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20100824羅馬書1章8-17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8 第一,我靠著耶穌基督,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 神,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

  《新》靠著耶穌基督:基督徒不單要藉基督才能求告神(見約15:16),也要藉基督感謝神。

  《新》感謝:保羅常以感謝作書信的開始(見林前1:4;弗1:16;腓1:3;西1:3;帖前1:2;帖後1:3;提後1:3;門4)。

  《新》天下:指福音所傳到的每一個地方。

  《啟》保羅的書信的一個特色,是他在信首總為受信的人獻上禱告,為他們特具的某些美德感謝神,藉此引入他書信的主題。本節提到的是羅馬教會中信徒的信心。不過他們的信仰受因行為稱義的觀念影響很大,所以他不能不很快便進入他要說的本書的主題(17節)。

  《啟》傳遍了天下:指凡有福音傳到的地方。

  《SDA》我靠著耶穌基督:我們可以在祈禱和感謝之中藉著基督親近上帝(見弗5:20;來13:15)

  《SDA》感謝:保羅在他許多書信的開頭都是爲他的讀者而感謝上帝(見林前1:4;腓1:3;西1:3;貼前1:2;貼後1:3;提後1:3-5;門4)不時表達他要見他們的願望(腓1:8;提後1:4)。保羅承認並且爲別人在基督徒道路上的進步而感謝上帝,即使他們有需要責備之處(見林前1:4-5、11)。他就用這樣的方法勉勵信徒,使他們更能接受他接下來的教誨。

  《SDA》我的神:這個詞語強調了保羅作爲一名基督徒和使徒與上帝之間個人的關(參林前1:4;腓1:3;4:19;門4)。

  《SDA》你們的信德:即你們對基督的忠誠和獻身,和你們的基督徒品格。在16:19節也提到了類似的話你們的順服,已經傳衆人。

  《SDA》天下:(見約12:19注,參徒17:6;西1:6),可以理解爲代表羅馬帝國。由羅馬城是首都,不斷有旅客從這裏經過前往帝國各地,所以很容易看出羅馬基督徒有關新宗教的消息是怎樣傳遍天下的。全國各地其他基督教會的信徒,會很高興地收到這個消息。保羅可能特別想到了那些傳揚羅馬教友信心和順從的人。

  只要有機會,保羅都在書信的起首,給讀者值得稱的事表示欣賞。(這是我們應來學習的好榜樣!)這裏他靠著耶穌基督我們的中保感謝神,因爲羅馬那裏的基督徒的信德已傳遍了天下。他們的基督徒見證,在整個羅馬帝國廣爲傳述。對當時活在地中海一帶地區的人來說,這已是遍了天下。

1:9 我在他兒子福音上,用心靈所事奉的 神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地提到你們;

  《新》他兒子福音:也就是「神的福音」(1:1)。

  《SDA》用心靈:保羅的事奉不只是形式上,而且是在心靈上。他把自己奉獻給上帝,傳基督的福音。

  《SDA》神可以見證,我只有上帝知道真實的情況,使徒懇請上帝作證(參林後1:23;11:31;加:1:20;腓1:8;帖前2:5、10)。保羅是在哥林多寫這封信的。在那裏他的真誠最近受近嚴重的懷疑,特別是因爲他推遲了原先答應的訪問(林後1:15-24)。現在他即將動身前往耶路撒冷,顯然與羅馬的教會更遠了。他的真誠可能再一次受到懷疑。人們甚至可能懷疑他不好意思到羅馬傳福音。這時保羅無法用其他方法來證明。他只能說出自己的愛心,許多的祈禱,以及真心想見他們的願望。求無所不知的上帝證明他所說的是實話(羅1:9-16)。

  《SDA》不住:保羅對其他的教會也表現出同樣的關心(見弗1:15-16;腓1:3-4;西1:3-4;帖前1:2-3;2:13)。他最關心的就是福音在各地的傳播。

  《SDA》提到:保羅雖然從未見過羅馬的基督教會,但在祈禱中卻一直記念他們。

  在羅馬的基督徒把光照在別人面前,保羅就不得不在禱告中不住的提到他們。他請神來爲他不住的禱告作見證,因爲除了神以外,沒有其人知道實情。但神知道,就是保羅在他兒子福音上,用心靈所事奉的神。保羅是用心靈事奉的。這事奉不是宗教上的苦差,無休止地進行各種儀式,死記背念各種禱文誦辭。這事奉卻是浸淫在熱切的、充滿信心的禱告裏。這是甘心情願、全情投入、永不言休的事奉,由全心全意愛主耶穌的心靈所激發出來。這是一股澎湃的熱情,要宣揚關神兒子的好信息。

