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20120715哥林多前書9章13-27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9:13 你們豈不知為聖事勞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嗎?伺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嗎?

   《新》為聖事勞碌的:哥林多人不單可以從對舊約聖經的了解(參利7:28-36;民18:8-20),也可以從希臘與羅馬異教神廟的制度中,來明白這個道理。

   《啟》神職人員有應得的待遇,是舊約的規定(利7:28-36;民18:8-20)。哥林多人即使沒有讀過舊約,從當時異教廟宇制度中也可以見到。

  《馬》保羅繼續引用的論據,提到那些在猶太聖殿裏工作的人。那些全職在殿宇裏工作的人,靠殿宇的收入得供應。從這角度看,他們乃是靠殿中的物維持生計的。此外,在祭壇事奉的祭司,也有權分領送到壇上去的祭物。換句話說,不論是在殿裏有一般職務的利未人,或受託執行更神聖職務的祭司,都同樣地可以從事奉工作中得到供養。

9:14 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

  《馬》最後,保羅道出主自己明確的命令。祂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單這一點已能確定,保羅有權得到哥林多信徒的供應。然而,這要引起另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他不堅持要從他們得供應?第15至18節正是答案。

9:15 但這權柄我全沒有用過。我寫這話,並非要你們這樣待我,因為我寧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誇的落了空。

   《新》我所誇的:指他傳福音時分文不取,免得他們說他是被雇來傳福音的。

   《啟》我所誇的:指沒有運用應得的權利,沒有接受傳福音工作的供應。保羅不是以此炫耀、誇口,而是不願意給人把柄,說是付了錢來聽福音的(18節)。

  《馬》他解釋說這權柄他全沒有用過,就是說他並沒有堅持他的權柄。這時候他寫出這權柄的目的,並不是要他們送錢給他。他寧願死也不叫人使他所誇的落了空。

9:16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新》我是不得已的:主已將傳福音的要務託付了保羅(徒9:1-16;26:16-18;又見耶20:9及註釋)。

  《馬》保羅指出,他不可以為努力宣揚福音這事誇囗。他感到從神那裏有催使,這本不是他選擇的職業。他從神得到授命,如果他不遵從任命而行,就會成為最可憐的人了。使徒保羅並不是說,他不願意傳福音,只是作傳道功夫的決定不是由他作主,是主所定的旨意。

9:17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

  《馬》如果使徒保羅甘心傳福音,他就享有這差事的賞賜,就是得受供養的權利。舊約和新約聖經都清楚地教導,服事主的人有權從主的百姓得到供應。保羅在這段經文說的,不是他不願意事奉主,只是要聲明,他執行使徒的職分,是由於有從主而來的催使。在下半節他強調了這一點。他傳福音若是不甘心的,就是說他傳福音是因為他內心如火燒般的迫切,不得不傳。既是這樣,他就是獲託付傳福音的責任了。既是受命行事,就沒有什麼值得誇囗的了。

  誠然本節不易理解,但保羅的意思似是說,他不會向哥林多信徒行使得供養的權利,因為這事奉本不是他自己選擇的職業。這是神的手把他放置在崗位上。在哥林多的假師傅聲稱他們有權得到聖徒的供應,但使徒保羅卻要從別處得賞賜。

  諾克斯將本節翻成:“我所選擇作的事,我可以要求賞賜;但我是不得已而行的,就只是執行任命而已。”

  雷歷認為:保羅不能逃避傳福音的責任,因為責任已託付了他。他受命傳福音,縱使他並沒有因此得薪酬(比較路一七10)。

9:18 既是這樣,我的賞賜是甚麼呢?就是我傳福音的時候叫人不花錢得福音,免得用盡我傳福音的權柄。

   《新》我的賞賜…我傳福音的時候:保羅傳道的賞賜不是物質上的酬勞,而是能誇口說,他傳福音給哥林多人並沒有收取分文,也沒有利用他當得的權柄得好處,諸如飲食、住宿與工價(9:3-12)。

  《馬》他既然不能因為自己傳福音誇囗,那麼他可以因什麼誇囗呢?他可以因一些自己選擇的事誇囗,就是他傳福音的時候,叫人不花錢得福音。這是他自己決定做的。他願意一方面傳福音給哥林多人,同時自食其力,免得用盡他傳福音而受供養的權利。

