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20100314希伯來書3章7-19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3:7 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

  《新》7~11:這段經文引自詩95:7-11,概要的指出摩西領導的以色列人在曠野不光榮的歷史。這裏暗示三段時期:出埃及時期、詩篇95篇作者的時期,及希伯來書寫作的時期。詩人用摩西帶領的以色列人為鑑戒,警告與詩人同時的以色列人不要再悖逆不信。同樣地,希伯來書作者將詩人的警告應用在本書受信人身上。這警告今日一樣適用。

  《啟》本節到11節為《詩篇》95:7-11的直接引述,用聖靈有話說開始,說明作者認為舊約也是聖靈默示之作,是神的話語,具有無比權威。首句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在本書一共引用了三次,其他二次見3:15及4:7。作者看重今日這兩個字,適用於當日的也適用於現在。

  這幾節經文為以色列人在曠野不光榮生活的縮寫,記錄在《出埃及記》15:22-25;17:1-7;32章中。詩人用以色列人祖先的失敗來警告他那時候的人,不可背信棄義,不相信耶和華。本書作者也用此來警告他的讀者。這嚴重的警告當然也適用於今天。耶和華神不輕易發怒,但若發怒到要起誓,無人擔當得起。

  作者此加插本書的第二個警告──警告信徒不可硬著心。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曾硬著心,這情況會再次出現。因此,與第一次透過詩篇九十五篇7至11節作出的警告一樣,聖靈仍然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

3:8 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

  每當神說話,我們應立即細聽。如果我們懷疑他的話,就是以他爲說謊的,這樣必招致他的憤怒。

  然而,從前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正是這樣。這段可悲的史,充滿了怨言、情、拜偶像、不信、悖逆。例如在利非訂,他們因缺水發怨言,並懷疑神是否還在他們當中(出一七1~17)。在巴蘭的曠野,那些沒有信心的探子回來,作出令人沮喪疑慮的報告時(民一三25~29),以色列人便定意要返回埃及爲奴之地(民一四4)。

3:9 在那裏,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

  神極其忿怒,是宣判這些百姓要在曠野飄流四十年(民一四33-34)。在離開埃及的男丁中,二十歲或以上的,只有兩個人可以進入迦南地──迦勒和約書亞(民一四28~30)。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人在曠野度過四十年;同樣地,在基督死後,神的靈也給予以色列民大約四十年時間。這民硬著心,拒絕接受基督的信息。在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遭摧毀,以色列人被分散至外邦列國之中。

3:10 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

  神極不喜悅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因此作出這般嚴厲的譴責。他指責他們經常遠離他,並故意不理會他的作爲。

3:11 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因此他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他的安息,安息指迦南地。

3:12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 神離棄了。

  《新》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把永生神離棄了:悖逆離棄神(直譯是「對神叛道變節」),就是離棄生命,選擇死亡,正如有些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後所作的。

  《啟》12~13:以色列人的大罪是存著不信的惡心,因而離棄神的道路。作者提醒讀者,千萬別重蹈故轍。

  第12至15節,聖靈教我們從以色列的史中汲取教訓。正如在本書其部分一樣,讀者都被稱呼作弟兄們。這並不表示他們都是真正的基督徒。因此,所有宣稱自己是信徒的,都要經常防止自己存著不信的惡心,不信的惡心會使他們把永生神離棄了。這危機經常存在。

3:13 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

  《新》總要趁著還有今日:見4:7。今日仍是神施恩的時候,仍有機會信靠神,但神不會無限地延期。

  針對這情況的一個解決方法,是彼此相勸。尤其是在困難和痛苦的日子,神的子民更應天天彼此相勸,以免有人離棄基督去相信那不能真正解決罪惡問題的宗教。

  留意這提醒並不是只給事奉的階層,而是所有弟兄應盡的責任。只要還有今天,即是只要神還會因人的信心而賜下救恩,就應繼續相勸。今天是悅納的時候,正是拯救的日子。

  離棄信仰就是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在未見惡果之時,罪往往看來是很討好的。罪降低聖潔的標,叫人享受有美感的宗教儀式,並應許人在世上會有所得。然而,事後看來,卻十分可怕。這使人的罪不得赦免,除了滅亡之外別無歸宿,並且使人不再有悔改的可能。

