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20120202雅各書5章12-20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5:12 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新》不可起誓:雅各的話與基督的教訓極相似(太5:33-37)。雅各並非譴責神聖的誓言,例如神在亞伯拉罕面前起的誓(來6:13),或耶穌在該亞法面前起的誓(太26:63-64),或保羅的誓言(羅1:9;9:1),或任何人對神所立的誓(出22:11)。相反地,他是譴責濫用神的名或聖物來保證自己所說的是真的。

   《啟》主耶穌親自教訓人不可起誓(太5:33-37)。猶太人中有的憑起誓行騙或把事情誇大。耶穌教訓人不可輕諾,不可輕率用神的名來給自己說的話或作的事保證誠實無欺。這與十誡“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的精神吻合(出20:7)。

   這裏說的起誓與法律規定的宣誓作證不同。基督(太26:63-64)和保羅(徒23:1;比較羅1:9)都這樣做過,這也是神的律法所要求的(出22:11)。神因為人的軟弱不信,也曾指著自己起誓(參來6:13及註)。

   《馬》在試驗中缺乏忍耐的一種表現,就是起誓。基本上來說,這不是指褻瀆或賭咒的問題,也不是指在法庭上起誓。

  所禁止的,是不假思索地用主的名字或其他名字來證明自己的話是真實可信的。基督徒並不需要指著天或指著地上的任何人或物起誓。他應該有足夠的條件,使認識他的人相信他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經文其實也禁止我們說一些並不需要或是賭咒的話,例如“天地為證”、“神明在上”、“天啊”等。

  雅各說:“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或“偽善”NKJV註腳)他大概是想到十誡中的第三誡:“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二○7)

5:13 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

   《馬》無論身處任何境況,我們應透過禱告來到主的面前。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向主熱切祈求。喜樂的時候,應滿心高興地讚美祂。主期望與我們一起度過人生的高低起伏。

  我們應該認識到,神才是我們生命中一切際遇的主要導引者(第一因)。我們毋須在盧德福所謂的“令人混淆的各種次要成因(第二因)”上費神。

  任憑環境折磨我們,或只知等候環境改變,都只會叫我們不戰而敗。我們應明白只有一股真正的主宰力量,就是那來自神的。

  這段經文是本書甚至全新約聖經中最具爭議的一段,迫使我們要思想:到底今天在信徒的生命中,醫治應佔怎樣的位置?

  在詳細研究這段經文之前,讓我們先溫習聖經在疾病和醫治方面的教導。

5:14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新》油:在古時油是家庭中的常用藥(斐羅、皮里紐和醫生迦倫都曾提及;又見賽1:6「膏」;路10:34)。有人認為雅各在這節經文中是從醫學角度提及「油」;然而也有人認為雅各用油是要增強信心,作為神回應「出於信心的祈禱」(5:15;見可6:13),而施行醫治的外在象徵。

   《啟》油:是古代治病的藥物,耶穌就曾用油抹病人治好他們(可6:13)。本書讀者為猶太人,熟悉這種治病的方法。雅各所著重的是信心的禱告,而非抹油的儀式(5:15-16)。

   《馬》14~15:回到雅各書第五章,我們發覺這段經文與聖經其他關於醫治的教導,是彼此協調的: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倘若這是聖經中唯一談到醫治的經文,我們大可以假定,基督徒無論患了什麼病,只要達到所列出的條件,就都一定可以得到醫治。然而,我們從其他的經文得知,神的心意並不一定要把病治好。因此,雅各所說的,並不適用於每一種疾病,而是指某一種病,即是因一些特殊情況而導致的疾病。理解這段經文的關鍵在於這兩句話:“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在這段經文中,醫治與罪得赦免是相關連的。

  這裏提到的是一個人犯了罪,可能還影響到當地教會的見證。不久他患了病。他自知這疾病是由於他犯罪所引致的。神要管教他,以便將他挽回到相交中。於是他從罪中悔改,向神認罪。不過,由於這罪影響教會公開的見證,因此他請長老來,在他們面前坦白承認自己的罪過。長老們便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這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

