63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新》就是靈,就是生命:就是產生生命的聖靈。

   《啟》只有屬靈的人才能參透屬靈的事。肉體是人屬世的部分,人要認識屬天的事,必須打開心竅接受神的光照。神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中才成為有靈的活人(創2:7)。靈給人生命,單有肉體,活著也是徒然。

   《馬》這些人一直想著基督身體上的肉,但這裏耶穌告訴他們吃肉並不能得著永生,乃是要靠神聖靈的工作。肉體不能賜人生命,只有靈能夠。他們一直從物質的角度去理解耶穌的話,不明白要從屬靈的角度去理解。耶穌於是向他們解釋祂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當人從屬靈的角度去理解主所說的話時,吃祂的肉、喝祂的血便是叫人相信祂,那些領受的人就必得永生。

6:64 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

   《啟》屬肉體而不屬靈的人,沒有真生命,所以看不見真理。這種不信的人在耶穌時代已經有了。加略人猶大就是顯例,耶穌傳道開始便知道他;因耶穌知道萬人的心。

   《馬》就算耶穌向他們解釋明白,祂知道當中有些在聽祂話的人,還是不明白,因為他們不信。這不是因為他們不能明白,只是他們不願明白。耶穌從起頭就知道有些聲稱跟從祂的人,並不相信祂,而其中一個門徒將要賣祂。當然,耶穌在亙古時已知道這事,但這裏指的可能是祂早在地上開始傳道時,已經知曉。

6:65 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

   《新》到基督面前來得著救恩,絕對不是人自己所能成就的事(見6:37、39、44-45)。

   《馬》耶穌解釋說,因為他們不信,先前才對他們說若不是蒙祂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祂那裏。這話是用來打擊人驕傲的心的。人總以為自己能做事,賺取救恩。主耶穌告訴眾人,就是到祂那裏的能力,都只能從父神處領受。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我心有個微小的聲音,你也知道他?可是有時候他的意見我們不一定想聽,他是……
6:63-65 聖靈賜予我們屬靈生命,沒有聖靈的工作,我們根本看不到自己需要新生命(14:17)。靈性上的重生始於神,也終於神,祂向我們啟示真理,住在我們心中,使我們能夠回應真理。



20120219約翰福音6章41-59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6:41 猶太人因為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就私下議論他,

   《馬》百姓並沒有準備接受主耶穌,他們私下議論,反對祂。耶穌稱自己為從天上降下來的糧。他們明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尊稱。從天上降下來的,祂一定不是個普通人,就算是個偉大的先知也不能這樣做。但猶太人並不願相信祂的話,於是私下的議論祂。

6:42 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穌嗎?他的父母我們豈不認得嗎?他如今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

   《馬》他們以為耶穌是約瑟的兒子。他們無疑是錯了。耶穌是童貞女馬利亞所生的。約瑟並不是祂的父親。我們的主是由聖靈感孕的。他們不信童貞女能生子,於是便陷在不信和黑暗中。今天也是一樣。那些不接受主耶穌是神的兒子,由童貞女所生,來到世界的人,也不會相信基督的工作及一切有關祂位格的真理。

6:43 耶穌回答說:「你們不要大家議論。

   《馬》雖然他們沒有對著主說話,但祂知道他們講的是什麼。這裏,耶穌叫他們不要大家私下議論。以下的經文就解釋了他們的議論為何毫無益處。猶太人越拒絕主耶穌的見證,主的教訓就顯得越艱澀。「光被拒絕就是被否認的了。」他們越拒絕福音,就越難相信福音。主只是告訴他們一些簡單的東西,他們尚且不信。若祂向他們講解一些深奧的事,他們只會完全不知祂在說什麼。

6:44 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裏來的;到我這裏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新》吸引:人絕對不能單憑自己主動來到基督面前;是父吸引他們前來。

