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4:1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新》法利賽人:這些宗教領袖對施洗約翰深感興趣(見1:24註釋),後來對耶穌亦然。
《馬》1~2:法利賽人聽見耶穌替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知道約翰的聲望日微。他們可能想利用這次機會挑起約翰門徒與主耶穌門徒間的爭執、猜忌。事實上,耶穌並沒有親自施洗,而是祂的門徒施洗。受洗的人要成為主的門徒和跟隨者。
4:2 (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
《新》若未得到耶穌的准許,門徒並不替人施洗(3:22)。
4:3 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新》離了猶太:使耶穌離開猶太地的原因,是成功(因此引起人的反對,見7:1),而不是失敗。
《馬》耶穌離開猶太,往加利利去,為要防止法利賽人造成紛爭。但本節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猶太地是當時猶太人的宗教總部,加利利則居住了許多外邦人。主耶穌知道猶太領袖已拒絕祂,不信祂的見證,故轉向外邦人傳揚救恩的信息。
4:4 必須經過撒馬利亞,
《新》必須經過:這個必須是基於耶穌的使命,而非由於地理因素。
《新》撒馬利亞:這裏是指整個地區,而不是單指那城市。猶太人往往避過撒馬利亞的境域,寧可越過約旦河,走在河的東面(見太10:5;路9:52等註釋)。
《馬》從猶太往加利利最直接是經過撒馬利亞,但猶太人多不這樣做。撒馬利亞為猶太人所鄙視,他們要北上加利利,通常會繞路穿過比利亞。當聖經說耶穌必須經過撒馬利亞,不是說祂因地勢所限而被迫走此路,而是因為在撒馬利亞有一靈魂需要祂幫助。
4:5 於是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
《新》敘加:靠近示劍的一個小村莊。雅各在示劍附近買了一些地(創33:18-19),顯然後來他把這塊地賜給約瑟(創48:21-22)。
《馬》耶穌進入撒馬利亞到了一個小村莊名叫敘加。離城不遠是一塊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土地(創四八22)。耶穌遊歷此地,歷史一幕幕的浮現祂眼前。
4:6 在那裏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
《新》雅各井:在聖經其他地方並沒有提及。
《新》約有午正:(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第六小時」)大約正午十二時。
《馬》那裏有一個水泉名叫雅各井。這個古井今天仍是遊客觀光的名勝。它是少數今天能較為人所確定的聖經古跡遺址之一。
耶穌到達那井時,約為猶太時間的午正,即羅馬時間的下午六時。耶穌因長途長途跋涉,走路困乏,遂坐在井旁。雖然耶穌是神的兒子,祂亦是一個人。神是永不困乏的,但同時為人的耶穌,覺得困倦。雖然這事人難理解,但人有限的思想難以參透主耶穌基督的位格。神怎能夠來到世界成為人,與他人一起生活,這是個奧秘,人所不能明白的奧秘。
4:7 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
《新》來打水:一般人通常在傍晚來打水,而不會在炎熱的中午時分(見創24:11及註釋)。但猶太史家約瑟夫卻曾對此處的行動提出佐證,他指出摩西所幫助的那些少女們(出2:15-17)是在正午時分去打水的。