  主確實地應許,如果某人因犯罪患病,而他又願意以聖經所指示的態度和方式認罪離罪,主必定會醫治他。

  有人會問:“你怎樣知道這人曾犯了罪,現在已經悔改?”答案就在第15節的結尾,這裏提到他的罪蒙赦免。我們知道,人只有在認罪後才會蒙赦免(約壹一9)。

  有人會反對說:“聖經沒有說他已經犯了罪。聖經只是說他若犯了罪。”這誠然是事實,但上文下理所說的,是關於一個在屬靈上後退的人認罪和被挽回。須留意下一節經文:“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在第17和18節所提到的旱災,是因以色列人犯罪,遭神審判的結果。當以色列人歸向主,承認祂是真神時(王上一八39),旱災便停止了。第19和20節明顯是提到挽回在真道上後退的人。

  雅各書五章13至20節指出,一個人如果因犯罪而患病,他到長老那裏認罪的話,神便應許給他醫治。長老的責任,就是用油抹他,為他禱告。有人認為這裏的油,是指藥用的油,因為在雅各的時代,油是一種藥品(路一○34)。另一種見解認為這裏所指的只是儀式上的抹油而已。奉主的名一句更支持這觀點。

  換句話說,抹油的行動,是在祂的權柄和遵行祂說話的情況下進行的。使徒在行使神蹟,施行醫治的時候,有時也會用油(可六13)。油本身並沒有醫治的能力,但油卻象徵著正在進行醫治的聖靈(林前一二9)。

  有人不贊成抹油只有儀式上的意義,因為這與恩典時代不再重視儀式與條文不一致。然而,我們用餅和酒來代表基督的身體和血,也用水來施浸。另外,婦女在聚會中蒙頭,也代表她們順服男人。故此,我們又何用反對行使抹油的儀式?

  神對於出於信心的祈禱的回應就是醫治這人。由於這禱告是建立在神的話語上的,所以是出於信心的祈禱。這裏的重點並不在乎長老有多少信心,也不在乎病者有多少信心。長老可以胸有成竹地禱告,因為神已應許只要符合所列的條件,這人必得痊癒。

  因此,總括來說,第14和15節所說的,是一個人因犯罪而患病的情況。當他明白過來並願意悔改,便應請教會的長老來,並到他們那裏坦白承認自己的罪。長老們應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他們可以憑信心求神醫好他,因為神應許要這樣做。

5:15 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5:16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馬》16上: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驟眼看來,這句話似乎是叫我們將心底裏的一切罪惡告訴他人。然而,意思卻不是這樣!雅各主要是指出,如果我們得罪了別人,便要儘快向我們所開罪的人認錯。

  此外,我們也應該互相代求。我們對別人不可懷有積怨,也不可讓怨恨加深;相反,我們應透過認罪和禱告,與別人保持屬靈上的交往。

  身體得醫治與靈命上的復甦是相關連的。雅各在這裏將認罪、禱告和醫治連繫起來。他明顯地示意,身體與靈魂之間有十分重要的關係。人是個三合一的個體──靈、魂、體(帖前五23)。任何一部分受影響,整個人也就受影響。

  在舊約聖經中,祭司也是醫生。例如,他負責斷定某人患了痲瘋,也由他宣告某人已經痊癒。主既將祭司與醫生的職分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即表示身體與靈魂是息息相關的。

  心身醫學界承認肉體與心靈之間的關係,並嘗試找出導致身體毛病的個人問題。然而,現代醫學卻沒有解救罪惡的靈藥。只有靠著基督的寶血,並透過向神和向人認罪,才可以從罪的指控、沾染、權勢和懲罰中得釋放。

  縱使我們不肯承認,但很多時候疾病往往是罪所帶來的──這些罪諸如貪吃、憂慮、惱怒、不肯寬恕、放縱、嫉妒、自私、驕傲。罪往往會帶來疾病,有時甚至引至死亡(林前一一30)。我們一旦發現生命裏有罪,便應立即承認,並離開罪惡。我們應向神承認所犯的一切罪。

  此外,如果是得罪了別人的話,也應向他們承認。這對於我們的屬靈健康是至為重要的,同時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益。

   《馬》16下~18: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

  這事記載在列王紀上十七章1節至十九章10節。那時,亞哈是以色列的王。他跟從妻子耶洗別敬拜巴力,並引誘百姓陷於他那邪惡的偶像敬拜之中。“亞哈……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王上一六33)正因為犯罪的緣故,以色列便經歷了三年半的旱災。

  後來,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的先知展開一場著名的鬥爭。當有火從耶和華那裏降下來,燒盡了燔祭牲、祭壇,和周圍的水時,百姓便信服,並歸向耶和華。於是,以利亞又禱告,乾旱便終止了。