1:10 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或者照 神的旨意,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裏去。

  《SDA》神的旨意:上帝從起初知道末了。我們順服祂的旨意和引導是最聰明的。保羅在傳道時都是這樣做的(見徒16:7、9-10)。經上指示我們也要這樣做(雅4:15)。按照上帝的旨意,保羅訪問羅馬的要求後來實現了,但是決不是以使徒原來所指望的方式。他是戴著鎖鏈作爲一名囚徒到達羅馬的(徒28:14-16、20)。

  《SDA》終能:保羅一直希望訪問羅馬(見13節)。

  《SDA》得平坦的道路:原意爲順利的旅程。但在新約時代該詞常用來指一般的順利。(見林前16:2;約三2)。

  保羅除了爲羅馬的聖徒感謝神之外,還祈求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能前往探訪他們。他的心願是他的旅程能夠照神的旨意而行。

1:11 因為我切切地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

  《啟》保羅千辛萬苦去羅馬,是為了要與那裏的信徒分享福音的恩典,使他們的信心得到神的堅固。羅馬為當時福音已傳到的最遠的地方。他希望以羅馬為向更遠的地方傳福音的一個前哨站,他的目的地是當時的地極西班牙。參15:23;徒1:8。

  《SDA》恩賜:希臘語charisma來自charis(恩惠)。保羅希望親自分給羅馬信徒的屬靈恩賜,顯然是指基督徒信心方面的勉勵和成長的福氣。

  《SDA》堅固:保羅並沒有說讓我來堅固你們。他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器皿,上帝要通過他堅固和振奮羅馬基督徒的屬靈生命(見羅16:25;帖後2:17)。

  保羅心裏所想望的,就是要在屬靈上幫助聖徒,使他們在信心上進一步得到堅固。保羅並不是要信徒得到所謂的第二次祝福,也不打算透過按手將部分屬靈恩賜傳給信徒(縱然他在提後一6提到他曾這樣幫助過提摩太)。這是要透過教導神的話語,幫助他們在屬靈上成長。

1:12 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新》同得:保羅盼望服事羅馬信徒,且接受他們的服事,由此可見保羅真誠的謙卑。

  《啟》信心的得到堅固,心靈的得到安慰,要靠大家持守所信的道。不只羅馬的信徒可從保羅得益,保羅也可從他們那裏得到鼓勵和安慰。保羅的文采與謙遜都從這句話表達出來。

  《SDA》這樣:保羅以基督徒的謙虛和禮貌量不讓十一節的話給人以這樣的印象:即他來只是分贈,而他們只是領受。他的目的不是管轄他們的信心(林後1:24)。他認爲他的讀者也是基督徒。他自己也希望通過分享彼此的信心得到益處。

  《SDA》得安慰:12節似乎不止是表達機智和禮貌。這位經驗豐富的使徒,羅馬信徒需要他的鼓勵,而他也需要羅馬信徒的鼓勵。離群索居、與世隔絕是不可能造就完美的基督徒品格的。基督徒的信心需要受到同道們信心的鼓勵。

  他繼續說明,他和他們可以同得祝福。他會因他們的信心而得安慰,他們也會因他得安慰。在一切彼此啓迪教化的相交上,兩方面都得到充實。鐵磨鐵就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二七17)可見保羅的謙卑恭敬,他不認爲自己毋須其聖徒的幫助。

1:13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

  《新》在你們中間在其餘的外邦人中:表示羅馬教會的會眾主要是外邦人。

  《新》果子:指初信者,亦指已信者靈命的成長。

  《啟》果子:指新歸信基督的人,也意含已信者靈性上的增長。保羅希望在羅馬也像他在其他外邦人的世界中一樣,能領人歸主,造就信徒。本節可以看出羅馬教會的信徒中外邦人佔大多數。

  《SDA》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保羅在希望別人特別注意某一重要論點時,最喜歡用這一句話(見羅11:25;林前10:1;12:1;林後1:8;帖前4:13)。

