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20110722傳道書7章15-29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7:15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

   《新》義人…滅亡:行義並不表示一定可避開危難或不會早逝。

   《啟》15~18:行義不能保證無艱困、不死亡,要是智慧和行義尚且不能防止滅亡,自義和自逞智慧更無用處。以為惡人得好報而過分行惡尤其不智。敬畏神的人有真智慧,不走極端,既不拘泥自以為美的義,也不放蕩自己,但努力度真正正直且智慧的生活。

   《馬》當我們見過突如其來、互相矛盾和極度震驚的事,就會慨歎地說:“如今我已見過一切。”似乎這是所羅門的意思。在他虛空的生命裏,他見過各種互相矛盾的事。他看見義人早逝,惡人卻享長壽。

7:16 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

   《新》不要行義過分…過於自逞智慧:如果真正的公義與智慧都不一定能使人避開敗亡,那麼偏激的言行、律法主義式的公義與智慧豈不更無補於事!

   《馬》因為傳道者既找不出義和祝福之間的固定關係,罪和罰之間也一樣,所以認為上策就是避免走向極端。這種膚淺、不合乎聖經的結論稱為“金科玉律”。

   人若避免行義過分和自逞智慧,就可逃避過早的破壞。其實,這並不真實。神給祂百姓的標準是要人不犯罪(約壹二1)。祂向祂百姓保證:他們必不死去,直到他們的工作完成為止。

7:17  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

   《新》不要行惡過分:極端的作惡就更是愚勇了。

   《馬》所羅門計算,另一種危機就是行惡過分。有勇無謀的人也會不到期而被奪去生命。所以傳道者說中間路線就是我們要致力尋求的理想方向。

   我們清楚看見這些是人的理據,並不是神的啟示。神完全不能容忍罪惡。祂的標準常是完美的。

7:18 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  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新》這個…那個:敬畏神的人要避免兩種極端(律法主義與放任主義),要過平衡的生活,也就是過真正公義且有智慧的生活。

   《馬》按傳道者所說,上策就是持守這個事實──行義過分的人不合時的命運──和不要放任跟這個相反的事實──放蕩的自毀。敬畏神的人(行在其中)必從這兩樣隱藏的危險中逃脫出來。

   這種建議錯誤地以為神喜歡以溫和的態度看待罪和不義,但其實只是所羅門在日光之下的觀察。除非我們記得這點,否則就受到這世俗的哲學影響,常感到疑惑。

7: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

   《啟》19~22:要避免走極端,必須在生活上切實做到敬畏神,才能有實踐的真智慧;這就比一大群有經驗的行政長官更有能力。

   世上沒有一個義人,人的罪特別見於言語上。對別人說的閒話不要過分理會,免得心中永無寧日。自身經驗可以證明,說人閒話乃罪在作祟,裏頭很少真實。

   《馬》所羅門相信智慧使人更得力量和庇護,比十個官長給一座城的更大。這只是指出智慧比武裝的力量大,神不用站在至強軍隊那邊。

7:20 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

   《新》義人,世人實在沒有:一個嚴肅的聖經真理(見羅3:10-20)。

   《馬》本節起頭有“因為”的意思,表示與前一節有關連。但關係在那裏呢?就在我們全都需要傳道者所描述的智慧的益處,因為我們全都不完美。世上實在沒有一個絕對公義的人──時常行善而不犯罪。

   一般來說,本節用來教導人罪的普及,這應用是合理的。但盧寶德寫道,依着文脈看,本節說明為何我們需要與剛描述的智慧保持緊密的聯繫。

7:21 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

   《馬》對我們之不完美的健康思想,能助我們泰然自若地看別人的批評。若聽見一個僕人咒詛我們,雖然他處於低下的社會階層,但我們仍常感到高興,因為他並不十分認識我們,這樣就自然有更多可咒詛的!

   當示每咒罵大衛時,亞比篩想割下他的頭來,但大衛的回答暗示:也許示每的咒罵不是完全沒有因由的(撒下一六5~14)。

7:22 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

   《馬》我們要時常記得自己也曾犯過這樣的事。我們心裏也曾屢次咒詛別人,所以當我們自己與完美距離甚遠時,就不要期望別人是完美的了。

   這是完美主義者的一種挫敗感。他想每樣東西和每個人都完美,但他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他自己不能達到他為別人所定的目標。

7:23  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

   《啟》23~29:罪的影響力無處無之,作者將罪惡比擬為“婦人”,追尋可纏住的人。只有尋求智慧和正義的人才能逃避。“一千男子”和“眾女子”極言其多,可是其中卻難找到義人。