   《馬》人本身是完全的絕望及無助,他連自發來到耶穌前的力量也沒有。除非父首先在他心中及生命裏動工,否則他永不會覺察到自己可怕的罪過,並需要一位救主。很多人都不明白這節聖經。他們以為這節的意思是一個人縱然可能想要得救,但終卻無路可尋。事實並非如此。本節鄭重地告訴我們,神首先在我們的生命裏動工,使我們歸向祂。我們有權選擇信與不信主耶穌。但若神沒有對我們的心說話,我們斷不會想得救。主再次重申祂的承諾,祂會在末日叫所有真正的信徒復活。如前所述,末日是指基督為祂的聖徒再來,那些死的要復活,活的要改變,那時只有信徒才會復活。

6:45 在先知書上寫著說:『他們都要蒙 神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裏來。

   《新》先知書:指這節經文所引用的舊約聖經部分。

   《新》凡…學習的,就到我這裏來:只有那些向神學習的才能得著救恩,所有向神學習的就獲得拯救。

   《馬》主耶穌用堅定的措詞說出,除非父吸引人,否則人無法到祂那裏。然後,祂再說明父怎樣吸引人。首先,祂引用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3節:「他們都要蒙神的教訓。」神不只是揀選人就罷了,祂還作工,用祂寶貴的話語和教訓,對他們的心說話。

  然後就是個人的意願。那些回應神話語,又學習父之教訓的人,全到基督那裏。經文再次將神的主權和人的選擇放在一起,表明救恩屬神的一面和人的一面。

  主耶穌說「在先知書上寫著說」中的先知書,尤指以賽亞書,但這裏所表達的思想卻貫通所有先知書。人被吸引到神那裏是因為神的話語和神的靈所指示的教訓。

6:46 這不是說有人看見過父,惟獨從 神來的,他看見過父。

   《馬》人蒙神的教訓不等於看見過神。只有一位看見過父的,就是從神那裏來的,即主耶穌自己。

  蒙神教導的人所受的,都是有關主耶穌基督的教訓,因為神的教訓以基督為中心。

6:47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

   《馬》本節是聖經裏有關救恩的經文中,一句最為簡潔扼要的話。主耶穌所宣明的話,很難會有誤解──信祂的人有永生。祂以鄭重的「實實在在」引出這句重要的說話。這是新約聖經其中一節經文告訴我們,救恩不是靠行為、奉公守法、參加教會、奉行金科玉律等,要得救只有相信主耶穌基督。

6:48 我就是生命的糧。

   《馬》48~49:主耶穌指明祂就是自己一直所講的生命的糧。生命的糧當然就是人吃了就能得生命的糧,事前猶太人提起曠野的嗎哪,向耶穌挑戰叫祂造出如這些奇妙的食物來。這裏主提醒各人,雖然他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後來還是死了,換言之,嗎哪只為今生而賜,沒能力賜吃了的人永生。耶穌用「你們的祖宗」一語,暗示祂和已墮落的人類是不同的,祂有著獨一的神性。

6:49 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

   《新》還是死了:耶穌的反對者只把心思放在既不能賜予亦不能維持人屬靈生命的食物上(參6:31)。

6:50 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叫人吃了就不死。

   《新》吃了就不死:耶穌的賞賜卻恰好相反,祂所賜的生命存到永遠。

   《馬》與嗎哪相反,主耶穌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凡吃這糧的,就必不死。這不是說吃的人肉體不會死,而是他在天上將有永生。縱然他的身體死了,也會在末日復活,與主永遠同在。

  本節並以後的經文,主耶穌重複地叫人吃祂的肉。到底是什麼意思?祂是否真的叫人一定要真真正正的吃祂的肉呢?這樣的做法明顯是不可能的,也令人噁心的。然而,一些人認為耶穌是教導人在聖餐的時候吃祂。吃的時候,聖餐中的餅和酒會奇蹟地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我們要得救的話,便要分受餅和酒。但這不是耶穌的教訓。經文的上下文清楚地給我們看見,吃祂就是指相信祂。當我們信靠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主,我們便憑著信心得到祂,得以分受祂本身和工作的成果。奥古斯丁說:「你相信,你就是吃了。」