  《SDA》得些果子:保羅希望在他們中間得一些認識基督,在信心和善行上有長進的人。耶穌曾吩咐祂的門徒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和在別人的生活中去結果子(約15:16;參約4:36)。在新約聖經中,果子是一個常用的比喻。保羅用它來表示好的和壞的結果(羅6:21-22;7:4,5;加5:22;腓1:22;4:17;西1:6)。

  《SDA》外邦人:萬國(見5節注)。

  《SDA》在你們中間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暗示羅馬的教會是以外邦人爲主的。

  《SDA》阻隔:保羅進一步提出了他真心要訪問羅馬教會的證據。去訪問他們不僅是他的願望,也是他明確的目的(徒19:21)。但因種種原因令他未能成行(羅15:22;參帖前2;18;徒16:6-7)。

  他曾屢次定意要到羅馬去,只是遇到阻隔,原因可能是其地方有更迫切的需要,或者是因爲聖靈直接的攔阻,又或者是因爲撒的敵擋。他希望在羅馬的外邦人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的外邦人中一樣。這裏他所指的,是福音的果子;從下面兩節可以知道。在11和12節,他希望羅馬的基督徒在信心上得到建立。這裏他則希望在羅馬帝國的首都能夠看到有歸信基督的靈魂。

1:14 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

  《新》希臘人:指說希臘語的外邦人,及雖說拉丁語卻過希臘生活方式的羅馬帝國公民。

  《新》化外人:(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非希臘人」)直譯是「野蠻人」(Barbarians),此詞可能是因希臘人聽不懂他們的語言,因而模仿他們「巴巴」說話的聲音得來的。他們是保羅所服事的「其餘的外邦人」(參1:13)。

  《SDA》希臘人:保羅用了希臘人常用的劃分方法,把全人類分成希臘人和非希臘人。希臘人把一切不講希臘語的人看爲化外人。這並不一定是貶義詞。區別主要是語言和種族方面的(見林前14:11)。在大都市羅馬住著來自各個民族,以及各種文化水平的人。保羅宣稱他有責任向整個外邦世界傳福音,而不管他們的種族和文化水平。

  《SDA》聰明人:福音是傳給萬民的信息。哲學家們往往瞧不起無知識的民,猶太文士把不明白律法的百姓看作是被咒的(約7:49)。然而福音是傳給萬民的,實際上最先樂接受的乃是平民百姓(林前1:26-29)。聰明人也不可予以忽視。希臘人以自己的智慧而自豪,他們熱心地追求它(林前1:22)。但福音也是要傳給他們的。保羅自己曾受過高深的教育。百姓的語言、文化和智力各有不同,但福音是要傳給萬民的。人與基督所建立的關要深過民族和個人之間的差異。

  《SDA》欠他們的債:保羅認爲自己是不得已才傳福音的(林前9:16)。這種要把福音可能傳給地上萬國的使命感部分是來自他對外邦人的特殊任務(徒9:15;羅11:13)。但在各地領受了認識救恩之福的所有基督徒,也負有同樣的責任。

  任何人得著基督,就能滿足在世上最深切的需要。他得著醫治罪惡頑疾的靈藥,逃避那地獄可怕永刑的路,並永遠與神在一起共享快樂的保證。正因這樣,他就肩負了嚴肅的責任,將這好消息與不同文化的人分享。這包括化外人,也不分才智學識,包括聰明人、愚拙人。保羅對這責任有強烈的感動。他說:我都欠他們的債。

1:15 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SDA》我情願:我希望

  《SDA》在羅馬:保羅曾在以弗所、雅典、哥林多等大城市傳道,現在他急到帝國的都城去傳福音。

  爲償還這債,他備好要藉著神賜給他的一切力量,將福音也傳給在羅馬的人。從本節可見,他的對象肯定不是在羅馬的信徒,因爲他們都已回應了這福音。不過,他已備好將福音傳給這大都會裏未信主的外邦人。

1: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新》16~17:全書的主題。

  《新》不以為恥:即使是在羅馬帝國的首都(見1:15)。

  《新》先:不但在時間上,也在特權上。「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4:22),而且彌賽亞是猶太人。「神的聖言」(3:2)、諸約、律法、聖殿禮儀、神榮耀的啟示,以及有關彌賽亞的預言,都是先臨到他們(9:3-5)。然而,這些特權之所以臨到猶太人,並非因他們有過人的長處,或神對他們偏心。福音進入這世界必須由特定的時間,及特定的民族開始,而後由這民族負責把福音傳給其他國家。