3:14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

  《新》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持續相信到底才是得救的證據。能如此堅忍就顯出這人是在基督裏有分的(見3:6註釋)。

  《新》在基督裏有分:屬於祂並且得享福氣(參3:1)。

  《啟》對付硬心的辦法,是堅持起初的信心到底,這樣就能在天國裏有分。

  我們再次被提醒: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是基督的同伴了。跟這節類似的經文,往往被誤解爲,人會在得救後再次失喪。不過,這種詮釋不能成立,因爲聖經中有大量經文證明,救恩是神白白施予的,是用基督的寶血買來的,人要憑信心去接受,好行爲是自己得救的證明。真正的信心有堅定持久的特質。我們堅持到底的目的,並非爲了要確保所得的救恩,而是要證明自己確實已經得救。信心是得救的根,忍耐是果子。誰是在基督裏有分的呢?答案是:那些將信心堅持到底,證明自己真正屬他的人。

3:15 經上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惹他發怒的日子一樣。」

  作者再次引用詩篇九十五篇7至8節的話,作爲個人從以色列悲慘的經中學習的總結: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惹他發怒的日子一樣。這個昔日給予以色列人的痛的勸告,現在要轉告那些會受引誘離棄真道、返回律法去的人。

3:16 那時,聽見他話惹他發怒的是誰呢?豈不是跟著摩西從埃及出來的眾人嗎?

  《新》16~19:本段辯論是採用一連串的反問句。重要的真理是:那些未能進入迦南地的人,正是曾聽見神對這地的應許,卻拒絕相信的人(3:19)聖經稱這種表現為惹祂發怒(3:16)、犯罪(3:17)及不信從(3:18)。因此,神在怒中,當著那一代以色列人的面,關上進迦南的門(民14:21-35)。希伯來書第一世紀的讀者在屬靈方面也面對著類似的危機。

  《啟》作者用一連串問題,繼續討論不信。當年不能進迦南的以色列人,都是聽了神的應許卻不相信的人(19節)。他們犯了背逆、惹神發怒和不信的罪,因此整整一代都死在曠野(民14:21-35)。本書的受信人一定也有人陷在這罪中(14節)。

  本章經文結束時,作者從史的角度解釋以色列的背道。作者一連用了三個答問來說明以色列人的悖逆、惹主發怒、不信從,然後作出總結。

  悖逆。悖逆神的人,正是那些跟著摩西從埃及出來的衆人。迦勒和約書亞是僅有的例外。

3:17  神四十年之久,又厭煩誰呢?豈不是那些犯罪、屍首倒在曠野的人嗎?

  惹他發怒。四十年之久一直惹耶和華發怒的,也是這群悖逆的人。他們約共有六十萬人;在四十年之後,曠野便增添了六十萬個墳墓。

3:18 又向誰起誓,不容他們進入他的安息呢?豈不是向那些不信從的人嗎?

  不信從。因不順從的緣故,結果被拒迦南地門外的,也是同一群人。

  有些信徒會受引誘脫離那受藐視的、屬少數的真正基督徒群體,去歸附那只有敬虔的外表、卻否定敬虔實意的大多數人。只要簡單地將這些問題和答案陳述出來,便足以對這些信徒造成重大的影響。多數人的意見,是否必定正確的呢?在這一章史中,只有兩個人是對的,卻有五十萬人以上是錯的!