  總結使徒保羅的論點,他將責任和選擇分開。在傳福音的事工上,他完全沒有半點兒不情願的,乃是興高采烈地去幹。然而實際上,他是領受了極莊嚴的任命。因此,他努力完成任務,也沒有什麼可誇囗的。他傳福音,固然可以堅持得到金錢資助的權利,但他卻沒有這樣做。他卻是要令哥林多人不花錢而得聽福音。由於這是出於他自己的心意,所以便以此為榮。前文曾提到,批評保羅的人認為他織帳棚,證明他並不以自己為真正的使徒。在這裏保羅卻以他自食其力為證據,證明他的使徒身分千真萬確。事實上,這是十分高尚的情操。

  在第19至22節,保羅自引作證,他為了福音的緣故,放棄自己應有的權利。研究這段經文時,必須謹記保羅並非表示他要犧牲聖經中的重要原則。他也不是認為,只要目的正當,可以不計較任何手段。他在這幾節經文談到的事情,都是無關是非對錯。他遷就福音對象的風俗習慣,目的是要使他們願意聽福音。但他從不做任何令福音真理打折扣的事。

9:19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新》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保羅不但沒有行使他的權柄靠福音養生,為了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他甚至限制自己享用一些個人的特權,與社會和宗教方面的權利。

  《馬》一方面,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無人有權轄管或強迫他。然而他自願為眾人受約束,為要多得人。為要引領靈魂歸向基督,只要不犧牲神的真理,保羅願意讓步。

9:20 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新》律法以下的人:在舊約律法和宗教儀式之下的人(即猶太人)。

   《新》作律法以下的人:保羅為了猶太人的緣故,自甘依循猶太律法(徒16:3;18:18;21:20-26)。

  《馬》向猶太人,他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這不是指他為要令猶太人得救,便將自己重新放在摩西的律法之下。保羅在處理提摩太和提多接受割禮事上的做法,正好解答他的用意。在於提多,當時有人堅持,如果他不接受割禮,就不算得救。保羅知道這是對神恩典的福音的直接攻擊,所以堅決拒絕讓提多受割禮(加二3)。不過,提摩太卻似乎沒有牽涉這方面的問題。因此,如果提摩太受割禮可以令更多人願意聽福音的話,保羅就願意接受(徒一六3)。

  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律法以下的人是指猶太人。不過,保羅在本節上半部已提到他怎樣面對猶太人。那麼,他為什麼重複這話題呢?一般解釋是他在上半節提到猶太人時,是指他們的風俗,這裏卻是他們的宗教信仰。

  這裏有必要稍作解釋。保羅是猶太人,生在律法之下。他試圖藉著遵守律法來取得神的喜悅,卻發覺這是不可能的。律法告訴他,他是個無可救藥的罪人,並毫無保留地將他定罪。他最終明白到,律法並不是救恩之途,只是神的工作,以顯示人罪大惡極,並極需一位救主。於是保羅信靠主耶穌基督,就脫離了律法的定罪的滋擾。他因觸犯律法而須受的懲罰,已由主耶穌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代替了。

  使徒保羅在信主後明白到律法並不是救恩之途,也不是得救的人生活上的規範。信徒並非在律法之下,乃是在恩典之下。這並不表示他可以隨心所欲,任意而行。他卻真正感受到神的恩典,不願意犯罪。基督徒既有神的靈住在心裏,言行操守就提升到一個新水準。如今他希望過聖潔的生活,不是由於懼怕因觸犯律法而招致懲罰,而是由於愛那位為他死而復活的基督。在律法之下,動力源於懼怕;在恩典之下,動力源於愛。愛的動力遠超於懼怕。人在愛的驅使下願意做的事,往往是懼怕所不能的。

  晏諾慈說:“神使人心順服的方法,與祂保持星體在軌道上運行的方法相似,就是不加以硬性的約束。祂沒有用鏈索將閃亮的星宿鎖在一起,避免它們脫離中心點。他們受著一股無形的規律限制著……因為有這種無形的愛的牽繫──就是對買贖他們的主的愛──被買贖回來的人不得不謹守、公義、敬虔地過活。”

  既明白這背景,就可以來看本節的下半部分。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當保羅與猶太人在一起時,在無分是非對錯的事情上,他會跟隨猶太人的行徑。例如,他吃猶太人吃的東西,卻避免吃猶太人不吃的東西如豬肉等。也許,保羅也會避免在安息日工作,因為他知道這會使更多人願意聽他講福音。