  《SDA》我不以福音爲恥:保羅被猶太人視爲背教者,在外邦人中被藐視、遭迫害。他被從一個城趕到另一個城,當作世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林前4:13)。他十分清楚,傳揚十字架,在希臘人爲愚拙,在猶太人爲絆腳石(林前1:23)。但保羅堅信福音的真理,因爲他自己曾充分經過其福氣和能力。他非但不以福音的任何內容爲恥,而且以許多人所討厭的基督十字架爲榮(加6:14)。

  《SDA》神的大能:福音是上帝發揮救人能力的方法。不論何處,只要有人相信福音,都是因上帝消除了人得救的一切障礙所致。保羅是在述說他自己所體驗過的一個事實。他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上帝的大能,見過它在別人身上的效果(林前1:18、24;2:1-5)。

  《SDA》一切相信的:福音是要傳給萬民的(提前2:4)。但只有對那些樂意接受的人,福音才是上帝拯救的大能。這種甘心的接受就是信心(見約3:16-17)。

  《SDA》先是猶太人:保羅在特權和責任方面,總是把猶太人放在第一位(2:9-10)。上帝的聖言曾交給他們(3:1-2)。他們擁有律法和聖殿表號性的禮節。彌賽亞是從他們中間出來的(9:5),所以福音自然先傳給他們。福音傳給世人的步驟實際上就是這樣(徒13:46;參太10:5-6;21:43;路24:47;徒18:6)。保羅在傳道時習慣上先在猶太人的會堂開始工作(徒17:1-2;18:4、6;19:8)。在被囚到羅馬以後的第一個行動,就是把福音傳給那裏猶太人的領袖(徒28:17、23)。

  《SDA》希臘人:外邦人,同羅2:9-10;3:9;見約7:35注。猶太人根據宗教信仰把人類劃分爲猶太人和希臘人(見徒14:1;林前10:32)。希臘人則按照民族和文化把人類劃分爲希臘人和化外人(見羅1:14注)。

  雖然神的福音在猶太人是絆腳石、在希臘人是愚拙的,但是保羅將這信息傳給老練世故的羅馬人,也不以爲恥,因爲他知道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換句話說,福音說明神如何運用他的大能,拯救凡相信他兒子的人。這大能對猶太人和希臘人同樣有效。

  先是猶太人,後是希人這次序,在史上已在使徒行傳時代實現了。誠然我們欠了神的選民猶太人的債,但我們毋須在引領他們歸主後才向外邦人傳福音。如今,神用同樣的原則來對待猶太人和外邦人,給所有人同樣的信息和機會。

1:17 因為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新》義:與神有「正確」關係的狀態(見2:13;3:21、24等註釋)。

  《SDA》顯明出來:正在顯明出來。上帝的義特別顯示在基督的死上(3:21-26)。但隨著福音的不斷傳開,在每一個聽信福音之人的屬靈經中,這種公義一再地顯示出來(加1:16)。人類憑著自己無助的理智和哲學,是不可能獲得上帝之義的。上帝的義是來自上帝的啓示。

  《SDA》本於信,以至於信:請參照榮上加榮(林後3:18)力上加力(詩84:7)。上帝的義是憑著信心接受的。接受以後就會使信心越來越大。我們在運用這信心的過程中,能接受越來越多上帝的義,直到信心成爲對上帝的永久性態度。

  《SDA》如經上所記:與本章2節和羅馬書其許多地方一樣,保羅設法證明福音的信息是與舊約時教訓一致的。

  《SDA》義人必因信得生:因著稱義的人必活著因信可以與義人得生在一起。經文引自哈2:4。在迦勒底人入侵的時候,哈巴谷因以下的保證而得到安慰:義人必因他們信靠上帝而得蒙保守(見哈2:4注)。保羅在羅1:17的引文中也可以看出同樣的意義來。義人活著不是靠他們自己的行爲和功勞,而是靠信靠上帝。

  《SDA》有些人認爲把因信義人在一起更能確地表達羅馬書因信稱義的主題。保羅設法證明,只有憑著信心,人才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只有相信稱義的人才有生命。這兩種理解實質上是一樣的。所強調的都是信心。

