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20111021申命記1章19-46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19 「我們照著耶和華我們 神所吩咐的從何烈山起行,經過你們所看見那大而可怕的曠野,往亞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亞。

   《啟》本節至46節所記史事也見《民數記13-14章》。講述百姓聽信了探子的惡報,不信神真能領他們去迦南,以及因不信招來的神的懲罰。

  《馬》從西奈至加低斯巴尼亞的旅程(19-21節);差遣探子及其後的違命(22-46節)。除了約書亞和迦勒之外,從埃及出來的所有士兵,都不得進入應許地(34-38節)。是什麼東西阻礙了他們呢?關鍵的因素是在以色列人完全漠視了上帝的願望和引導,否認上帝的愛護和眷顧,並懷疑上帝的作爲。這些都可作爲我們的鑒戒!

1:20 我對你們說:『你們已經到了耶和華我們 神所賜給我們的亞摩利人之山地。

   《啟》亞摩利人的山地:似泛指以色列人要去得為業的迦南全地,參7節及19節。7節下半節可視為此詞包括的範圍的說明。

1:21 看哪,耶和華你的 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 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新》照耶和華…所說的:耶和華曾在燃燒的荊棘叢裏,向摩西重申賜地的應許(見1:7註釋;1:8;出3:8、17)。現在神吩咐以色列人要進入該地,並征服佔領它。

   《啟》本節的“你”為第二人稱單數,與全章通用的多數“你們”不同。有人因此指出本節為後加的。31節原文中的“你們”原文也是單數,《和合本》為求統一,改譯為“你們”,其實應該為“你”。本書“你”與“你們”有好幾次互用。(例如2:24-25、30-31;3:2;8章等)大致說來,“你”是有時向個人,也可能指以色列人整體說話,“你們”乃向全體百姓說話。

1:22 你們都就近我來說:『我們要先打發人去,為我們窺探那地,將我們上去該走何道,必進何城,都回報我們。』

1:23 這話我以為美,就從你們中間選了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

   《新》十二個人:他們的名字列在民13:4-15。

   《啟》派出去窺探迦南地十二人的名單見《民數記13:4-15》。

1:24 於是他們起身上山地去,到以實各谷,窺探那地。

   《啟》以實各:有果實纍纍之意,表示其地異常肥沃。此谷近希伯崙(參民13:22)。

1:25 他們手裏拿著那地的果子下來,到我們那裏,回報說:『耶和華我們的 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

1:26 「你們卻不肯上去,竟違背了耶和華你們 神的命令,

   《新》你們…違背:雖然這群百姓本身並未違背神,但摩西視他們和早期那悖逆的世代同為一國百姓,訓誡他們(見5:2;參29:1)。

   《啟》聽摩西說話的已是新的一代。此處用“你們”是把以色列人當作一個民族來說的。事實上,摩西是講上一代的百姓違背神命。

1:27 在帳棚內發怨言說:『耶和華因為恨我們,所以將我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交在亞摩利人手中,除滅我們。

   《新》耶和華…恨我們:按照申命記的主題來看,百姓的這個論點實具諷刺性。

1:28 我們上哪裏去呢?我們的弟兄使我們的心消化,說那地的民比我們又大又高,城邑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並且我們在那裏看見亞衲族的人。』

   《新》亞衲族的人:屬迦南地早期居民,多被形容為巨人(見2:10、21;9:2;民13:32)。

   《啟》亞衲族:為迦南早期居民,以身材高大著稱(參民13:32)。但所居地的城牆,據考古學家發現,只有10至15公尺高。探子說“高得頂天”的確過甚其詞。

1:29 我就對你們說:『不要驚恐,也不要怕他們。

1:30 在你們前面行的耶和華你們的 神必為你們爭戰,正如他在埃及和曠野,在你們眼前所行的一樣。

1:31 你們在曠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見耶和華你們的 神撫養你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直等你們來到這地方。』