9:21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 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新》沒有律法的人:沒有受過舊約律法教導的人(即外邦人)。

   《新》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只要不違反忠於基督的大前提,保羅總是盡量遷就外邦文化。不過,他仍然認定自己應服在神的律法和基督的律法之下(編者註:「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是律法之下」,新國際版譯作「我不是沒有神的律法,而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保羅所講的「基督的律法」,很可能是指基督的教訓,雖然該詞不一定單作此用)。

  《馬》雷歷寫道:“保羅並不是要圓滑虛偽,而是生活在一種持久而又約束性的自我紀律下,目的是要能夠服事各樣的人。一條水道狹窄的溪流,比起無邊的沼澤有大得多的流動力。同樣地,受約束的自由,能使人為基督作更有力的見證。”

  保羅向那些沒有律法的人,就做一個沒有律法的人(雖然他本人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沒有律法的人並非反叛或無法無天、無視任何律法的人,只是泛指外邦人而已。律法是頒給猶太民族的,並不是外邦人。因此,當保羅與外邦人在一起時,他就儘量順應他們的習慣和感受,並同時保持對救主的忠心。保羅解釋說,儘管他表現得像個沒有律法的人,他在神面前卻不是沒有律法的。他不以為自己可以任意而行,他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換句話說,他有義務去愛、榮耀、服事主耶穌並討祂的喜悅;可不是受摩西律法的約束,而是受愛的約束。他是受縛於基督。俗語有云:“入鄉隨俗,入境問禁。”保羅表示,只要能同時保持對基督的忠誠,他願意在與外邦人一起時,儘可能遷就他們的生活方式。只是我們不可忘記,這段經文針對的,是文化上的事,並不涉及教義或德行操守。

9:22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新》軟弱的人:良心軟弱的人(8:9-12)。

   《新》我就作軟弱的人:保羅在處理吃祭過偶像之物這一類的事上,沒有運用他在基督裏的自由(8:9、13)。

  《馬》本節談到那些軟弱或諸多顧忌的人。他們對一些不是基本的事情表現得過分敏感。向軟弱的人,保羅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這些人。如果有需要,他願意吃素,以免因吃肉而冒犯他人。簡言之,向什麼樣的人,保羅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我們決不可用這些經節作藉囗,證明可以放棄一些聖經原則。經文只表達一種態度,就是為爭取他人願意聽救恩的好信息,就樂於遷就他們的風俗習慣。保羅說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時,絕對無意表示他能拯救別人,因為他知道只有主耶穌才能拯救人。同時要注意一件奇妙的事,在福音上服事基督的人既是與主同證,主就容許他們用救字來形容他們所參與的事奉。福音工作受到何等的抬舉、重視和尊榮!

  第23至27節描述缺少自律而帶來失去獎賞的危險。在保羅來說,拒絕接受哥林多信徒的金錢資助,是一種嚴格的自律。

9:23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新》好處:指他有福分在傳道事工上忠於基督,並且能聽見主嘉許他說:「做得好」(太25:25;路19:17),又能看見別人歸從基督。

  《馬》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保羅在以上幾節經文表示,他在事奉主的工作上,如何一直把他的權利和意願藏起來。他為什麼這樣做呢?這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在日後能夠分享福音的勝利。

9:24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新》在場上賽跑的:哥林多人對於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地峽運動會賽跑項目並不陌生。該運動會的重要性僅次於當時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獎賞:古代運動會的獎賞,是個會朽壞的桂冠(9:25)。

  《馬》無疑當使徒保羅寫本節的時候,他腦海中想起在離哥林多不遠舉行的科林斯地峽運動會。哥林多信徒對這些運動競技應十分熟悉。保羅提醒他們,雖然有很多人在場上賽跑,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獎賞。基督徒人生就像一場賽跑。參賽的人必須自律,付出艱苦的努力,並且要有明確的目標。然而,本節並非表示在基督徒的賽跑中,只有一個人可以得獎賞。用意是教導我們應像個要得獎賞的人般賽跑。我們應學效使徒保羅,像他一樣捨己。當然,這裏所說的獎賞並不是指救恩,而是忠心服事者所得的獎賞。聖經從沒有說,我們忠心跑畢人生全程方可得救恩。人乃是因著相信主耶穌基督而白白得著救恩的。

