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20110318馬太福音15章21-39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5:21 耶穌離開那裏,退到泰爾、西頓的境內去。

   《啟》泰爾、西頓:都在巴勒斯坦西北靠地中海,是外邦人居住的城市(11:21)。

   《馬》21~22:耶穌退到泰爾、西頓的境內,那地方位於地中海岸邊。我們知道這是祂自公開傳道以來,唯一次不在猶太境內的。在腓利基,有一個迦南婦人請祂醫治她女兒,因爲她女兒被鬼附著。

  我們必須知道這女人並非猶太人,她是外邦人,沒有被神揀選,是不道德的族類。約書亞曾帶領以色列民攻打迦南地,但因以色列的不順服,沒有消滅所有迦南人,於是便有部分迦南人得以尚存,而這婦人便是迦南族生還者的後裔。因爲是外邦人,不是神在地上揀選的民,她的身分令她不能享有特殊的權利。她是異族人,沒有盼望。處於這種地位,她沒有資格要求神或彌賽亞什麼。

  她對耶穌說話時稱呼耶穌是主,是大衛的子孫。這個名是猶太人給彌賽亞的稱呼。雖然耶穌是大衛的子孫,但外邦人沒有權利靠近祂。所以,耶穌起初並沒有回應那婦人。

15:22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15:23 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

   《馬》門徒進前來,求祂……打發她走,因爲他們覺得她很討厭。但對耶穌來說,那婦人卻是信心的典範,她會盛載耶穌的恩典,並且彰顯祂的榮美。不過,祂必須先驗證她的信心和指教她!

15:24 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

   《馬》24~25:祂提醒她,說祂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不是到外邦人那裏,更不是到迦南人那裏。對於耶穌明顯的拒絕,她並沒有退縮。她沒有再說大衛的子孫,而向耶穌敬拜說:“主啊,幫助我。”既然她沒有猶太人的身分去見耶穌,就以受造物的身分去朝見創造者。

15:25 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

15:26 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新》兒女:指「以色列家迷失的羊」(15:24)。

   《新》狗:希臘文作「小狗」,指養在家中作寵物的小狗。耶穌在此強調福音要先傳給猶太人。這位婦人明白耶穌的含意,願意只得些「碎渣兒」,耶穌遂因她的信心報償她(15:28)。

   《啟》猶太人稱外邦人為“狗”,原屬蔑視之詞;但久而久之成了口頭禪。耶穌提到“狗”、“兒女”與“主人”,所著重的是輕重與次序。“兒女”(猶太人)先從“主人”(主基督)得到食物(救恩、幫助),然後才輪到家裏的“狗”(外邦人)。照習慣,猶太人說“狗”通常指“郊外野狗”,這裏的“狗”字原文為“小狗”,指的是家裏養的狗。婦人聽到耶穌的話,明白耶穌願意幫助她,增加了信心。這從15:27的回答可以看出。外邦人要是能有像這婦人的信心,一樣可以得到救贖,成為天國的子民。

   《馬》爲了進一步驗明她的信有多真,耶穌說不好把給猶太兒女吃的東西,用來餵外邦的狗。或許我們會覺得這番話很刺耳。但必須謹記,耶穌這番話就好比外科醫生用的解剖刀,作用不是要傷害,而是要醫治。她是外邦人。猶太人鄙視外邦人,把他們比作吃腐肉的狗,這些狗在街上徘徊,搜索食物的碎屑。可是,耶穌在這裏的用詞是指細小的寵物狗。祂的問題其實是:“她知不知道自己連祂最小的憐憫,也不配得?”

15:27 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馬》她的回答是可誇讚的。她完全同意耶穌的描述。是的,她是不配的外邦人,但她把自己投向耶穌的憐憫、慈愛和恩典。她實在地說:“你說的對!我不過是桌底下其中一頭小狗。但我看到碎渣兒間中會從桌子上掉下來。你可否讓我得著一些碎渣兒?我的確不配你醫治我的女兒,但我懇求你,請你向你其中一個不配的受造物施予憐憫。”

15:28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

   《馬》耶穌稱讚她的信心是大的。不信的兒女並不饑餓要吃食物,但這自稱爲“狗”的卻呼喊求食物。因著信心,那婦人便得著所求的:她的女兒立刻就好了。我們的主從遠處醫治了這位外邦人的女兒。這表示祂現在的事奉是在神的右邊,當祂古時揀選的民全國暫時被擱置一旁時,卻要在這時代向外邦人賜下屬靈的醫治。