  以利亞的例子鼓勵我們,要為那些犯了罪、與神疏遠了的人禱告。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有人將這句話意譯成:“與神同心的人能成就奇事。”

  為免我們以為以利亞是超乎常人的,雅各提醒我們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同樣只是血肉之軀。他只是人,與其他人一樣有軟弱,會患病。

5:17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

   《新》以利亞…懇切禱告:從王上17:1;18:41-46可推測以利亞曾禱告。三年零六個月(又見路4:25)大概是個整數(七年的一半),這說法的根據在王上18:1(見王上18:1註釋,參啟11:1-6)。

5:18 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

5:19 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轉,

   《新》失迷真道的:這種失迷者可能只是掛名的基督徒,並沒有真實的信心(參來6:4-8;彼後2:20-21);也可能是犯罪的基督徒,需要助他回轉。對前者而言,5:20所提到的「死」就是「第二次的死」(啟21:8);對後者而言,則只是肉體的死(編者註:「靈魂不死」新國際版譯作「人不死」;參林前11:30)。見約壹5:16註釋。

   《馬》19~20:在前一段經文中,我們看見神使用教會的長老來挽回在罪中的聖徒。我們剛討論過,神使用以利亞來(局部和暫時地)挽回一個退後、背棄神的民族。這兩節經文鼓勵我們致力從事這影響深遠的工作。

  第19節描寫一名主內的弟兄,他在教義上或行為上從真道迷失了。另一位弟兄便為此而熱切地憑信心禱告,結果能使他回轉,與神和主內的弟兄姊妹恢復正常的關係。

  這事奉的意義是何等深遠!首先,他救了這個迷失的弟兄,使他不致於因神管教的緣故而貿然死去。第二,他還遮蓋許多的罪。神赦免並抹掉這些罪。其他的信徒也寬恕他,因此這些罪也不至於外傳。我們今天正需要這種工作。當我們致力將福音帶給失喪的人時,或許會忽略了那些遠離羊圈的肢體。

  雅各再一次催使我們,就基督徒生命中的某些方面進行反省。他向我們挑戰:你是否在堆積今世的財寶?你經商的手法是否絕對誠實?你怎樣處理報稅單?你是否貪圖安逸,還是願意過犧牲的生活,以致別人能因此而認識救主?當你得罪別人時,是否願意主動向他道歉?當你患病時,會先向誰求助──醫生還是主?當你看見弟兄陷在罪中時,你會批評他,還是嘗試挽回他?

  這卷既重實際又簡單的經卷到此結束,在書中我們看見信心如何受到試驗。信心面對各種試驗,包括生命中的各樣問題、不潔的試探、對神話語的順從。對於那些自稱有信心的人,雅各要求他們拿出信心的證明來,就是要不偏私,不奉承,且要有善行。此外,一個人信心的真偽,可見於他的言語;信徒要學習讓基督來掌管他的舌頭。

  真正的信心,有真正的智慧相伴隨;從前充滿嫉妒紛爭的生命,現在變成實踐敬虔的生命。

  人有信就能避免因貪婪和屬世野心而誘發的種種仇恨、鬥爭、嫉妒,又除去苛刻挑剔的心態。信使人不至自以為是,以為毋須倚靠神而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

  信徒賺錢和用錢的方式,顯示出他信心的情況。有信心的人不怕欺壓,而會在主再來的盼望中表現出堅毅與忍耐。有信心的人說話從來都是誠實可靠的,毋須用起誓來取信他人。不論際遇順逆,有信心的人都會倚靠神。有病時,他會先考慮屬靈的問題。透過向神和向所得罪的人認罪,這些可能的問題便得以解決。最後,信心使人用愛心與憐憫,去接觸那些退後的人。

  我們的信心每一天都受到試驗。主對我們的信心有什麼評價呢?

