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20100126約伯記3章1-26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SDA聖經注釋/網路>


3:1 此後,約伯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


  SDA咒詛:譯自通用詞qala,而不是伯1:5、11;2:5、9barak(見伯1:5注釋)。幾個星期的時間顯然使約伯從鎮定順服的心態變到深深的絕望。參耶利米用類似的話咒詛自己的生日(耶20:14-18)。


3:2 說:


  SDA希伯來語是`anah,一般譯爲回答。這裏指在某種場合回應因某種情況而說話(見申26:5;賽14:10;亞3:4)。


3:3 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


  《新》願我生的那日滅沒:約伯存活在世,因著神的恩惠,素來是令他滿有喜樂的事,如今卻成了無法承當的重擔。這是他最可能咒詛神的時候,但他卻沒有這麼做。


  SDA願那日滅沒:意思是但願我從來就沒有出生在這裏擬人化了。


  SDA夜:也擬人化了。


  SDA男胎:希伯來語是geber(男人),強調壯,與女人和兒童有別。Geber不同普通表示男性的詞zakar。Geber是用詩體的。正如用擬人化表示受胎,這裏所表達懷上的胎不是普通的孩子,而將最終成爲約伯那樣的人。七十士譯本說那是指約伯出生之夜,而不是受胎之夜,理由是受胎之夜不大可能知道性別。其實說那夜懷男胎是通過詩歌的想


3:4 願那日變為黑暗;願 神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


  《新》願那日變為黑暗:神在創1:3曾說「要有光」;約伯使用類似的字句,要一反神的造物之工。


  SDA那日:第4-5節咒詛出生的那日。第6-10節咒詛懷胎的那夜。


  SDA黑暗:這是對白天最強烈的咒詛,因爲黑暗與白天是相反的。


  SDA尋找它:是上帝賜下白天的光。他現在祈求不要降下光明。


  SDA亮光不照:以重複表示強調。


3:5 願黑暗和死蔭索取那日;願密雲停在其上;願日蝕恐嚇它。


  SDA死蔭:希伯來語是salmaweth。有些學者改變元音符,把它讀爲salmuth,譯成幽暗。Salmuth在希伯來語中,是表達黑暗概念最強有力的詞語(見伯10:21-22;12:22;16:16;24:17;34:22;賽9:2;耶2:6;摩5:8)。其他學者認爲沒有足夠的理由要改變傳統的元音符。七十士譯本依然譯爲死蔭


  SDA索取:希伯來語ga'al,贖回起親屬的作用。在本文中可能有認領的意思。該詞還有污染的意思。兩種解釋都講得過去。但前者更加形象生動。黑夜是白天的近親,白天一到就被黑夜領走。關ga'al的詞義,見得2:20注釋。


  SDA密雲:願烏雲密布,罩在上面。這是詩歌強調黑暗的另一種方式。


  SDA日蝕:可能指使白天變暗的日、龍風、沙暴等。


3:6 願那夜被幽暗奪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樂,也不入月中的數目。


  SDA那夜:約伯被懷上的那夜(第3節)。


  SDA幽暗:希伯來語是'ophel,有時用來指陰間的黑暗(見伯10:22)。


  SDA同樂:直譯爲歡樂。譯爲同樂要改變希伯來動詞的元音。這種改變與七十士譯本的西馬庫斯版本一致。但直譯也完全合理。似乎沒有充足的理由改動它。


  SDA不入:約伯要取消自己被懷胎那夜的記錄。


3:7 願那夜沒有生育,其間也沒有歡樂的聲音。


  SDA直譯是不育的堅硬的不毛的。願那夜毫無益處,就像光禿禿的岩石沒有翠綠一樣。


3:8 願那咒詛日子且能惹動鱷魚的咒詛那夜。


  《新》那咒詛日子的:指東方的占卜者,如巴蘭(見民22至24章),他們對人、對物和對日辰宣布咒詛。


  《新》鱷魚:(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海怪」)約伯使用生動、象徵的用語,他盼望「那咒詛日子的」,能挑動海怪(見賽27:1註釋),去吞噬他出生的那晝夜。