15:29 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

   《馬》29~31:我們從馬可福音七章31節知道主離開了泰爾,向北往西頓,然後朝東走過約旦河,從南面經過低加坡里。祂在加利利海附近醫好了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其他病人。眾人十分希奇,都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那裏很明顯是外邦人的地方。那些民看耶穌和祂的門徒同屬以色列,正確地推論出以色列的神在他們中間作工。

15:30 有許多人到他那裏,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15:31 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癒,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 神。

   《啟》在加利利海四周,特別是東岸,有許多非猶太人區住的城鄉。這些來到耶穌那裏的人“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說明他們不是猶太人。

15:32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馬》粗心大意(或喜歡批判的)的讀者或會把耶穌餵飽五千人的事與這次的事混爲一談,認爲聖經重複了事情,相同事情的敘述有矛盾和出入。其實,這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它們互相補足,而不是互相矛盾。

  眾人跟從了耶穌三天,糧食已缺。耶穌不會讓他們餓著肚子離去,因爲恐怕他們在路上支持不住。

15:33 門徒說:「我們在這野地,哪裏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馬》33~34:祂的門徒又一次爲餵飽這大群人而憂心忡忡,認爲要餵飽他們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次,他們只有七個餅和幾條小魚。

15:34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15:35 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

   《馬》35~36:就如上次面對五千人一樣,耶穌吩咐眾人坐下。祂祝謝了,擘開餅和魚,遞給門徒,讓他們分給眾人。祂期望門徒作他們有能力作的事,然後祂會介入,完成他們無力作的事。

15:36 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15:37 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新》餵飽五千人的神蹟在四本福音書中均有記載,但給四千人吃飽的神蹟則只見於馬太及馬可福音。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蹟中所提及的十二個籃子,可能就是十二使徒用來裝午餐的籃子;這裏所提的七個筐子,可能是較大的。

   《馬》37~39:眾人吃飽以後,剩下的食物裝滿了七個筐子。餵飽的人數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在下一章中,我們將看見這兩次餵飽群眾的神蹟中,其統計數字是具有獨特意義的(太一六8-12)。聖經中的每一細節都附有獨特意義。我們的主叫眾人散去後,便上船往馬加丹,即加利利海的西岸。

15:38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15:39 耶穌叫眾人散去,就上船,來到馬加丹的境界。

   《新》馬加丹:又名抹大拉,就是抹大拉馬利亞的故鄉。馬可記載「來到大瑪努他境內」(可8:10)。

   《啟》馬加丹:也就是《馬可》書所稱的“大瑪努他”(可8:10),在加利利海附近;位置不能確定。



------------------------------------------------------------------------------------------
<聖經靈修版/網路>

與你有嫌隙的人,現在需要你的幫助,你會……
15:22 馬可福音稱這婦人為希臘人,出生於敘利亞的腓尼基(參可7:26),從加利利西北部的泰爾和西頓而來。馬太按著她的宗族迦南人稱呼她,迦南人是以色列人的世仇,這樣,馬太福音中的猶太聽眾便立即明白耶穌幫助這婦人的意義了。


他孤單流淚,她寂寞不知道可往哪裡走……你看到嗎?
15:23 門徒請求耶穌打發這個婦人離開,因為她不斷喊叫,使他們覺得討厭,他們或是並不憐恤這個婦人,或者根本察覺不到她的需要。

  我們往往也會專注屬靈的事物,以致忽略了身邊人的真正需要,尤其當我們對有需要的人存有偏見,或者他們會帶給我們許多麻煩時。

  請不要感到厭煩,把握身旁的機會,把神美善的信息開放給所有人,盡量不要拒絕那些與你不同的人。

耶穌只到以色列家,那其他人又如何?
15:24 神的信息是賜給所有人的(參28:19;詩22:27;賽56:7;羅15:9-12),耶穌這話與此並沒有衝突。耶穌說這句話的時候,正身處異邦向外邦人傳道,在祂的工作中,也有許多時候服事外邦人。

  耶穌只是簡單地告訴這婦人,神首先讓猶太人接受祂是彌賽亞,然後由他們把這個救恩信息傳到世界各地(參創12:3)。耶穌並不是拒絕這個迦南婦人,可能是想試驗她的信心,或者想把握這個機會,教導有關信心的功課——人人都可以得著信心。

耶穌成全了婦人的事,是因為……從她身上,你看到甚麼?
15:26-28 猶太人通常用“狗”來形容外邦人,認為這些異教徒就如同狗一樣得不到神的祝福,耶穌用這個字不是要貶低這個婦人,乃是反映猶太人的態度,並顯出自己是截然不同的?