  根據裴雅森的分析,以色列人所犯的罪是嚴重的,因爲:

  他們的不信在四方面惹動主的怒氣:

  1.他們藐視了神的真理,把他看成說謊者。

  2.他們藐視了神的能力,把他看成是軟弱、沒有足夠能力領他們進入迦南地的神。

  3.他們不相信神是永不變的;雖然他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但他們的表現卻顯示在他們心中。他們認爲,神是會變的,他再不能以前一樣行大能的神

  4.他們的不信也攻擊了神作爲父的信實可靠,好說他只會令人空有期望,卻無意使期望得以實現。

  相反地,迦勒和約書亞尊敬神,深信他的話全然真實,他的能力無限,他有永遠的恩慈;他的信實堅定,永不叫任何盼望落空。

3:19 這樣看來,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了。

  結論。悖逆的兒女因不信的緣故被拒應許之地以外。在各個時代,人都是因不信而得不到神應許的産業。這裏的教訓很明顯:要慎防有不信的惡心。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有人聽到神的話,有人知道神在等他,但總不回轉;人說這是倔強,若是如此,要付代價啊……
3:7-15 聖經多次警告我們不要硬著心腸故意敵擋神,以致不能回轉,失去祂的拯救。以色列人違背神的命令,不肯去征服應許之地,心腸變得剛硬了(參民13-14、20章;詩95篇)。讓我們謹慎遵從神的話,不要讓內心變得剛硬。

不得進入我的安息”——這,是指甚麼?
3:11 神的安息在聖經裡有幾種意思:(1)創造的第七天,為記念這日而設的每週的安息日(參創2:2;來4:4-9);(2)迦南應許之地(參申12:8-12;詩95篇);(3)我們藉著信心與神建立的關係,現在與祂和好後的平安(參4:1,3,8-11);(4)我們將來與基督同享的永生(參4:8-11)。這些意思對閱讀希伯來書的猶太基督徒來說可能都很熟悉。

有時不是想硬心,就是漸漸淡了,淡了——你說其實可以不是這樣的……
3:12-14 頑固地拒絕相信神,我們的心便帶領我們離開永活的神。若我們堅持不信,最後祂會捨棄我們。但神可以給我們新的心、新的願望和新的靈(參結36:22-27)。預防自己的心變得剛硬,就要與其他信徒保持緊密的聯繫,分享我們的信心;不要讓罪欺騙我們,留心自己的罪惡,以愛心和關懷來彼此鼓勵。

以色列因為不信的結果你都知道了?是的我們都知道要信,但有時就是……
3:15-19 以色列不能進入應許地,是因為他們不信神的保護,他們不相信神能幫助他們征服當地的強大民族(參民14-15章)。由於缺乏信心,他們失敗了,因此神要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相對於神為他們預備的美好福分來說,這真是令人傷心的代替品。對神缺乏信心,常令我們不能享受祂所賜的上好福分。


2010年3月14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特權

「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以弗所書1章5節)

  在《永遠年輕:我與小約翰·甘迺迪的友誼》一書中,比利回顧了他與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兒子交往的經歷。

  有一篇故事是發生在1980年,小約翰和比利受邀參觀甘迺迪號航空母艦。在參觀航空母艦時,這兩個年輕人和嚮導不經意地進入了禁區。當一位軍官制止他們時,嚮導指著小約翰說:「這是他父親的船。」這位軍官立刻肅然起敬,向小約翰敬禮。軍官解釋說,他明白當一艘美國海軍艦艇是以某人來命名的,意味著那是屬於那人的船。因此,身為那人的兒子,小約翰擁有獨特的權利。

  這也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屬靈原則。我們這些人因為被救贖而得了上帝兒子的名分,所以也擁有兒子的地位。保羅寫到:「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以弗所書1章5節)。因著兒子的名分,我們遂擁有身為萬王之王的兒女的特權。

  面對人生旅程中的挑戰,我們能滿懷勇氣,因我們的「阿爸天父」(羅馬書8章15節)是船的擁有者,而我們也能與祂分享一切。讚美上帝,我們是與基督一起同為後嗣的。HDF

透過我主耶穌基督,
我們得享上帝財富;
我們根據祂的話語,
宣告與祂同為後嗣。Sherbert

基督徒所繼承的是永遠的產業!