6:51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

   《新》人若吃這糧:即接受耶穌,以祂來維持人的生命。

   《新》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向前瞻望加略山。那賜人永生的,自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啟》肉:指耶穌道成肉身,作我們生命之糧(1:14;6:31)。人的肉體要吃要飲來維持生命,我們的靈性也要領受基督的身體(祂自己),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馬》耶穌是生命的糧,祂不單在自己裏頭有生命,並能賜人生命。那些吃了這糧的人,就必永遠活著。怎能如此呢?主怎能將永生賜給有罪的人呢?答案就在本節的後半部:「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這話是主指著祂死在十字架上說的,祂將祂的生命作罪人的贖價。祂的身體會受害,祂的血會流出作贖罪之犧牲。祂願以死作人的代罪者,為我們付上我們罪極刑的代價。祂為何這樣做?為的是世人的生命。祂不只為猶太民族,或只為選民而死。祂的死是夠贖回所有世人。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整個世界都會得救,而是說若人人都來就耶穌,主在加略山上的工作將足夠拯救整個世界的人。

6:52 因此,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個人怎能把他的肉給我們吃呢?」

   《馬》猶太人心裏仍想著物質的糧和肉。他們的思想無法超越今生的事物,他們不明白主耶穌是藉著物質的事物去解釋屬靈的真理。故他們彼此爭論,這個普通的人怎能把祂的肉給別人吃呢。正如一個人跳出飛機外才能張開降落傘,信心也是在眼前所見的東西的前頭,預備個人的思想去明白、心靈去相信、意志去服從。所有「怎樣」的問題,在順服基督的權威之後,自會得到答案。正如當年保羅對主喊著說:「主啊,你要我做什麼?」之後,他才得到答案一樣。

6:53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

   《新》53~58:耶穌所說這句絕對的話:「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6:53),並非直接指主的晚餐而言。祂沒有教導我們領用聖餐是獲得永生的一個條件,祂也不是說,聖餐是我們為要接受基督和祂救恩所必行的一個儀式。在這段教訓中,祂要強調的是信心對見證所作的回應(見6:35、40、47、51)。這裏所提到的肉和血,是指明基督就是要被釘十架的那一位,祂是生命的根源。耶穌是說到要我們用信心接受祂就是神所指定的祭物,而不是談到任何祭禮的要求。

   《馬》耶穌知道萬事,再次體察到他們正想著,說著些什麼。祂鄭重地警告他們,若他們不吃祂的肉、喝祂的血,他們裏面就沒有生命。這斷不會是指聖餐裏的餅和酒。當主在祂被賣的那一夜設立聖餐時,祂的身體還沒受傷,祂的血還未流出來。門徒分受餅和酒,卻不是真的吃主的肉和喝祂的血。主耶穌只是道出,如果我們不憑著信心領受主為我們死在加略山上的贖價,我們便永不能得救。我們一定要相信祂、接受祂、倚靠祂,讓祂全然成為我們的擁有。

6:54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馬》將這節與第47節相比,「吃他的肉、喝他的血」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相信祂。第47節寫道:「信我的人就有永生」。本節又說吃祂肉、喝祂血的人就有永生。二物相同時,彼此無分兩樣。吃祂的肉,喝祂的血,就是相信祂。所有信祂的人在末日都要復活。這當然是指那些信靠主耶穌而死去之人的身體。

6:55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

   《馬》主耶穌的肉真是可吃的,祂的血真是可喝的。這二者與世上的食物、飲品不同,後者只有暫時的價值,但主耶穌的死,價值是直到永遠的。那些憑著信心分受祂的人都領受生命,直到永遠。

6:56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他裏面。

   《馬》那些相信主的人和主緊密的聯合在一起。吃祂肉、喝祂血的人常在祂裏面,祂也常在那人裏面。沒有東西比這樣的關係更緊密、更親切。當我們吃普通的食物,食物進入我們體內,就成為我們的一部分。當我們接受主耶穌為我們的救贖主,祂便進入我們的生命裏,而我們也常住在祂裏面。