  《啟》鱷魚:原文作Leviathan,為傳說中的水怪,能吞喝日子,造成日月蝕。約伯借此表達心中的苦痛,希望那咒詛日子的人能喚出這海中的水怪,把他出生的那天吞吃掉,令他的生日消滅。詩人引用神話,以加強敘事效果,並非真信其事。


  SDA願那咒詛日子:這句話比較難解。許多注釋家認爲約伯是在求助巫師,即咒詛日子的人。他們自稱能咒詛某些日子。即使這種解釋是正確的,也不一定說明約伯相信這些巫師。他只是承認他們的存在,並用詩歌的語言希望他們以真實或想的災禍咒詛自己被懷胎的那一夜。克拉克認爲咒詛日子者是那些憎恨白天,厭惡亮光的人,如奸淫者、凶手、盜竊者、搶劫者。他們的行爲更適在夜間進行。


  SDA鱷魚:直譯是利維坦(海中怪獸)。那些認爲本節第一行是指巫師的人,從第二行看到巫師們惹動利維坦的能力。在古代的神話中,有一個巨龍與太陽和月亮爲敵,據認爲有造成日食的能力。約伯不會相信這種能力。他提到神話,只是爲了使詩歌的語言顯得生動而已。


3:9 願那夜黎明的星宿變為黑暗,盼亮卻不亮,也不見早晨的光線(原文是眼皮);


  SDA黎明的星宿:原文既可以指暮色,也可以指曙光;本節是指曙光。


  SDA早晨的光:直譯是黎明的眼皮


3:10 因沒有把懷我胎的門關閉,也沒有將患難對我的眼隱藏。


  SDA胎:即懷我的子宮。這裏說夜晚能防止懷胎。


3:11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絕氣?


  《新》11~12、16、20~23:一連串爭辯性的修辭問句。


  SDA爲何:約伯的反複提出的問題與代所有的受苦人是一樣的。約伯不是在問自己爲什麽會受苦,而是問爲什麽自己不胎死腹中。他主要不是尋找答案,而是表達自己深深地絕望。


  SDA絕氣:直譯是死亡斷氣。見創25:8、17;49:33;可15:37;徒5:5、10。參太27:50。


3:12 為何有膝接收我?為何有奶哺養我?


  SDA接收:該詞原文含有現已廢棄的意義預測先行(見帖前4:15)。可譯爲迎接面對接受。約伯可能是問:爲什麽我母親把我放在她的大腿上?


3:13 不然,我就早已躺臥安睡,


  SDA睡:約伯把死亡描繪成安睡(見詩13:3;約11:11;林前15:51;帖前4:14)。在本節中,他並不指望活後的永生。他只是把自己目前的痛苦與死亡的長眠進行對比。


3:14 和地上為自己重造荒邱的君王、謀士,


  《啟》重造荒邱:可譯為建造邱陵現在又已荒涼。約伯的意思是:要是他一出生就死去,情形會同歷史上顯赫的人物一樣,造了許多宏偉的建築,現在只剩斷垣殘壁,自己長埋黃土。


  SDA君王:約伯把他目前的慘狀與死亡的尊嚴進行對比。


  SDA荒邱:本節過簡潔,使人難以理解。有人認爲是指國王重建荒蕪的城市,而爲自己豎立豐碑(見賽61:4;結36:10、33;瑪1:4);有人認爲是建造荒廢的大樓。還有人認爲是諷刺金碧輝煌的殿宇,雖然莊嚴壯麗,終必傾覆荒蕪。


3:15 或與有金子、將銀子裝滿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


3:16 或像隱而未現、不到期而落的胎,歸於無有,如同未見光的嬰孩。


  《新》既然他的出生已成事實,下一個可能就是產難。如此一來他只留在墳墓(或陰間)裏,在他看來那是一個平靜與安息的地方(3:13-19;見創37:35註釋)。那種光景比現在無法忍受的情況,要好得多了,因他現在完全得不到平靜安息(3:26)。


  SDA約伯在前面問過:爲什麽我不在出生前就死亡?(見第11注釋)。


3:17 在那裏惡人止息攪擾,困乏人得享安息,


  SDA攪擾:直譯是生氣激動。就是惡人所表現內心的不安、焦慮和惱怒。該詞詞根的意思也是激動不安顫抖(見申2:25;箴29:9;賽5:25)。伯3:17-19不是指來生,而只是表達墳墓的安靜。焦慮、疲倦和煩惱都被淹沒在無夢的睡眠之中。雖然這是一個理想的境界,但基督徒必須透過墳墓遙望活和永生。約伯後來表達了這個更偉大的盼望(伯14:14-15)。


