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2009年4月12日每日讀經進度

進度:使徒行傳432-37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4:32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4:33 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

4:34 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4:35 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3235:當人愛基督的心火熱時,他們彼此間也會燃點著愛。這愛在施與中彰顯出來。因此,早期信徒實行凡物公用,表達他們在基督裏擁有同一生命的真實。他們沒有自私地抓緊自己的產業,反而把產業看為是所有信徒的財物。每當有需用,他們就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分給各人。要注意的是得見每當需用臨到,他們才作分配。這不是在一段特定時間專斷地平均分配。

  格連特解釋說:

  因此他們沒有寫下放棄個人名利的聲明書,卻有一種愛的知識,不從另一位有需要的人手上取回什麼。那是在人心的本能,發現他們真正的產業,是藏在基督復活的生命裏。

  頗為諷刺又可悲的,是馬爾舒所指出的現代光景:

  有人把早期教會與今天的基督信仰作一比較,說:「假如傳福音的路加描述今天的基督教而非初期的教會,他可能要更改使徒行傳四章3235節的措詞:『大部分囗稱相信的人都是鐵石心腸的。人人都說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只屬於自己:都是時下流行的東西。他們大作見證,說這世界的吸引力;眾人都自私自利。他們都很缺乏愛,因為當中眾多的地主不斷買入房產,有時奉上一小部分當作慈惠用途,他們的芳名就得在報章上被標榜,而讚美之聲就按他們所願的分給他們。』」

  完全奉獻給神的生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彼此相連。因此,我們在第33節看到的並非偶然的事──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似乎當神找著一些願意把自己的產業歸他所有的人,他就使他們的見證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和力量。

  很多人爭論,認為這種凡物公用的情況只是早期教會一種暫時性的生活,並不是特別用來作為我們榜樣的。這種推論只暴露我們靈命的貧乏。假如我們心中擁有五旬節的力量,那麼我們的生命也會結出五旬節的果子。

  雷歷指出:

  這不是「基督徒的共產主義」。變賣財物是自願的(34)。財產擁有權並沒有廢除。群體裏沒有貨幣管制,金錢是自願地交給使徒。分配並不平均進行,而是按需要分給各人。這都不是共產的原則,而是基督徒的愛得以盡顯。

  留意第33節中一家偉大教會的兩個記號:大有能力和大恩。夏雲斯列出其餘四個記號如下:大恐懼(511),大逼迫(1),大喜樂(8,一五3)和大批信主的人(一一21)

4:36 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

4:37 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3637:這兩節經文與第五章相連,作為導言。巴拿巴的慷慨是伏線,對比亞拿尼亞的偽善。有一個利未人……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利未人一般不會擁有田產。他如何、或為何得到田產,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愛的律在這個勸慰子生命中產生有力的功用,令他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到使徒腳前。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與人分享,人得大的我得小,真的有點不捨,唉……其實,你手所得從何來?
4:32 當時,沒有一個基督徒覺得他所有的是自己的,因此他們能夠施與和分享財產,他們不讓一位弟兄或姊妹在其他人富裕時依然受困苦。你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持甚麼看法呢?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態度:我們擁有的每樣東西都是由神而來的,我們只是在分享祂的東西罷了!

有地有屋就要變賣?那怎麼可以?我還住在哪兒?不這樣做,行嗎?
4:32-35 聖靈在信徒生命裡動工,使得初期教會合一,彼此分享自己的財物:(1)這是主動的分享;(2)這並不涉及所有的私人財產,只是足夠所需的財產而已;(3)這並不是要成為教會成員的先決條件。這些初期信徒的靈裡合一和慷慨吸引了許多人信主。這種組織結構並非聖經的命令,但是它卻提供了重要的原則讓我們去跟隨。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