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20110405馬太福音22章1-14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22:1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

   《啟》這個比喻和21:33-41的主題相同,都是指猶太人拒絕彌賽亞耶穌,以及這樣做會有的嚴重後果。

   《馬》1~6:耶穌沒有與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繼續周旋。祂藉著娶親筵席的比喻再次敘述蒙愛的以色列要被棄一旁,受輕視的外邦人反要作客人,與祂坐席。祂把天國比作一個王爲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邀請程序分爲兩個階段。首先,他派僕人親自預先邀請客人,卻遭他們毅然拒絕。第二次邀請時,筵席已擺好。有些人根本對他的邀請嗤之以鼻,他們忙於農務和生意;有些人甚至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

22:2 「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22:3 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

22:4 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

22:5 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裏去;一個做買賣去;

22:6 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

22:7 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燬他們的城。

   《新》燒毀他們的城:這是常見的軍事行動;此處可能暗示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毀。

   《馬》7~10:王悖然大怒,要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他丟去第一次邀請的客人名單,給願意來的人發出邀請。這次,筵席上座無虛席。

22:8 於是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22:9 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

22:10 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

22:11 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裏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

   《新》沒有穿禮服的:有人推測當時的風俗是由主人為客人準備婚宴用的禮服。在這個婚宴中,尤須如此,因為這些客人都是直接從路上請來的(22:9-10)。因此那位客人沒有穿上婚宴禮服,簡直就是侮辱主人,因為主人已為他供應了禮服。

   《啟》禮服:代表在天國中神的子民應有的忠心和順服,是他們應有的義。

   《馬》11~13:但在賓客中,卻有一位沒有穿禮服的。王質問他爲何衣冠不整地赴宴,那人無言可答。王便派人把他丟在黑暗,叫那人哀哭切齒。第13節中的使喚的人有別於第3節中的僕人。

22:12 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

22:13 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新》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裏…哀哭切齒:描述嚴厲懲罰的詞句。此比喻的第一部分(22:2-10)論及神棄絕以色列人(參21:43-45),這下半段(22:11-13)則論及個人的責任。婚宴的禮服無疑代表恩慈的主人—神—為所有接受祂邀請的人所預備的義。神向不配的人發出他們不配得的邀請,並且還供應接受這邀請的人所需有的義。

22:14 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馬》我們的主就這樣總結比喻說:“因爲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至於比喻中的意思,王是神,他的兒子就是主耶穌。娶親的筵席合宜地描繪天國裏的宴樂歡愉。若認爲教會是這比喻中的新婦,只會使這比喻複雜了。比喻主要的中心是說以色列要被棄一旁,而不是指給教會特別的呼召,也不是談論教會的將來。

  第一階段的邀請是指施洗約翰和十二門徒親切地請以色列到婚宴。可惜以色列國拒絕接受邀請。“他們卻不肯來”(3節)生動地顯示出人們將要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第二階段的邀請指使徒行傳中,福音要傳到猶太人中。有些人輕蔑福音;有些粗暴地對待傳福音的使者。大部分使徒要殉道。

  王惱怒以色列是合理的,他差派“兵”──提多和他的羅馬軍隊在主後七十年毀滅耶路撒冷城和大部分的以色列國。“兵”是指神用這些人成爲懲罰以色列的器皿。雖然這些軍隊不認識神,但卻成爲他所任用的兵團。

  到了今天,以色列仍被棄一角,福音在外邦人中傳講。這些外邦人對福音的反應好壞參半,他們對神的尊重各有不同(徒一三45-46;二八28)。無論如何,每一個赴宴會的人都要經過考驗。沒穿禮服的人自稱爲天國作好準備,卻沒有因信主耶穌基督,穿上神公義的衣裳(林後五21)。赴宴而不穿禮服,這樣的藉囗實在不能成立。正如賴理指出,那時人們有一個習俗:向沒有禮服的賓客提供禮服。那人很明顯沒有好好利用這種服務。當質問他進入天國的權柄時,他既沒有基督,也就啞囗無言了(羅三19)。他的結局是要在外面黑暗之處,哀哭切齒。哀哭指受地獄之苦。有人認爲切齒指永遠憎恨反叛神。假如是真的話,便否定地獄之火要煉淨人的說法了。