3:18 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聽見督工的聲音。


  《新》督工的聲音:如在埃及的情況一樣(見出5:13-14)。


  SDA被囚的人:指被強迫勞動,不斷受到督工鞭打的人。見出3:7;5:6、10、13-14。


3:19 大小都在那裏;奴僕脫離主人的轄制。


3:20 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


  SDA爲何:這是本詩的第三節。約伯剛才想的是死亡的寧靜。現在他的思想回到眼前的痛苦。他一再詢問爲何。本詩節勾畫了一個真心求死,卻又注定要苟延殘喘,繼續生存的人。這種情況的現代版本就是癌症患者,在死亡提供最後的解脫以前,要經過長期無奈痛苦的煎熬。現在和那時一樣,也常常有人問:爲什麽?


  SDA光:見第16節。光似乎象著生命。


  SDA心中愁苦:希伯來語是mare nephesh。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分別譯爲性暴(士18:25),心裏愁苦(撒上1:10;22:2),苦惱(撒上30:6),心裏惱怒(撒下17:8)。這裏是複數。約伯想到是不單是自己的痛苦,也想到別人的痛苦。


3:21 他們切望死,卻不得死;求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


  《新》21~22:死成為約伯所羨慕的。


3:22 他們尋見墳墓就快樂,極其歡喜。


3:23 人的道路既然遮隱, 神又把他四面圍困,為何有光賜給他呢?


  《新》神又把他四面圍困:神曾在約伯四圍圈上籬笆保護他(見1:10及註釋),如今他感受的是神以患難為籬笆包圍他(見3:26)。


  《啟》本節乃繼20節的話而說。約伯發現他的道路突然阻塞,找不到出路。1:10記有約伯蒙福,如籬笆圍護;現在他受苦,如籬笆圍困。


  SDA遮隱:約伯的感覺受到傷害。不知該怎麽辦。


  SDA圍困:撒但曾說上帝四面圈上籬笆圍護約伯(伯1:10)。現在約伯說上帝給他四面圈上痛苦的籬笆。


3:24 我未曾吃飯就發出歎息;我唉哼的聲音湧出如水。


  SDA未曾吃飯:原意無法確定。有人譯爲我不吃飯,但缺乏依據。也有人譯爲代替我日常的食物以吃飯的方式在我開始吃飯時。有人認爲約伯吃飯很痛苦;也有人認爲約伯歎息就像他日常飲食一樣不斷。因本文是詩體,最後一種解釋較合理。


  SDA唉哼:呻吟悲歎。約伯痛苦的表情就止不住的流水一樣。


3:25 因我所恐懼的臨到我身,我所懼怕的迎我而來。


  SDA有人認爲本句暗示約伯在遭遇災難以前就懷有恐懼。這是沒有道理的。約伯所描述的似乎是他災難開始以後的感受。每一次災難都增加了他對下一場災難的恐懼。在每一次災難以後,都會有更大的痛苦臨到。


3:26 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


  SDA不能說約伯在第3章中面對災難的反應是積極的。本詩含有許多抱怨和辛酸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可以原諒的,但不值得賞。約伯抱恨自己的命運,比起假定他沒有遭遇不幸的情況下更加表現出他的人性。約伯屬靈的偉大並不是因爲他沒有灰心過,而是他最終找到了擺脫灰心的途徑。如果我們要尋找一位在痛苦下堅忍不拔的完美榜樣,就必須仰望耶穌,而不是約伯。約伯在痛苦中咒詛自己出生的日子。耶穌卻說:我原是爲這時候來的(約12:27)。在這罪惡的世界裏,完美的品格只能來自苦難。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受撒但第二次攻擊後,約伯的態度有沒有改變?
3章 約伯面對第二次攻擊——肉體折磨時的反應,與他受到第一次攻擊後的態度有了很大的差別(1:20-22)。約伯沒有詛咒神,但他詛咒了自己的生日。他覺得被神棄絕還不如不出生好。約伯在肉體、感情、靈性上都有掙扎。他的苦難又深又廣。在患難和受苦的日子裡,千萬不要低估我們的脆弱。我們即使不能解脫,也要持守我們的信心。