  這裏出現的義字,是全卷書信的第一次,要先在這裏解釋其意思。新約聖經裏,這字有多個不同的用法,我們只研究其中三方面。

  第一、這字是用來形容神的特性,即他所作的都是正確、公正、合宜的,與他其屬性相符。當我們說神是公義的時候,意思是他沒有錯誤、欺騙或不公的。

  第二、神的義可以指他使不虔的罪人稱義的方法。他這樣做仍然是公義的,因爲耶穌這位無罪的代罪者,已滿足了神一切公義的要求。

  最後,神的義指神所賜的完全地位,是給一切相信他兒子的人(林後五21)。神透過基督的純全完美來看這些本身並無義可言的人,將他們當作義人看待。神的義歸到他們的帳上。

  那一個才是本節的意思呢?雖然三者皆有可能,但神的義似乎特別指他使罪人因信得稱爲義。

  福音將神的義彰顯出來。首先,福音告訴我們,神的義要求罪得懲治,這懲罰就是永死。不過,我們繼而聽見神的愛卻滿足了他公義的要求。他差派他的兒子作代罪者,爲罪人受死,圓滿地償還了罪債。如今,由神公義的要求已完全得著滿足,他就可以合乎義地拯救一切信靠基督工作的人。

  神的義已顯明出來,乃是本信,以至信。本信,以至信的意思可以是:(1)本神的信實,以至我們的信心;(2)本某程度的信心,以至另一程度的信心;或(3)由始至終本著信心。最後一個解釋較爲可取。神不會按人的行爲將義歸與某人;要憑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神的義的人也無法得著。只有因著信,神的義才展現出來。這與哈巴谷書二章4節義人必因信得生神的宣告完全吻合。這句話可理解爲:因信稱義的人必得生。

  羅馬書的首17節經文裏,保羅介紹了他要討論的主題,並扼要地提到一些重點。他繼續來處理第三個主要的問題:人爲什麽需要福音?簡單地說,答案就是人若沒有福音,就會失喪。然而,這就帶來四個有關的問題:(1)那些從未聽過福音的不信者是否失喪?(一18~32);(2)自以爲義的道德主義者,不管是猶太人或外邦人,他們是否失喪?(二1~16);(3)神古時在地上的選民猶太人,他們是否失喪?(二17~三8);(4)是否所有人都失喪?(三9~20)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感謝神也要靠著耶穌?保羅這樣說有甚麼用意嗎?
1:8 保羅說:我靠著耶穌基督感謝神,目的在強調基督是神與人之間獨一無二的中保。神藉著基督賜恩給我們並且赦免我們的罪,我們也要藉著基督向神獻上感恩的心(參提前2:5)。

羅馬基督徒受人談論卻不會受人責難;人家又如何看你的宗教群體?
1:8 羅馬的基督徒身處帝國的中心,所以備受注目。他們的聲譽良好,對神有堅定的信心,以至於天下的人都知道。當別人談論到你的教會或者你的宗派時,他們會說些甚麼?他們的評論是不是正確?甚麼是讓公眾了解你信仰的最佳途徑?

神應允人禱告的方式是很特別的嗎?我多番禱告,但祂……
1:9-10 你恆切地為某項自己關心的事祈禱之後,不要為神應允禱告的方式而感到驚訝。保羅祈求能親自前往羅馬教導當地的信徒,但當他到達羅馬時,竟然成為囚徒(參徒28:16)。保羅為能夠平安到達羅馬而祈禱,最後他果然安全到達,卻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被捕入獄、受猶太人逼迫、遇海險、被蛇咬……神應允禱告的方式往往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你誠懇祈求神必定會應允你,雖然有時候時間和方式不一定如你所願。

互相勸勉,彼此關愛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你看保羅……
1:11-12 保羅祈求能探訪他們,以屬靈的恩賜鼓勵他們,藉著他們的信心自己也能受到鼓勵。作為神的工人,他能幫助信徒明白關於耶穌基督福音的意義,而信徒亦應對他付出關心和安慰。這樣,基督徒在一起便都有所付出和有所得著。我們共同的信仰使我們有共同的語言和目標,這是我們彼此勉勵的基礎。