9:25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

  《馬》這裏,保羅放下賽跑的比喻,轉為說摔跤。他提醒他的讀者,凡在競賽中較力爭勝的,即進行摔跤比賽,在諸事上都有所節制。一位摔跤手向他的教練說:“我可以一方面練習摔跤,另一方面仍煙酒不離,縱情生活嗎?”教練回答說:“可以,但你就不能勝出了!”當保羅想到競賽中的參賽者時,他看見得勝者踏上臺去領獎的情景。那是什麼獎?只是能壞的冠冕,是一個花冠或桂冠,瞬即凋謝的。相比之下,他提到不能壞的冠冕,是要頒給所有忠心服事基督的人的。

9:26 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啟》無定向:就是漫無目的地亂跑。

   《啟》打空氣:就是在拳賽中擊空了,未能正中對方。

  《馬》由於有不能壞的冠冕,保羅聲明他奔跑,不像無定向的,而鬥拳也不像打空氣的。他的事奉並非毫無目的或毫無功效。在他面前有確實的目標,他要自己所做的每一個行動都是有價值有功效的。他不願浪費時間或精力。使徒保羅不想有輕率的失誤。

9:27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新》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保羅在此藉鬥拳比喻基督生活。他不是漫無目的地打空氣,而是嚴謹地操練身體,服事基督。

   《新》反被棄絕了:(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反被淘汰,不能得獎」)保羅深明此義:務要竭力服事主,抵擋罪惡;否則可能無緣問津獎賞(見3:10-15)。

  《馬》他乃是自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他傳福音給別人,他自己卻遭摒棄或棄絕。在基督徒的生命裏,需要克己、節制、自律。我們必須操練如何控制自己。

  使徒保羅知道有一個危機,就是在他傳福音給別人後,自己卻有可能遭棄絕。本節的含意可如何作解,引起了不少爭論。有人認為這是指人得救後再次失喪。這當然與新約聖經的整體教訓違背;真正屬基督的人,沒有一個滅亡。

  另有人認為,翻成棄絕的原文是個意見十分沉重的字,指永遠滅亡。然而,他們將本節理解為保羅不是指得救的人遭棄絕,而是指不能自律的人其實從沒有真正得救。保羅想到那些假師傅,以及他們如何放縱情慾,便陳明這大原則: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就證明他從來沒有真正的重生;雖然他曾傳道給別人,他自己卻遭棄絕了。

  第三種解釋認為,保羅在這裏談論的,根本不是救恩的問題,而是關於事奉。他的意思不是他可能失喪,而是他在事奉上,有可能經不起考驗,因而不能得到獎賞。這解釋與棄絕(或作不及格或被取消資格)和競賽的意味吻合。保羅明白那可怕的情況,就是他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卻遭神擱置廢棄,不再合祂使用。

  無論如何,經文極其嚴肅,每個打算服事主基督的人,應作深入的反省。每一位都要立志,靠著神的恩典,他便能永不經歷本節所描述的。

  當保羅想到謹慎自守時,便想起以色列人的例子。在第十章他憶述他們在節制自己的身子上,如何變得放縱、疏忽,結果遭棄絕並不蒙悅納。

  首先,他提到以色列人的特權(1至4節),然後是所受的懲罰(5節);最後是他們倒斃的原因(6至10節)。再後,他解釋這些事與我們的關係(11至13節)。


-------------------------------------------------------------------------------------
<聖經靈修版/網路>

現代人有工資,不知道祭司的報酬又是甚麼?
9:13 聖殿內的祭司會收取部分祭物當作自己的食物,這是他們報酬的一部分(參民18:8-24)。

保羅為福音擺上自己,用上自己的恩賜榮耀神;我也有恩賜,我都用在哪兒了?
9:16 傳講福音是基督給保羅的恩賜和呼召,他不能隨意地停止這個事奉。他熱切期望完成神要他做的事情,以自己的恩賜來榮耀神。神賜給你甚麼恩賜呢?你是否像保羅一樣,覺得必須以自己的恩賜來榮耀神?