《馬》主耶穌正坐在井旁時,有一個村莊的婦人出來打水。一些學者指出那時是午正,是一天酷熱的時分,不是婦人來井打水的適當時候。但這個婦人是個不合道德操守的婦人,她可能感到羞恥,故特意選這時間,避免在井旁碰見其他婦人。主耶穌當然一早知道她會在這時候來到。主知道她的心靈需要幫助,決意在井旁會她,救她脫離罪惡的生活。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見到耶穌如何擅於救人靈魂,我們學習祂如何叫婦人明白其需要,如何替她解決問題,會得到裨益。主對婦人說話七次,婦人亦說話七次,六次向主,一次向城中的人。我們若能像她那樣對主說那麼多話,我們的見證可能像她向城中人的見證那樣成功。因為勞累的旅程,耶穌開囗先作一請求,祂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
4:8 (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馬》本節解釋了為何主耶穌向婦人要水,因為門徒進了敘加城買食物去。原來門徒隨身帶著桶打水,買食物去時也一併帶去了,故主耶穌別無他法可取井中的水喝。
4:9 撒馬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
《新》此處的原文譯註(亦可能包括經文的意思)是說,猶太人如果使用曾被撒馬利亞人拿過的飲水器具,就會成為不潔淨的,因為猶太人相信所有撒馬利亞人都是「不潔淨」的。
《啟》嚴格地說,猶太人應避開撒馬利亞人,更不可以用他們的盛水器具喝水,免得沾染不潔。但耶穌不讓這些傳統妨礙祂與這些人接觸。這件事引起了門徒的驚異(27節),他們沒有說甚麼,因為單是與撒馬利亞人談話不產生不潔的問題。
《馬》那婦人認出耶穌是猶太人,奇怪祂為何會對她一個撒馬利亞人說話呢。撒馬利亞人自稱是雅各的子孫,是真以色列人。但事實上,他們是猶太人和異族人所生的後裔。基利心山是他們舉行崇拜祭祀的地方。這山位於撒馬利亞,耶穌和婦人談話時亦可清楚見這山。猶太人極度討厭撒馬利亞人,視他們為「混血兒」。因此,婦人對耶穌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但她卻毫不知道與她說話的是她的創造主,祂的愛超越了人間繁瑣的分歧。
4:10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 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新》恩賜:這個字的希臘文在本福音書中只在此處出現過,它強調神透過基督而賜的恩典。耶穌賜人生命,且是白白的賜下。
《新》活水:按7:38-39解釋,這個詞的意義是指聖靈,但在此是指永生(見4:14)。
《馬》10~11:耶穌向婦人要水,引起了她的注意及好奇心。耶穌暗示祂道成肉身,是神也是人的身分,越發激起她的好奇心。主耶穌本身就是神的恩賜,是神賜給世界的救主,神的兒子。同時,祂亦是人,一個因旅途奔波,向她要水的人。換言之,她若知道與她說話的正是道成肉身的神,她就必早求祂祝福,祂也必早給了她活水。然而,婦人只知道物質的水,耶穌又沒有工具,無可能給她水,卻不知道耶穌是神,不知道祂說的話的含意。
4:11 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裏得活水呢?
《新》深:早於主後第四世紀,就有基督徒朝聖者留下的資料,提及這一帶有一個井深達三十多公尺。在一九三五年,當這個雅各井被掘出來時,發現深有四十二公尺。
4:12 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
《新》我們的祖宗雅各:這位婦人對前人的尊重,使她認不出目前這偉大的機會。
《馬》婦人想到祖宗雅各留這井給他們,更顯得混淆不清。昔日,雅各自己用這井,他的兒子並牲畜也喝這井的水。如今一個勞累的過客,在千百年後求她給雅各井的水喝,竟聲稱能給她比雅各留給他們的井水更美好的東西。祂若真的能給更好的東西,又為何要雅各井的水呢?