5:20 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

   《新》遮蓋許多的罪:神會赦免這迷失者的眾罪。

   《啟》本節引用舊約《箴言》10:12,原意為弟兄間若能彼此相愛,可以免卻挑起爭端,遮掩許多過錯。這裏是說,信徒若能把失迷真道的人挽救回來,可讓許多的罪不至發生;而罪人回轉,神也會赦免他的罪,靈魂不致死亡。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有說一個叫人相信的人,根本不用起誓,你是這樣的一個人嗎?
5:12 一個擅於誇張或撒謊的人通常都不會獲得別人的信任,基督徒千萬別這樣。我們說話要誠實,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敢於說實話,不說半真半假的話,也不說謊話,這樣我們就會成為一個可靠的人了。

用油抹就可以好了?以前立王也用油膏的,不知道還有何義?
5:14-15 聖經中“油”既是一種藥物(參路10:30-37),也是神的靈之象徵(參撒上16:1-13)。因此油代表了醫治身體和靈性的用物,基督徒不應把身體與靈魂分割,因為耶穌基督同時是我們身體和靈魂的主。

互相?彼此?在我的教會嘛……
5:14-16 教會內的信徒並不是孤單的,應當互相扶持、彼此代禱,而且應特別關心那些患病或受苦的肢體。長老是教會的領袖,應隨時準備照顧軟弱的肢體,教會也應該隨時警醒為有需要的信徒祈禱。

祈禱有信心,萬事得成就?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
5:15 “出於信心的祈禱”不是指病人的信心,而是為病人祈禱之弟兄姊妹的信心。施行醫治的是神,不是信心,禱告是否蒙應允視乎神的旨意,但我們的禱告是神醫治過程的一部分,因此許多時候神待我們獻上信心的禱告後,才開始醫治。

既可直接到神面前,何要再彼此認罪、代求?
5:16 雖然基督已經使我們可以直接在神面前祈求赦免,但彼此認罪仍然是教會群體生活的重要部分。(1)我們得罪了某位弟兄姊妹,必須請他饒恕。(2)我們所犯的罪影響了教會,必須公開認罪。(3)我們正在罪中掙扎,需要別人愛心的支持,應向那些有能力幫助我們的弟兄姊妹懺悔。(4)我們已私下向神認罪,卻覺得仍然未蒙赦免,就可以向一位信徒認罪,讓他申明神已寬恕我們。在神的國度裡,每一位信徒皆是其他信徒的祭司(參彼前2:9)。

這樣做行不通,那也不成,我就禱告試試——啊,原來我對禱告的態度……
5:16-18 藉著禱告與神溝通,是基督徒最大的得能力之源,禱告的果效往往比我們所能想像的更大。有些人在試過其他方法都失敗後,就視祈禱為最後一著,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既然神有無限的能力,而我們的力量只是微乎其微,我們不倚靠祂又倚靠誰呢?況且祂特別鼓勵我們向祂支取力量!

有人如羊走迷了!你,我是否可以做點甚麼?
5:19-20 在真道裡迷失的人明顯是指那些陷入罪中的信徒,他們的生活不再符合其信仰。對於基督徒會不會失掉救恩,說法各有不同,但所有人都同意,背棄自己信仰的人是出了嚴重的問題,需要悔改。雅各鞭策信徒要幫助倒退、墮落了的人歸回神。我們可以主動為他們禱告,用愛心瞭解他們的處境和情況,帶領他們重投神的懷抱,並得著神的寬恕。

若果我們的信仰只是單單聽道沒行動……
5:20 雅各書強調“行動中的信心”,而稱義的生活就是信心的明證和結果。教會需要用憐憫人的心去服事人,用愛心說誠實話,遵行神的吩咐,並做到彼此相愛。我們應該給世上的人做屬靈生活的榜樣,透過愛神及彼此相愛,吸引眾人來歸向基督。如果我們真的相信神的道,就會每一天把道活出來。神的道不單是供我們閱讀或思想的,更要求我們實踐出來。讓我們用具體的行動表明我們的信仰、對神的信心和信靠吧!



20120201雅各書5章1-11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5:1 嗐!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咷,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

   《新》富足人:這些人(也是2:2、6所提及的人)不是基督徒,因為雅各警告他們要為那臨近的災難哀哭悔改。5:1-6與舊約中對外邦列國審判的宣告相似,這些宣告是散布在那些寫給神子民的書卷中(賽13至23章;耶46至51章;結25至32章;摩1:3-2:16;番2:4-15)。

   《啟》作者勸告這些富人,在大難臨到前趕快回頭悔改。

   《馬》首先,他呼喚富足人要哭泣、號咷,因為他們快要經歷苦難。他們快要面對神。那時候,他們會充滿羞恥和悲哀。他們要看見自己是個不忠心的管家。他們會因錯失了種種的機會而號咷慟哭。他們會因自己的貪婪和自私而悲歎不已。他們不得不承認曾用不公平的手段來對待雇員。他們會看見自己的罪,就是將信心建立在財物上,而不是倚靠主。他們也會因自己過去曾極度驕縱安逸而熱淚盈眶。