  第14節指整個比喻,而非單指沒有穿禮服的那人。“被召的人多”是指福音要廣傳,不過選上的人少。有些人拒絕邀請。就算反應良好的人中也有假意稱信的。所有願意接受的人都被選上了。要知道一個人是否被選上,只要看看他爲基督作過什麼事,便知道一二了。曾連斯這樣說:“主人邀請所有人享用筵席,但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主人會提供合用的禮服給他們。”



-------------------------------------------------------------------------------------------
<聖經靈修版/網路>

“千呼萬喚不出來”,可是現代人回應神的態度嗎?
22:1-14 當時的習俗是,在每一個大宴會以前,主人會對客人發出兩次邀請,第一次請求賓客出席,第二次則通知他們一切已經預備妥當了。這個故事的國王——神,卻是三次邀請祂的賓客,但每一次他們都拒絕了。神希望我們在祂的筵席上和祂在一起,因為這是一直到永恆的筵席。這就是祂一次又一次地邀請我們的原因。你是否已經接受了祂的邀請呢?

奇怪了,神為人所預備的“禮服”究竟指甚麼?我可以選擇不“穿”嗎?
22:11-12 按著傳統風俗,主人會為賓客預備參加婚宴的禮服。不穿禮服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主人會認為那客人妄自尊大,或想侮辱主人,根本不想參與這個婚禮慶典。參加婚禮的禮服就是進入天國所需要的公義,是基督所賜給每一個信徒的,但每個人都需要自己決定是否穿上它參加神的筵席——永生。(有關公義和救恩之袍的比喻,請參詩132:16;賽61:10;亞3:3-5;啟3:4-5;19:7-8。)

2011年4月5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最後一顆糖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詩篇34篇8節,10節)

  一個午後,安琪拉給了她的小女兒四顆豆形軟糖,並且讓她知道,她只會得到這麼多顆糖。

  大口解決前三顆後,艾蓮娜慢慢地品嚐最後一顆糖;她先舔一點,拿出來,再咬下一點點,又再舔一口,然後啃掉外面的糖衣。因為知道這是她最後一顆糖,她整整花了四十五分鐘,才把這顆糖完全吃掉。

  安琪拉看著她的小女兒,看得嘖嘖稱奇。她突然想到,自己其實是在看小艾蓮娜學習如何品味。就是享受箇中滋味、口感,並在這個愉悅的經驗中,學習怎麼才能嚐盡各種滋味。

  當我們讀到:「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詩篇34篇8節)。我們可以確定上帝希望我們好好「品味」祂的同在。祂允許我們能與祂親近、更深刻地認識祂。當我們默想祂的話語,我們會更加認識到祂是誰(以西結書3章1-3節)。當我們品嚐祂的美善和慈愛,祂的創意、全能、聖潔及信實,更會凸顯出祂獨一無二的風味。

  當我們學習如何去享受、品味祂的時候,上帝一定會滿懷歡欣地注視著我們。CHK

嚐嚐主美善滋味,
品味祂一切所行,
親近並讚美這位,
神聖全能信實主。Sper

我們最大的特權,就是享受上帝的同在。




------------------------------------------------------------------------------------------
生命的改造/知信行網上團契

心的改造:誠實,忍耐,虛心
存誠實的心看自己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羅馬書十二3-5)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準確地看自己,不是過於自高便是高分自卑,常被自己虛假的面具所折磨並愚弄,這實在是非常可悲的!對自己誠實,這是生活裡非常重要的原則。除非我們能忠實估計自己的能力,清楚知道自己能力所及和所不及,否則我們很難發揮神所賜的生命。

  一個存誠實的心看自己的人,是一個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人,他不會自大,也不會自卑,因他清楚知道甚麼是屬神所賜給他的恩賜,縱然他發現他所做的竟是不為人所見、不受稱讚、不受注意,但他仍堅忍地去做,因他認定自己所做的在神的眼裡,有它的重要性。

  信徒啊,願你的心滿有誠實,以致你能不偏不倚地看自己,找著當扮演的角色,和該站的位置,在人生的大道上,擦放神的火花!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