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5:1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痲瘋。
《新》亞蘭王:大概是便哈達二世(見8:7;13:3;王上20:1等註釋)。
《新》耶和華曾…使亞蘭人得勝:大概指主前八五三年緊隨著夸夸之役以後,亞蘭人一度戰勝亞述人(見王上22:1註釋),但除此處外,別無其他資料可考。按作者的神學觀點,這次得勝也是以色列的神主權之彰顯,祂不僅是以色列的神,祂也主宰和控制地上各邦國國運的興衰(見結30:24;摩2:1-3;9:7)。
《啟》這裏的亞蘭王當為便哈達二世(看王上20:1)。他在哈薛以前作王,曾圍攻撒馬利亞城(主前853年),也曾在其後戰勝過亞述人。
《馬》1~4:以利沙行神蹟的能力伸展到亞蘭人的軍隊中。有一個被俘虜的以色列女子,服事亞蘭元帥乃縵的妻子。她知道乃縵患了大痲瘋,便對主人說撒馬利亞的先知以利沙可以治好他。這個女子寫照一個在世人眼中絕不重要的人,在關鍵之地對神忠心,於救恩歷史的過程造成影響。慕迪這樣評論:
一個小女子說了幾句話便使兩國騷動起來。神允准她的信心,向乃縵這個拜偶像的人行了祂沒有向任何以色列人行的事情(參看路四24)。小孩子的手指,常為大人指出正確的方向。這個女子誇口說,神必為乃縵行祂沒有向任何以色列人行的事情。神按着她的信心允准了。
5:2 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事乃縵的妻。
《新》亞蘭人成群地出去:雖然在亞哈王時代,以色列曾與亞蘭人締結和約(見王上20:34),但自兩國爭奪基列的拉末,亞哈王在那次戰死沙場後(見王上22:4註釋;又見王上22:35),兩國邊境就常有小衝突。
《新》以色列國…小女子:這被擄到大馬士革的少女,與在撒馬利亞的以色列王大不相同。她很清楚知道,以利沙是神要與祂子民同在且施行拯救的器皿,並且無私地將這見識告知擄她的亞蘭人。
5:3 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馬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
《新》撒馬利亞的先知:即以利沙,他在撒馬利亞有一居所(見5:9;2:25;6:19)。
5:4 乃縵進去,告訴他主人說,以色列國的女子如此如此說。
5:5 亞蘭王說:「你可以去,我也達信於以色列王。」於是乃縵帶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就去了;
《新》我也達信於以色列王:邊境雖有小衝突,兩國的正式和約關係卻仍然生效。當時的以色列王是亞蘭(見1:17;3:1;9:24)。
《新》銀子十他連得:從暗利買撒馬利亞山所付的地價(見王上16:24),可知這銀子的相等價值。
《馬》5~7:乃縵拿着亞蘭王便哈達給他的薦信,並金、銀、衣裳等禮物,去見以色列王約蘭。信上顯然沒有提到以利沙,只要求他治好乃縵。以色列王被這個無理的要求激怒了,並懷疑亞蘭王要得著攻擊以色列的藉口。
5:6 且帶信給以色列王,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痲瘋。」
《新》你…就要治好他的大痲瘋:便哈達認為以色列婢女介紹的先知,是臣服在以色列君王權下,只要用重金便可得到他的服務。他以為用世上財富,就能買到神與祂子民同在且施行拯救時的主要福分之一。
5:7 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 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人竟打發人來,叫我治好他的大痲瘋。你們看一看,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
《新》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約蘭認定整件事不過是便哈達故意找藉口挑起戰端。他完全看不出,以利沙就是神與祂子民同在且施行拯救的器皿,因此一心能想到的只是國際陰謀。
5:8 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打發人去見王,說:「你為甚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裏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
《新》你為甚麼撕了衣服呢:以利沙責備約蘭,因他恐懼(見撒上17:11註釋),且不懂得去求教耶和華的先知(有關約蘭與以利沙之間的緊張關係,見3:13-14)。
《馬》8~12:以利沙聽聞王的困境,便要求讓乃縵去見他。王宮裏沒有有能之士,因為他們都拜偶像,但以色列中有神的先知,有能力潔淨人,叫人得痊癒。以利沙沒有直接跟乃縵說話;只要憑着信心行,單有他的話已經足夠。以利沙打發使者吩咐乃縵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乃縵預期更戲劇性、更精彩的醫治方式,因此他發怒說他家鄉大馬士革的水比約旦河更好。
5:9 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