  雅各指出富足人有四樣主要的罪。第一樣就是聚斂貨財。

5:2 你們的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蟲子咬了

   《新》衣服:在古代,衣服是表達財富的一種主要方式(見徒20:33)。

   《馬》聖經從沒有表示富有是罪。例如,一個人可以突然繼承一筆財產,他因此變成富有,但在這事上他並沒有犯罪。

  不過,聖經卻指出聚斂貨財是錯的。主耶穌曾明顯地表示不許聚斂貨財。祂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六19-21)。

  雅各所說的貨財有四種:財物、衣服、金和銀。在聖經的時代,貨財通常是指穀物、油和其他物產,包括衣服和金銀。當雅各說:“你們的財物壞了”,他的意思或許是指穀物長了蟲,油也腐臭了。他所要指出的,就是富足人聚斂過多,已到了糟蹋的地步。本來,這些糧油是可以用來供應饑餓的人的,但現在卻白白浪費了。

  他又說:“衣服也被蟲子咬了。”經常穿著的衣服,是不會給蟲子咬的。但當衣櫥裏堆滿了衣服,而這些衣服只是偶爾才穿著的話,便很容易會有蟲蛀。雅各認為,當世上還有這麼多人衣不蔽體,聚斂衣服在道德上來說就是錯的。

5:3 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

   《新》長了銹:囤積錢財的結果。這對為富不仁者既是控告,也是審判。

   《馬》他繼續說:“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金銀是不會長銹的,但卻會失去光澤;而儲藏不當的話,就會受到某程度的侵蝕。富足人沒有運用他們的金錢,使饑餓的人有糧食,赤身露體的有衣服穿,患病的有藥物,並使用金錢來促進福音的廣傳;他們卻將金錢積儲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做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金銀卻給銹蝕了。

  長出來的銹,說明金銀沒有善用,任憑變壞;這要指證富足人的不當。這是雅各時代富足人的情況,今天的信徒豈不更是如此?我們若有條件去協助廣傳福音,卻沒有去做,我們該受怎樣的指斥?我們不是正在為自己聚斂財富,而沒有運用財富來協助拯救靈魂嗎?

  那銹……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一句的意思,是指他們沒有運用自己的財富來造福他人,結果只會換來極大的痛苦和悲哀。最終他們明白自己既自私又貪婪(貴重的珠寶,講究的服飾,豪華的居室,昂貴的汽車),是何等的麻木不仁時,他們會感到如千刀萬刃,尖刻難受。

5:4 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有聲音呼叫,並且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

   《馬》雅各責備的第二樣罪,就是富足人苛扣工人應得的工資以自肥。收割莊稼的工人沒有得到他們應得的工資。工人或會抗議,但也於事無補。世上沒有人可以為他們申訴。然而,萬軍之主已經聽見他們的冤聲。指揮天上眾軍的元帥,站在世上被踐踏者的一邊,作他們有力的後盾。全能的神會幫助他們,為他們復仇。

  所以,聖經不但責備聚斂財物,也責備以不誠實的手段得到財富。除了苛扣工資的罪以外,雅各可能同時也責備瞞稅、用不準確的量器、賄賂調查人員、運用不真實的宣傳廣告,和偽造開支帳目。

5:5 你們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當宰殺的日子竟嬌養你們的心。

   《新》當宰殺的日子:即審判的日子。為富不仁者如同牲畜一樣養肥自己,直到被人宰殺的日子,死到臨頭仍毫不自覺。

   《馬》雅各繼而指責富足人生活奢華。貴重的珠寶,講究的服飾,豐富的美食,和富麗堂皇的居所──當周遭有這麼多人未得溫飽,他們又豈能用財富來嬌養自己?

  或許我們也應撫心自問,今天的教會和基督徒,又可以怎樣解釋自己的富有和奢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饑餓。

  此外,世上有超過一半的人囗從未聽聞主耶穌基督。身處這樣的世界裏,我們卻擁有跑車、豪華轎車、遊艇,這又豈能說得過去?我們怎可以將神的金錢花在昂貴的酒店、高級飯館,或任何形式的享樂上呢?