6:57 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

   《馬》主再次描述祂和祂的子民間那緊密的關係。這個描述是跟祂與父神有關的。永活的父差派主耶穌基督到世上來(永活的父解作父就是生命之源的意思)。耶穌到世上為人,祂因父活著,祂的生命與父神有著緊密的聯繫和協調。神是祂生命的中心和全部。祂的目的就是要專注在父神身上。祂在世上為人,世人卻不知道祂就是道成肉身。雖然祂不為世人所認識,祂和父卻是一體,有著親密的關係。信主耶穌的人也是一樣。他們身在世上,為世人所誤解、憎恨、迫害。但因為他們相信並信靠主耶穌,他們就是因祂活著,他們的生命與主的生命連在一起,長存永遠。

6:58 這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吃這糧的人就永遠活著,不像你們的祖宗吃過嗎哪還是死了。」

   《新》從天上降下來的糧:正如6:49所說,嗎哪的價值是有限的,它與基督所賜給人屬天的糧食不可同日而語。在這章聖經中,這是第十次提到,耶穌乃是從天降下的,或祂是從天降下的糧食。

   《馬》本節總結了耶穌先前所說的話。祂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勝過祖宗在曠野所吃的嗎哪。食物只有暫時的價值,只為今生;但基督是神的糧,賜永生給一切吃(信)祂的人。

6:59 這些話是耶穌在迦百農會堂裏教訓人說的。

   《馬》群眾跟從耶穌和祂的門徒,從加利利海的東北岸來到迦百農,在會堂裏找到耶穌。在會堂裏,主向他們講述了生命的糧的道理。



------------------------------------------------------------------
<聖經靈修版/網路>

當時的人竟看不起耶穌,為甚麼?我就不會看不起人——且慢,你可記得那次跟那次……
6:41 約翰說的猶太人,是指敵對耶穌的猶太領袖,而不是一般的猶太人,耶穌和約翰自己均是猶太人。

人都希望有一個大能的神引領前路,但又不想事事聽祂,難道人都是想討便宜?
6:41 宗教領袖暗中議論,因不能接受耶穌自稱是神,只把祂看作一個從拿撒勒來的木匠,因而拒絕相信祂是神的聖子,也不能忍受祂的言論。很多人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所以拒絕祂,事實上,他們只是不能接受耶穌所要求的忠心和順服而已,為了保護自己,也就否認耶穌。

謝謝好朋友,帶領我去見耶穌;謝謝好導師,介紹耶穌給我;還有——神?不用吧……
6:44 在拯救的事上,採取主動的是神,不是人。當人選擇相信耶穌基督為救主,只是回應神聖靈的呼喚。神呼喚我們,我們才決定相信與否,因此,沒有人能無需神的幫助而會相信耶穌。

我心中有這一句話,不要單單聽道,乃要行道;我就是不解,好像我只會聽……
6:45 耶穌暗指舊約彌賽亞王國,即神國的觀念,當中的子民直接得到神的教導(參賽54:13;耶31:31-34)。祂強調不單聽,更要學習。神透過聖經、我們的經驗、聖靈帶給我們的意念,和其他基督徒來教導我們。你向神的教導開放自己沒有呢?你打開心靈接受神的教導沒有?

信的人有永生,如何信?順口說我信?只在口裡說我信?
6:47 這裡“相信”一詞指“繼續相信”,我們不是只相信一次,而是一生不斷地相信並倚靠耶穌。

耶穌是與眾不同的!你說。那可以告訴我,祂如何不同?如何特別?我也想信祂……
6:48-51 宗教領袖經常要耶穌向他們證明,為甚麼祂比他們以前的先知更好,耶穌這裡提到在曠野摩西給他們祖先吃嗎哪(參出16章),這食物是會腐爛的。人吃了這食物可以維持生命,但必須每天都吃,況且這糧不能令他們不死。耶穌比摩西偉大得多,自願作為從天上來的靈糧,完全滿足人,為人帶來永生。

人若吃這糧,就永遠活著;我若——豈不是我也有分?但生命的糧該如何“吃”?
6:51 耶穌怎樣把祂的“肉”賜給我們吃呢?吃生命的糧是指接受基督,讓祂進入我們的生命中,與祂聯合。我們可以藉兩個途徑與基督聯合:(1)相信祂的犧牲,肉身的死亡,並且復活;(2)信靠聖靈,向祂支取能力,奉獻自己,以祂的教導作為指引,遵照祂所吩咐的去生活。