《新》帶著馬車:這驕傲的異教徒,打算憑他高貴的身分命令神人醫治他。
5:10 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
《新》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這個命令的目的,是要乃縵知道,他能否痊癒是出於以色列神的大能,他必須遵行耶和華先知的話。先知本人並不是醫者。東方宗教中有洗濯儀式,作為潔淨之禮;七這個數字一般用來象徵完全。乃縵要在約旦河的混濁泥水中沐浴,表明沐浴與得醫治兩者之間在本質上並無關聯。也許此處也顯示人需要像以色列民一樣(書3至4章),經過約旦河,才能得到以色列神的醫治。
5:11 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 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
《新》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乃縵期待先知用魔法醫治他,而不是透過自己遵從神的話,讓神的能力在他身上動工。
5:12 大馬士革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裏沐浴不得潔淨嗎?」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
《新》亞罷拿和法珥法:希臘人稱亞罷拿為金河。一般認為即今日的巴拉達河,源自外黎巴嫩山脈而流經大馬士革城。法珥法則自黑門山往東流至大馬士革以南。
5:13 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
《馬》13~14:慕迪正確地分析了這問題:乃縵有兩個病──驕傲和大痲瘋。前者跟後者一樣需要醫治。乃縵要先收起自己的驕傲,然後才按先知的指示,在約旦河沐浴。
終於他的僕人說服他聽從先知這個簡單的要求,他便徹底痊癒了。“他吞下驕傲,痲瘋就消退。”這句話很對呢!
5:14 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裏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
《新》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肉體上他如得重生(又見5:15及註釋)。當他肯遵行神的話語時,乃縵便得到神的恩典。此處乃縵成為一個指標,讓背叛神的以色列人看見,惟有循信靠順服之途,才能得到神的福分。當神自己的子民背信不守約時,神會在與祂立約之國以外,另外興起一批肯遵行祂話語的人(見王上17:9-24等註釋;又見太8:10-12;路4:27)。
5:15 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裏,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 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
《新》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乃縵的信仰告白,讓以色列人自慚形穢,他們仍在心三兩意,不清楚究竟巴力與耶和華都是神,還是只有耶和華是神(見王上18:21註釋)。
《馬》15~19:乃縵歸信以色列的神,並要酬謝以利沙,但先知不接受他的任何禮物。這位亞蘭元帥又要求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他,好讓他在這些代表以色列的土壤上敬拜真神。他向先知解釋,他的職責要他在臨門廟的偶像前攙扶他的主人,甚至屈身下拜,希望耶和華饒恕他這一點。以利沙不置可否,只差他回去。
在乃縵的故事中,我們找到恩典的福音的經典例子。身為亞蘭軍隊的元帥,他是神的敵人。在人來說,因為他是痲瘋病人,他的情況是無助和沒有盼望的(比較羅五6-10)。身為一個外邦人,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弗二11-12),並且無權承受神的祝福。但神的恩典伸展出去滿足人的需要。乃縵要做的,只是謙卑自己,聽神的話。他終於聽從神的話,在約旦河中沐浴,之後便成為一個新人,有新的皮膚和一顆新的心。
5:16 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
《新》我必不受:以利沙並非為了金錢宣講神的話(見太10:8)。乃縵得醫治純粹是出於神的恩典,與以利沙的能力無關。
5:17 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
《新》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古時,人通常以為要敬拜一位神明,只能在與那神明有密切關係的土地上膜拜他(見5:15)。故此乃縵想帶一些以色列的泥土回去,好在大馬士革有地方敬拜耶和華。
《啟》異教信仰中的神祇多和土地不可分,只屬於一地、一族或一邦。乃縵認為他若敬拜耶和華神,必須把以色列的泥土帶點回去,也許用來築壇獻祭。這雖是無知,不認識耶和華神乃普天下人的主,但也看出他尋求神的真誠,可令背叛不信的以色列人汗顏(13節)。