  聖經明顯的教訓、世上驚人的需要、救主的榜樣,和最基本的同情心,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只要世上還有一個靈魂未聽聞福音,我們享受舒適奢華的生活就是錯的。

  那些享美福、好宴樂的人,就像那些在宰殺的日子竟嬌養自己的心的人──與牲畜一樣,養肥自己,等候屠宰;或像四處搶掠的士兵,不顧四周垂死的人。

5:6 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他也不抵擋你們。

   《馬》對富足人最後的指責,就是他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而他也不抵擋他們。有人認為這義人是指主耶穌。不過,害死他的人是宗教界人士,而不是富足人。所以,義人應是用來代表一般無辜的老百姓。

  雅各所指的,是富足人粗暴專橫的手段,這是他們對待下屬的慣常態度。他們用誣告、中傷、威脅的話來定下屬的罪。或許他們並沒有親手殺害下屬,但他們既迫下屬工作過量,又苛扣他們的工資,結果便害死他們。這些無辜的人並沒有反抗;反抗可能只會帶來更多暴虐,或遭解雇。

5:7 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裏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新》你們要忍耐:這是前文5:1-6的轉折點。由於信徒在為富不仁者的逼迫下受苦,他們要學習耐心盼望主的再來。

   《新》秋雨春雨:在以色列,秋雨在十、十一月來臨,恰好在播種之後;而春雨在三、四月來臨,恰好在收割之前(申11:14;耶5:24;何6:3;珥2:24)。

   《馬》雅各繼而對受壓迫的信徒說話,鼓勵他們要忍耐。忍耐的動力,在於主再來。這可以是指被提,也可以指基督回來作王。兩者在新約聖經中都是忍耐的動力。

  農夫的例子說明忍耐是必須的。在播種之後,他不會期望即日有收成。首先,必須要下春雨,使種子發芽。最後必須下秋雨,使穀物能生長成熟。有人認為這裏提到的秋雨春雨是一個應許,是指開啟教會時代的五旬節的祝福在基督再來前的重演;然而,整本新約聖經的要旨,似乎並不鼓勵人作這種期望。

  當然,聖經也沒有禁止我們期望有一小撮忠心的信徒,為神的緣故心裏火熱,專心於全地的福音工作。還有什麼比這樣做更能表達歡迎救主再來?

5:8 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

   《馬》主再來時,地上一切的錯謬會得到糾正。所以,信徒應像農夫一樣忍耐。他們的心應感到安穩,因為他肯定會來。

5:9 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

   《新》不要彼此埋怨:雅各呼籲對信徒和不信的人都要忍耐(5:7-8)。

   《新》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指基督再來(見5:7-8)及隨祂而來的審判。新約聖經強調基督再來的迫近(如羅13:12;來10:25;彼前4:7;啟22:20),這是以「末世」始於基督道成肉身之時這一教導為根據。自那時起,世人就一直生活在「末世」(5:3)中(見來1:1註釋)。在神救贖計畫中,下一個要發生的大事就是基督的再來。新約聖經並未告訴我們這將在何時發生,然而它必然會發生,這是毫無疑問的,聖經也一直勸勉信徒,等候盼望基督的再來。雅各是在這種亮光中,盼望基督快快再臨。

   《啟》審判的主站在門前:指基督的再來和祂要施行的審判。作者勸信徒不要為等候互相責備埋怨,因為就快過去。耶穌教訓過人,不要論斷人,免得被論斷(太7:1)。

   《馬》身處逼迫困苦時,受害人往往會彼此埋怨。我們在壓力之下,也往往會將積聚起的怒氣向最愛的人發洩;這是很有趣的矛盾表現。故此,雅各忠告我們: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

  本節是提醒那些在不利的條件下一起事奉主的僕人。我們不應讓怨忿累積。畢竟,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祂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不久我們都要站在基督的審判台前交帳。我們不可審判他人,免得我們受審判。

5:10 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

   《啟》作者勉勵信徒記取舊約眾先知的榜樣,學習受苦和忍耐(新約中講到先知為神說話而遭殺害的事可看太21:35;22:6;23:29-37;路13:33;徒7:52;羅11:3;來11:35)。

   《馬》雅各以舊約的眾先知作為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要留意,受苦是在忍耐之前。

  “患難生忍耐”(羅五3)。上文已經解釋過,在新約聖經中,忍耐的意思是指剛毅堅忍,決不動搖。這些先知忠心宣講主的話,因此受到無情的迫害。然而,他們“恒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一一27、32-40)。