吃人肉?喝人血?耶穌不是這麼殘忍吧?真不明白祂所說的……
6:56 吃人的肉,喝人的血,這話實在叫人難以接受。宗教領袖厭惡這喝人血的說法,因為這是律法所禁止的(參利17:10-11)。耶穌當然不是在講字面上的“血”,而是在解釋,他們要從祂那裡得生命,但他們卻不能接受這概念。使徒保羅其後講論聖餐時,也用身體和血作比喻(參林前11:23-26)。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20120218約翰福音6章34-40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6:34 他們說:「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

   《新》這糧:可能又是一次誤解,就如井旁的婦人一樣(4:15;又參尼哥德慕,3:4)。他們的思想總離不開物質的層面。

   《啟》從群眾要求常賜這糧給他們,可以看出他們只懂得耶穌的話的一部分。

   《馬》猶太人並不知道主耶穌說的真糧就是指祂自己,故他們問祂要這糧。他們的心仍想著普通的糧。可憐的人,心裏並沒有真正的信心。

6:35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新》我就是:這是耶穌七次用「我就是」這句片語來描述自己的第一句(見8:12;9:5;10:7、9;10:11、14;11:25;14:6;15:1、5)。在希臘文這幾個字是莊嚴而加重語氣的,回應舊約聖經的出3:14。

   《新》生命的糧:可以解釋作「活著的糧食」或「能賜生命的糧食」。在6:33所隱含的意思,現在已表明出來,而且在6:41、48、51用稍微改變的字眼再度重複。

   《馬》耶穌將事實簡單直接的講出來,祂就是生命的糧。到祂這裏來的,祂將永遠滿足他們靈裏的渴求,相信祂的人,將永遠不渴。請注意本節中的我是,主再次將自己與耶和華看作平等。一個罪人若說出像本節的話,會顯得愚昧可笑。沒有一個人能永遠不餓、不渴,更遑論要滿足整個世界屬靈的渴求了。

6:36 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

   《新》與20:29成為對比。

   《馬》在第30節中,那些不信的猶太人要求主行神蹟,好叫他們看見,可以相信。這裏耶穌說祂早已對他們說過,祂本身就是個最偉大的神蹟,他們看見後還是不信。既然神的兒子道成肉身,站在他們面前,他們還是不認祂,那麼真叫人懷疑到底有沒有神蹟耶穌行了之後,會叫他們相信的。

6:37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

   《新》在救恩中,是神的作為為主(見6:44;10:29;17:6;18:9),而不是人的作為(6:28)。基督的憐憫是恆常可靠的(見6:31-40;10:28;17:9、12、15、19;18:9)。

   《馬》主並沒有因猶太人的不信而沮喪,祂知道父的旨意和計畫一定會實現。縱然現在和祂說話的猶太人並不接受祂,祂知道所有神所揀選的人都必到祂那裏。

  本節十分重要,只需三言兩語的便道出了聖經中最要緊的教訓。一是神賜了一些人給基督,而凡神賜的人都會得救。二是有關人類的責任。一個人要得救,得先要到主耶穌那裏,相信祂,接受祂。神揀選了一些人得救,但聖經一字也沒教我們神命定了一些人要受詛咒。任何人得救都是因為神的恩典;任何人永遠滅亡,都是因為他自己的錯。每個人都因他的罪惡而被定罪。若所有人都下地獄,那都是人罪有應得。但神滿有恩典,紓尊降卑,救人脫離人類整體的命運。祂是否有權這樣做?當然有。神能隨意做祂喜歡的事,無人能否認祂有此權柄。我們知道神永不犯錯,祂是永遠公義的。

  聖經教導我們神揀選了一些人得救,也闡明人有責任接受福音。神向全世界提出,凡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都會得救。神從不勉強人類得救。一個人帶著悔改的心和信心到主那裏,神便會救他,藉著基督到神那裏的人,沒有一個會被丟棄。