5:18 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
《新》我主人:亞蘭王便哈達。
《新》臨門:又名哈達(在迦南及腓尼基則名巴力),這亞蘭神祇是暴風(「臨門」即「雷公」之意)及戰爭之神。這兩個名字有時連用(見亞12:11)。
5:19 以利沙對他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乃縵就離開他去了;走了不遠,
《新》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以利沙並沒有直接回答令乃縵良安不安的問題(5:18),只在他即將回到自己異教的環境和職位時,把他交託在神的引領和恩典中。
《啟》以利沙沒有直接答覆乃縵所提問題,表面看去,他似已同意。事實上,這是一個信徒在異教環境中如何自處的問題,必須順著神的帶領和恩佑來作取捨。求良心之所安應是一個指導原則(“平平安安地回去”)。
5:20 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裏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裏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
《新》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一個發誓時用的套語(見撒上14:39註釋)。
《馬》20~27:以利沙沒有收乃縵的禮物,但基哈西卻貪愛這些禮物。他告訴這亞蘭人,以利沙派他來拿一些禮物,有兩個少年先知門徒剛從以法蓮山地來見他。他便將銀子和衣服拿到自己家中。作為先知,以利沙常常得到神特別的啟示。這時神讓他知道他僕人所作的事情。當基哈西回來,以利沙揭發他,並提醒這個貪心的僕人,這不是受銀子、衣裳,或其他物件的時候。基哈西染了乃縵的大痲瘋。他犯了大罪,給亞蘭人口實,以為神白白的恩典是要付代價的。
5:21 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
5:22 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
《新》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基哈西欺騙乃縵,為要滿足自己的物慾。耶和華醫治乃縵本出於祂的恩典,這謊言卻蒙蔽了祂這種作為的本質,更把身為耶和華真正先知的以利沙,與只求私利的假先知及異教占卜者混為一談,故這謊言是惡上加惡。
5:23 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裏,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抬著走。
5:24 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裏,打發他們回去。
《新》屋裏:以利沙的屋子裏(見5:9)。
5:25 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裏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哪裏去。」
5:26 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
《新》這豈是受銀子…的時候呢:基哈西想利用神對另一人所施的恩惠謀取私利,就等於將神的恩典當作貨品(見林後2:17註釋)。在列王紀下,以「銀子」(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錢」)為貿易媒介時,是指各種重量不等的金銀,而非硬幣,後者是日後才發明的。
《新》衣裳…僕婢:顯然是基哈西暗中希望用這二他連得銀子去換得的東西(見5:5註釋)。
《啟》基哈西應該明白,無一事可瞞過無所不在的神。此人貪戀世間錢財和享受,實不配作先知的僕人,以二他連得銀子換來大痲瘋,和猶大為了三十兩銀子賣主換來死亡(徒1:18),如出一轍,是我們的好警誡。
5:27 因此,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
《新》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有關違背神誡命之人所受的懲罰會延及後代,見出20:5及註釋;又見書7:24註釋。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聖經常提到大痲瘋,究竟這是一種甚麼病?
5:1 聖經時代的大痲瘋和現代的愛滋病極其相似,是當時最可怕的疾病之一。有些大痲瘋極易傳染亦無法醫治,最嚴重的會令人死亡。許多患大痲瘋的人,被迫住在城外隔離營中。由於乃縵仍然在職,他的病情也許溫和些,或者尚屬初期,但不管怎樣,他都可能會因病喪命(關於聖經時代的大痲瘋,請參利13:1-59的註釋)。
亞蘭和以色列的關係如何?
5:2 亞蘭雖在以色列的東北,但兩個鄰國很少友好。在大衛時代,亞蘭向以色列進貢,在以利沙時代,亞蘭漸漸強大,常擄掠以色列人,造成政治混亂。乃縵的小使女是以色列人,從家鄉被擄而來。非常諷刺的是,乃縵得醫治的惟一盼望乃出於以色列。
在福音事工上,我能像這位被擄的小女子那樣發揮作用嗎?