4:13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馬》主遂闡明雅各井的水與祂能給她的水之間的區別。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那撒馬利亞婦人當然深明此理,她日復一日的來這井打水,卻不能永解其渴。就算打世上其他井的水,事情亦不過如是。人從地上的東西尋求滿足與快樂,但這些東西卻永遠不能解決人心靈的渴。正如奥古斯丁在《懺悔錄》中說:「主啊,你為自己造人,若我們不能安息於你懷中,我們的心便無法安靜下來。」
4:14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新》直湧到:這個字很有活力,意思跟「跳起來」差不多。耶穌是指一種活潑有能力而且豐盛的生命(參10:10)。
《馬》耶穌所賜的水真能夠滿足人的需要。人若喝基督的祝福與憐憫,將永遠不渴。基督的恩惠不單充滿人的心,而且滿溢至瀉,就像泉源,不斷有水湧出,長遠不息,直湧到永生。「直湧到永生」這句話表示出基督賜人的水不單帶給人地上的恩惠,而且是直到永遠的。對比就在這裏,地上的東西不能滿足人的渴望,而基督給人的祝福則不止於滿足,且多得容不下。
世上的快樂只能持續短短數年,但基督所賜的快樂能存到永生。
4:15 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新》參尼哥德慕的誤解(3:4)。在這兩種情況下,誤解都反而打開一條道路,使耶穌可以進一步教導。
《啟》這婦人以為耶穌知道還有一個水源,比這古老偉大的雅各井還充沛:要是能給她,豈不省卻走遠路打水的麻煩。耶穌要婦人從物質提升到屬靈的層次,把話題從水轉到賜活水的神(16-26節)。
《馬》當那婦人知道有這奇妙的水,就馬上想要,但她心目中的水仍是物質的水,她不想每天出來從井裏打水,頭上托著沉重的水瓶回家。然而,她不明白主耶穌所說的水是屬靈的,是人信靠主後所臨到心靈的福分。
4:16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
《馬》談話至此,話題突轉。婦人剛問耶穌要水,主耶穌卻叫她去叫她丈夫來。到底耶穌為何這樣說?因為婦人得救之先,得要承認自己為罪人,向基督真心悔改,承認所犯的罪過和可恥的事。主耶穌知道她過著的罪惡生活,正要領她一步一步的,認清自己。
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是失喪的人才能得救,世人都走迷了路,但不是每個人都敢於承認。我們在為基督救人靈魂、傳福音時,並不能逃避罪的問題。人們一定要正視自己已死在罪惡中,並且需要一位救主,因為人根本不能自救,而耶穌就是他們所需的救主,只要認罪並相信祂,耶穌就能救他們。
4:17 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
《馬》起初,婦人企圖一面隱瞞事實,一面不說謊話。她說:「我沒有丈夫。」也許就嚴謹的法律定義而言,她說得對。但這句說話背後隱藏一個醜惡的事實──她正和一個不是自己丈夫的男人住在一起。
她漫談宗教,討論神學,稍用諷刺,佯裝驚諤,其實只有一個目的──不想基督見到她那流離失所的靈魂。
主耶穌是神,當然知道背後的事實,故對那婦人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也許婦人能夠瞞得過她的同輩,卻瞞不過耶穌,因耶穌熟悉她的一切。
4:18 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新》五個丈夫:猶太人認為一個女人可以離婚兩次,最多可以三次。如果撒馬利亞人也有相同的標準,這個女人的生活就顯得極端不道德。她顯然沒有與現在的伴侶結婚。
《馬》主耶穌不曾亦不需要用祂無所不知的能力去揭露人的惡或使人蒙羞。這裏,祂用此能力為要叫人從罪中得釋放。主耶穌道出她的過去時,婦人是多麼的驚愕。她已經有五個丈夫,而現在和她住在一起的男人並不是她的丈夫。
本節聖經有不同的解釋。有些人認為那婦人先前的五個丈夫不是死了,就是拋棄了她。他們與婦人之間並無任何不道德的關係。但莫論這是真是假,本節的後半部清楚的指出婦人是個淫婦。「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這才是重點。那婦人是個罪人,她必須承認罪過,否則主不能賜福給她,不能賜她活水。
4:19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新》先知:因為看出祂特殊的洞察力。
《馬》當耶穌揭露了婦人的一生,那婦人知道和她說話的那位並不是普通人,但她仍不知祂是神,最多只以為祂是先知,神的代言人。
4:20 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新》這山上:或許這婦人不喜歡這個談話進展的方式,因此開始找別的話題辯論。正確的崇拜地點,一直是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爭論的根由之一。撒馬利亞人相信「這山上」(基利心山)是特別神聖的地方。亞伯拉罕和雅各曾在這附近一帶建築祭壇(創12:7;33:20),而百姓也在這座山上得到祝福(申11:29;27:12)。按撒馬利亞人的聖經,摩西曾吩咐以色列人在基利心山上建造祭壇,而不是以巴路山(申27:4-6)。撒馬利亞人約於主前四百年在基利心山上建造了聖殿,但約在主前一二八年被猶太人拆毀。當然,這兩件事只有更加深兩族間的仇恨。