-----------------------------------------------------------------------------------------------靈修靜思

忍耐到底

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一3至4)

  女兒從13歲開始戴上整形牙套,又時常調整,每次磨合,總不舒服,不是牙痛,就是口腔起泡,不要說她喜歡的一些硬物不能吃,有時喝水說話都顯得彆扭。然她從沒哭過,也不抱怨。一忍兩年,終於解套。露齒一笑,以前的暴牙、歪牙齊齊整整。這種忍勁在其他事上是沒看過的。所以能忍,是為了求美,是信賴醫生。

  神有時看我們的生命中也有一些暴牙、歪牙,也要給我們上一個牙套,我們總覺得這也不舒服,那也很彆扭;於是就沮喪、哀歎和抱怨,甚至是失望,無法忍受這長時間的磨難。之所以難忍,是因為我們看不到神的美意。當我們真心仰望神時,生活中遇到的苦難,都一定有神的美意在其中。我們對這個苦難的理解和忍耐程度,完全取決於我們的信心程度。當我們的信心達到了全心依靠的時候,在患難中就會生出忍耐,忍耐到底,必有神賜的成功和完備。所以,面對困難甚至磨難時,最要緊的就是在主裡的忍耐、忍耐、再忍耐。      ~錢志群




-----------------------------------------------------------------------------------------------生命的改造/知信行網上團契

心的改造:清心,愛慕,敬畏
你的愛褪了色嗎?

經文:啟示錄二1-7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有一對銳利的眼晴,祂能看穿隱藏在美麗外表下的一個致命缺點「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

  喪失愛主的心絕非尋常小事,若我們的信仰只剩下工作和勞碌,而失去了那令人鼓舞的動機,我們的事奉會變成事工化和形式化,信仰也變得死板沒有生氣。

  唯獨對基督恆久的熱愛,才能使得一切善工與勞苦有恆久的屬靈價值。謹記一切苦幹、奮戰甚至自我犧牲,都無法代替一顆貞潔赤誠的愛心。

  丟棄對主的愛,實在是一項重大的罪呢!

  你現今對基督的愛,是否比以前減退呢?是否你太熱衷於事工本身,以致冷淡了與祂的關係呢?快快回想、檢視,及早悔改吧!基督所渴望的,是我們對祂的愛永不褪色!




-----------------------------------------------------------------------------------------------每日天糧/知信行網上團契

學會知足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4:11)

  不知足是許多苦惱,罪惡的根源,也是有貪心,有情欲,有驕傲,有強烈的要求,有自己的意思。不知足是不會有平安喜樂的,不知足的人心中似乎永遠有火在燒著,感到非常的乾渴,煩燥,不能忍耐,俗語說,「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是不錯的。真正有快樂的,不是有錢財的人,有權勢的人,有學問的人,有才幹的人,乃是知足的人。雖然他可能貧窮、卑微、愚拙、無知,但能知足就平安快樂了。

  想學知足的這門功課很不容易,因為人的欲望很多,很高。所以很難知足,若想知足就必須放棄那一切,將自己放在零的地位,像約伯所說的:我們原是赤身而來,也必赤身歸回,在世上隨神的安排,得失,有無,都不強求,無所貪,無所懼。像保羅所說:無論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因為我們沒有先給神什麼,叫祂償還,我們原是祂手所造的,祂願意怎樣待我們都可以。

  何況世上的苦難,都是暫時的。我們還有極大的盼望在將來在天上,對於今生不必有分外的要求,除了羨慕天上更美的家鄉以外,其他都不足介意,向一切都死了,也就知足了。活著只是為主而活,隨祂怎樣處置,沒有自己的揀選,這樣就知足了。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