  人的思想不能融會這兩件事,但縱然我們不明白,也該相信,因這是聖經的教訓,在這裏清楚的指明出來的。

6:38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

   《新》我從天上降下來:在這段經文中重複了六次(6:33、38、41、50-51、58),強調耶穌屬天的根源。

   《馬》在37節,主耶穌說神的計畫終會實現,那些賜給基督的人將會得救。因為這是父的旨意,主就親自作工實踐它,耶穌的使命本是如此。基督說:「我從天上降下來」,清楚的指出祂的生命不是在伯利恆的馬糟裏開始的,祂是自有永有的,與父神同在天上。祂降到世間來,作神順服的兒子。祂自願為奴僕,遵行父的旨意。這不等於祂沒有自己的意思,只是祂的意思是和神的意思一致。

6:39 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

   《新》一個也不失落:真信徒會堅忍到底,因為基督在他身上有牢固的保守(見腓1:6)。

   《新》末日:希臘文這名詞在新約聖經中只在約翰福音裏出現(見6:40、44、54)。

   《馬》父的意思就是叫每一個賜了給基督的人都得救,一直保存到義人復活的日子,叫他們復活,接回天上。「一個也不」和「他」都是指信徒。主心目中的不是個別的信徒,而是由歷代得救基督徒所組成的整個基督的身體。凡屬基督的人將一個一個的得救,主耶穌的責任是要確保一個也不失掉,在末日叫他們都復活。

  在基督徒來說,末日就是主回來到空中的日子,那時屬基督而死去的人要先復活,活著的信徒會改變形像,都被提在空中與主相會,與主永遠同在。對猶太人來說,末日就是彌賽亞得榮耀來臨的日子。

6:40 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新》在末日…叫他復活:死亡不能毀滅基督所賜的生命。

   《馬》主繼而說明一個人如何能成為得贖大家庭的一分子。神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見子不是用肉眼看見耶穌,是要用信心的眼去看祂。人要看見,認出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世人的救主,然後,還要相信祂。相信是有信心的行動,要接受主耶穌成為個人的救主。凡有這樣行動的人都得永生,這永生是從今天開始擁有,同時得到保證在末日會復活。



------------------------------------------------------------------

餓了你會吃,渴了你會喝;你的生命,是啊,與神同行的生命,又如何?你有吃有喝嗎?
6:35 人藉著食物解決肉體的飢餓,維持肉身的生命;我們只可以藉著與基督的正確關係滿足靈性的飢渴、維持屬靈生命,難怪耶穌自稱為生命的糧。維持生命,必須吃東西;同樣,我們必須與基督同行,來維持屬靈的生命。

從前我隨心所欲,隨己意而行,好愜意啊;如今信了主,我……
6:37-38 耶穌不是單獨做工,而是與父神聯合的。這應使我們更確定神喜歡與我們同在,保護我們。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是要遵行神的旨意,而不是滿足人性的慾望,我們跟從耶穌,就應有同樣的目標。

我信了,但有時候我也會想,會否到最後發現所信的不是真的?我不敢想……
6:39 耶穌說,不會失掉父神賜給祂的任何一個人,所以任何人只要真心決志,相信耶穌基督是救主,就必照神的應許獲得永生。基督不會讓撒但奪取屬神的人,使他們不獲拯救(參17:12;腓1:6)。

耶穌再來時,我們就會復活!你不開心嗎?或是你沒有把握?
6:40 當基督再來時,信靠基督的人將復活,這是肉身的復活,永遠與神同在。



20120217約翰福音6章22-33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6:22 第二日,站在海那邊的眾人知道那裏沒有別的船,只有一隻小船,又知道耶穌沒有同他的門徒上船,乃是門徒自己去的。

   《新》22~24:群眾弄不清楚耶穌究竟往那裏去了。但他們想要再看見祂,因此往最可能找到祂的地方—迦百農—去找祂。

   《馬》這是給五千人吃飽後第二日。群眾仍聚集在加利利海東北一帶,他們見到門徒在前一天晚上上了小船,又知道耶穌沒有和他們同去。當時只有一隻可用的小船,門徒就取了來用了。

