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20110401馬太福音21章1-17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21:1 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欖山那裏。

   《新》伯法其:此名意思是「無花果之家」,在舊約中並未提及,而在新約它只在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的記載中出現。「他勒目」(猶太人古代律法及遺傳的法典)提到,它是在耶路撒冷附近。

   《啟》伯法其:位於耶路撒冷東面,橄欖山之南,在伯大尼附近。

   《馬》1~3:耶穌從耶利哥北上行途中,來到橄欖山的東面,那裏就是伯大尼和伯法其。這條路沿著橄欖山的南端,向約沙法谷往下,橫過汲淪溪,然後再上行往耶路撒冷。

  主打發兩個門徒到伯法其,預先讓他們知道會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裏,還有驢駒同在一處。他們要解開那驢,把牠牽到耶穌那裏。如果有人阻止他們,便向他們說主需要牲囗用。這樣,驢的主人便會答允門徒。也許驢的主人認識耶穌,從前也曾幫過耶穌。這件事正要顯示主是全知的,並有超然的權柄。一切事的發生,正如耶穌所預言,完全應驗了。

21:2 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裏去,必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裏,還有驢駒同在一處;你們解開,牽到我這裏來。

   《新》驢:這動物象徵謙卑、和平及大衛的王權(見亞9:9;路19:30等註釋)。又見可11:2註釋。

   《啟》驢駒:是幼小的公驢。耶穌進城騎的是驢駒(可11:2),何等謙遜、溫柔。此處提到兩匹驢,一是驢駒,一是母驢。

21:3 若有人對你們說甚麼,你們就說:『主要用牠。』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

21:4 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

   《啟》耶穌進聖城是祂死前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此事先知撒迦利亞早已預言(亞9:9)。

   《馬》4~5:主徵用驢和驢駒,成就了以賽亞和撒迦利亞的預言:要對錫安的女子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

21:5 要對錫安的居民(原文是女子)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騎著驢駒子。」

21:6 門徒就照耶穌所吩咐的去行,

   《馬》門徒把衣服搭在驢駒上,耶穌就騎上(可一一7),往耶路撒冷去。這是歷史性的時刻。跟著便是彌賽亞被剪除(但九26)。

  主選擇騎驢進耶路撒冷,是要坦然顯示祂就是彌賽亞。如蘭格所寫:“祂特意要成就預言──當時人們都知道以這方式進耶路撒冷城的就是彌賽亞。假如祂事前考慮過揭露身分的危險,現在卻安然面對這一切,這又是何等叫人難以想像……祂這樣做,使後人毫無把柄,不能說祂沒有清楚完全地宣告祂的身分。日後耶路撒冷被控殺害彌賽亞,人們根本不能說彌賽亞沒有清楚讓他們知道祂的身分。”

21:7 牽了驢和驢駒來,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

   《新》母驢通常會緊跟著其幼畜。馬太提到兩隻驢,而其他福音書只提到一隻(類似例子見8:28註釋)。

   《馬》7~8:主騎驢進城,踏在鋪著衣服和棕樹枝的路上,群眾的歡呼聲不絕縈繞耳際。至少這刻,人們公認祂是王。

21:8 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

   《新》把衣服鋪在路上:這是一種向皇帝表示效忠致敬的行動(見王下9:13)。

21:9 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稱頌的話)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新》這裏分別引用三句話,但不一定是在同時間說的。

   《新》和散那:(原文譯註:原是希伯來文,意思是「救命!」後來變成一句頌讚的感歎語。)見詩118:25-26註釋;是禱告,也是讚美。

   《新》高高在上:就是說,願那些在天上的高唱「和散那」(見詩148:1-2;路2:14)。

   《啟》高高在上:指天上萬軍。

   《馬》眾人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這節是引自詩篇一百一十八篇25至26節,明顯指到歡迎彌賽亞的到來。和散那原本的意思是“現在就拯救”;也許眾人的心意是:“拯救我們脫離羅馬欺壓的政權吧。”下半節是頌讚感歎。“大衛的子孫”和“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清楚指出耶穌被公認爲彌賽亞,是應當稱頌的那位──祂行使耶和華的權柄,完成神的意旨。

  按馬可所記,部分群眾這樣喊:“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可一一10)由此可見,人們認爲基督快要建立王國,祂要坐在大衛的寶座上。群眾高呼“高高在上和散那”,叫天上的和地上的一同讚美彌賽亞;也許他們正在叫耶穌從最高的天上拯救他們。