《馬》如今婦人似乎知道自己犯罪,企圖轉變話題,詢問當在那裏作禮拜,她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這山當然是指附近的基利心山。然後,她(自作聰明地)提醒主耶穌,猶太人認為耶路撒冷才是應當禮拜的地方。
4:21 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馬》耶穌不避其話,反倒借題將更多屬靈真理告知婦人。祂告知婦人,時候將到,敬拜的地方將不在基利心山,也不在耶路撒冷。在舊約,耶路撒冷乃神命定為敬拜及獻祭於祂的城。耶路撒冷聖殿為神的居所,虔誠的猶太人會攜同祭物上耶路撒冷獻祭、敬拜。而在福音的時代,當然不須如此。神在地上並無任何特定的地方要人到來敬拜。主在下面的經節會詳加講解。
4:22 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新》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撒馬利亞人的聖經只有摩西五經。他們敬拜真神,但卻不接受神大部分的啟示,以致他們對神認識不多。
《新》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彌賽亞將會是一位猶太人。
《馬》耶穌說:「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祂實在是責備撒馬利亞人的膜拜方式。今天很多宗教教師都囗囗聲聲說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最終會帶人上天堂。耶穌的教訓卻截然不同。主耶穌告訴婦人,撒馬利亞人的膜拜不是神所吩咐,亦得不到祂的喜悅。它是人定下的,得不到神話語的允准。猶太人的敬拜卻不同。神將猶太人分別開來,成為祂地上的選民,指示他們如何敬拜自己。
耶穌提到「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是指猶大人是神的選民,祂的使者,聖經亦為他們而賜,彌賽亞是由猶太民族而出,由猶太裔的母親所生。
4:23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馬》耶穌繼而告知婦人,因祂來了,敬拜神就沒有一處特定的地方。凡相信主耶穌的人可以隨時隨地敬拜神。真正的敬拜是信徒靠著信心進到神面前,在那裏讚美、敬拜祂。不論他在房中,或在獄中、田裏,他的心靈可靠著信心,進到天上的聖所靠近神。耶穌向婦人宣佈,從此以後,拜父的人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猶太人將敬拜變成只是外在的禮儀、形式,認為只要宗教上謹守律法的每一撇一劃,並進行某種禮儀,就是敬拜父。但他們的敬拜不是對神所作心靈的敬拜,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在的儀式。他們的身體可能是五體投地,但心卻沒有進到神面前。他們可能只是榨取窮人、商業手段奸詐的人。
另一方面,雖然撒馬利亞人有一套敬拜儀式,但卻是錯誤的一套,並沒有聖經根據。他們自創其宗教,一切禮儀皆由自己制訂。故此,主耶穌說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其實是同時斥責撒馬利亞人和猶太人。但祂也要告知他們,現在祂來到了,人可以藉著祂靠近神,真心誠意的敬拜祂。試想想: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神珍惜子民對祂的崇敬。我有否敬拜祂呢?
4:24 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新》神是個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編者註:「誠實」新國際版譯作「真理」)敬拜的地方其實無關緊要,因為真正的敬拜必須符合神的本性,神就是靈。在約翰的福音書中,真理與基督是相關連的(14:6;見1:14註釋),這個事實,對於正確地明白基督徒的敬拜,有極大的關係。
《馬》神是靈,說出了神的本體。祂不是人,受著人性的局限和錯謬所束縛。祂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祂是無形的,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同時存在。祂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盡皆完美,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不能有半點虛假,佯裝虔誠,內心卻敗壞不堪。人不能假想只要盡了某些禮儀,神便會悅納。縱使是神親自制訂禮儀,祂仍要人以憂傷痛悔的心靠近祂。本章中又有兩個「必須」;首先是關於救人靈魂者的「必須」(四4),其次是敬拜者的「必須」(四24)。