6:23 然而,有幾隻小船從提比哩亞來,靠近主祝謝後分餅給人吃的地方。

   《馬》跟著的一天,有隻小船從提比哩亞來,靠近主耶穌分餅給群眾吃飽的地方。但主耶穌不可能徵用這幾隻小船離去,因為它們只剛剛到達。也許群眾就是借助這幾隻小船,過到迦百農,如以下經節所記。

6:24 眾人見耶穌和門徒都不在那裏,就上了船,往迦百農去找耶穌。

   《馬》眾人非常留意耶穌,知道祂上山禱告去,又知祂沒有上船與門徒一起渡湖。但一日之差,耶穌竟無跡可尋,於是決定過海到迦百農,門徒準會在那裏。他們不明白耶穌怎會到那裏,但決定姑且到那裏尋祂。

6:25 既在海那邊找著了,就對他說:「拉比,是幾時到這裏來的?」

   《馬》25~26:抵達迦百農後,他們找著耶穌。他們不掩飾好奇的心,問祂何時到這裏來的。

  耶穌間接的回答他們。耶穌明白,他們尋找祂只因為祂曾給他們食物吃,並不是因為祂的身分。他們昨天見過祂行了偉大的神蹟,這實足以令他們相信耶穌就是創造主、彌賽亞。而他們看重的只是食物。他們吃了神蹟的餅,饑餓變得飽足。

6:26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

   《啟》26~59:主題是講從天上來的糧食。耶穌是“生命的糧”、是道成肉身,也是賜生命的主(37-40、48、58節)。

6:27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 神所印證的。」

   《新》永生:這不是一種可以贏來的東西,而要憑著相信基督去接受(見6:28-29;又見3:15註釋)。

   《新》人子:見可8:1註釋。子對父的順服,是約翰的重要主題之一(見4:34註釋)。

   《啟》這分別不在食物的“必壞”或“存到永生”,而是在接受的人身上所產生的效果不同。人應為永生的食物勞力。參4:13-14喝了會再渴與永遠不渴的水。唯有耶穌能賜永生的水與糧。

   《馬》故此耶穌先勸他們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主不是叫他們不該賺取每天的生計,但祂不想這成為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標。滿足個人肉體的需要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是只有身體,還有靈和魂。我們應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人活著,不應以為肉體就是全部,不應將體力、才智全部用來滿足身體的需要,因為過不多時,身體會朽壞,給蟲吃掉,人要做的是每天以神的話餵養靈魂。「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囗裏所出的一切話。」我們應不斷努力去明白神的話。

  主耶穌說父神印證了祂,意即祂是神所差派和悅納的。我們印證一些東西,即是保證那是真的。神印證人子,祂認可祂是說真理的那位。

6:28 眾人問他說:「我們當行甚麼才算做 神的工呢?」

   《新》我們當行甚麼:他們不明白永生是基督的賞賜,而一直以為可以用虔誠的行為去贏取永生。

   《啟》神的工:是可以為靈魂賺得永生食物的工,不同於為肉體生存而作的勞動。

   《馬》眾人問主他們該做什麼才算作神的工。人總想自行尋出通往天堂的路,總以為他們該做一些東西,好賺取救恩。但人若真的能為其靈魂得救而付上努力,那麼他就有理由吹噓自大,這就合乎人的心意。

6:29 耶穌回答說:「信 神所差來的,這就是做 神的工。」

   《新》神的工:相信耶穌基督,就是神所要求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這種「工作」可以帶來永生。

   《啟》人唯一能夠做而又為神接納的“工作”,就是相信基督(弗2:9;約壹3:23)。耶穌提出應該用對基督的“相信”來代替憑“工作”也就是“善行”得救的觀念。人因信稱義,稱義乃因接受基督,並將自己交託給祂,不是靠守律法或任何工作。

   《馬》耶穌看破他們的虛偽,他們裝出想為神工作的模樣,但他們卻不想與神的兒子扯上任何關係。耶穌告訴他們,首先他們一定要接受神所差來的那位。今天也是一樣。人總以為多做善事,就能上天堂。但他們能為神做任何善事以先,他們一定要相信主耶穌基督。善行不能先於救恩,善行是後於救恩的。一個罪人能做的唯一善行,就是認罪,接受基督為主、為救主。

6:30 他們又說:「你行甚麼神蹟,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做甚麼事呢?