  馬可福音十一章11節記載,耶穌到達耶路撒冷便立刻來到聖殿──並非進入聖殿裏面,不過進到聖殿外院而已。雖然聖殿當是神的家,但耶穌卻不能進到裏面,以此爲家,因爲文士和群眾紛紛拒絕承認祂合法的地位。救主環視一會,便與十二門徒前往伯大尼。這天是星期日傍晚。

21:10 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說:「這是誰?」

   《馬》10~11:這時,合城都爲耶穌的身分而深感迷惘。他們從別人囗中只知祂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可見,真正知道耶穌是彌賽亞的人並不多。不到一星期,這些反覆易變的群眾便要高叫:“把祂釘十字架!把祂釘十字架!”

21:11 眾人說:「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

21:12 耶穌進了 神的殿,趕出殿裏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

   《新》12~17:在符類福音中,潔淨聖殿的事發生在耶穌傳道事工的最後一週;在約翰福音,此事卻發生在祂傳道事工開始的頭幾個月(約2:12-16)。這有兩種可能的解釋:(1)耶穌曾潔淨聖殿兩次,一次在公開傳道之初,另一次在其末。(2)耶穌只潔淨聖殿一次,時間是在受難週期間;但約翰基於神學上的理由,把這件事放在他福音書的前部—為了表明神透過彌賽亞所施行的審判,在祂事工之初就已開始了。然而,這兩種記載中卻含有一些不同的細節(約2:14中的販賣牛羊;約2:15中的鞭子;及耶穌在太21:13並約2:16所說的話)。從馬太及路加的記載,我們可能會假定潔淨聖殿的事發生在光榮入京後的那個禮拜日(21:1-11),但馬可卻清楚表明(可11:15-19)此事發生在禮拜一。馬太時常濃縮一些事件的記述。

   《新》殿:(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聖殿區」)那些「買賣」是在外圍寬敞的外邦人院中進行,該院佔地數畝(見可11:15註釋)。

   《啟》這是耶穌第二次潔淨聖殿。聖殿是禱告、讚美天父、傳講信息的地方,怎可變為剝削圖利的場所。耶穌傳道初期曾潔淨過一次聖殿,把做買賣的趕了出去(約2:13-17)。

   商人在這裏把持市場,用很高的價格售賣獻祭用的牲畜及其他祭品。聖殿裏還有兌換銀錢的人,因為猶太人不用希臘和羅馬的錢幣奉獻,要把這種錢換成古代希伯來的錢幣。買賣都在聖殿的外邦人院進行,十分嘈雜。

   《馬》耶穌公開傳道的初期,曾趕走聖殿外面做生意圖利的人(約二13-16)。然而聖殿外院越發多人做生意,從附加費中賺取龐大的收益。獻祭的牲囗和雀鳥以高價賣出。兌換銀錢之人找換其他貨幣。他們換了半銀錢,以作聖殿的貢錢(稅項)──即作附加費。這時,主的傳道事工接近尾聲,耶穌再次趕出唯利是圖的人,不讓他們從神聖的活動中取利。

21:13 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馬》主引述以賽亞和耶利米的話語,責備那些人褻瀆聖殿、唯利是圖、攏斷市場的事。祂引述以賽亞書五十六章7節,提醒他們神的心意是要聖殿成爲禱告的殿。可是,這些人卻把聖殿弄成賊窩(耶七11)。

  這次潔淨聖殿的行動,是主進耶路撒冷後首次正式運用權柄。在行動中,祂確認了祂是聖殿的主。這件事爲今天的教會帶來兩方面的信息。在教會生活中,我們需要主潔淨的能力驅走賣物活動、晚餐和多樣世俗化的賺錢門路。而在個人生活上,我們常常需要主的道把我們的身體行爲洗淨,合適作聖靈居住的殿。

21:14 在殿裏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啟》這些瞎子和瘸子應該是在聖殿的門口或外院。他們不准進殿。

   《馬》這裏出現了另一個景象:我們的主醫治聖殿院子裏的瞎子和瘸子。無論祂到哪裏去,都吸引著一群有需要的人;祂從沒有使這些人的希望落空,總是滿足他們的需要。

21:15 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見小孩子在殿裏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就甚惱怒,