這一次他要去哪兒呢?去的地方好像很多啊……
1:13 保羅在第三次宣教行程中曾經到過敘利亞、加拉太、馬其頓、亞西亞和亞該亞等地。這些地方的教會主要是由外邦人組成的。

如果我說,你也欠了保羅所欠的債,你驚訝嗎?樂意去償還嗎?
1:14 保羅欠甚麼債?自從他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基督之後(參徒9:1-30),他整個生命都投入在傳揚救恩福音的使命上。他所欠的是基督救主的債,這債必須向整個人類來償還。償還的方式是向全人類宣告基督的救贖,包括猶太人跟外邦人,超越了文化、社會、種族和經濟的界限。我們同樣也欠了基督的債,因為祂也同樣替我們付了罪債;雖然我們無法向主償還這債項,但是卻可以向別人見證基督對我們的愛,表明我們感恩的心。

我不會以福音為恥。可是有時候你為何不敢傳福音?這……
1:16 保羅不以傳基督的福音為恥,因為他知道這救恩的信息有改變生命的能力,是給每一個人的。如果你還做不到不以傳福音為恥,就當深思福音的涵義。只要你仰望神,並且專注祂在世上的作為,不看自己的不足,你也會做到不以傳福音為恥

為甚麼福音要先給猶太人?為何他們是蒙揀選的?”——我一直都很想問,但又不敢問……
1:16 為甚麼福音要先傳給猶太人呢?因為神揀選了亞伯拉罕,並且應許賜福給他的後裔(參創12:1-3)。神揀選他們,並非因為他們有甚麼值得揀選的地方(參申7:7-8;9:4-6),只因為祂的應許;祂願意賜福給他們,以及預備他們來迎接彌賽亞的降臨。神揀選他們,更不是要他們享受特權,而是要世人知道祂救贖的計劃。
  長久以來,猶太人通過遵行律法、守節期和各種道德守則來認識神,但是他們常常忘記神的應許和要求,因而被神懲罰。雖然如此,他們仍擁有那個敬奉獨一真神的寶貴傳統。眾多民族之中,猶太人是最適合來預備迎接彌賽亞的降臨,也是最能明白祂的使命和信息的民族,他們中間的確有很多這樣的人(參路2:25,36-38);耶穌的眾使徒和保羅就都是忠誠的猶太人,又是在基督裡最能明白神恩典的人。

因信就得以稱義?我等罪人竟可享有如此福分?
1:17 福音向我們顯明神救贖的計劃,同時又使我們得到永生,祂是何等的慈愛和公義。信靠耶穌,我們跟神恢復和好的關係,並且只藉著信耶穌,我們得以稱義。

2010年8月24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心滿意足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

  有位詩人一度寫下了:「人常是很愚蠢的!有熱就想冷,一冷又嫌熱,總要相反的。」

  這真是道盡了人的本性!所以當我們讀腓立比書4章11節時,保羅說已經學會了「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我們不禁要想,這有可能嗎?

  但對保羅來說,確實如此。腓立比書4章12-13節描述了保羅對生活的態度:「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保羅擁有或欠缺的,都被跟上帝的關係取代了。他的滿足不是源自於環境,而是因為他跟基督的關係。

  保羅提醒我們,知足的心態不是一夜之間發生,而是我們學習得來的。當我們跟上帝的關係隨著時間跟經驗逐漸發展,我們學會更加信靠上帝、更少倚靠自己。保羅知道基督能給他力量,讓他在一切眼前的狀況中得以堅立(13節)。

  不管你今天面對的是甚麼,透過禱告,你可以獲得能夠知足的力量!AL

世界充滿許多美好,
帶給我們愉悅快樂;
唯有你能珍愛耶穌,
心裡才有真實滿足。Sper

只有在基督裡,才有救贖和滿足。


http://chinese-odb.org/



-----------------------------------------------------------------------------------------------青草地上/知信行網上團契

真正代表基督

  如果我們心地狹窄、小器、嫉妒、容易生氣、脾氣不好,我們怎麼見證主呢?有些人只能從我們的人生中來看基督,他們所看見的是甚麼?如果我們真正愛主,就不可羞辱主的名,不能在生活中有甚麼不合聖徒的體統。我們無論為主作甚麼,或奉獻甚麼,要為祂的工作盡力,總要有主的樣式,忍耐包容。這樣才不致失去信徒的本分。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