   《啟》你們:在原文為第二人稱單數的“你”,故應譯為“你”。神與以色列人的關係情同父子,看顧照料有同父親撫養兒子。

1:32 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 神。

1:33 他在路上,在你們前面行,為你們找安營的地方;夜間在火柱裏,日間在雲柱裏,指示你們所當行的路。」

   《新》夜間在火柱裏,日間在雲柱裏:耶和華是在會幕上的雲柱中與百姓同在,引導以色列人走完曠野的路程(見出13:21及註釋;40:34-38)。

   《啟》在曠野中,神的約櫃走在百姓前面,為他們開路,找安營的地方。神在會幕的雲彩中,用火柱、雲柱引領他們行經曠野(參出13:21)。

1:34 「耶和華聽見你們這話,就發怒,起誓說:

1:35 『這惡世代的人,連一個也不得見我起誓應許賜給你們列祖的美地;

1:36 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並且我要將他所踏過的地賜給他和他的子孫,因為他專心跟從我。』

   《啟》關於迦南,參《民數記13-14節》,及《約書亞記14章》。

1:37 耶和華為你的緣故也向我發怒,說:『你必不得進入那地。

   《新》為你的緣故:見3:26;4:21。神惱怒摩西,因為他當時以不對的心態去擊打米利巴的磐石取水(民20:9-13;27:12-14)。既然是以色列人刺激他犯罪,因此神也惱怒他們。這事件(1:37)發生在上文(1:34-36)敘述的事件後將近四十年,只因摩西有意回述以色列人及他自己的罪,才將這兩件事並提。

   《啟》神因摩西的不信,不遵神命用口吩咐磐石出水,反在一怒之下,用杖連擊石二次,因此罰他不得進入迦南。但摩西的憤怒與犯罪乃以色列人所惹動,故此神也刑罰了百姓(民20:9-13;27:12-14)。

   《啟》本節的記事與以前數節講的探子窺迦南的事,其間隔了近40年。摩西把兩件事放在一道來講。要新一代的聽眾注意,聽從神的話是信仰的中心。

1:38 伺候你、嫩的兒子約書亞,他必得進入那地;你要勉勵他,因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為業。

1:39 並且你們的婦人孩子,就是你們所說、必被擄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惡的兒女,必進入那地。我要將那地賜給他們,他們必得為業。

   《啟》婦人孩子:原文與《民數記14:31》均只有“孩子”。“婦人”為《和合本》補入,似在與《民數記14:3》所說吻合。

   《啟》不知善惡:在此應指無道德上的辨別力。兒童在道德上無力辨別是非,因此不涉及不信的問題。

1:40 至於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

   《啟》紅海:原文為“蘆葦海”,當日很多湖泊都用此名(參出14:21註)。此處指阿卡巴灣。

   《啟》曠野:指以東地。

1:41 「那時,你們回答我說:『我們得罪了耶和華,情願照耶和華我們 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爭戰。』於是你們各人帶著兵器,爭先上山地去了。

   《啟》神本要百姓進迦南,他們不肯去;現在神不許他們去,卻爭先恐後要去。但神未與他們同在,很可能沒有約櫃同行,結果大敗於亞摩利人手下。

1:42 耶和華吩咐我說:『你對他們說:不要上去,也不要爭戰;因我不在你們中間,恐怕你們被仇敵殺敗了。』

1:43 我就告訴了你們,你們卻不聽從,竟違背耶和華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

   《新》你們…違背耶和華的命令:與1:26的責備相同。起初百姓違背耶和華的命令,不肯進迦南地;後來又違背祂的禁令,擅自進入該地。自第一次的悖逆後,耶和華就不願與他們同去。但祂的同在是必要的,以色列需要學會這功課。

1:44 住那山地的亞摩利人就出來攻擊你們,追趕你們,如蜂擁一般,在西珥殺退你們,直到何珥瑪。

1:45 你們便回來,在耶和華面前哭號;耶和華卻不聽你們的聲音,也不向你們側耳。

   《新》在耶和華面前:在會幕處。

   《啟》在耶和華面前哭號:指回到會幕前向神哀哭。 

1:46 於是你們在加低斯住了許多日子。」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探子回報,應許之地不宜攻取——他們很小信不是?你我呢?
1:22 摩西打發探子去窺探迦南地,不是決定應否進入應許之地,而是察探應當從何處進入。但是探子回來以後,大多數皆認為不值得付代價去冒險犯難。神必定賜攻地的能力,但是他們不敢冒險,決定放棄。神雖然賜我們能力以勝過一切障礙,但是我們常常像以色列人一樣滿懷疑懼,讓困難控制一生。順從神,不理會諸般艱難,必能因信而英勇得勝。