這一節挺特別的,是指……
3:8 在約伯時代,人可以雇別人來發詛咒。約伯情願占卜者呼喚鱷魚吞掉他的生日。


你如何看待約伯求死解脫的要求?
3:11 約伯經歷著肉體上極度的痛苦,以及家庭和財產損失帶來的悲哀。他希望自己死也是無可厚非的。約伯的痛苦把他放在信心的十字路口上,許多對神的觀念都被動搖了(例如祂使你富有,一直保守你免受麻煩和痛苦,或保護你所愛的人)。約伯被趕回到信心的起點。他有兩種選擇:(1)詛咒神和放棄祂,(2)信靠神,從祂那裡取得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用甚麼來衡量神對人的愛,是人領受了多少福分嗎?
3:23-26 約伯一直非常謹慎地不去敬拜物質財富,只敬拜神。儘管如此,他仍被災難淹沒,故此他抱怨為甚麼自己過正直的生活也有試煉來臨。他所有的生活準則都被打碎,他開始失去方向。試煉和悲痛,無論是暫時的或是長期的,都摧毀不了生命的真正目的。生命的目的並非僅是追求幸福和個人成就,更是要服事和榮耀神。生活的價值和意義並非建築在感覺上,而是在無人能拿走的真實之上,那便是神對我們的愛。不要假設因為神真愛你,便會阻止痛苦發生,事實可能剛好相反。神的愛不能以我們所受痛苦的大小來測度。保羅教導我們,沒有東西可以將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參羅8:38-39)。




2010年1月26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延遲的結果


「歸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約珥書2章13節)


  小時候,我做對或做錯事情,就會得到大人的獎賞或處罰,我就是透過這些學會了守規矩。這十分有效,因為行為後的獎賞或處罰來得很快,這讓因果之間的關係明確無誤。但當我長大後,生活變得複雜,我的行為不見得立刻看得到後果。當我沒有因錯誤的行為而立刻付出代價時,我開始認為上帝對我的行為並不在乎。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以色列的兒女身上。當他們違背上帝,卻沒有立刻承受後果時,他們說:「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他看不見我們」(以西結書9章9節)。這表示他們相信上帝對他們已失去興趣,而不管他們錯誤的行為。但是他們錯了,上帝受夠了他們的敗壞,終於說:「我的話沒有一句再耽延的,我所說的必定成就。」(12章28節)


  當上帝延遲管教,不是出於忽視,而是出於他的本性,因為他有恩典又不輕易發怒。有些人將之視為上帝容許犯罪,事實上,上帝的本意是要領人悔改(羅馬書2章4節)。JAL


禱告:
主啊,謝謝你滿有憐憫,不輕易發怒。
願我不要因你的憐憫而以為犯罪不須承受後果,
幫助我認罪悔改。阿們。


承認犯錯是糾正錯誤的唯一方法。






-------------------------------------------------------------------------------------------------
生命的復興/知信行網上團契


盡意的愛學習盡意的愛
要我為你作甚麼?


經文:馬太福音二十29-34


  這段經文顯出一個非常鮮明的對比,就是世人與神的愛有巨大的差異。當兩位瞎子不停的呼喊耶穌時,旁邊的人因反感而責備他們。為何這些人會反感呢?因為瞎子只是微不足道的乞丐,在當時被人認為是廢物,他們無權提出要求,根本沒有社會地位。眾人認為這一刻耶穌是一個大人物,是不會理會這些麻煩多多的乞丐。


  可是,耶穌停步了,讓這兩個瞎子到祂面前,又問他們:「你要我為你作什麼?」難道耶穌不知道他們需要嗎?這豈不是多此一問嗎?不是!耶穌的問題顯示出祂有智慧去表達愛,這問題是反映了主對他們的尊重,眾人鄙視他們的時候,主尊重他們,願意服待他。而且主也讓他們有表達的機會,這樣的人往往是被人決定一切,自己沒有表達的權利,再者,祂亦要看他們的真誠,當他們迫切地回答:「我們要眼睛能看見。」祂的心也深受感動。


  學習盡心的愛,就要留心每一個向你請求的人,多向他們說:「要我為你作什麼?」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