4:25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
《馬》撒馬利亞婦人聽到主的話後,不得不想到彌賽亞的來臨。神的聖靈令她渴慕彌賽亞來臨,她有信心的說:「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這句話顯出她深明基督到來的其中一個主要目的。
「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這句簡單地解釋了兩個詞根本是同義的。彌賽亞是希伯來文,解作神所膏立的那位,基督即是希臘文的對等詞。
4:26 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新》這…就是他:在耶穌受審前,這是惟一的一次耶穌具體說明祂就是彌賽亞(但見可9:41)。這個名稱在撒馬利亞不像在猶太地那麼附帶政治色彩,可能因此耶穌在這裏用這個指稱。
《馬》耶穌直接的告訴她:「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那個「他」字在原文中並沒有。雖然句子加上他字更清楚,但主耶穌原本的說話卻語重深長,耶穌用「就是」(英文為I am,即「我是」,是神舊約中對自己的其中一個稱呼。祂說:「『我是』正和你說話。」換言之,祂是說:「正和你說話的那位就是耶和華。」耶穌對婦人宣佈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和她說話的就是她正尋求的彌賽亞,亦即神自己。舊約的耶和華就是新約的耶穌。
4:27 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甚麼?」或說:「你為甚麼和她說話?」
《新》希奇:猶太人的宗教老師很少在公眾場所與女人談話。
《馬》門徒從敘加回來,發覺耶穌正和那婦人說話,頓感詫異,為何耶穌會和一位撒馬利亞婦人談話呢?他們可能也辨出她是一個罪人。但沒有人問主曾向她要什麼,或為什麼和她說話。有一句說話講得好:「門徒因為耶穌與那婦人對話就希奇,那麼,當耶穌和他們說話時,不是該倍感錯諤嗎?」
4:28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裏去,對眾人說:
《馬》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婦人一生中曾用過眾多東西來滿足心底悠久的渴望,水罐子正好代表這一切。現在她已尋得主耶穌,不再需要以往曾對她非常重要的東西。
那婦人不單留下水罐子,還往城裏去。每當一個人得救,他或她會立即想到其他同樣需要生命之水的人。戴德生曾說:「有人爭著繼任使徒,而我就寧做撒馬利亞婦人的後人,因她當使徒出外找食物時,急著救人靈魂,就連水罐子也忘了。」
4:29 「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
《新》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這話未免誇大其詞,但仍顯出耶穌在她心中留下的印象有多深。
《新》莫非這就是基督嗎:她這個問題似乎充滿企盼,好像她並不期望他們回答說「是」,但她自己又不能夠說「不」。
《馬》29~30:婦人的見證雖然簡單,但有效。她邀請城裏各人出來看那個將她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說出來的人。她告知各人這人可能就是彌賽亞,於是引起他們的好奇。當然,婦人心裏早確定祂是基督,因為耶穌已親囗對她說了。但她提出問題,使各人能自行找耶穌,尋出答案。婦人早為村中的人認定是個罪人,曾作可恥的事。如今各人見她站在公眾地方,當面見證主耶穌基督,此情此景實在令人吃驚。而她的見證也很奏效,村裏的人都拋下工作,離家出城找耶穌。
4:30 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裏去。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法利賽人知道又如何!但耶穌就這樣離開,不就表示怕了他們?
4:1-3 敵對耶穌的勢力已出現,尤其是法利賽人,他們不滿耶穌挑戰他們的言論,也忌妒祂受群眾擁戴。耶穌的傳道工作剛剛開始,這不是與他們公開衝突的適當時候,所以祂離開耶路撒冷,回加利利去。
耶穌行事從不遷就傳統;有時我想,若不遷就傳統,人家可能孤立我,值得嗎?
4:4 撒馬利亞原是北國以色列的首都,北國被亞述打敗後,很多以色列人被擄到亞述去,外邦人則來到他們的地方居住(參王下17:24),留下來的以色列人與外邦人通婚,成了一個混血的民族,在南國猶太人眼中,他們是不潔淨、背叛民族、國家和百姓的。猶太人憎惡這個混血的民族,稱他們為撒馬利亞人。撒馬利亞人在基利心山另立敬拜的中心(參4:20),相當於耶路撒冷的聖殿,但在約公元前128年被拆毀了。猶太人儘量避免路經撒馬利亞,但耶穌不受傳統約束,走這條較短的路,經撒馬利亞回加利利去。
婦人打水有奇遇,奇妙活水誰所賜?喝掉永遠不再渴;你喝了沒有?