   《馬》傳道者運用他超乎異常的智慧去探索人生各個層面,試圖以自己的智慧去解釋一切的神祕事,解開一切盤根錯節的難題。但因為他在神以外探究這些事,所以發現最終的答案卻避開他。沒有特別的啟示,生命依然是個解不開的謎。

7:24  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

   《馬》萬事之理正如其存在,都是甚遠、不可達到和最深的。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神祕莫測的事,未知的世界仍未被探索。我們給神祕事和無答案的問題煩擾着。

7:25 我轉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尋求智慧和萬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

   《馬》雖然所羅門找不到問題的答案,他仍是鍥而不捨地尋求大智慧和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他想明白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即是為何人自暴自棄,縱情聲色,不知廉恥。

7:26 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她的心是網羅,手是鎖鍊,凡蒙  神喜悅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卻被她纏住了。

   《馬》於是,他特別想到放蕩的婦人或妓女──她的影響比死還苦。她的思想充滿難以捉摸的誘惑男人的手段,那些在她股掌之中的人彷彿被鎖鏈綁着。任何想討神喜悅的人都躲避她的網羅,但那些與罪糾纏的人肯定落入她的圈套,被她鉤住。

   整體來說,這裏所說的女人可能是世界的象徵或者世俗智慧的象徵(西二8;雅三15)。

7:27-28 傳道者說:「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但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我將這事一一比較,要尋求其理,我心仍要尋找,卻未曾找到。

   《馬》27~28:第27至28節似乎表達所羅門對人類感到失望。當他第一次遇見某人,就對他期望很大,但認識那人之後,他的希望就幻滅了。沒有人符合他的理想。也許他看見某人非常有吸引力,他會想:我一定要深入認識這人,與他建立個人的親密友誼。但他愈熟悉這人,就愈不敢再抱有幻想。他發覺沒有完美的人存在,而熟悉這人也只對他產生蔑視而已。

   所羅門決定算一算他的友誼,當中他發現量度真滿足和盼望的方法。從他所有認識的人中,有多少個他看作是“兄弟”的呢?

   他不斷地尋找完美的人,但他從來沒有找到一個。他遇到的每個人性格上都有瑕疵和弱點。

   他發現好男人是罕見的,好女人更加罕見。他在一千人中找到一個接近理想的男人,即是一個忠心、可靠和無私的朋友。

   但他在一千人中不能找到一個女人令他覺得是近乎完美的。他在眾女子中找不到一個。這種使人震驚的大男人主義,今天對我們來說是不可理喻和具攻擊性的,但這是因為我們的判斷基於基督徒的原則和價值觀吧。不足為奇,傳統猶太人每日感謝神自己不是生成女人;而在一些文化民族中的男人來說,女性被視為奴隸或純屬財產也不足為奇。

   解經家試圖藉着闡釋的技巧去淡化所羅門這裏所使用的強硬字眼,但他們的刻意努力是用錯了。事實上,傳道者的意思正正是他所說的意思。他的結論仍然為世界各地的男人所支持,他們的觀點是屬地的和屬肉體的。

   所羅門對女人的觀點可怕地偏向一方。摩根的觀點比較中肯,他寫道:女性的影響最有力量,不論是善是惡。我曾聽過一個敏銳的觀察家說:在人類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高舉人道主義的偉大運動,但是女性的影響力卻產生極大的作用。我不知道究竟有沒有卓絕的言辭能夠證實這點,但我相信當中有極大的真理。事實上,女性在侵害人類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驚人的。若一個國家中女性的地位受到尊崇,全國人民的生活是富強的;若女性的地位受到侵害,國家就注定處於黑暗的時期。女性是善惡最後的據點,在她裏面有極度的憐憫和殘酷。

   所羅門後來寫了一篇頌讚女性的高尚的文學作品──箴言第三十一篇作為補償。在傳道書中,他從屬地的、人類的偏見角度去寫女性,但在箴言第三十一篇,他從崇高的神的啟示而寫作。

   隨着基督徒信仰的出現,女性的尊嚴和受人敬重的程度到達頂點。主耶穌是女性最真摯的朋友和解放者。

7:29 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

   《馬》傳道者思索他所遇見的人,從而表達出他無盡的失望。他正確地下結論說:人從他原始之時就墮落了。多麼的真實啊!神按祂的形像、又按祂的樣式造人。但人卻尋出許多犯罪的巧計,玷污、扭曲他裏面的神的形像。