前有困阻,懼而不敢前進——你說他們是小信,我就說他們謹慎,你說……
1:23-40 摩西講述探子偵察應許之地的情形(民13-14章)。探子回來報告那地有巨人(亞衲族人),城市牆垣高大,百姓就懼怕而不敢前進,開始怨天尤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但是約書亞與迦勒二人指出,這地不僅肥沃,而且敵人脆弱,是可以擊敗的,因為有神幫助他們。我們若只消極地專注難處,就會畏首畏尾,不敢行動。盡量專注於正面——那是神的指示與應許。在你面對重要抉擇並明白當做的事時,要憑信心邁步向前,別讓困難阻礙你得勝。

心都消化了!他們怕甚麼?
1:28 迦南地有巨人和高大的堅固城邑。巨人就是亞衲族人,可能身高2.1到2.7公尺。那地有許多堅固城,城牆約有9公尺高。以色列人的懼怕雖然可以理解,但卻不成理由,因為全能的神已經應許他們能勝過那裡的人。



2011年10月21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個別影響

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腓利門書16節

  貴格會的伍爾曼(John Woolman)是一位巡迴佈道家,他倡導廢止美國的奴隸制。伍爾曼去見奴隸的主人們,告訴他們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當成私人財產是一件不公義的事。雖然,伍爾曼並沒有能夠完全廢除奴隸制,但他的確說服很多奴隸的主人釋放了奴隸。他的成功是因著他一對一的方式,個別說服了奴隸的主人。

  在腓利門書,也可看到類似的一對一的訴求。阿尼西謀是一個奴隸,他從他的基督徒主人腓利門家裡逃出來。他透過保羅的宣教信了主,但保羅把他送回腓利門那裡時,寫信給腓利門說:「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久得著他;不再是奴隸,乃是高過奴隸,是親愛的兄弟」(15-16節)。雖然我們不知道阿尼西謀是否脫離了當奴隸的生活,但是他在基督裡得著的新生命,改變了他和他那信主的主人的關係,現在他們是主裡的兄弟。保羅以一對一的方式,個別改變了他周圍的人。

  透過福音的大能,人心和處境都可以得到改變。讓我們能如伍爾曼和保羅一般,以一對一的方式,個別影響我們身邊的人。HDF

如果能用我的愛,
安慰受傷的心靈;
求祢賜福幫助我,
告訴我該如何行。Brandt

你能給予的最大幫助,就是向他人展現真理。




---------------------------------------------------------------------------------------------
靈修靜思

明日如何?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4)

  很多人說明天會更好,這是人主觀的願望。身患重病或家庭經濟陷於困境的人,這願望不一定能實現,明日如何,依然十分渺茫。況且現今是末世的時候,世局動盪,天災頻繁。我們能把握和做決定的只有今天,只有今天現在的一刻,誰有把握明天會如何?

  1975年我從越南逃難到美國,在難民營中遇見一位年輕人,當時他只有26歲,在越南時曾到過我的教會聚會聽道,也知道福音的好處;但他覺得自己尚年輕,應趁年輕時多享受這個世界的歡樂,等退休後才去教會,安享晚年。不料在他到達美國的第一個冬天,在一個風雪的晚上,他開著他心愛的車,在高速公路被大貨車捲入車底,立時車毀人亡,未及留下半句話給親友便與世長辭!

  生命短暫,世事無常。親愛的朋友、弟兄姊妹,要及早把握今天歸向主,即或沒有明天,我們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在永恆的主手中,不論疾病困苦,或面對橫逆,我們也有力量面對,不會虛度此生。      ~邱建勤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