5:11 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

   《新》約伯的忍耐:(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堅忍」)這裏的「忍耐」並非指「耐心」的忍耐。約伯並沒有耐心(伯3章;12:1-3;16:1-3;21:4),但他卻能堅持不懈(伯1:20-22;2:9-10;13:15)。林前3:19雖曾引用伯5:13的經文,但這裏是新約聖經惟一提到約伯名字之處。

   《啟》約伯的事參看《約伯記》1-2及42章。約伯的佳美結局,是全心相信神美善的人的鼓勵與安慰。信徒在苦難試煉中,信心反日增,力足戰勝各種艱困,直到主來。

   《馬》我們想起眾先知如以賽亞、耶利米和但以理時,會對他們深表尊敬。我們敬重他們熱誠忠信的生命。因此,我們稱他們為有福的。我們承認,他們獨立於世,眾醉獨醒。然而,不可忘記他們都經歷了重大的試驗和苦難,且忍耐到底。如果我們也希望得到祝福,我們理應蒙召像他們一樣面對苦難。

  約伯是忍耐或堅忍不動搖的最好例子。歷史鮮有人像約伯一般,在這樣短的時間內遭受這樣大的損失。然而,他從沒有褻瀆神,也沒有背棄祂。他的忍耐最終得到報賞。神向他顯現,顯明祂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

  如果不知道雅各所說的主給他的結局(即主所成就的最終結果)是什麼,我們便難免會被引誘去嫉妒惡人。

  亞薩眼見惡人昌盛,便心生妒忌(詩七三3-17)。他愈思想這事,便愈感到困擾。後來,他進入神的聖所時,才明白他們的結局。他的妒忌因此消失。大衛也有相同的經歷。他在詩篇十七篇15節描述信徒在來生所要得到的,足以鼓勵他們在此生堅忍下去。

  主給約伯的結局,就是他從前所擁有的一切,主加倍地賜給他(伯四二10-15)。



--------------------------------------------------------------------
<聖經靈修版/網路>

開門七件事,樣樣要錢財,錢財重要不重要?還有更重要的?
5:1-6 雅各是說財富沒有價值,而不是說富人沒有價值。主再來時,今天的金錢將失去所有的價值,因此我們應該花時間積聚在永掹的天國中有價值的財寶。金錢本身並不邪惡,傳道人需要金錢維生,養活妻兒;宣教士需要金錢來傳福音;教會需要金錢來拓展事工。但是“貪戀錢財”就會導致罪惡(參提前6:10),使人見財忘義。這是對所有基督徒的警告:不要接受世界的價值觀,應該以神的教導作準則(參羅12:1-2);這也是對所有受富人壓迫之人的安慰和鼓勵。(有關耶穌論及錢財的經文,請參太6:19-21。)

“義人”,是別有所指嗎?
5:6 “義人”是指無力反抗的人,可能是指那些貧窮的勞工。在當時,不能償還債項的窮人會被債主關進牢獄,或被迫變賣僅餘的全部財產,有時甚至要把家人賣為奴隸。很多窮人因無法清還債務而餓死,神看這是謀殺。大量儲存金錢、剝削雇員、自我放縱地生活的人都不能逃避神的警告。

耐心等待,這我知道,但到何時?有時候總……
5:7-8 農夫必須耐心等候農作物生長,他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在夏天時休息,寄望田間情況一切順利;他必須勤勞工作,才能獲得好收成。同樣,我們必須耐心等候主再來,不能催促基督提早回來,但在等待期間,我們也有許多工作可以做,推進神的國度。農夫與基督徒都必須靠著信心生活,寄望將來所得的報酬。你要忠心地事奉去建立神的國,時候到了,神的國就必降臨。

埋怨,常衝口而出,其實我……
5:9 事情出錯時,我們很容易便怪責別人連累我們(參創3:11-13註釋)。推卸責任比自己承擔輕易得多,卻造成破壞並得罪神。在批評別人的過失之前,記著審判之主耶穌基督將會逐一審問我們(參太7:1-5;25:31-46),祂不會讓我們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就了事。

5:10-11 許多先知曾經受苦和受逼迫,例如摩西、以利亞和耶利米(參代下19章附表;有關苦難,請參伯1:1-22;2:10;3:23-26;4:7-8;42:17的註釋;伯2章的人物介紹。)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