自由與紀律可以並存?我就不相信,為何我不可以?
9:19-27 保羅說他有自由作任何事(9:19-22),但他又強調要過一個嚴守紀律的生活(9:24-27)。基督徒的生命包括了自由和守紀律兩部分。保羅生命的目標是要榮耀神及領人歸主。如此他就免受任何哲學觀念的羈絆或物質的纏累,嚴格訓練自己,務求完成此目標。對保羅而言,自由與紀律同樣重要,都是事奉神所不可或缺的。

凡他所行的,都是為了福音的緣故——我也要學習他的原則,那是……
9:22-23 保羅給事奉工作定下了幾個重要的原則:(1)為你工作的對象尋找共同處;(2)避免自視過高;(3)讓別人感到被你接納;(4)對他們的需要要敏感;(5)尋找機會向他們分享基督。這些原則不管是對保羅還是對我們,都是同樣合適的。

競賽場上爭勝難,事前訓練不可少;為主作工當如是?且把方法告訴我,讓我試試……
9:24-27 要在競賽場上取勝,必要持守目標,還要有嚴格的紀律。保羅以此為喻,來說明基督徒的生命需要勤勞、自制及不懈的準備。作為基督徒,我們正向著將來天國的目標奔跑。我們所需的操練,包括祈禱、讀經和敬拜,都可以鍛煉我們,使我們更有力、更持久地跑下去。不要對這些操練掉以輕心,以為每天早晨動幾下腿便可以。必須好好鍛煉,這對你屬靈生命成長很重要。

行神的旨意好像要放棄很多,我不想損失可以嗎?
9:25 為了成就神的旨意,許多時候我們必須放棄一些好的東西。每個人都有特別的使命,使他必須接受某種紀律,或放棄一些甚麼。如果沒有這個目標,“紀律”就變成自我懲罰;因為有一個討神喜悅的目標,即使我們有所捨棄,但比起將來賜給我們的永恆賞賜,這是不足為道的。

為何傳福音給人,反會被棄絕?
9:27 當保羅說他可能被棄絕時,並非指失去救恩,而是說他會喪失傳福音的權利。我們很容易說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一套。我們必須小心實踐自己所傳講的。




2012年7月15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敞開家門

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就和他們同住做工。—使徒行傳18章3節

  知名基督徒作家路卡杜在《小人物的大革命》一書中寫到:「殷勤好客接納了不同的群體。在英文中,好客(hospitality)和醫院(hospital)這兩個字,都出自同一個拉丁字源。這並非偶然,因為這兩個字都具有相同的醫治功能。當你為某人敞開家門,你就向對方送出了一條訊息:『我在乎你,上帝也在乎你。』你可能覺得你只是說:『歡迎來拜訪我。』但你的客人聽到的是:『我是值得被看重的。』」

  當亞居拉和百基拉向保羅敞開家門時,這大概就是保羅所聽到和感受到的。當保羅從雅典抵達哥林多的時候,旅途的辛勞大概讓他累壞了。他也可能因看似失敗的宣教事工而感到沮喪(使徒行傳17章16-34節)。他隨後寫到:「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哥林多前書2章3節)。亞居拉和百基拉或許是在市集遇到了保羅,便敞開家門接待保羅。他們透過基督徒的殷勤好客,為保羅提供了一片屬靈的綠洲。

  我們是耶穌的跟隨者,也蒙召要殷勤好客,成為「醫院」,幫助那些在生命中遭受風暴、需要重新得力之人。上帝已經賜下能力,讓我們可以如此被主使用。MW

親愛的天父,求祢讓我願意敞開家門,
願意藉著殷勤好客來服事他人。
願我可以提供安全之地,
給那些正經歷生命風暴的人。阿們。

基督徒的殷勤款待,就是一顆真誠的心和敞開的家。



-------------------------------------------------------------------------------------------------
靈修靜思

無力舉目時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一二一1至2)

  詩人寫這詩的情景正是往錫安山朝聖,向山舉目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為何他仍要對自己說「我要向山舉目」?詩人是要提醒自己尋求從上面來的幫助。原來,人在心情低落的日子,連舉目的力量都沒有了;然而,無力舉目的解決辦法依然是舉目,沒有信心的解決方法仍然是信靠神。當我們勉強自己仰望神的時候,神要讓我們豁然開朗,便能宣告:「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我們的幫助不是從有限的人來;而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這事實從來沒有改變。我們的自我與撒但的詭計,都叫我們不肯投靠這客觀的事實,一味自憐;但當我們勉強自己來到神面前,馬上一切就要改觀。

  從個人經歷來看,我們確實常常要對我們的心說話,因人常活在肉體、理性與心靈交戰裡:心靈願意的,肉體卻軟弱;理性所知道的,心中卻沒有力量遵行。如何才能得力?就是我們要告訴自己,甚至強迫自己來到神的面前,宣告神的大能、憐憫與得勝。      ~黃天賜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