   《馬》15~16:然而仇視的人正向祂虎視眈眈。當這些祭司長和文士聽見孩子們歡呼喊耶穌爲大衛的子孫,他們便感到十分憤怒。

  他們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他們似乎想阻止孩子們稱呼主爲彌賽亞!如果耶穌不是彌賽亞,他們這刻說這番話很合理。然而主指出小孩子這樣稱呼祂十分恰當。祂引述詩篇八篇2節(七十士譯本)所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囗中完全了讚美的話。”既然應當認識祂的祭司和文士不讚美祂、又不認祂爲受膏者,主便欣然讓小孩子敬拜祂。孩童雖然年紀小,但往往卻有屬靈的洞察力,他們滿有信心和愛的話語反使主的名得著極大的榮耀。

21:16 對他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耶穌說:「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

21:17 於是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裏住宿。

   《新》伯大尼:位於橄欖山東坡的一個小村子,距耶路撒冷約三公里,是從耶利哥到耶路撒冷路上的最後一站。

   《啟》伯大尼:在耶路撒冷城附近,位於橄欖山東面的山坡上。逾越節上耶城過節的百姓很多,客店不夠,許多人要住在城外。

   耶穌進耶路撒冷那天是禮拜日(21:1-16),當晚在城外住宿,禮拜一早晨才回城。這是祂在世上最後的一個星期。

   《馬》耶穌離開那些宗教領袖,任由他們繼續苦思真理。祂回到伯大尼,停留了一晚。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耶穌進入聖城時,為何只騎驢駒,不選駿馬顯威榮?
21:2-5 馬太這裡提及驢和駒,應驗了撒迦利亞的預言(參亞9:9),再一次說明耶穌的確是彌賽亞。祂騎驢駒進入耶路撒冷,就肯定了祂彌賽亞的尊貴與謙卑。

向祂熱烈歡呼,好像是很遠的事了,奇怪,那與主很親近的感覺哪裡去了?
21:8-9 福音書中只有幾處記載耶穌獲得世上的榮耀,這兒是其中之一。耶穌勇敢地宣告自己是王,民眾歡呼加入。但沒過幾天,由於政治壓力,民眾又離棄了祂。今天我們稱之為棕樹節,可提醒我們切勿只是表面地稱呼祂是主、是基督,轉眼又離棄祂。

商人在聖殿買賣,阻礙了人到神那裡;我們又如何看待我們的聖殿?
21:12-13 這是耶穌第二次潔淨聖殿(參約2:13-17)。這些商人和兌換錢幣的人在聖殿的外邦人院內擺起攤檔,貨物充塞著整個院子,使外邦人難以敬拜神。這些商人以高價來販賣獻祭的牲畜,從遠道而來的朝聖者身上牟取暴利;兌換錢幣的人把所有市面流通的外幣換成聖殿的貨幣——聖殿惟一接納的貨幣,而他們常常欺詐外來人,因為外來人不知道兌換率。他們使神的殿變成市場,妨礙人敬拜神,這當然引起耶穌極大的憤怒。任何妨礙人敬拜神的行動都應當被禁止。

2011年4月1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屬靈餵養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希伯來書5章12節)

  三隻雛鷹肚子餓了,牠們的父母卻好像完全不理會。較大的那隻雛鷹決定自己解決飢餓問題,於是叼了一根樹枝來吃。顯然那不是太美味,因為牠很快地就把樹枝丟棄了。

  這是諾福克植物園監視器拍攝下並轉播的畫面。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感到很有趣,因為在雛鷹們的背後,正躺著一條大魚呢!可是這些雛鷹還沒學會怎樣覓食和餵養自己,還是需要倚靠父母把食物撕成小片餵牠們吃。然而,過幾週之後,父母就會教雛鷹怎麼覓食,這是牠們生存的第一課。如果雛鷹學不會這項技能,牠們永遠無法餵養自己。

  希伯來書的作者也談到屬靈上類似的問題。在教會裡,有些信徒靈性上沒有成長,他們還沒學會辨別是非(希伯來書5章14節)。如同那些雛鷹,牠們還不會分辨樹枝跟魚的差別。其實他們早已應當學會餵養自己,而且也應該餵養他人,可惜,他們至今仍依賴他人來得著餵養(12節)。

  能透過傳道人或教師領受美好的靈糧是件好事,但要在靈命上成長和更新,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餵養自己。JAL

主祢已賜下聖靈,
助我們學習成熟。
祢話語教導我們,
使我們能辨真理。Sper

靈命要成長,需要上帝話語的餵養。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