4:5-7 雅各井是雅各原有產業的一部分(參創33:18-19);那不是一口泉水井,而是由雨水和露水滲漏而成的。當時的井大都位於城外沿著大路一帶,婦女每天早晚兩次到井旁打水。這個婦人可能由於自己名聲不好,為免碰上別人,而在中午前來打水。耶穌在這裡把“活水”這個獨特的信息賜給這婦人,叫她靈性永不再渴。
耶穌竟和一個聲譽很差的女人談話?我們的教導不是要和好人往來嗎?
4:7-9 很難想像猶太人會在公眾地方,與撒馬利亞女人交談。因為猶太人一向厭惡撒馬利亞人,況且這女人名聲很差。但耶穌不嫌棄她卑微的身世,跟她說話。福音是傳給每一個人的,不管他的種族、社會地位或過去所犯的罪。我們要常常作好準備,隨時隨地與人分享這福音。
活水,不死的水,永活的水,若有,你想喝嗎?誰可以賜?
4:10 耶穌所講的“活水”究竟指的是甚麼?很多舊約經文都提到渴慕神就像人渴求水一樣(參詩42:1;賽55:1;耶2:13;亞13:1)。神被稱為生命的源頭(參詩36:9)和活水的泉源(參耶17:13),只有彌賽亞才能滿足人靈魂的渴求,所以耶穌說自己為人帶來活水叫人永不口渴,其實是在宣稱自己是彌賽亞。
你渴了嗎?你喝了,還渴?你道你找著耶穌,是真“尋著”了嗎?
4:13-15 屬靈的生命與肉體的生命一樣,都有飢渴的感覺,靈命則需要“屬靈的食糧和水”來充飢解渴。或許從來沒有人向這個婦人提到她靈魂的飢渴,所以她混淆了這兩種水。我們身體感到飢渴時,一定會找食物來充飢,找水來解渴。那麼,靈魂飢渴我們又怎會置之不理呢!耶穌基督和聖經就能滿足我們靈魂飢渴的需要。
信耶穌就可以一直平順,像那婦人所言不用打水勞碌,你有這樣想過嗎?
4:15 這個婦人誤以為接受了耶穌所賜的水,便不用每天來打水,她對耶穌的話感興趣,以為耶穌的信息可以使她生活舒適。好些人也是因為這個錯誤的動機去接受耶穌。基督的話改變我們,但祂不會把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難處都挪走,祂只改變我們內心,幫助我們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挑戰。要改變根深蒂固的觀念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婦人並沒有立刻接受耶穌,耶穌給她時間提出問題,等她自己取得答案。向人分享福音未必會即時看見果效,我們需要給他們時間來衡量耶穌所賜的生命。
也許好人不好作,也許要人面對自己的罪,會遭人拒絕,你可記得你為何向人談福音嗎?
4:16-20 婦人發現耶穌知道她的私生活,便很快扭轉話題。我們說話一針見血時,別人往往覺得不好受而去談別的事情。我們作見證是要把話題帶到基督那裡,基督的臨在暴露了他們的罪,使他們感到侷促不安,但只有基督才能赦罪並賜新生。
要莊嚴的禮拜堂,要神聖的裝飾,才可以用作敬拜的地方;你的想法呢?
4:20-24 婦人提出一個老生常談的神學問題——敬拜神的正確地方,這個問題掩藏了她內心最深處的需要,耶穌把話題帶回更重要的真理,指出敬拜的態度比敬拜的地方更重要。
沒有神聖莊嚴的氣氛,我就不懂敬拜,不曉得甚麼叫作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4:21-24 “神是個靈”表示神並不受空間限制,祂無所不在,何時何地都可接受敬拜,所以在哪裡敬拜並不重要,要緊的是怎樣敬拜。聖靈會幫助我們敬拜神,為我們祈禱(參羅8:26),教導我們明白基督的話(14:26),並使我們感受到神的愛(參羅5:5)。
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那我會有分嗎?
4:22 “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意思是只有藉著猶太人耶穌,整個世界才會得到拯救。神曾應許所有國家民族都會因猶太民族而蒙福(參創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