  耶穌所用的“狗”是指“小狗”,是寵物,暗示婦人之小女兒也為主人所愛,只不過主人之兒女有優先權而已。這婦人沒有跟耶穌爭辯,情願被視為狗,只要她的女兒可以得到醫治。猶太人以為只有自己才得神的恩福,但許多猶太人拒絕耶穌而失去神的賜福和救恩,許多外邦人卻因承認耶穌而得著救恩,這是何等的諷刺!

如何可以帶人到耶穌跟前?你有這樣行嗎?
15:29-31 一大群人來到耶穌那裡要求醫治,祂都把他們治好。耶穌還能醫治破碎的生命,我們可以帶領受苦的人到祂面前。你知道誰需要耶穌的醫治嗎?你可以藉著祈禱或解釋你心中盼望的緣由(參彼前3:15),把他們帶到耶穌那裡,然後讓基督醫治他們。

給五千人吃飽還不夠展示祂的大能,難道要再來一次才成?
15:32-39 這次給四千人吃飽跟給五千人吃飽(參14:31-21)是兩件事(參可8:19-20),這次是耶穌把事工擴展到外邦人中的開始。

難關已過,一切隨風散,再遇困難,同樣困惑、失望,其實……
15:33 耶穌已經用過五個餅和兩條魚使五千人吃飽,現在在類似的情況下,門徒卻再次感到困惑。在困境中,我們何等容易在失望中認輸,好像這些門徒一樣,我們常常忘記了神過往看顧我們,現在也仍然看顧。在面對困境時,你要記住神曾經怎樣看顧你,並信靠祂會再次工作。

你還記得抹大拉的馬利亞嗎?
15:39 馬加丹位於加利利海西岸,亦稱為大馬努他(參可8:10),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的家鄉。

2011年3月18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離棄憤怒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詩篇37篇8節)

  我有個朋友的筆記本上印著羅丹的《沉思者》的圖片,那是一座著名的雕像,刻劃出一個冷靜思考的男人。在圖片下方印著一行字:「生命並不公平。」

  說真的,生命真的不怎麼公平。任何堅持生命是公平的理論,不是不切實際,就是謊言與欺騙。

  儘管生命中充滿著許多的不公平,大衛在詩篇37篇的禱告中懇切祈求:他不要心懷報復,而要在主懷中安息並且靜默等候。時候到了,耶和華必施行真正的公義公平(7節)。「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9節)

  我們的憤怒往往帶著報復與懲罰的心理,而上帝的憤怒卻是無私的,更帶著祂本性中的憐憫。在上帝的憤怒中仍顯出祂無止盡的愛,因為祂能使我們的敵人悔改,回轉歸向上帝。我們更不能自己尋求報復,「因為經上記著:『主說:「申冤在我,我必報應。」』……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19節,21節)

  所以我們必須先謹守自己的心,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願我們都能止住怒氣,消除憤怒,靜默等候主耶和華。DHR

若有人向我掄拳,
助我棄報復惡念,

賜予我信心力量,

讓祢愛被人看見。Sper

消除報復的念頭,才是真贏家。





------------------------------------------------------------------------------------------
靈修靜思

按正意解經

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二15)

  前些時候回到中國探望教會,一位長老對我說,教會有位姊妹熟悉聖經中某些部分,但用起來都是選擇性的。她以自由傳道為由,利用鄉下信徒對聖經的不熟悉,到處騙吃騙喝,又拿又帶,擾亂人心。走到哪裡,她都對人說,聖經裡講,傳道人出門「腰帶裡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拐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太十9至10)「你們要住在那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路十7)「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林前九9)等等。鄉下弟兄姊妹們本不富裕,卻要供給她好吃好喝好用的。長老批評她的錯誤,她還從聖經中找經文和例子來辯解,混淆是非。絕大部分基督徒都是有心追尋真理,不像這位姊妹;但也容易在無意中斷章取義。

  聖經是神的啟示,深含屬靈的原則和道理。每當我們打開聖經,也要求主打開我們的心,藉著聖靈的幫助,牧長的講解,從整體的角度來了解當中基本的原則,並從上下文了解經文正確的原意。切記:曲解聖經便容易走向信仰的歧路!      ~錢志群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