5:3-4 小使女的信心和乃縵的請求,與以色列王的頑梗(5:7)形成強烈的對比。強國亞蘭的軍事領袖投靠以色列的神,以色列人的君王反而不尋求神。我們不知道小女孩的姓名,她的詳情也不可考,但是她短短的一句話,竟使亞蘭軍隊元帥得到醫治並信靠真神。神把她放在那裡有祂的美意,她也盡上忠心。神把你放在甚麼地方?不管人怎樣卑微輕賤,祂都能使用來傳揚祂的話語。你要找機會把神的大能告訴別人。沒有傳道的,誰能信道呢?
為甚麼聖經反復強調人的謙卑?謙卑好像不太容易……
5:9-15 乃縵英雄蓋世,慣於受人尊敬,以利沙把他當作常人,令他非常惱怒。他心驕氣傲,指望別人尊敬他奉若君王。在名川大河裡沐浴還可以,但約旦河又小又髒,有失他的身分;不過乃縵只能謙卑,順從以利沙的命令以便得到醫治。
順服神由謙卑開始,我們必須相信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我們未必能參透祂行事的方法,但謙卑順服就能領受祂的賜福。我們必須切記:(1)神的道路最美好;(2)神要我們順服祂勝於一切;(3)神能使用任何事物,以成全祂的旨意。
忘記謙卑順服,可能就會功虧一簣,乃縵教會我……
5:12 乃縵發怒走了,因為治病的方式似乎太簡單,他是一個英雄,他指望得到英雄式的醫治。他滿心驕傲又自作主張,難以用信心接受尋常的療法。人對於神所賜的赦罪,有時也會有同樣的反應:單是相信耶穌基督,這麼簡單就能使人得到永生嗎?順從神的命令,似乎有損英雄氣概。乃縵要想除去大痲瘋,跟我們想除去自己的罪,二者所需要做的事其實相同——就是謙卑領受神的憐憫。不要因為對信仰有不同的看法,妨礙你失去所需的救治。
以利沙為何不受乃縵的禮物?我怎樣面對別人的酬謝?
5:16 以利沙拒受乃縵餽贈的金錢,表示神的恩惠不是人用錢所能買來的。當我們面對死亡時,我們的金錢和乃縵的財物一樣,一點用處也沒有。不管我們今生積蓄了多少,一旦站在創造我們的主神面前,都會像雲霧一樣飛散。惟有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才能救我們,這並不是銀行存款能做到的。
乃縵得神一次醫治便遵神為獨一真神,對比自己,我……
5:18-19 乃縵向異教偶像屈身的罪怎樣得到赦免?他並沒有請求批准去拜臨門神,只是盡他作下屬的責任,在亞蘭王屈身下拜的時候,扶王屈身與起立。哈達臨門神是大馬士革的神,據說司雨水與雷電。乃縵與其他人不同,他對神的大能有深切的體驗和認識,他沒有把真神加在本族的偶像群中,乃是承認只有一位獨一的真神。他在此求赦免,顯出他與拜偶像的以色列人的鮮明對比。
基哈西收禮物錯在哪裡?
5:20-27 基哈西見主人以利沙不受乃縵的酬謝,他出於貪念要求餽送,認為這是發財的大好良機。可惜,在他的計劃中有三個不當之處:(1)他想接受本來是送給別人的金錢。(2)他誤導人以為金錢可以換取神白白賜下的醫治。(3)他既撒謊,又隱瞞自己接受金錢的動機。他雖然是個得力助手,但把個人的利益看得比事奉神還重要。
這裡並不是說金錢本身是邪惡的,或者說教牧人員做工不應當得報酬;它乃是警告我們不要貪心與欺騙。真正的事奉乃是出於愛神,應當對祂專心一意,而不是尋求個人的收益。你事奉神的時候,請檢討自己的動機;你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金錢(參太6: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