   即使在墮落的狀況下,人仍然按本能尋求完美。他窮盡一生尋找完美的伴侶、完美的工作和完美的一切事物,但其實他並不能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找到完美。麻煩之處就是他的尋找限制於日光之下的範圍。只有一個完美的生命曾在地上活過,這就是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但現在祂已在日光之上了,在神的右面受到高舉。神以基督來滿足人對完美的尋求,除祂以外沒有人能夠,也沒有任何東西能夠。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行義也會過分嗎?我們應怎樣理解?
7:16-18 人怎能行義過分或過於自逞智慧呢?這是對驕傲的律法主義者或偽善者的警告。所羅門是說有些人因自己的宗教行為而自以為義、自以為聰明。他們的觀點極其僵化狹隘,以致覺察不到為善的真正原因是要榮耀神。不偏不倚是重要的。神創造人是要我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去追求祂的公義和良善。所以,我們應避免走向律法主義和縱慾主義這兩個極端。

茫茫宇宙,奧秘無窮,人才認識了多少呢……
7:23-25 即使是世上最有智慧的所羅門,也承認要在行為和思想上有智慧是極其困難的。他強調無論我們知道多少,總有很多奧秘無法理解。所以,如果認為自己有充分的智慧的話,就表示你還是沒有智慧。

男比女強?是這意思嗎?
7:27-28 所羅門是否以為女人不能成為正直(智慧和良善)的人呢?不是,因為他在箴言中也將智慧比擬為負責任的婦人。他的要點是說幾乎沒有一個男人或女人在神面前是正直的,而不是說女人沒有智慧。在他的尋求考察之中,發現良善和智慧在男人和女人中皆很難找到,即使在他的文化背景中,男人有機會接受宗教教育,女人沒有,但結果也是一樣的。所以所羅門說:“我在千人中只可找到一個在神眼中看為有智慧的人。不過,其實我能找到的比這數目更少!”

人哪,真真辜負了神的創造!
7:29 神創造人為的是要他們過正直的生活,有公義的行為。但他們反而離開神偏行己路,最後走向敗亡。

2011年7月22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最佳防禦

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翰福音9章25節

  在一趟長達八小時的火車旅程上,我的鄰座是一位退休的美國外交官。當我拿出聖經的時候,他輕嘆了一口氣,之後我們便有了些衝突。

  一開始,我們只是彼此交換一兩句話,旨在鬥氣或刺激對方。不過,慢慢地,生活故事的片斷開始滲入我們的討論。好奇心攫獲了我倆,讓我們互相提問,並非爭執不休。我大學時代主修政治,也十分喜愛政治,所以對這位外交官的職業很感興趣,因為這包括他的兩段卓越的外交事務經驗。

  更奇怪的是,他的問題都和我的信仰有關,他最感興趣的是我怎麼會成為一個基督徒。這趟火車旅行在一片和氣中結束,後來我們甚至交換了名片。要下車的時候,他轉過來對我說:「你知道嗎?在你所說的話中,最棒的不是你認為耶穌能為我做什麼,而是祂已為你成就了什麼。」

  就和這趟火車旅行一樣,上帝在約翰福音9章中提醒我們,最棒的故事就是我們信仰的親身經歷,主耶穌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命。先學習將你信仰的故事,告訴你的朋友和家人,之後,你就能將這故事清楚地與其他人分享。RK

或許你會急於辯論,
試圖改變別人觀點;
但有力的論述在於,
基督如何將你改變。Sper

個人見證遠比高談闊論更能感動人心。





------------------------------------------------------------------------------------
靈修靜思

長途跋涉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詩廿三1至3)

  這金句是我們信心和仰望的寫照,也是我們靈修生活的提醒。青草地是群羊的餵養之地,溪水旁是解渴之處。對基督徒來說,神的話恰如那青草與溪水,能滿足我們靈命的維繫與成長;換句話說,要想成為一個得勝、靈命成熟的基督徒,就得堅持不懈地飲食神的話語。

  有個信主酷愛滑雪的孩子,應好友之約,定於主日那天一起去滑雪。正在修車的父親讓他過來一下,幫他拉出發動機油瓶裡的插條。孩子一看,插條油漬低於正常水平,就驕傲地向父親炫耀自己的知識:「機油這麼少,車子開不了多遠發動機就會壞掉。」父親接過話說:「孩子,車子和人一樣吃喝不夠就會失去奔馳的動力。同樣,作神的孩子,不堅持讀經敬拜,不多吃靈糧,必會乏力、貧血,更無力長途行走。」孩子恍然大悟,告訴父親他將回絕滑雪之約,按時到教會。

  羊若不願引領,來到這草水豐裕之處,饑渴到一定時候,甚至會無力行到青草泉水之地。我們若不願常吃靈糧,發育成長,在主裡總是嬰兒,又如何有力量與主同行?      ~錢志群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