   《新》你到底做甚麼事呢:他們想從耶穌得到一個比摩西賜下嗎哪更大的神蹟(神奇的兆頭)。

   《啟》你到底做甚麼事:也可以譯為“你勞力些甚麼?”眾人聽了耶穌的話後提出的問題是:要是人應為精神的糧食勞力,耶穌也必須勞力,證明祂是賜這糧食的人。

   《馬》本節更加證明人心的醜惡。昨天,他們看見主耶穌只用了五餅二魚,就給五千人吃飽。隔了一天,他們竟來到主前,問祂行什麼神蹟以證明祂是神的兒子。正如很多不信的人一樣,他們先要看見,然後才相信。「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但這不是神的次序。神對罪人說:「你若相信,就能看見。」信心永遠是要在前頭的。

6:31 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寫著說:『他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

   《新》嗎哪:猶太人當中有一個通俗的信念,就是當彌賽亞來臨時,祂會重新賜下嗎哪。群眾很可能在想,耶穌所做的實在遠遜於摩西所做的。祂只餵飽了五千人,摩西餵飽了整個民族。祂只作了一次,摩西作了四十年。祂給的是普通的糧食,摩西給的是「從天上來的糧」。

   《馬》猶太人引述舊約,向耶穌提起有關曠野嗎哪的神蹟。他們似是說耶穌從未做過這樣奇妙的事情。他們引詩篇七十八篇24至25節說:「他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暗示是摩西從天上叫食物下來的。主不及摩西般偉大,因為祂只是將現有的食物變多。

6:32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

   《新》耶穌更正他們,指出在曠野的嗎哪並非來自摩西,而是出於神,而且父仍然「賜給」(原文的現在時態很重要)人天上的真糧(就是藉著子所賜的生命)。

   《啟》天上的真糧:乃永生的食物,屬基督的人現在就可以得到它。

   《馬》主的回覆有兩重意思。首先,不是摩西給他們嗎哪,而是神給的。第二,嗎哪不是天上來的真靈糧。嗎哪只是普通的食物,為身體預備的;除滿足今生的需要外,並無其他可取之處。主耶穌這裏提到的是神從天上降下來的、理想的、真正的糧。這是屬靈的糧,並不是身體的糧。我父這稱呼暗示了基督的神性。

6:33 因為 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

   《新》神的糧:耶穌把討論的內容,轉移到比嗎哪更重要的事情及人物上。

   《馬》主耶穌揭示自己就是神的糧,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神的糧遠較曠野的嗎哪為好。嗎哪並不賜人生命,只是延續生命。它不是為全世界,而只為以色列預備的。而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這糧賜生命給人,不止一國的人,而是全世界的人。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今天你我不會再為一碗麵、一罐奶粉而到教會信耶穌,那我們為何仍要追隨祂?
6:26 耶穌批評那些跟隨祂的人,只是為著肉體和短暫的利益,而不是為著滿足靈性上的渴求。許多人利用宗教來博取名譽、安慰、甚或政治選票,這些都是自私的動機。真正的信徒跟隨耶穌,純粹因為祂是真理,是引向生命的道路。

有時我不明白,我明明在教會努力事奉,為何所得的只是累?如何才可以真正得著主?
6:28-29 很多誠心尋求神的人,都會為“神要我們做甚麼?”這個問題而感到困惑。人類嘗試解答這個問題而產生世上各種宗教,耶穌卻在這裡給了我們一個簡短的答案:相信祂是神所差來的。我們不是用工作來滿足神,乃是藉我們所相信的來討祂喜悅。首先要接受耶穌是永生神的兒子,所有靈性上的成長都是建築在這個信念上。向耶穌禱告說:“主啊,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參太16:16)開始過信心的生活,討神的喜悅。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